如題,廢話不多說,下面討論秋水仙素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的原因。雖然真相與傳統思想相差很遠,雖然真相對傳統觀念的衝擊很大,甚至有點殘忍,但畢竟還是要知道真相。不過,這次我感覺寫的不好,因為做圖做了很久,有點煩了,所以思路沒整理的特別好,希望大家耐心看吧。
【傳統思維】
1、誘導染色體加倍過程:適量秋水仙素→有絲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形成→姐妹染色單體分離,染色體加倍→無紡錘絲牽引,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細胞質不分裂→細胞中染色體加倍
2、主要原因:分裂期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與紡錘絲是否牽引無關。紡錘絲只是牽引已經分離的姐妹染色單體移向細胞兩極。
【真相】
1、誘導加倍過程:適量秋水仙素→有絲分裂細胞→紡錘體不能形成→染色體兩邊的動粒(著絲點)沒有被紡錘絲結合→細胞檢測到這個信息→染色單體不發生分離(即不進入後期)→ 一段時間後細胞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無秋水仙素作用→正常的有絲分裂→得到染色體加倍的細胞。(這段不懂,就跳過,直接看下面的原因分析。看完原因分析,返回來再看這部分。)
2、主要原因:
①細胞周期是受到嚴格調控,其中,細胞由中期到後期就是一個需要嚴格調控的時間點。如下圖,細胞周期的運轉過程中有3個檢測點,其中與本文有關的是中期→後期的檢測點。
②只有中期的每條染色體的兩端的動粒都被紡錘絲捕捉到,細胞才會使姐妹染色單體分裂,從而進入中期。如下圖,這樣的中期細胞就符合進入後期。
③那麼如何進入後期呢?也就是染色單體如何分離呢?如下圖姐妹染色單體被粘著蛋白相連。
細胞檢測到中期的每條染色體的兩端的動粒都被紡錘絲捕捉到,就用相應酶(切割酶)把黏著蛋白水解,使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如下圖。
④細胞為什麼要這樣呢?這是因為,紡錘絲捕捉染色體的動粒是隨機的,如果某些染色體兩端的動粒只有一端被紡錘絲捕捉到的話,細胞就進入後期,那麼這樣就造成染色體不能均等分配到細胞兩極,形成的兩個子細胞,其中一個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多,另一個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就少。(21三體症候群就是這樣產生的,如果,按照傳統思想:染色單體的分離與紡錘絲無關的話,不知要有多少個21三體症候群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呢。)
如下兩副圖為紡錘絲不正確捕捉動粒,這樣的話,切割酶不會被激活,姐妹染色單體不會分開。
【總結】
秋水仙素誘導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不是發生在秋水仙素作用時的那個細胞周期的後期,(此時根本沒有後期)而是發生在下一個細胞周期的後期。
誘導過程中一個細胞中核DNA和染色體數變化如下圖,感覺有點瘋狂。因此,個人認為:高中階段只講秋水仙素可以誘導細胞染色體加倍,不講具體加倍時期。
【歡迎關注】
往期部分文章
1、被冤枉的ATP
2、生物界的明星
3、一本巨大的書
4、從一統天下到三國鼎立
5、從主宰生命世界到走向神秘
6、看完這個,你肯定會說高中生物很簡單
7、基質大學的畢業生去向
8、紅細胞的一生
9、病毒來了
10、達爾文的遺憾
11、教授和我誰對?
12、生死抉擇
13、尷尬的生物學
14、生命在於循環
15、細胞膜上有一群可愛的小孩
16、糖類中異頭碳羥基構型分析
17、ABZ-DNA雙螺旋結構的大溝與小溝到底怎麼回事?
18、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一)
19、分離定律驗證
20、樸實的模型
21、基因在哪兒?
22、性別決定
23、科學研究是場接力賽
24、判斷基因的位置
25、人教版高中生物課本33中人類疾病
26、高中生物課本科學史(1)
27、高中生物課本科學史(2)
28、諾貝爾及諾貝爾獎
29、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中的明顯(1)
30、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中的明顯(2)
31、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中的明顯(3)
32、現代食品
33、減數分裂——示意另類交叉互換
34、纖維素是誰合成的?
35、光合作用有水產生嗎?
36、無脊椎動物的演化過程及規律
37、開講啦——生命科學
38、臨摹課本圖片
🙏支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