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也需要加壓
眾所周知,血液通過心肌的搏動與收縮的壓力,得以流向身體各個部位,越是接近人體的遠端越會出現供血不足症狀。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人體運動量越來越小,體內血液循環的速度減慢,一些代謝物質很難隨著血液的循環而被排洩出去,逐漸沉澱在血液循環的通道上,嚴重影響了氣血的暢通,如果不設法在氣血運行途中增加一次搏動,以促進血液的回流,使這些代謝沉澱物通過排洩器官排洩出去的話,身體將會發生某些病變。那麼施壓點和刺激點選在什麼地方為好呢?筆者摸索的實踐證明「加壓點」選在遠離心臟的頭頂和腳底兩個部位為好。
2.為什麼要把加壓點選在頭頂和腳底
樹有根梢,有人頭腳,頭和腳與全身所有內臟器官都相互聯繫,身體機能失調的「危險信號」皆可在頭部和腳上反映出來。簡單地說,在人體內有一條氣血通道,倘若「氣血」流動通暢,說明內臟機能正常。如果「氣」滯於某個部位,人便會生病。人體的一些經絡起始於腳端,在頭部相會,通過按壓刺激頭和足部的經絡穴位,使體內「氣血」循環恢復正常可以達到調治疾病和健身之目的。
3.抓住重點不失其餘
頭部和腳部的穴位很多,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必須要有選擇性地抓住重點進行按壓,面這兩個部位的重點以選擇頭頂的百會穴和腳底的湧泉穴為最佳,並以此兩穴位配以點壓按摩有關器官在頭頂與腳部的反應點,對治病健身確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泉」屬足少陰腎經。腎是人體陰陽之根,為先天之本,腎經從腳趾連到腦、脊、神經系統,如果腎經循環不暢,會出現易疲勞,臉色發暗,全身皮膚的顏色缺乏光澤,咽喉腫痛和運動性頭暈等症狀。「湧泉」為腎經起點穴位,經常按壓此穴可以起到促進血壓流暢,協調臟腑功能、調節陰陽平衡的作用。
位於人體頭頂的百會穴,是督脈與手足三陽經和足厥陰心包經交會之穴,按照中醫學理論該穴可主治頭痛、眩暈、虛脫、健忘、驚悸、癔病、驚風、鼻塞、洩瀉、中風、半身不遂等症。而且,常點壓百會穴為主的督脈的有關穴位有醒腦開竅、清熱瀉火、鎮靜安神、扶陽益氣、平肝息風、調理脾胃、活血通絡等作用。
從我們近年來摸索的經驗來看,無論是保健性的按摩還是治療性的按摩,除按摩頭部和足部必要的反射區外。都必須把湧泉和百會作為首選穴位,尤其以每天早起按摩百會及揉搓面部2-3分鐘,再按摩腦後的風府風池兩穴2-3分鐘,晚間按摩湧泉及腳部反射區,保健和治療效果都極佳。
有人曾形象地說:早揉面部、百會,四神聰,一天工作有精神,晚搓腳掌按湧泉,通夜舒服得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