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心臟病」解決了?國產發動機推力接近18噸,F22失去最後優勢

2020-12-23 騰訊網

作為我國研發的第一款五代機,殲-20一直都是國人心中的驕傲,該戰機具有優秀的隱身能力,還裝備了很多先進技術,綜合戰力也是國際一流。但是殲-20最令人擔心的問題還是其動力系統,也被人們稱為「心臟」問題。此前我國的殲-20由於國產航發性能不足而飽受詬病,如今中國航天再傳好消息,殲-20終於用上國產航發成為完全體了,再也不用擔心「心臟病」的問題了。

渦扇-15發動機真實水平如何?

發動機的性能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的作戰性能,我國的發動機研製工作起步較晚,早期主要依賴蘇聯產的航發,隨著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逐漸建立起了國產航發工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自主研製先進航發的實力,並且研製出了渦扇-15這樣令人驕傲的發動機。對於這款發動機,俄媒曾指出這款發動機還存在缺點,但是渦扇-15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呢?

【渦扇-15,簡稱WS-15,它是一款中國貴州黎陽航空發動機公司設計生產的渦輪風扇航空發動機,代號「峨嵋」。已經裝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J-20,以及四代半戰鬥機J-10B上。】

據了解,渦扇-15的推力已經接近18噸,而且其推重比可以達到10.8或是10.9,美國F-22以及F-35裝備的發動機推重比也不過11,相比而言,這款航發的水平已經很接近美國航發了,而且這只是初期產品的數據,經過改進之後,相信這款發動機的各型數據還會有明顯提升。至於俄媒指出的油耗問題,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美國的F-119油耗率最高達到了2.4,我國的渦扇-15僅有1.98,這樣的數據來看,其油耗量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並不能算是缺點。

20成完全體,F22優勢蕩然無存

殲-20是我國現在戰力最強大的戰機,這款戰機無論是態勢感知能力,還是上面搭載的武器系統,都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現在連此前最大的短板都補足了,其優勢將更加明顯。原本殲-20就通過外形設計以及飛控系統彌補了部分動力不足導致的問題,現在發動機已經不拖後腿了,殲-20的各項性能將更加強大,在機動能力等方面F-22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在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之下,中國航空業正在不斷補齊發動機領域的短板,尤其是渦扇系列航發一步步發展,已經能夠滿足我國五代機使用需求。這樣的成就背後離不開我國科研人員的日夜攻關,相信在人才輩出的現在,我國在航發領域將慢慢與美俄等國縮小差距。

相關焦點

  • 新發動機加持殲20B提升最大推力,面對F22和F35,能有一戰之力?
    文/皓月 殲20在裝備了性能更為強大的渦扇10改進型發動機之後,便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對比於以往殲20生產的型號,馬上大規模量產的殲20B裝備了推力更為強大的矢量推力發動機,推力達到了16噸。這跟推力15.9噸的美國F119發動機已經達到了相同的水平。
  • 運-20有效負載只有55噸,現役發動機性能不足,換裝WS-20達到66噸
    在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服役之前,我國空軍部隊可以說是極度缺乏大型運輸機。雖然在本世紀初期從俄羅斯引進了一批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但是數量卻並不算多,畢竟這些運輸機都是從俄羅斯空軍直接採購的,俄羅斯在當時已經失去了製造伊爾-76運輸機的能力。
  • 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是多少?
    代表當今世界頂尖軍力的中美俄三國都有各自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其中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多少?目前,從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公開的部分性能參數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俄羅斯蘇57隱身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5噸。因為俄系航空發動機在同尺寸情況下,推力不如掌握最先進航發技術的英美兩國,因此蘇\俄系戰機所走的路線要麼是戰機尺寸小巧玲瓏,減少戰機投影面積和重量裝一臺功率較小的航發來換取整架戰機的高推重比,比如說同時期的米格21和F4鬼怪對比就要小得多。
  • WS15第4批次,如何做到推力接近18噸級?
    當代的風扇和壓氣機部分,一般採用鈦合金製造,也有的民航大推力發動機,用複合材料製造主風扇。任何發動機都要遵循牛頓力學的基本規律。戰機發動機自然是希望推力越大越好。噴氣發動機都是根據反推原理來獲得推力。因此要想推力更大,只需要注意兩大要素。 這就是單位時間內,向後噴出的燃氣的總重量要更多;另外一個就是噴出燃氣的總速度要更快。
  • 殲-20到底用了什麼發動機?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殲-20是個謎。殲-20的外形已經不是謎了,但即使殲-20已經在珠海和沙場閱兵上公開飛行,中國軍方對殲-20的關鍵參數、關鍵系統依然守口如瓶。在眾多的謎中,殲-20最大的謎之一無疑是殲-20的發動機。除了殲-20使用兩臺發動機,到現在為止,所有其他信息都是推測。
  • 2021年殲-20或換裝國產發動機,已停止採購俄發
    近日關於中國殲-20戰鬥機將安裝國產發動機的消息是傳得沸沸揚揚,雖然知道中國總是要換自己國產發動機的,但是究竟什麼時候正式全面換裝都還是未知數,不過最近似乎有消息表明,自2021年開始,中國在生產的殲-20就不在使用俄羅斯的發動機,而是全部配備自己的發動機?
  • 為什麼殲20發動機加速時是藍色火焰,而F-35發動機是橘紅色火焰?
    雖然殲20和F-35都是第五代隱身戰機,然而這兩者從設計到關鍵零部件上,有著天壤之別。單單說一個最直觀的證據,那就是殲20屬於鴨翼布局戰機,而F-35是常規布局戰機。細心的朋友可能還會發現,殲20和F-35在起飛時的一個區別:殲20的發動機在加速的時候,尾焰是藍色的,而F-35的發動機尾部則會冒出橘紅色火焰。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運20目前用的是俄制D6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現在看來已經非常落後和破敗了,推力也不怎麼夠。渦扇20從性能數據上來看,能完美解決運20目前的問題。最近有消息稱運-20已換裝疑似渦扇-20的四臺新型號發動機進行測試,如果該項目進展順利,渦扇-20也許很快就會定型投產。我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會使用小涵道比的渦扇15。
  • 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12.5噸,性能不夠穩定所以該型號未進行大批量生產;到了2010年左右,渦扇-10B基本定型,此時該發動的加推力達到了13.5噸,已經基本夠用並進行了大批量生產。 而目前渦扇-10發動機性能最先進且已經批量生產的型號,則是殲-20戰機所用的渦扇-10X(渦扇-
  • 在研大渦扇從14噸級推力直接到35噸以上,20噸級何在?
    有人注意到,目前在研發的民用渦扇發動機,作為重中之重的CJ1000A的額定推力在13噸到14噸之間,最大推力也不會超過15噸。而另外一個作為預研的型號,也就是CJ2000AX發動機的額定推力,就直接一步到位的跳到了35噸級,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加大推力。這樣在兩者之間就形成了20噸以上的巨大推力差異。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那麼還有沒有在研的20噸級推力的大渦扇?未來會不會出現推力高達50噸級的自產超級大渦扇發動機?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目前出現這類現象本身是正常的。首先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要配合目標大型客機的需求。
  • F22能全程超音速巡航嗎?作戰半徑是多少發動機推力和是多少?
    對於F22戰機外界最痴迷的我想就是F22裝備的兩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了,因為這兩臺F119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不僅能夠滿足F22實現最大38噸的起飛推力需求,而且更因為其更大的推力輸出和更高的推重比優勢
  • 殲16電子戰機有多強:幹擾距離翻倍,優於美軍EA-18G
    而我國也以美國的EA-18G咆哮者為目標,以殲-16艦載機為原型,在其基礎上加裝專用的電子戰裝備,發展屬於我們自己的專用的電子戰飛機。在我國空軍裝備中,殲16戰鬥機的空戰能力僅次於殲20,要比蘇35,殲10C,殲11B強上不少。殲16戰鬥機裝備有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系統,還具有強大的載彈量和較遠作戰半徑以及航程。
  • 美軍20年前準確預測中國四代機?為何見到殲20,卻大吃一驚?
    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剛剛引進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國產的殲-8II還被稱作「國產先進殲擊機」,殲-10項目還處於高度保密之時,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就曾在1997年,也就是殲-10首飛前一年「劇透」了中國下一代隱形戰鬥機的消息。
  • 中國航空發動機處於什麼水平?與美國有多少差距?或至少落後30年
    我國成功研製出了國產太行發動機,這款發動機也改進了多個型號,分別裝備在了不同的戰機上。據悉,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戰機有殲16、殲11、殲10、殲-15等機型,甚至是殲-20戰機都已經開始換裝,這說明了我國已經徹底脫離了俄制發動機。
  • 運20喜提國產心臟!涵道比和風扇直徑更大,俄專家:落後50年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唯一一款戰略運輸機運-20,使用的也是來自俄羅斯的D-30KP-2。該發動機是俄羅斯索洛維耶夫設計局的作品,其最大推力為12.5噸,翻修壽命為3000小時,涵道比為2.42:1。這個指標如果放在D-30KP-2剛剛問世的年代,那就是世界領先,但是要知道該發動機是蘇聯上世紀70年代的作品,相比於今天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無論是推力還是使用效率都相當落後,性能相比於俄羅斯安-124"魯斯蘭"戰略運輸機上使用的D-18T都差了不少。
  • 轟20或不再摸著鷹醬過河,爆轟發動機突破,飛越太平洋只需40分鐘
    俄羅斯最強的圖160,安裝了全世界推力最大的NK-321發動機,能夠進行2馬赫的超音速巡航,最大載彈量45噸,最大內油航程為1.6萬公裡。對比可以看出,無論是B2還是圖160,它們的航程都與轟20需求的2.5萬公裡航程相差甚遠。在傳統技術條件下,這兩款轟炸機幾乎已經達到了人類極限,所以這兩條路線都無法直接借鑑給轟20使用。
  • 殲-16:裝備WS-10B發動機,適合遠距離空中打擊
    此舉,意味著西部戰區我航空兵部隊,已經在著手強化對地打擊能力,遂行新時期軍事鬥爭的準備,畢竟殲-16是架多功能的戰鬥機,具備最大12噸外掛各類飛彈、精確制導炸彈和火箭彈等能力。
  • 終於裝上國產心臟了?殲20換裝後首次亮相,再也不用受制於人
    圖為殲20戰機最近殲20換裝後首次亮相,這次空軍首次公開換裝國產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難道說這款國產五代機終於裝上國產心臟了嗎?,所以俄羅斯能夠提供給中國的發動機數量非常有限,為了避免殲20產量不受影響,這款戰機最先用上了渦扇10B發動機,從而解決了中國空軍的燃眉之急。
  • 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那麼大?
    導語: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卻那麼大?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各國軍事實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先進,尤其是在航母、無人機以及隱形戰鬥機出現之後,各國對於軍事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中美俄這些大國就是如此。
  • 中國空軍主力,載彈量7噸,殲10C算不算是頂尖的三代半戰鬥機?
    ,換裝了推力更強大的國產渦扇10B發動機,最大推力提升到了14.5噸。發動機性能的提升,使得殲10C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8噸,最大作戰半徑可達1200公裡左右,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2.2馬赫。 採用渦扇10B發動機的殲10C 在航電系統上,殲10C使用了與殲20同水平的新型A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