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動機加持殲20B提升最大推力,面對F22和F35,能有一戰之力?

2020-12-15 騰訊網

文/皓月

殲20在裝備了性能更為強大的渦扇10改進型發動機之後,便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對比於以往殲20生產的型號,馬上大規模量產的殲20B裝備了推力更為強大的矢量推力發動機,推力達到了16噸。這跟推力15.9噸的美國F119發動機已經達到了相同的水平。那麼目前國產最強殲20戰機加持了國產最強發動機之後,面對F22和F35,能否有一戰之力呢?

殲20

先來跟F35對比,別說是新裝備了推力矢量發動機,即便是沒有換裝新發動機,殲20也可以壓制F35戰機。首先在雷達方面,殲20的機頭空間比較大,能夠裝更大直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如此一來,在雷達探測距離上就比F35的APG-81雷達要高出不少,目前F35雷達的探測距離僅有180公裡。這是從航電系統上的簡單對比,至於在電子戰、通信和導航方面的性能誰更強,這就得看實戰情況了。在機動能力方面,殲20的優勢在於超音速去區間,在亞音速的優勢不大。而F35在亞音速的機動性比較強。

F35戰機

從之前航展上也能看出,F35在飛行表演中,多次進行了高難度的機動動作,機動性還是不錯的。不過殲20畢竟是一款重型機,而F35是中型機,所以殲20所具有的能量也更加充沛,在空戰中能夠佔據更多的優勢,殲20可以利用超音速的優勢壓制F35。也可以利用能量優勢在亞音速與F35進行格鬥。綜合來看,在近距格鬥時,殲20也就有絕對的優勢。再說了,殲20本身就是制空的,而F35則是對地的,兩者在空戰能力方面完全不是一個水平。所以說,殲20的空戰能力超過F35,也是不存在疑問的。

在跟F22較量的情況下,殲20可以憑藉鴨翼布局的優勢,加上現代電傳飛控輔助,在飛行過程中有更好的操控性和更小的阻力,這也就意味著殲20在超音速巡航和短距離起飛降落方面,比F22要更強一些。此外在機載武器方面,殲20能夠裝備PL15和PL10遠程空空飛彈,要知道在現代空戰中,大多數面對的是超視距作戰的情況,況且還是兩大頂尖五代機的對決,有沒有機炮就無所謂了,因為近戰「狗鬥」的可能性不大。PL15的射程超過了200公裡,在射程上超過了F22配備的AIM-120飛彈。而且PL15採用了雙脈衝發動機,具備更強的抗幹擾能力和更大的搜索範圍,這也就意味著殲20在面對F22時可以先發制人對其進行打擊。

F22

綜合來看,在空戰方面,F22也要略遜殲20。只不過擺在殲20面前最大的問題是數量太少,現在F35已經大批量生產了,而殲20的產量還不夠高,這也是一種差距。目前來看,殲20的最可能面對的對手,就是大量的F35,畢竟F22的產量才180多架,還要留守美國本土。當殲20面對數量龐大的F35機群就會顯得力不從心了,不過相信在未來,殲20換裝渦扇-15矢量發動機之後,產量也將會迎來大提升,彌補數量不足的問題。

相關焦點

  • F22能全程超音速巡航嗎?作戰半徑是多少發動機推力和是多少?
    對於F22戰機外界最痴迷的我想就是F22裝備的兩臺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了,因為這兩臺F119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不僅能夠滿足F22實現最大38噸的起飛推力需求,而且更因為其更大的推力輸出和更高的推重比優勢
  • 面對數量猛增的殲-20,美軍表示,自己都不夠用
    F22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機,在2001年就已經定型生產,雖然航電水平比2006年定型的F-35稍顯落後,近距離被動探測能力較弱,但經過不斷的升級,依靠著強大的雷達孔徑,f22的探測範圍仍超過了f35。而在五代機的4s性能上,f22的優勢也非常突出,擁有更強的超機動和超音速巡航能力,隱身性也更強。
  • 殲20「心臟病」解決了?國產發動機推力接近18噸,F22失去最後優勢
    此前我國的殲-20由於國產航發性能不足而飽受詬病,如今中國航天再傳好消息,殲-20終於用上國產航發成為完全體了,再也不用擔心「心臟病」的問題了。 據了解,渦扇-15的推力已經接近18噸,而且其推重比可以達到10.8或是10.9,美國F-22以及F-35裝備的發動機推重比也不過11,相比而言,這款航發的水平已經很接近美國航發了
  • 渦扇發動機終於獲獎!殲20曝光3大重點,F35仍有11處缺陷
    而在此前,殲-20隱身戰機再次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亮相,並且還進行了被總師評價「非常到位」的飛行表演。大家也許會說殲20發動機問題,但這也老眼光了。舉例來說,隨著此前渦扇19發動機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一舉斬獲推力技術一等獎。
  • 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是多少?
    這麼說雖然有些牽強,單從表述意思和實際含義來說並沒有錯,交戰雙方的戰機先進程度如何直接關乎到空戰的勝負手,具備強大隱身性能的第五代隱身戰機,自然就成了當今世界空軍中最耀眼的新星。代表當今世界頂尖軍力的中美俄三國都有各自的第五代隱身戰機,其中蘇57最大起飛重量35噸,F35略低31噸,殲20多少?
  • 為什麼殲20發動機加速時是藍色火焰,而F-35發動機是橘紅色火焰?
    雖然殲20和F-35都是第五代隱身戰機,然而這兩者從設計到關鍵零部件上,有著天壤之別。單單說一個最直觀的證據,那就是殲20屬於鴨翼布局戰機,而F-35是常規布局戰機。細心的朋友可能還會發現,殲20和F-35在起飛時的一個區別:殲20的發動機在加速的時候,尾焰是藍色的,而F-35的發動機尾部則會冒出橘紅色火焰。
  • 殲-20到底用了什麼發動機?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殲-20是個謎。殲-20的外形已經不是謎了,但即使殲-20已經在珠海和沙場閱兵上公開飛行,中國軍方對殲-20的關鍵參數、關鍵系統依然守口如瓶。在眾多的謎中,殲-20最大的謎之一無疑是殲-20的發動機。除了殲-20使用兩臺發動機,到現在為止,所有其他信息都是推測。
  • 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那麼大?
    導語:為何同為單發,F35最大起飛重量32噸!殲10才19噸,差距卻那麼大?眾所周知,現如今的各國軍事實力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先進,尤其是在航母、無人機以及隱形戰鬥機出現之後,各國對於軍事科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中美俄這些大國就是如此。
  • 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放眼全球,目前能獨立研製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5個(美俄英法中),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卻至少有9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航空發動機是比核武器更重要的戰略產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進入工業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
  • 殲20、F22、F35和蘇57決戰「紫禁之巔」,誰更勝一籌?
    殲-20、F-22、F-35和蘇-57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四款五代戰機,也是人類在戰鬥機研究上的巔峰之作。而這四款戰機又分別來自當前地球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中美俄。如果這四架戰機頂峰相見,同臺競技,究竟誰會更勝一籌?
  • 殲-20裝配渦扇-15發動機後,能取消鴨翼嗎?取不取消有什麼區別?
    就是因為發動機問題,殲20才設計得那麼細長,就是為了儘量通過優化氣動布局來彌補發動機推力不足,而且氣動布局設計當初就知道我國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研製出高推重比的發動機,不然發動機性能足夠強的話就可以將機身設計得寬一些
  • 殲20將配備利器,霹靂15橫空出世,美方吹牛被打臉
    這也是為什麼航母會在全球橫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因為航空母艦上面搭載著大量的戰機,說白了航母就是一個運載戰鬥機的載體,艦載機才是一艘航母的核心和靈魂。因此,無論是海戰以及地面戰爭,都離不開空中的有利支持,誰能夠獲得制空權,誰就擁有了從高緯度向低緯度發起打擊的超能力,因此各國非常重視戰鬥機的開發和研製。
  • 美軍飛行員大戰殲20,承認機動性超過預期,有2方面強於F35
    殲20的AI由美國EpiSci公司研發,能夠儘可能還原殲20的各項性能,尤其是殲20的機動性與可能採用的戰術都被高度還原,美國Red 6公司正在負責將「航空戰術AR系統」整合到軍用飛機上,讓美軍飛行員能夠直接與其他國家新銳戰機進行較量。
  • 殲20新隱形技術追上F22、F35,不過尚有3大不足亟待升級
    文\唏兮 殲-20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隱身戰機,已經成為中國戰機中的戰力代表,隨著中國相關技術的突破,殲-20將會擁有性能更好的隱身衣。但在隱身性能提升的同時,殲-20戰機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個別技術或者設備層面,與美國製造的F22、F35等五代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 殲20與F35差距不是發動機,也不是隱身性能,差的只是個液壓系統
    最初,殲20便是對標美軍的F22而研製的,這一點從隱形重型雙發,高機動,長航程,以及武器配置和先進的航電系統即能體現出來,基於這個定位,對於美軍後來研製出的F35,很多人都以殲20和其相較。實際情況是,F35相對F22在某些方面都有優勢,更不會落後於殲20。
  • 殲31再不抓緊真晚了?美制強悍發動機到位,韓國五代機不再是ppt
    作為殲20之後的國產第二款五代機,沈飛的殲31隱身戰機項目一直在不緊不慢地推進中,但相比起2017年入役的殲20來說,殲31的進度還是慢了許多,至今仍處於試飛階段。與之相比,與殲31同為中型五代機,且長期被外界詬病和嘲笑的韓國KFX隱身戰機項目,卻迎來了翻身之日。
  • 步子邁太大,被發動機給毀了的新機,八三工程殲-8III
    任誰都想不到空中美男子殲-8居然還有一款三代改型,而且初始設計性能要求優於殲-10戰鬥機,只不過試飛過程兩次重大事故,直接導致了這款爭氣機的落幕。80年代面對北方強鄰鋼鐵洪流,特別是圖-22M「逆火」成為一代國土防空部隊抹不去的陰影,為有效應對這款超音速戰略轟炸機,一方面利用中西方關係轉暖的便利條件從國外進口或引進技術。
  • 殲16有新動態,疑部署西南高原機場,新「科幻戰衣」可增強戰鬥力
    近日,我國殲-16戰機又傳來了新動態,疑部署西南高原機場。在新技術的加持下,殲-16換裝最新「科幻戰衣」低可視化塗裝,已經具備了電磁隱身能力,或將可以與五代隱身戰機一戰。但是其機身塗料、座艙蓋鍍膜技術水平與殲20戰鬥機水平相當的,是我國最先進的多用途戰機。在新技術的加持之下,殲-16可以大大降低目視信號和電磁信號特徵,對提高其突防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既然殲16具備如此強的作戰能力,將塗裝改成低可視化也在情理之中。既增強了隱身性能,又能夠在近距空戰中佔據主動地位,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殲16既具備空戰能力,又能對地對海攻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用途戰鬥機。
  • 殲-16:裝備WS-10B發動機,適合遠距離空中打擊
    此舉,意味著西部戰區我航空兵部隊,已經在著手強化對地打擊能力,遂行新時期軍事鬥爭的準備,畢竟殲-16是架多功能的戰鬥機,具備最大12噸外掛各類飛彈、精確制導炸彈和火箭彈等能力。
  • F22+F35=蘇57?總設計師稱其地表最強,印度,錢包準備好了嗎?
    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尤為重要,有軍事專家說過,誰掌握了制空權,誰就能取得戰場的主動權。很多國家為了在戰爭中奪取空中優勢,都在競相研發更先進的戰鬥機。而美國屬於戰鬥機領域的佼佼者。從最初的F-86、米格-15到F-22和殲-20,戰鬥機已經經歷了五代的更新換代,擁有了更傑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