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入冬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冬季天氣寒冷,可食用的時令蔬菜相比其他季節也很少,所以好多具有遠見之明的朋友相信在秋季提前都儲存了一些食材。像各種醃菜、乾菜,凍菜等。吃不完的菜囤到冬季一些,不僅可以延長可食用時間,最主要的可以品嘗到另外一種獨特的味道。比如說像曬的幹豆角,梅豆等,平時做餡料,炒制,非常的美味。
冬季碰到這菜多買些,放鍋中一蒸曬乾,囤起來隨吃隨拿,燉肉真香。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種乾菜的製作方法,就是我們平時經常會吃到的梅乾菜的做法。梅乾菜的原料主要就是一些青菜,像小白菜,小青菜,雪裡蕻等這些都可以做。南北地區在製作方法上可能稍有不同,但是做出來其實口感都是相差不大的。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種製作方法,很是簡單,不需要醃製,只需放鍋中蒸一蒸,再曬乾就可以了。
做好的乾菜,不僅可以做扣肉,還可以包包子,包餃子,炒肉,燉菜,煲湯都是特別的美味的。尤其過年的時候,做菜多,多做些這個乾菜,待客的時候可以豐富不少菜品哦。這食材2毛錢1斤,人人吃得起,多買些曬乾,冬季包包子燉肉最香。
食材:
新鮮的半心小白菜,食用鹽
步驟:
第一步:做梅乾菜的主要食材就是一些青菜,最好是水分少的,像我們經常吃到的小白菜,小青菜之類的,另外雪裡蕻也可以做。我們這裡就準備的是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半心的小白菜。
第二步:買回來的半心小白菜,不用清洗,也不用掰開,直接一把把地掛到外面的晾曬繩子或架子上晾曬2天。不要曬太狠,曬到葉子變蔫就可以了,如下圖所示。如果太陽比較大的話曬上半天到一天就可以了。
第三步:曬好後拿出來,放到開水中焯燙1分鐘,焯好後取出,不用再過涼水,直接放到一個無水無油的乾淨的罐子或鍋中,蓋上蓋子,燜一個晚上即可。第二天燜好的白菜已經發黃了,如下圖所示的程度即可。
第四步:燜好後的白菜,再次給它放到太陽下晾曬到5-6成幹的樣子,然後將它收回來。放到一隻大盆中,撒上少許的食用鹽,用手揉搓一下,使他們都均勻地粘上鹽巴。
第五步:拌上食用鹽後,我們再將小白菜放到鍋中蒸上15分鐘再燜3個小時。這個時候打開蓋子,乾菜的香味就出來了。接著再次放到太陽下晾曬,這次給它們曬到8成幹就可以了。取回後,最後一次放入鍋中蒸上15分鐘即可。不想要剪成小段的,這次蒸好後,再次晾乾,我們的梅乾菜就做好了。想要更方便食用,蒸好後可以先用剪刀剪成小段,然後晾乾,這樣更方便晾曬,以及收藏和食用。
做好的乾菜,用塑膠袋密封存起來,吃的時候用水泡下,不管是燉肉,炒肉,包包子,包餃子都超級美味。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都做上一些囤起來。
小貼士:
做的時候,第一次晾曬不要曬得太幹了,葉子曬得變蔫巴就好,因為後面還要經歷幾次晾曬和蒸。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得乾菜的製作方法,這食材2毛錢1斤,人人吃得起,多買些曬乾,冬季包包子燉肉最香。快要過年了,大家可以現在準備一些這樣的乾菜,到時候包餃子,燉肉,炒肉都特別好吃,快來學我準備一些吧。如果大家對今天的分享還有其他疑問或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