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朋友圈被章子怡平安生產的消息刷屏。很多母乳餵養支持者,積極宣傳推廣章子怡產後「即刻皮膚接觸」的做法,為她點讚。
僅僅過了幾天,章子怡經歷了「石頭奶」,也就是生理性乳脹。原本這是哺乳期很常見的事情,很多媽媽產後都經歷過。
關鍵是她請的母乳餵養老師的做法,引起了業內不小爭論。我們先看看章子怡怎麼描述的。章子怡的微博對於這件事寫的過程,她在措辭上還是比較謹慎和嚴謹的。
1、章子怡說了,由於有第一胎的陰影,產後一刻都沒耽誤,及時讓寶寶吸吮,但是還是沒有逃過生理性乳脹。這個確實在所難免。因為
原發性乳房腫脹(生理性乳脹)發生於開始大量生成乳汁時(即乳汁生成期Ⅱ期,也稱泌乳II期),通常見於產後3-5日(章子怡是產後53小時出現的)。這是由於胎盤娩出後黃體酮水平下降引發的乳房間質性水腫導致。間質性水腫的意思就是,生理性乳脹並不是乳管裡乳汁的增多引起,而是由於血液和淋巴大量匯聚在乳房,引流的水腫,這時候或許沒有太多乳汁產生。「三早」做的好,並不會杜絕生理性乳脹的發生,但是會緩解出現時的症狀,縮短這個過程。2、章子怡說:
哺乳前10分鐘的熱敷,餵奶後20-30分鐘的冷敷。這句話被爭議的主要是
時間長短和對
熱敷這個詞的理解。我們很容易將熱敷的溫度理解為很高,比如臨床中經常遇到用開水毛巾敷乳房的媽媽,甚至是燙手的溫度。人體的體感溫度20℃—47℃之間,當水溫超過36℃,會有
溫覺,當超過45℃的會明顯感覺有
熱的感覺,當水溫超過50℃會有
燙的感覺,當超過60℃會形成燙傷的。接觸時間越長燙傷的情況會更嚴重。熱敷溫度就是在略高於體溫的溫度即可,比如40-45℃左右的溫度,也就是
平時洗澡大家能接受的溫度。所以,章子怡說熱敷,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錯,而是我們傳統觀念容易誤解它。
我們更提倡持續冷敷,幫助緩解間質水腫,緩解疼痛,讓媽媽感覺舒適。3、至於說乳房按摩的手法,無論是什麼花式,生理性乳脹時期更重要的是幫助媽媽放鬆身心,減輕疼痛,促進排乳反射,反向按壓減輕乳暈區水腫,有利於寶寶銜乳,通過頻繁有效的移出乳汁,縮短生理性乳脹時間。
章子怡也強調了,按摩要配合孩子的吮吸,且不要太長時間。所以,相比按摩手法,更重要的是
避免暴力按摩!
4、添加奶粉這個事情,章子怡寫的有些簡單,看似比較草率,是否能就此推測章子怡的母乳指導老師不夠專業呢?畢竟,章子怡的微博不是為了科普,沒有將嬰兒胃容量的變化、初乳的量、如何避免奶嘴餵養、如何手擠奶等等說清楚。
只能說:母乳餵養的路上,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顧名思義,就是母乳餵養的產婦乳房因為漲奶,排不出去,造成的脹痛堅硬,如同
石頭似的,同時有疼痛難忍的症狀。
「石頭奶」是母乳餵養媽媽的常見病,產後由於種種原因造成乳房經絡阻塞,乳腺導管不暢,排乳受阻,使乳汁淤積於乳房而排出不暢引起的,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可發生
急性乳腺炎,甚至
乳腺膿腫。①
媽媽乳汁稀少,新生兒怎麼吸也也沒有多少奶,急的媽媽拼命的補充湯湯水水,讓奶水充足。②
媽媽乳汁充足,甚至排不出來,出現乳汁淤積症。毫不誇張的說,一些媽媽在生孩子時,面臨宮縮痛,都沒有哭。但是,出現乳汁淤積症,卻疼的連聲痛哭。尤其是一些剖宮產的產婦,產後由於手術恢復的原因沒有實行三早,造成的後果,就是開奶滯後,
開奶滯後的負面影響,除了沒有讓寶寶儘快的吃到母乳,還有一點就是,沒有及時的刺激媽媽乳房的泌乳素的分泌,
造成乳腺管不通。甚至出現急性乳腺炎。有調查統計,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的媽媽達
75%,且在哺乳期的
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發生。
乳汁淤積症,讓媽媽疼痛難忍,讓寶寶也吃不到需要的母乳,是一種
不能忽視的疾病。冷敷的主要目的就是
收縮乳腺組織,減少水腫。同時也避免因為過度腫脹,使得乳汁排出受阻。在餵奶後和兩次餵奶之間,可以用
冷毛巾敷一下乳房。喜歡用捲心菜葉子也是可以的,當然冰鎮的效果可能更好哦。漲的像石頭時可以採用
反式按壓法(reverse pressure softening, RPS)按摩乳暈,使乳頭和乳暈軟化。
圖1:兩隻手,一步法。剪短指甲,指尖彎曲,每一個手指都觸到乳頭的側面,由乳頭向外按摩。
圖2:兩隻手,兩步法。將2、3根手指放在乳頭兩側,第一個指節接觸乳頭,轉1/4圈。分別在乳頭的上下側重複一次。
圖3-4:兩隻手,兩步法。豎直2根大拇指在乳頭兩側,轉動1/4圈。在乳頭上下側重複一次。從乳暈向腋下方向按摩乳房也是不錯的方法,可以幫助腫脹的乳房將多餘的體液回流到腋窩淋巴結。
寶寶的有效吸吮可以幫助乳汁的正常排空,避免加重不適或造成病理性的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