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湊11.7萬元買口罩被騙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疫情發生後,一些不法分子以賣口罩為名實施詐騙,成為嚴打對象。據廣州市公安局透露,網購口罩類詐騙警情,已佔到購物交易類詐騙案件的近一半。

2月10日,張某、麥某先後到廣州黃埔區公安分局穗東派出所報警,稱2月7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稱有口罩出售,於是和對方聯繫。雙方約定以每個口罩2.5元的價格達成交易,兩人先後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轉給對方70多萬元預訂貨款,對方告知2月10日早上可以發貨。

可到了10日,張某和麥某卻發現對方已關機無法聯繫,兩人這才發現自己被騙。

接到報案後,廣州警方快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某。當天16時許,民警在黃埔區南崗街某酒店內將其抓獲。徐某還供認以同樣方式詐騙另外10多名事主錢財,涉案金額超100萬元。

同日,深圳龍華分局牛湖派出所也接到群眾報案,報警人曹先生和幾個工友的家人在老家買不到口罩,他們擔心家人的健康,因此打算購買一批口罩寄回家去給家人使用。

通過中間人介紹,他們認識一微信好友,對方自稱有大量的口罩貨源。曹先生等人沒來得及辨別真偽,便將湊來的11.7萬元通過中間人轉帳給對方,之後卻發現無法聯繫到對方。曹先生這才意識到被騙,隨即向警方報警。

接報警後,龍華警方迅速查明嫌疑人行蹤。11日下午,在東莞警方的協助下,在虎門將犯罪嫌疑人吳某及其同夥鍾某抓獲,曹先生和工友們被騙的資金也全部成功追回。

辦案民警表示,經過對目前案件進行分析,騙子一般是通過社交平臺發布出售口罩的虛假廣告,並要求脫離正常網購平臺,通過個人微信、QQ交易轉帳,未收貨先給錢。民警提醒,一定要通過正規交易平臺或者正規藥店購買口罩等物品,切勿直接向私人轉帳。發現被騙,要第一時間報警。

法條

我國《刑法》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南方日報記者 汪棹桴

相關焦點

  • 工友湊11.7萬元買口罩被騙,深圳龍華警方快速破案追回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迅速破獲一起涉案達11.7萬的虛假出售口罩詐騙案,成功幫助事主追回被騙資金。2月10日20時許,龍華分局牛湖派出所接轄區群眾曹先生報警稱其辛苦湊來買口罩的錢被騙了。據了解,原來曹先生和幾個工友因為家人在老家買不到口罩,擔心家人的健康,因此打算想辦法購買一批口罩寄回家去給家人使用。
  • 職工湊11.7萬元買口罩被騙 深圳警方快速破案追回資金
    工人日報客戶端2月13日電 近日,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迅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達11.7萬的虛假出售口罩詐騙案,成功幫助事主追回被騙資金。據介紹,2月10日20時許,龍華分局牛湖派出所接轄區群眾曹先生報警稱,其辛苦湊來買口罩的錢被騙了。
  • 男子花11.7萬買口罩被騙,轉帳後被拉黑
    63000多人確診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傳播起來真的是非常的快,可以說全國人民都在和病毒展開戰爭,少出門、少串門、不聚焦,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做的,我們都知道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所以口罩就成了最為重要的防控裝備之一,但是一次性醫用口罩才是我們最常用的,因為是一次性,所以消耗量也非常之大,雖然現在每天都在大力生產,但是還是供不應求,很多地方還是買不到口罩,有的人只能通過網上尋找貨源,最近就有一位男子因為買口罩被騙了
  • 網上買口罩被騙4.9萬元,新餘民警出馬嫌疑人落網!
    因以前有過生意往來,彭女士便放鬆了警惕,輕易地相信了對方,從1月28日至2月8日期間,先後分四次給對方轉了共計4.9萬元,作為10萬個醫用口罩的預付款。然而,付完全款後,對方卻以各種理由遲遲不發貨,彭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接到報警後,分局刑偵大隊立即組織人員展開調查,通過研判梳理,快速鎖定了戶籍地為景德鎮樂平市的犯罪嫌疑人程某。
  • 同一天不同地方,兩工友同中「超級幸運」獎上獎2萬元
    6月16日下午,三河市福彩中心兌獎室來了一位小夥,他手裡拿著一張「超級幸運」彩票,高興地說道:「我中獎了,1萬元!加上派獎獎金,一共能得2萬元!」工作人員接過彩票時,小夥又說道:「昨天是不是也有一個人來兌和我一樣的獎?」工作人員聽後覺得很詫異,他怎麼知道昨天有人也中了「超級幸運」2萬元獎金?
  • 鄭州男子被騙42.6萬元
    自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鄭州警方破獲涉疫詐騙案件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追回涉案金額108.3萬元。【追回涉疫案件金額108.3萬元】自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鄭州警方針對幹擾和破壞社會管理的涉疫詐騙違法犯罪行為,一個月來破獲涉疫詐騙案件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追回涉案金額108.3萬元。
  • 男子「眾籌」72萬元買口罩 不料提貨時他傻眼了
    (原標題:男子「眾籌」72萬元買口罩 不料提貨時他傻眼了)2月11日,南寧市民岑先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名叫阿龍(化名)的中間人,對方自稱可以協調上家王某,以每個2.4元的單價給岑先生供應口罩100萬個。
  • 受害者:已有近百人被騙超2000萬元
    近日,佛山的張先生向南方+記者反映,自己遭遇了炒股詐騙,一個「易學大師」以玩大宗、炒新股名義讓「學員」使用企業版理財APP,他充值20萬元後無法取出,也聯繫不到大師。 張先生表示,維權群裡已有全國各地的79個受害者,金額總數已達2096萬元。
  • 網絡交友投資遭遇詐騙,西藏5人被騙116萬元!
    案例1:2020年5月2日,日喀則市吉隆縣發生一起交友投資詐騙案件,受害人被騙15萬元。案例2:2020年4月27日,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發生一起網絡交友誘導賭博詐騙案件,受害人被騙18.51萬元。受害人黃某報案稱:2020年4月17日,其通過交友軟體認識一名男子,之後該男子以幫其操作為由,引誘受害人進行充值,在多次充值未能提現後,軟體客服以凍結帳戶為由,讓受害人再次充值,共計被詐騙18.51萬元。案例3:2020年5月2日,林芝市米林縣發生一起網上理財詐騙案件,受害人被騙13.5萬元。
  • 媒體還原:清華教師1760萬元是怎麼被騙走的
    事發後,被騙者居住的單元樓下加強了安保措施被騙者居住的單元樓內有防詐騙提醒  近日清華大學一名教師遭遇電信詐騙被「捲走」1760萬元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事件曝光後,不少網友提出了疑問:1760萬元並非小數目,一名高校老師遭電信詐騙的錢款如此多,來源是否合法?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清華老師遭電信詐騙的這1760萬元,一部分是出售一套房產所得,另有一部分是向其他人借來的。警方目前也並未指出被騙者的錢款來源不合法。
  • 太原:男子閒魚二手平臺尋供貨商,被騙7萬元!
    在溝通過程中雙方很聊得來,對方還說急用錢,侯先生就沒有多想,直接通過微信轉帳了7萬元的貨款。過後沒幾天,有幾件貨品就郵寄了過來,可侯先生拆開快遞後發現,竟沒有一件是和寵物食品有關的東西。而且剩下的貨物也一直沒有發貨。
  • 南陽社旗一男子被騙走48萬元
    家住南陽社旗縣饒良鎮的袁某某,無意間通過微信添加了一個「李興娜月色不夠溫柔」的微信號,本以為兩人相見恨晚,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是萬萬沒想到,對方滿滿的都是套路,在對方的引誘下,袁某某投注了境外賭博網站,最終被騙走48萬元。2020年11月2日,社旗縣饒良鎮袁某某報警稱自己在某賭博網站上以賭點數、押大小的方式進行賭博,前後輸掉48萬元。
  • 網戀「女友」竟是男人 「痴情郎」被騙幾萬元
    網戀「女友」竟是男人 「痴情郎」被騙幾萬元 2020-12-17 15:42:49   來源:蚌埠新聞網
  • 投資虛擬貨幣,他被騙了12萬元!
    11月19日,晉江市公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一起假借虛擬幣投資詐騙案,並將追回的4萬元詐騙款發還給受害者。▼發布會現場▼今年31歲的小張是晉江人,做石材生意,偶爾也會關注股票投資。投資12萬元,好不容易盈利了,卻提現不了,還得砸進9萬元保證金,小張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意識到可能遇到騙子了,趕緊到池店派出所報了案。
  • 掃下二維碼,被騙30萬?
    ↓↓↓案例回顧11月21日,在珠海出差的翁先生接到自稱「京東金融客服」的電話,詢問翁先生是否有資金貸款需求。得到肯定答覆後,對方添加了翁先生微信,通過微信語音,一步步教翁先生在「京東金融」上貸款。轉了「會員費」後,對方又以輸錯銀行帳戶為由向翁先生先生收取1.6萬元解凍費,1.6萬元更改銀行卡號;以翁先生銀行帳戶風險係數較高為由,收取4.6萬元解除帳戶風險的費用;16萬元用於流水對衝;以找平臺總經理直接放款為由,購買三份單價28888元的保單......
  • 輕信彩票APP刷單能賺快錢 寶雞男子被騙走6.5萬元
    如果知道會被騙走這麼多錢,李先生寧願不去找網絡兼職。28歲的李先生是陝西寶雞人,今年2月底,受疫情影響一直在家,想著自己沒有工作要還房貸,便在網上找兼職。2月底,李先生在網絡兼職平臺接觸到一個兼職項目的工作人員,對方說可以帶他賺錢,但需要先下載一款名為「幸運彩票」的APP。
  • 商家輕信被騙25萬元...
    商家輕信被騙25萬元...劉某吹噓能將他的產品上「薇婭直播間」推廣,隨後李先生於2020年5月12日在上海與劉某籤訂了一份「帶貨合作協議」,推廣費28萬元。協議中約定,2020年5月12日至7月11日期間,劉某將安排李先生的產品在「薇婭直播間」進行直播銷售,ROI(推廣費/營業額)比例為1:3,李先生於第二天將18萬元匯至劉某帳戶。
  • 餘杭已有人被騙數萬元
    2、9月7日,葉先生報案稱:其在位於餘杭區喬司街道五星村某租房內通過手機下載了「魏麗貸」APP並申請了貸款,貸款未審批下來,其聯繫客服,客服讓其繳納保證金,又稱其銀行卡卡號填寫錯誤等理由讓其轉帳,葉先生分3次轉給對方4萬元,損失4萬元。
  • 謀財心切竟打起工友的主意
    2017年1月,被告人周某某在打工期間得知工友史某甲的兒子史某乙尚無婚戀對象對象,便心生詐騙邪念。周某某虛構了一名叫「王蒙」的女子介紹給史某乙,稱王蒙是自己的鄰居,離異後帶著女兒獨居,並註冊了一個微信號冒充王蒙,與史某乙聯繫並確立了戀愛關係。
  • 西安一女子刷單被騙12萬元後報警,然後……
    30歲出頭的王小姐無意間被手機上一條「刷單兼職」的簡訊吸引在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就被騙12萬元本已無助的她在網上求助後>不承想還有一個騙局在等著自己……12月7日,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曲江派出所辦案民警方紅濤說,犯罪嫌疑人正是利用了受害者王小姐的焦急心理,再一次將其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