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又兮
芙葳芳香學院專屬講師
IFA(國際芳香療法治療師學會)講師
香氣素描師
孕嬰護理治療師
男人說:女人不理智。
女人說:如果我們擁有和男人一模一樣的理性與智能,你就不要指望有相親相愛這回事,我們根本看不上你。
這個專欄的時間開了也不短了,芳療,雜記隨便寫寫,沒想真確什麼立場。對於新晉芳療愛好者,最愛看莫過於「配方文」,就是我無論叨咕什麼,一律以精確的配方結束為好。稍微懂點芳療的就是愛看情感分析文,個案實證,再專業點就是病理分析,心理學詮釋了。無論愛看什麼,希望這隻言片語的小小角落,能讓你生活有些樂趣慰籍。
因為本心講:我不想專哪個欄,我只想隨便聊聊。
「剩女」——我從沒找到比較好的定義去詮釋它。普遍的共識就是年齡超過適婚年齡還單著,結婚遙遙無期的女人。 沒結就沒結,未婚就行了,說什麼「剩」啊,真不客氣! 有女權意識的人甚至會認為「剩女」是對女性的一個侮辱貶低。
「剩女」,本文是無性詞,不過就是未婚女青年而已。
剩女讓我開始覺得有意思是在臺北夜逛小書局時,看見有本《中國剩女》的書,封底印著一行字,大意是:號稱男女最平等的中國,女人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後,結局卻是不斷的被追問「何時結婚?怎麼還不嫁人?」 這就是中國女人的註定的宿命嗎?
」婚姻「——看到此句不禁內心拍案叫絕,這不就是精闢總結麼?
所有受過高等教育,並且自身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女人一定不會接受自身價值被單純的婚姻衡量。也許並不是女權主義抬頭了多高,而是這些問句的表達讓女人覺得太過武斷和刺耳。這就不是女人的問題了,男女皆如此,好比你踢了多年的足球,球技開始出神入化時,有人跑出來跟你講:你必須去把籃球打好! 這是一種多麼錯位的關切!
所以,女人反對這種武斷的評判,甚至會粗暴和無禮的抗拒你。大多不是抗拒婚姻和女權主義在作祟,是因為這種象徵性關切毫無真誠可言。從這點來說,「剩女」普遍具有較高智能和理性,能在精神情緒上有自我支持,在經濟上能夠自我供給,確保自己不被傳統意識綁架和出賣。在感情和婚姻中,具有更多的主動權,說穿了這是個保衛戰而已。除去不斷成熟的理智,體能上中國女人都不差,青海湖騎單車環島遊時,起碼有3——4成是身材苗條的女性,旅途中諸多女漢子一個人拎幾十斤皮箱也是常見的事,雙商過人,體力充沛的女人在各行各業越來越多。對於婚姻,現代女性擁有著前所未有的衡量標準和選擇空間。
我們知道的更多,考量的更多,我們更謹慎,也顯得更無畏。
我們不斷前進,提升自身能力,無非為了確保,我們想擁有的,是可以緊握在手的。
我們只想對人生更負責。
這種「剩女」,有理智。
但這種理智的可能盲點在於:優秀的女性也值得擁有值得更優秀的老公。這是沒啥邏輯的。優秀的女性不一定能做合格的老婆或媽媽,優秀的男人變身老公沒準也是三流水準。 但老公當不當的好得結了才知道,要麼這時成了別人家的老公,要麼自己放手一搏,對於理智的運用不如在這個方面動些腦筋。在擇偶選擇中,大家都可能錯估。如同經管老生常談的通識,一流員工的晉升後很可能是三流領導。
第二個可能盲點:自信理智的本身就不理智。從女性的身體裡誕生出智能和理性,意味著女性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受著高質量的教育,承擔自我的覺醒探索,和鍛鍊著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當然,這是最理想中的發展結果。
但現實的挑戰往往是冷酷。想要實現獨立自由的地位和心態,劉瑜的話是一針見血的:它需要命運無情的戲弄來實現。而這種挑戰異常冷漠殘酷,以至於我常常在看很多爭取獨立的女性發言時,存疑她到底知不知道什麼她要的是什麼?
這就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反抗中的迎合。 女性一方面在傳統的意識形態中反抗爭取著自主權,一方面在新獨立價值觀中積極的迎合著。這說明此時的理智並不是主觀理智,只是社會文化的認同跟從,那麼這和上一輩人認同「婚姻是女人的歸宿」的信條是一樣心態,肯定主流價值。本質上是一樣的,不過時代觀改為:女性要獨立自主當自強。
我從心裡認同這個時代性宣言,認同理智剩女的成熟思想,擁有理智固然會讓女人看起來與眾不同,另異性刮目相看心馳神往。古希臘,古印度的兩性之書對於可以與男人平起平坐,討論時政藝術的女人評價是最高的,這種情愫之中除了戀慕還有讚賞之情,在眼目與大腦中被徵服的男人是不由自己的。但凡事矯枉過正就會物極必反。
女性要像男人一樣的戰鬥,女人要比男人還灑脫……?
還有有些論調大意是女人要強大,耀眼美豔,這樣男人就會圍著你團團轉,你在愛情博弈裡將永不會輸,或者你要有錢有美貌有腿有胸有腰,這樣比較能守住關係,再或者就是智能過人,可確保自己在任何領域都全身而退……
結論是新時代女性要做全面大贏家。
我只想拜託看我文章的姑娘自己長點心,理論雖好,不一定具有指導作用,藥雖好不一定對你的症。當你追求獨立成熟經濟富足時,男人用雌性激素告訴你擇偶中最愛的還是年輕小甜甜,當你追求貌美腿長胸大時,男人用身體告訴你,他只想和你短期溫存。不要用理智去玩人生與情感的遊戲,計算得失,計較收益,這真不是明智的操作方法。理性與智能,留給事業工作和思考。
另外不要追求女人與男人一樣擁有絕對的理智,莎士比亞說「女人啊,你的名字叫做脆弱。」時,是對女人最公正的註解。女人完全有能力趕超男人達到出色,卻在操控自身情感情緒的能力是較弱的,但這也塑造了女性有出色的移情公情能力,能夠深切體會他人的感受並且做出回應,而在獲取權力後更注重分享平衡資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每個女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你總要致力打理好自己的人生。記得獨立思考,更要好好感受。
過了30歲,女人的幸福會在寫在臉上。對於女人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有愛的人,付出與被愛著。這是最好的狀態,而大多數陰錯陽差的故事讓人的感情趨於理智化,似乎這樣組建的家庭更穩定和長久,時間久了所有感情似乎都會趨於平淡,所以愛的深沉刻骨銘心與否並不那麼重要。
選擇勇敢愛,面對未知的幸福與傷痛,你可能面臨無與倫比的幸福抑或傷心痛苦。
選擇理智愛,面對可控的情感風險,這是個最平衡萬全的選擇,它不會有波濤洶湧的刺激。
大多數聰明人,會選擇第二種,它是博弈遊戲中的最好選擇-絕不讓自己陷入最差結局中。
但最幸福的人生感受,屬於少數的勇者。
如果是你,你會選哪種?
愛情與婚姻,女人最需要學會的紙牌是溫柔與仁慈。
如果要修正一下這個新時代的女性理智:理智與情感不落其一,莫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