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珠、漢傳佛珠、流珠、朝珠,到底區別在哪裡,張什麼樣?

2021-01-11 楠尋

市面上常見的文玩珠串

市面上常見的文玩念珠分別是漢傳佛教的念珠、藏傳佛教的念珠和道教的流珠。

從年限上來看,2000年前漢傳佛教從印度傳入內地,1400年前藏傳佛教從印度傳入藏區。雖說同屬一個源頭,然而單佛珠法器而言相差還是挺大的。

——漢傳佛教的念珠

· 漢傳佛珠風格較樸素,形制簡約,配飾少;

· 珠子的選擇上講究色調統一,一般為108顆圓珠;

· 大多佛珠只有3顆隔珠(每27顆加一顆)或者沒有;

· 材質多用木質或者菩提子。

這種類型的文玩款式戴在手上給人以內斂、清淨,而藏傳佛珠就顯得隆重,重視儀軌,佛珠花樣很多。

——藏傳佛教的念珠

· 藏族佛珠形制多樣,給人以粗獷豪放感,配飾多而且比較名貴;

· 佛珠數量很多是110顆,而民間很多是100-108粒不等,珠子形狀橢圓,扁狀等都有;

· 佛珠的隔珠可以是3、9、11等多顆隔珠;

· 材質多用鳳眼,寶石,蜜蠟等,民間最多的是老椰殼和老紫檀,而藏地獨有骨質佛珠,比如用高僧的眉間骨做成念珠,穿佛珠的線藏地可以用皮繩等。

——道教的流珠

大家都知道佛家有珠子,不知道道教也有,《太玄金鎖流珠引》有雲「:晝夜鬥轉,周天無窮,如水流之不絕,星圓如珠,故曰流珠也。」

(其實念珠並不只屬於某一個派別,在很久之前的中西文明宗教中就已經出現過了,如天主教用59顆玫瑰念珠來念誦《聖母玫瑰經》。)

道教流珠蘊含了道教的宇宙觀念,如12顆代表十二雷門,24顆代表二十四氣,28顆代表二十八星宿,32顆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36顆代表天罡生煞之數,81顆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純陽之氣。

流珠與佛珠很大不同的一點是,道教流珠的首珠「諸星之首的北鬥」是不可跨過的,撥動到它時要掉頭,不像佛珠念經時朝別外一個方向輪迴轉動。

朝珠

· 清朝的皇家篤信佛,因此出現了朝珠,作為高貴的禮儀配飾,通常在朝堂使用個,或是重大的儀式上。

· 朝珠一般是108顆,每27顆穿入一粒大珠,共4顆,據說代表四季;

· 朝珠的大小質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向皇帝跪拜時,只要朝珠碰地,即表額頭觸地,因此珠串越長,俯首叩頭的幅度就越小,算是皇家對高官的恩賜。

· 其上有小掛珠3串,一邊一串,另一邊兩串;男女佩戴有別,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反之為女;中間的長墜垂於背部,這一點更佛珠完全不一樣。

· 朝珠的樣式多而纖巧,是所有珠子裡最美麗的,靜靜的來欣賞一下。

相關焦點

  • 佛珠?朝珠?誰是文玩脖掛的爸爸
    同樣是108顆珠子,在和尚喇嘛手裡就是佛珠!在清代皇帝大臣脖子就是朝珠!在現代文玩人手中就是脖掛!,它們到底有啥區別!所以朝珠就是有佛珠演化而來的,朝珠與佛珠的最大的區別在於:朝珠將佛頭穗的樣式改成了由闊絲帶系綴的用銀絲琺瑯繫著的被稱作「背雲」的大墜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組成。
  • 文玩108顆佛珠和清代朝珠有啥區別?清代朝珠每顆代表什麼寓意?
    文玩佛珠和朝珠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說一下相同之處,文玩佩戴的佛珠是108顆,朝珠也是108顆,朝珠每隔27顆珠子串一顆大珠子。這顆大珠子稱為分珠,其中黃色珠子和東珠(就是黑龍江珍珠)只有皇帝才可以佩戴,文玩佛珠搭配比較自由,一般每隔也是27顆珠子串一個大珠,有佛頭、頂珠和兩顆腰珠組成。
  • 百科 佛珠、朝珠鑑賞及知識解讀
    佛珠三種類型: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咒語的數目。在經典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為之。
  • 佛珠漫談之佛珠起源和佛珠種類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興的時代背景下,記載有關佛珠的經典被廣泛傳譯,先後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譯的《陀羅尼集經》、寶思惟譯的《校量數珠功德經》、不空三藏譯的《金剛頂瑜伽念珠經》、義淨三藏譯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 清朝皇帝和官員都帶什麼樣的佛珠?
    歷史上,除了清朝皇帝沒有哪朝皇帝戴佛珠的。 基於因地取材的需要,製作佛珠的菩提子被香木、硬皮樹的樹籽所取代。按照制式,佛珠通常可分為持珠、佩珠、掛珠三類。持珠,就是佛教徒手中持念的佛珠。這種珠串在文玩圈中俗稱手持,其珠數為18-54顆不等,常配有雍容大氣的墜飾和流蘇;佩珠,即戴在手腕上的佛珠,也就是上面我們說後來發展成手串的念珠。
  • 清代皇帝大臣脖子上掛的佛珠,原來還有如此講究?
    隨著清宮劇的熱播,大家一定會發現一個現象: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脖子上面總愛掛著一串「佛珠」。 清 乾隆像 其實這串佛珠真正應該叫它「朝珠」。仿佛人手一串的朝珠,這究竟是信仰的力量還是純粹只是裝飾品?
  • 【漲智慧】佛珠文化與藏式佛珠!
    【佩戴佛珠意義】  佛珠日益擴大為一種佩飾的作用,也成為一種時尚飾品,展現在大眾的眼球,很多人士都隨身攜帶、出現在各種場合。佩戴佛珠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選擇。可以是喜愛佛珠樣式、圖案、或者是著重佩戴佛珠的寓意。 1、佛珠能幫自己消災解難,消除煩惱,能使自己平安健康。
  • 佛珠的種類及意義
    持珠,多用來記錄念誦佛號或的數目。在經典中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若欲願生諸佛淨土者,應當依法受持此珠。[4] 這就說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為之。
  • 佛珠的種類和穿法
    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如夏季應選用那些水晶、瑪瑙、翡翠、珊瑚等寶石類,能夠使人有涼爽貼身的感覺;在冬季裡就應選用琥珀、密蠟或果實一類的掛珠為好。4.
  • 【佛教小常識】佛珠的種類
    佛珠的種類很多。這就說明,我們持用佛珠就可以約束身心,幫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曰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已護人,同時還會獲得無量的功德。 佩珠 佩珠,俗稱手串,以十八顆子珠者最為普遍,多以名貴材質或顏色亮麗者而為之。時下,許多並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帶佛珠為榮,使佛珠儼然成為一種時尚的裝飾品了。  其實,在我看來,凡是這些愛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應看作是深具善根,無始劫來與佛有緣的人。
  • 你不信佛就不能帶佛珠了嗎?藏式佛珠應該有哪些配飾?
    提起佛珠,有的人會說我不信佛總感覺帶了不大好,畢竟在大多數人眼中,帶佛珠就意味著信佛。那麼這個觀點究竟正確不正確呢?佛珠怎麼樣搭配更時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單談一下這個問題。手串=佛(錯誤)如果說手串和佛珠有關係,這是沒有錯的,因為手串一開始就是由朝珠衍化而來的,而朝珠是從佛珠發展而來的,所以可以說是由佛珠發展而來的,但與佛珠不一樣,兩者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 佛珠裡的冷知識,讓你了解佛珠的禁忌
    現代社會很多人把佛珠當成裝飾品來佩戴,但是你們是否知道它真正的含義。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在僧俗間的廣泛使用。本稱「念珠」,起源於持念佛法僧三寶之名,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佛珠上有幾個小部件,雖然不起眼,卻起了大作用,很有講究,如果不遵守禁忌,即使佩戴了佛珠,也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佛頭也叫「三通」,有三個孔成丁字形分布,在穿念珠的時候將線的兩端由貫通的兩個孔中間傳入中間上方的孔中,這個形式在後來的說法上稱為萬法歸一。背雲,又名背魚兒,背雲一詞由是清代朝珠而來。
  • 喜歡玩手串佛珠的人,你真的了解佛珠多少
    現在經常可以看見好多人佩戴佛珠,它是作為佛教徒用來念誦經文和記載數量的隨身用具。除了佛珠這一種稱呼,它還被人叫做念珠。而這種佛珠也因為它與佛有關,所以賦予了它很多神秘的色彩,如此特殊的一種東西,大家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佛珠。
  • 大爺帶撿來的佛珠鑑寶,鑑定後價值100萬,上交獎勵250
    一位大爺戴著一串佛珠來鑑寶,想讓專家看看這串佛珠值不值錢。專家見到大爺立即讓他趕緊把佛珠從脖子上取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圖片採集自藝站鑑定評估中心 公號:藝站專家介紹到,大爺戴的這串佛珠,其實是朝珠。然後專家繼續研究這串佛珠,臉色也越來越凝重。專家繼續說道,這串佛珠確實是清朝的配飾,而且不是一般人可以佩戴的,除了宮裡的貴人們,朝廷中只有五品以上的文官、四品以上的武官,以及五品以上的誥命夫人,還有一些特殊部門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
  • 玉佛珠不適合什麼樣的人佩戴?玉佛珠佩戴方式講解
    玉佛珠不適合什麼樣的人佩戴?快來看看有沒有你。跟佛祖有關係的飾品,一般都存在一些注意事項,今天要說的就是玉佛珠了,對於玉佛珠其實很多人都非常喜愛佩戴,加上現如今的商家進行包裝後更加精美好看了,那麼玉佛珠對於什麼樣的人群是會犯忌的呢?我們來看看下文翡翠王朝小編的解說吧。
  • 佛珠手串裡的學問,為什麼要108顆?都有哪些珠子?
    佛珠是佛教教徒的隨身法器,天然帶有宗教色彩,但這並不妨礙普通人選擇購買佛珠,它本身渾然天成的禪意甚至還是加分項。現代人選擇佛珠,主要是為了靜心養性,有少部分則是認為佛珠氣質獨特,是不錯的裝飾品。不管出於哪種原因,既然選擇了佛珠,咱們還是要了解一下它最基礎的知識點。
  • 文玩佛珠手串到底用途在哪裡?這3點讓你徹底了解它最好的歸宿!
    文玩佛珠手串可以說是熱度非凡,雖然如今局勢下滑是無爭的事實但是盤玩、佩戴這件事兒卻一直沒有很大的變化,依舊是無數玩家的心頭好!那麼很多玩家會疑惑一件事兒情那就是這個佛珠手串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呢?佛珠手串歷史悠久佛珠手串這個物件擁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別看它走紅是在近些年才走紅的,可是憶往昔崢嶸歲月佛珠手串也是名不見經傳的存在!
  • 佛珠不能隨便拿,更不能隨便放!
    佛珠數目代表的意思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佛珠的數目在經典當中的差異很大,共有九種之多。其實,佛珠有不同的顆數,是因為具有著不同的含義,下面就根據普遍流傳的說法,將其不同的含義略述如後:(一)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喜歡戴佛珠?你也戴麼?
    也有一些說法是講,男人戴在左手,而女人戴在右手,這些其實不用太在意,若不是專心學佛的人,可以把佩戴佛珠當成一種信仰或者暗示。在健康方面,長期把玩佛珠還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智健腦和提高記憶力等功效。材質好的佛珠可以起到拔除溼氣等作用,對保障人體健康很有幫助。
  • 佛教:漢傳,藏傳,南傳的佛像為何區別如此之大?
    比如說皈依佛,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彌勒佛還未下生,阿彌陀佛又沒多少人真正見過,讓大家皈依哪裡呢?法寶和僧寶也是一樣,前者指的是一切正法,後者指的是所有真正的比丘僧眾,都很難實際去皈依。但是如今全世界的佛教主要分為了三大派——第一派是我們漢傳佛教,也被稱為北傳佛教;第二派是東南亞的南傳佛教;第三派是我國的藏傳佛教。這三派雖然同屬佛法,但是區別卻很大,無論是教義還是各種文化,尤其是佛像,其中我們漢傳佛教的佛像都很儒雅莊嚴,藏傳佛像造型特異,佛魔一體,而南傳佛像都是苦行僧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