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持三寶即護持自己

2022-01-04 嘉興精嚴講寺

      佛弟子,如何護持三寶?首先,要確立信仰,要認定佛法僧在世間確實是稀有難得之寶,這是所有如律如法護持三寶的源動力。

      佛的覺悟,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他講的法,是百千萬劫難以遇得的,無上甚深,極其微妙。佛法是覺悟之法,是世間的明燈,是出世之寶筏,不但在家三寶弟子要擁護之,出家佛弟子更應該全力以赴。

      佛法僧是寶,從住持弘揚的意義上,僧是寶中之寶。從認知上這是首要一點。在家三寶弟子,若欲護持佛法,應該護持正法,令正法飄揚寰宇,三寶之存亡興衰,有賴僧俗兩眾之支柱。《大般若經》云:「三寶不斷絕故,如來一切法,亦不斷,三寶斷絕故,如來一切法, 亦斷絕。」

      同修之間越是恭敬、虔誠,也是另一種加持,也會增進出家僧人在修行弘法上的精進、勇猛。只要他們以身作則,所產生出對法的受益,又可以通過他們身口意三業至誠地流露給同修,點開大家心中原來的不到之處,讓不如法行為不再相續。所以說,這是一個良性互動過程。

       具體的交往過程中,師徒間有磨合也很正常,但對僧人、對自己都要有信心。這份信心先建立在他對佛法堅定的信念上。有僧在,才有法在,才能成佛。常說敬僧莫呵僧,亦莫衡 量僧。對僧人,一定要看到他在法上相應的一面,而不要每天拿著一個放大鏡去不斷尋找他人的 缺點,或者自己在那裡越想越懷疑,這些都是不好的過失。

      居士,以僧人為對境進行如律如法的護持,並促成其弘法事業,才是外護的關鍵內容,是一個居士的職責所在。僧人,要在法上做引領, 做好講經弘法這件事,這是僧人的職責所在。再則,佛法要在人間弘傳,需要很多好的平臺、好的團隊來輔助,僧人與居士就要恪守其職。一個有凝聚力的好團隊,才能把整個以僧人為中心的弘法事業做好。僧是核心,代表法,法在流通過程中就需要拓展、需要推廣,利益到更多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自己的發心,但只要儘自己的能力護法,就能推進法的弘揚。

       講一個經典的護法故事。從前印度舍衛國 宰相須達多長者,歸依佛陀之後,即發大菩提心,以「黃金布地」為代價,購得祗陀太子的園,而興建「祗園精舍」大講堂,恭請佛陀蒞臨說法。須達多居士樂善好施,時常救濟孤獨貧苦者,大家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他曾因為「勇施」, 有七次因施捨致貧,最後一次施捨更是貧 困到最極點,致「家庫空空如洗,手裡沒有一文錢」的地步。當他困苦得無可奈何之際,在垃圾堆裡找得一個檀香做的木鬥,拿到市上勉強才 換四升白米,回家叫妻子先量一升米去煮飯,然後再到外面去找點野菜。飯剛做熟,舍利弗尊者託缽來乞飯,  他恭敬地把飯全部供養尊者;再次把飯炊熟時,目犍連尊者來乞飯了,他又悉數供尊者;第三次把飯炊熟時,大迦葉尊者來,他也將飯樂施; 最後一升米,正炊將熟時,  恭 逢佛陀親身光臨, 他盡數把鍋裡的飯供養佛陀。佛陀為他祝願說:「罪滅福生,從今日起,永恆富饒,更無睏乏。」當天,須達多居士就獲得寶藏,財富超勝於往昔數倍。可見,發心護持三寶,供養三寶,福報真是不可思議。故而,要學習給孤獨長者,至心誠懇地護持三寶,增長福慧,積累成就佛道的資糧。

      若想至心誠懇地護持三寶,對僧人,心中一定要有恭敬心。一個出家人,無論以前是幹 什麼的,打工的、要飯的……善根現前出家, 他就是僧相,僧相就是代表三寶,就有無量無 邊的功德,既使凡夫俗眼看不清真相,也決不能汙穢和詆毀三寶的形象,這是一個根本原則。

      當發現出家人行為不端正,或者不如法,你可以遠離他,不依止他, 不親近他,但絕不能誹謗。由於個人的因緣不成熟,有看不慣的,也不要嗔恨,恭敬僧相的心態不要變。只要對 僧相起恭敬心,就能得到功德,這就是修法。再分享個佛教經典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託缽化緣, 到處奔走。有五個乞丐,經常乞不到食物受餓,釋迦佛和弟子們一出門化緣,這些乞丐就跟在後面。佛去哪,他們也去哪,人家不給,他就向出家人要。長期這樣,他們覺得還不如出家,可以解決餓肚子的難題。於是就到釋迦佛那裡請求出家。釋迦佛知曉他們被度化的因緣已經成熟,允許他們出家。在佛陀慈悲願力的加持下,他們鬚髮自落,袈裟披身,現了比丘相,跟著釋迦佛修行。修行不長時間,就證得阿羅漢果位,六種神通悉皆具足。

      有一個國王要供僧,供釋迦佛和他的弟子, 但國王說不供養這五位乞丐比丘。佛陀無奈, 只有隨緣,告訴這幾個弟子,今天人家沒請你們,你們另去四大部洲應供吧。佛領著其他弟子去 了皇宮。吃完飯,要講經之時,這五個弟子施 展神通從北俱盧洲飛進皇宮來聽開示。國王看 見個個全身放光的羅漢,就問佛,那五位是誰啊?佛說,就是你沒有請的五位乞丐比丘, 他們到四大部洲應供後而來的。國王一聽傻眼了, 心想乞丐都已經是阿羅漢了,我實在是有眼無珠,立刻升起懺悔之心。

      通過以上兩個公案事例, 可以看出作為佛 教徒護持三寶,功不可沒的。護持三寶就是護持自己,在護持佛法上理應有擔當的精神,在弘法利生中盡心盡責,而且特別是要落實到「實 修」中,這是護持三寶真正的歸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若能誠懇恭敬供養護持三寶、廣種福田, 必將成就無上菩提,到達般若彼岸。

相關焦點

  • 行善快樂心平安 萬眾護持農禪寺《梁皇寶懺》
    果暉法師並強調瑜伽焰口法會功德尤為殊勝,盼信眾都能跟隨法師帶領,隨文入觀,將心向內,與佛法感應道交,不但要幫助無法飲食的餓鬼道,也能讓自己和六道眾生得到修行的受用。20多年來,農禪寺舉辦的《梁皇寶懺》,壇場總是威儀整齊,民眾可以安心專注於修行。
  • 羅剎女如此護持《妙法蓮華經》
    就是把受持《法華經》的人看得重於自己的父母。亦如壓油殃:怎麼「壓油秧」呢?有一種人用許多小蟲子去吃芝麻,這種蟲子會亮亮的、油油的,然後把小蟲子壓油出來,據說這種油特別香,特別養人。所以這個罪過特別大。這可能是在鬼道眾生的一種殺生罪過。鬥秤欺誑人:「鬥」和「秤」是兩種度量工具,在度量上面搞鬼犯罪。調達破僧罪:就是提婆達多破壞僧團這個罪過。輕慢傷害受持《法華經》的人這種罪過,屬於重罪。
  • 佛教知識|在家人護持三寶,有怎樣的功德?
    在家三寶弟子,若欲護持佛法,應該護持正法,令正法飄揚寰宇,不是正法就不要護持,的確有許多在家三寶弟子,不能分辨正邪,一概無知的盲從與護持到底,壯其外道,如此一來,只有加速佛法的衰滅而已!不可不慎之! 三寶(梵語tri-ratna),三寶之存亡興衰,有賴僧俗二眾之支柱。
  • 座下適時善巧護持正念,見解自然會增上
    上師:座下的時候也要護持正念。每次很多弟子都說,我已經修了三年了或我已經修了十年了,但是我的見解仍舊沒有很好地增長,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雖然我們講解座下要儘可能地護持正念,但基本上還是在忘失正念的範圍當中,這也是修行時間很長、但沒有很好的經驗的主要原因。怎麼說呢?比如一天24個小時,你真正在座上用功、像剛剛所講解般的修行時間有多長呢?2個小時?4個小時?很不錯了吧!一天不間斷地平均修4個小時,那非常不錯了!那麼再問問:24小時當中,4個小時在修行,20個小時在散亂,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那就相當於什麼呢?
  • 表面上你是在護持別人,其實在你未來菩薩道當中,當你有障礙的時候,你就會有善因緣幫助你
    所以說,你剛開始在境中加強止觀的正念,然後把你止觀當中的正念,再到一切境界當中去歷練,遇到境界把你的正念提起來,調伏自己,這是第一個,歷緣對境能加強你內在的善根。 第二個從外緣,就是福德因緣,你經常幫助別人,對你成就佛道是有幫助的。
  • 【索達吉堪布】今日天降月蓮師加持日——以此咒語護持,遠諸魔事
    本來我們作為修行人,修上師瑜伽的時候,寧瑪派任何一個修法也要求觀修蓮師,即把上師觀為蓮花生大士,自己觀為金剛瑜伽母,這樣的話,許多引導文中說有殊勝緣起,可用強硬的方式,令上師的加持融入自心。在末法時代,完全依靠理論知識、學術研究,來改變根深蒂固的煩惱非常困難,一定要以不共的竅訣,當下改變我們的煩惱習氣及種種不良分別。那麼這唯一的辦法,就是修上師瑜伽。
  • 防疫護持3M,更拿手的是給飛機貼貼畫
    別逼我,腦洞一開,連我自己都怕。我們是自己的搬運工與子執手,食也甘,且用兩半。3M基於無紡布和靜電纖維濾棉的專有技術,所推出的防塵口罩護持著採礦、冶煉和爐窯等惡劣環境下的產業工人。1970年代,3M公司研發了全球首款經美國政府機構NIOSH(國家職業安全健康研究所)認證的顆粒物防護口罩,供廣大的一線勞動者使用。
  • 這五百人眾都發願護持般舟三昧,攝受般舟行人
    因為這五百人都發誓願,在未來世,末法四千年的時候,將大力推行般舟三昧,護持般舟三昧,攝受般舟行人,成就般舟三昧。他們發完願,跟世尊交流之後,「恭敬頂禮。退住一面。」恭錄於《賢護經》學講記
  • 夢參老和尚:為何十齋日誦《地藏經》功德即無量劫、獲威神力護持
    十八,也是四大天王的太子,他自己或者帶他的下屬觀察人間,給你記載善行。二十三,又是摩醯首羅天王下降,觀察人間的善行。二十四,又是四大天王的太子下降。二十八,四大天王派他的臣佐下降。二十九,摩醯首羅天王下降。三十日,四大天王使者下降。所有這個十齋日都是天上的來察人間的善行,我們經常在十齋日念經說效果要好一點幹啥,就是善業增長。
  • 護持清淨戒律才能攝受他人,只有具足淨戒今生來世一切願望都如願
    正文:我們要發揚和行持佛法,前提條件是務必護持清淨戒律,不然沒法攝受別人。在從前,格魯派高僧大德的戒律十分清靜,要是是有著空行母的人,不管你是誰都沒有資質坐上金剛上師的法座,在格魯派中,每一次開法會都如果是按老規矩辦理。但在寧瑪派中存有一些比不上法的做法,有時候破戒律的那些人卻十分高傲地坐著高處。
  • 檢視自己的缺失,加以棄絕
    ,雖然表面上是修行者,但行為可能違背佛法,因此,不斷檢視自己的過失,加以棄絕,乃是菩薩的修行。找出自己的缺點,但絕不要挑他人的短處。嘉瑟•東美說: 儘管沒有絲毫的學問或道德,你自負地擺出一副你是一個良好修行者的模樣。你忽略自己一籮筐的過失,卻挑出其他人最微不足道的缺點。你完全以自己的野心為發心,宣揚自己是如何地照顧他人。你假裝在修持佛法,你唯一要達成的是凡俗的自誇。任何一個像你這樣沒有在一開始就去檢查自身行為的人,只會欺騙自己。
  • 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沙發發質 沙發擺放有哪些風水原則
    大家可以看看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沙發發質,儘可能挑選出一些優質的沙發材料,那麼發揮出來的效果也會更好,而且也要看看沙發擺放有哪些風水原則。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沙發發質判斷自己是不是沙發發質,可以從各種表現出發。沙發發質比較脆弱,易斷裂易開叉,外表比較毛躁,乾枯,沒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