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我變成了者躍村第735戶人家。 與者躍村結緣,始於2016年初。那時的我,如一粒沙塵湧入浩浩蕩蕩的脫貧攻堅隊伍,成為一名真正的脫貧攻堅戰士。 低矮的房屋,泥濘的道路,茫然的身影,企盼的眼睛;幹群關係緊張,土地矛盾突出,產業基礎薄弱。這是我第一次走訪的者躍印象。 原本自信滿滿的我,心情變得十分沉重,感到肩上責任的更加重大。於是找來駐村工作隊與全村黨員幹部,共同畫下者躍脫貧路線圖,開始大刀闊斧般的攻堅。
楊浪(左一)查看村裡產業情況
頂著烈日,冒著小雨,在鄉間小道上穿行。 開山,鋪路,拉水管、興產業。脫貧攻堅終見成效,2016年底,者躍村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以內,村集體經濟累計到達3萬元以上,達到退出了貧困村的條件。 「我們組有60戶人家,你是我們組裡的第61戶,我們村有734戶人家,你是我們村裡的第735戶。」老黨員李向琴常常這樣跟我說。與他們朝夕相處,他們沒有把我當外人,我儼然變成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者躍人。 在走訪中得知在錄入國辦系統時顯示貧困戶楊大瓊還未繳納醫療保險,而此時繳費系統已經關閉,補交需要很多錢,他表示很不理解。 幾經周折和協調,最終把楊大瓊的醫療保險繳納和補助回來,誰會知道其實那是反覆20餘次的走訪換來的結果,當知曉醫保政策對他們那樣的重要之時,他們的言語裡透著真摯謝意。 「低保金到沒到帳,醫保交沒交、房屋房屋安不安全,誰有輟學風險,金銀花銷沒有銷售,水稻病蟲害控沒控制,菌棚會不會被水淹,還有誰沒有就業,哪裡需要路,哪裡需要資金等等。」 每天一醒來,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圍繞這我,但每幫群眾辦好一件事,我就打心底裡高興。 千百次這樣走訪,才換來了群眾滿意度。我漸漸明白,紮根基層,需要沉下去。你為群眾做一件事,群眾會記你一輩子。
者躍村新貌
「我們家鄉變好了,我們產業興旺了,我們水電路齊全了,房屋更加漂亮了,我們過上了城裡人羨慕的生活。」我經常聽到村裡的人們這麼說。 春去春又來,遠處群山蒼翠,美麗的村莊藏於綠水青山之間,門前產業起,稻香沁人心脾。者躍村的另一頭,開始了它的鄉村振興。 走在這條再熟悉不過的扶貧路上,道路兩旁,陌上花已開,而我不會緩緩而歸!因為我,是者躍村第735戶! 【人物小傳】 楊浪,男,安龍縣人大常委會代表服務中心主任。2016年,擔任安龍縣棲鳳街道者躍村第一書記。2020年7月,榮獲「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榮譽稱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