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馬上又是新學期啦,由於疫情原因,學生們恐怕都經歷了史上最長的假期,作為一個上班的「社畜」著實羨慕,而我聽到有學生說羨慕我們上班一族,著實震驚,今天就來聊聊我所經歷的學生和上班趣事。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大家其實都處在自己的「圍城」裡,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還記得在上學時候自己也非常希望早早畢業走上社會就自由了,再也不用聽老師們絮絮叨叨的說教,還有令人十分厭惡的考不完的試。而走上社會真正工作以後,才發現校園時候是多麼美好,多麼嚮往,不用操心掙不到錢,不用擔心被除名(除非嚴重違紀),不用害怕被社會拋棄。
02
我小時候對老師的印象是充滿恐懼的,直到高中每次老師叫我去辦公室我都顫顫巍巍。我屬於90初一代,小時候在農村上的學,那個時候農村老師對學生還保留著「不打不成才」的觀念,小學一年級時候我記得有一次我遲到了,那個女老師就讓我頭頂著黑板擦在黑板沿子上,由於那個沿子比較低只能半蹲著,真的比直接打臉還難受,我至今記憶猶新。
而我媽媽是比較疼我的,因為老師打人這事還鬧過一次誤會。有一次我的嘴唇上火起皮,被我揭掉就流血,恰巧這天我因為不會一道題,被老師罰到教室外面去做題。這時我媽媽正巧路過學校來看看我,看到我被罰到教室外面,倒也沒說什麼,但看到我的嘴唇流血了,她就誤以為是老師打的,跟老師吵了一架,還找了校長,這下那個老師就開始孤立我,說我「碰不得」。
為什麼我媽媽會誤解呢?因為那個時候農村的老師打人真的太厲害了,她親眼見過,從小她應該也經歷過。我們同學有題不會做,老師讓學生之間互相扇耳刮子,還有一個男老師把學生踹出老遠,更是把教室裡掃地的笤帚打斷,農村的老師都是幹農活的,那個勁道可想而知。
03
至今,我偶爾回一次家鄉不敢見那些老師,甚至聽到個別老師竟然已經去世了,不免感嘆時光倏忽而逝,只有打我的經歷如在昨日。可能你們無法想像,我姐姐對我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早上去上學特別積極,甚至在寒冬臘月,下了過膝蓋的鵝毛大雪的四點多鐘,農村的寒冬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我姐姐把這個歸結為我學習特別用功,其實是源自對老師體罰的深深恐懼。
現在我的小外甥每次在班上不好好聽課,老師只能向家長「報告」,每次去上學小外甥也絲毫不以老師為意,幾乎把老師只當作是一個大人,老師絲毫「沒招」,看到這種現象,我不禁感嘆這是從一個極端到了另一個極端。
04
到了初中和高中最怕的就是考試了,因為我成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在班上真是不招待見的,更怕老師叫家長,更想走上社會就沒人管了。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了,徹底沒人約束,就像洩了氣的氣球,沒有方向,飛到哪裡就是哪裡。
前幾天見一個朋友抱怨剛工作一星期,事情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想辭職,懷念在學校讀書的日子。其實這就是工作的常態罷了,我們想掙錢,可掙別人的錢哪有那麼容易,必須創造更高的利潤和價值才有可能留得一席之地,沒有人再會遷就我們,不合適就會被淘汰,父母已經開始老去,指望他們更是不可能。
小時候大人很喜歡灌輸我們這樣一個觀念「好好學習,長大找個好工作」,以前覺得迂腐,現在想想倒也對,畢竟找個好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了,有了好的物質保障,才有可能實現我們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夢想。
學習和工作都是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必須經歷的事情,努力奮鬥拼搏才能不悔自己的青春,據我所見,努力的人生活也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