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喻舒)氣溫依舊居高不下,享受著40°C豪華日光浴+桑拿的小夥伴們每天都忙著練習「射日」。如果大家不注意預防和應對來自太陽的「毒手」,就可能發生一些日光性皮膚病,主要應警惕哪些疾病呢?
光感性皮炎成因有3類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博士劉倩介紹,光感性皮炎又叫日光性皮炎,通俗點講就是對陽光過敏,光感物質(食物、藥物、化學物質)進入機體後,在一定波長光線照射下,照射部位出現皮膚炎症反應。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對陽光過敏,且好多人把日光性皮炎與花粉過敏混淆。
「日光性皮炎主要是一些易感人群容易得,和人的體質有關係。」劉倩解釋道,日光性皮炎的成因有3種,食物日光性皮炎、光毒過敏引起的日光性皮炎和藥物日光性皮炎。其中,光敏性食物有菠菜、油菜、芹菜、灰菜、茴香、莧菜、無花果、芒果、菠蘿等,光敏性藥物有磺胺藥、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四環素、撲爾敏、利眠寧、口服避孕藥、雌激素等。
日光能引起皮膚損傷
除了光感性皮炎,劉倩還談到了人們都可能會出現的皮膚問題,日曬傷。
日曬傷是指,日曬後數小時後暴露部位出現境界清楚的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腫、水皰。後逐漸變淡和消退,脫屑,可留色沉。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
另外,日光能引起的皮膚損傷還有慢性光老化,光暴露部位皮膚粗糙、增厚,彈性減弱,會出現皮革樣改變;膚色暗沉,出現色素異常或沉著。
警惕日光引發的特發性疾病
光感性皮炎和日曬傷等較為普遍的皮膚損傷,人們還應警惕日光引發的特發性疾病。其一是多形性日光疹,它多見於中青年女性,春夏季多發,日曬後曝光部位自覺瘙癢,數日後出現多形性皮疹,如小丘疹、丘皰疹、水腫性紅斑等,易反覆。其二是慢性光化性皮炎,這種特發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室外工作男性,皮損好發於暴露部位,嚴重者可累及非暴露部位。急性期可有紅斑、丘疹伴輕度滲出。慢性期可見暗紅色、苔蘚樣變丘疹或斑塊。
除了以上光照後引起皮膚急慢性損傷外,還有一些光促發或加重的疾病。如果出現以下皮膚表現,日曬後皮膚或全身症狀加重,也要引起重視,像是紅斑狼瘡和雀斑等,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三招防治日光帶來的皮膚急慢性損傷
劉倩提醒,對於日光引起的皮膚疾病,防治需注意以下3點:
1.避免強烈日曬,注意防護。日曬強烈時段儘量減少外出。如果必須到室外活動,塗抹SPF15以上的防曬霜,穿著寬鬆的長袖衣褲,並戴太陽帽、打遮陽傘做好防護。
2.局部用藥以對症處理為主。急性期無滲出可用爐甘石,有滲出可用3%硼酸溼敷。慢性期可外用糖皮質激素。
3.系統用藥包括抗組胺藥、B族維生素、維生素C,嚴重者可系統性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