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毒素危害極大 正確認識方能有效避免

2020-12-17 煙臺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焱培 通訊員 劉鑫傑 煙臺報導

  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有多大?近幾年,這成為了公眾尤為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之一。為了讓公眾正確認識黃麴黴毒素的危害,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免,煙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技術人員介紹了黃麴黴毒素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Aflatoxins, AFT)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是由常見的黃麴黴菌(Asperillus Flavus)和寄生麴黴菌(Asperillus Parasiticus)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目前已發現了20多種,包括B1、B2、G1、G2、M1、M2等。其中AFTB1是最主要的一種毒素,其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雙呋喃環是基本毒性結構,氧雜萘鄰酮與致癌有關。AFM1是哺乳類動物攝入被AFB1汙染的飼料或食品後,在體內經過羥化而衍生成的代謝產物。黃麴黴毒素耐熱,在280℃下才可裂解,因此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下難以破壞。

  

  哪裡存在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麥、豆類、堅果類、肉類、乳及乳製品、水產品等均有黃麴黴毒素汙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汙染最嚴重,家庭自製發酵食品也能檢出黃麴黴毒素,尤其是高溫高溼地區的糧油及製品種檢出率更高。AFTB1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能檢測到。AFTM1和AFTM2主要存在於牛奶中。

  黃麴黴毒素有哪些危害?

  黃麴黴毒素是黴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對人類健康危害極為突出的一類黴菌毒素。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黃麴黴毒素被列為一類致癌物。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AFTB1為主,AFTB1也是毒性和致癌性最強的物質。不同動物以牛奶中的AFM1代謝物含量最高。

  AFTB1的代謝主要發生在肝臟,腎臟、脾臟和腎上腺也會有所分布,一般不會存在於肌肉中。黃麴黴毒素如果不連續攝入,一般不在體內積蓄。一次攝入後約1周即經呼吸、尿、糞等將大部分排出。AFTB1在沒有經過代謝活化之前的母體化合物是無致癌性的,因此被稱為前致癌物。AFTB1必須通過體內的生物轉化即「代謝激活或生物激活」形成活性中間體才具有致癌性。其主要誘發肝癌也能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及乳腺,卵巢小腸等部位的癌症

  人體在大量攝入AFTB1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在微量持續攝入AFTB1,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

  在購買花生、玉米等穀物糧食製品時,選擇新鮮無明顯黴變的,出現黴變黴味的一定不能吃。黃麴黴毒素肉眼難以觀察到,儘量避免長期存放,以免產生黃麴黴毒素不能及時發現。

  黃麴黴毒素口感是很苦的,因此在食用花生、核桃等堅果食品時,如果吃到感覺很苦的,應吐出來後漱口洗手,同一袋裡出現黴變粒多的情況,最好整袋不要再食用了,發黴穀物堅果都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會對未黴變的顆粒造成汙染。 

  家用菜板,筷子等使用後注意刷洗乾淨,放置在乾燥通風處。在使用後殘留的食物長時間放置會發生黴變產生黃麴黴毒素,在下次使用時會汙染其他食物並被人體攝入。

  牛奶、食用油等中也可能存在黃麴黴毒素,國家在食品行業對黃麴黴毒素管控是非常嚴格,因此在購入牛奶等產品時建議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

相關焦點

  • 黃麴黴毒素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在溫暖潮溼氣候地區的糧食和飼料,凡被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汙染都可能存在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最易汙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製品,其次是小麥、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程度輕些。我國糧食和飼料被黃麴毒素汙染率很高,給飼料企業和養殖業主帶來了很大損失,人們食用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體健康。
  • 【技術】黃麴黴毒素危害及防治措施
    分子量為312-346,熔點為200-300℃,黃麴黴毒素耐高溫,研究表明黃麴黴毒素裂解溫度為280℃,所以通常加熱處理對其破壞很小,只有在熔點溫度下才發生分解。黃麴黴毒素遇鹼能迅速分解,但此反應可逆,即在酸性條件下又復原。一般來說,溫度30℃、相對溼度80%、穀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適合黃麴黴繁殖和生長。在24-34℃之間,黃麴黴菌產毒量最高。
  • 摩飛砧板能有效避免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摩飛砧板能有效避免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近日,某節目曝光一則「一家四口相繼患癌」的新聞,引起了軒然大波。事情起因於一位女士被查出癌症,更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一家四口全是相繼患癌去世。
  • 黃麴黴毒素比砒霜還要毒數十倍,最易致癌的毒素!
    其急性毒性比眾所周知的劇毒藥物氰化鉀強10倍,比眼鏡蛇、銀環蛇的毒汁強28 ~ 33倍,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砷的68倍。如何遠離黃麴黴素?「它」最愛藏在5種東西中,幾乎每家都有!1、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毒素喜歡藏在發黴的東西裡,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如花生、玉米等。黃麴黴毒素以孢子的形式傳播。
  • 我是黃麴黴毒素,危害遠大於黃曲哦
    不昧叔和大夥一樣,在這條新聞中看到了「散裝花生油」和「黃麴黴毒素」兩個關鍵詞,心中也由此冒出無數個問號:黃麴黴毒素是啥?有啥危險?如何避免?散裝花生油比大企業的專業油,哪個更靠譜?要說偶爾哼唱兩句小黃曲,也不過汙染一下小心靈;這要是趕上黃麴黴毒素,可是直接要人命啊。嗜吃如命的你你你你,還有你,可都要認真看啊,這次的知識有點嚴肅,不昧叔可不是嚇唬你,不信就趕緊看文章。開門得見山:啥是黃麴黴毒素?
  • 相關標準中黃麴黴毒素限量解讀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次生有毒代謝產物,人畜攝入後可危害其健康。目前,國際上普遍關注的真菌毒素包括黃麴黴毒素、伏馬菌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黴烯酮等。真菌毒素與各地區氣候環境條件關係很大,喜好溫暖、潮溼或溼潤的環境,並且大多數化學性質穩定,能經受住食品加工程序。GB2761-2017標準中規定了食品中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M1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展青黴素、赭麴黴毒素A以及玉米赤黴烯酮的限量指標。
  • 黃麴黴毒素致癌,但真的沒有「解毒」方法嗎?醫生:有1物可幫忙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都聽說過黃麴黴毒素,比如說發黴的東西會有黃麴黴毒素之類。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黃麴黴毒素真正的危害,以及哪些東西會帶有黃麴黴毒素。下面醫生就和大家簡單的聊一下黃麴黴毒素。首先我們要知道,黃麴黴毒素以及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它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致癌物,是氰化鉀的10倍,更是傳統毒藥砒霜的68倍,對我們的身體危害非常大。而且黃麴黴毒素還極其容易致癌,只需要一毫克就可以達到致癌的劑量。所有說世衛組織把它列入名單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可能要說,既然黃麴黴毒素這麼可怕。
  • 黃麴黴毒素B1毒性太強!寵物如何避免中毒?
    黃麴黴毒素B1(Aflatoxin B1簡寫為AF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香豆素)。黃麴黴毒素B1對包括人和若干動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對肝臟的損害。在天然食物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危害性也最強,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黃麴黴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之一。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你吃進嘴裡的,可能還有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上饒市人民醫院預防保健科繆麗華告訴記者,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長期接觸濃度高的黃麴黴毒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 SGS質慧生活:如何正確選擇並清理砧板 避免黃麴黴毒素汙染
    隨著時間的延長,黴菌還會產生一定的毒素,比如大家熟悉的黃麴黴毒素。所以SGS建議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用好家裡的砧板。 砧板滅菌小竅門 1.2) 熱水衝燙,高溫能將細菌殺死。3) 醋和姜用來抹砧板,因為二者均有殺菌作用。 2. 清除黃麴黴毒素 1) 利用黃麴黴毒素在紫外光照射下不穩定的性質,可用紫外光照射去毒。
  • 黴菌毒素對蛋雞的危害?
    一、重新認識黴菌毒素:黴菌毒素是穀物或飼料中黴菌生長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數百種黴菌毒素,這些毒素在動物體內有不同的毒性、代謝途徑和靶器官。黴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存在於幾乎所有的飼料原料和人類食品原料中。
  • 黃麴黴毒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家中有三物含量高,儘量避開
    黃麴黴毒素具有很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它適合生存在適宜的溼度、以及溫度下最容易生長。自從我們人類發現黃麴黴毒素以來,黴菌與黴菌毒素對食品的汙染日益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這些黴菌會對我們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02發黴的筷子家裡經常用的筷子,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在潮溼的環境下很容易受潮從而很容易發黴,這很有可能是被黃麴黴毒素感染的,此時你要做的,
  • 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黃麴黴毒素為什麼既致癌又這麼毒?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等菌株的代謝產物——雙呋喃環類毒素,這類毒素有十幾種,主要包括B1、B2、G1、G2、M1、M2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強。黃麴黴菌和寄生麴黴菌均能產生黃麴黴毒素B1。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比眼鏡蛇毒都厲害。
  • 提醒家人:1種油裡或許含有黃麴黴毒素,不少家庭做菜喜歡用
    自榨油如果保存不當的話,變質速度很快,這時候當中會含有黃麴黴毒素,吃了對身體有害。一些不良的商家,為了賺更多的錢,會用已經變質、發黴的原材料去榨油,榨出來的油雖然看起來很正常,但是當中的黃麴黴毒素卻可能是超標的,每天都吃的話,危害可想而知。
  • V資訊 寶路等7款寵物糧食品牌被檢含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7.AvoDem成貓雞肉鯡魚 【含三聚氰胺及三聚氰酸】 1.素力高(成犬)乾狗糧 2.愛慕思天然精選成貓食品(雞肉) 3.Purina Proplan成貓配方(三文魚及飯) 4.1st Choice室內成貓去毛球雞肉配方 快寵解讀:黃麴黴毒素有何危害
  • 普洱茶含「黃麴黴毒素」,會致癌?實驗後我們發現了真相
    嚴瑞琪等人則證實綠茶能夠抑制黃麴黴毒素Bl誘發大鼠肝臟癌前病變與肝細胞癌的作用。 所以,喝茶前,我們一定要了解清楚正確的喝茶方式,避免「防癌」變「致癌」。 喝茶溫度過高,容易損傷食道黏膜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研究結果表明:飲用過熱飲品(溫度在65℃以上)容易損傷食道黏膜,可能引發食管癌,不過,注意其引發癌症的原因在於溫度,而不在於飲品本身。
  • 貓九爺:黴菌毒素對犬貓的危害?
    什麼叫黴菌毒素?它來自哪裡?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一:關於黴菌毒素及來源黴菌毒素是由真菌或黴菌產生的毒素,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是目前為止最強的致癌物質,名叫黃麴毒素(aflatoxin)(AFs),也稱作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
  • 家裡5樣東西暗藏黃麴黴毒素
    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其毒性為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並且非常耐高溫,我們平時做菜的溫度並不能夠殺死黃麴黴毒素。而黃麴黴毒素事實上,最損傷的臟器就是肝臟,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韓建高告訴記者,研究數據顯示,很多肝臟問題,都與黃麴黴毒素的攝入有直接關係。
  • 第一致癌物黃麴黴素危害巨大,期待科學界新型降解技術出現
    引言「黃麴黴素在生活當中,存在廣泛。在20-2度之間是最利於生長的。南方溼度比較大、連陰雨時非常有助於黃麴黴的生長。黃麴黴毒素,對肝臟有很大毒性,在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就已經把黃麴黴素列為第一大的致癌物。在對全國各地進行調研後發現,尤其是像廣西、雲南等很多南方省市,黃麴黴的存在比較普遍。
  • 舌尖上的食用油 小作坊自榨油含黃麴黴素
    黃麴黴毒素的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汙染的食品中以黃麴黴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B1是最危險的致癌物,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一些乾果中常能檢測到。它們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產生螢光,根據螢光顏色不同,將其分為B族和G族兩大類及其衍生物。AFT已發現2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