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達傳說:風之杖》於2002年12月13日在NGC平臺發布,這是塞爾達系列的第十步作品,也是第一部使用了卡通渲染(Cel-Shading)的塞爾達系列作品。而《風之杖HD》已於2013年9月26日在Wiiu平臺上發售,畫面光影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故事發生在《時之笛》幾百年之後,當初擊敗加農的「時之勇者」拯救了海拉爾大陸後回到了過去,許多年後,加農捲土重來,但「時之勇者」卻沒有出現,海拉爾國王無法阻止加農,只能將王國的命運交到眾神的手中,眾神卻將海拉爾以及加農一起封印並沉入大海當中,但眾神知道這也相當於幫助加農實現毀滅整個大陸的心願,於是在封印前挑選了一些能建設新王國的人,讓他們上山避難,這就是本作沒有海拉爾大陸的原因。
故事剛開始我們的主角林克救下了被大鳥抓到島上的海盜泰特拉,但是隨後林克的妹妹Aryll被大鳥抓走了,鳥人Quill告訴林克,Aryll被帶到了魔獸島上。林克決心救出妹妹,於是搭乘泰特拉的海盜船來到了魔獸島,但當他們找到Aryll的時候卻被大鳥發現,大鳥在加農的命令下將林克扔進了海裡。
醒來之際,林克邂逅了同伴兼交通工具一一一艘叫做赤獅子王的船,得知要想打敗加農必須要有大師劍,而為了得到大師劍,還得經過重重艱難(老傳統了)。首先林克在經過龍之島(得到本作最重要道具一一風之杖),森之天堂和魚之島後得到了三個女神珍珠,在三角島上,林克把三顆珍珠放到了相應的雕像上,喚出了女神之塔,打敗守護者後,林克終於拔起了大師劍。
林克隨之回到魔獸島打敗了之前的大鳥,救出了妹妹Aryll,但仍然被加農以巨大優勢打敗了,並被告知大師劍早已失去力量,而泰特拉的項鍊與加農的力量三角之力此時產生了共鳴,難道……? 關鍵時刻, Quill和Komali突然出現,救走了林克和泰特拉,還把加農的城堡也燒了。
赤獅子王帶著林克和塞爾達公主去了海底城堡,並告訴他們這海底的世界是海拉爾大陸。之後赤獅子王露出真面目,原來他是海拉爾的國王,在揭露泰特拉其實就是塞爾達公主後,讓塞爾達留在海底城堡,和林克一起去找可以恢復大師劍力量的風之聖人和大地聖人,大師劍恢復能量還不夠,還需要勇氣三角之力,而此時的勇氣三角之力已經變成了碎片,分散到了地圖各地,林克在幾乎翻遍了整個地圖後終於打撈完全部碎片,合成了勇氣三角之力。
回到海底城堡,發現塞爾達已經被加農帶走了,於是林克來到了最終的舞臺一一加農之塔,是時候與加農展開最後的決戰了。在劇情戰鬥後,加農把三個三角之力合在了一起,只差許願毀滅海拉爾和統治世界了。千鈞一髮之際,國王突然出現了,趕在加農前許下了希望海拉爾和加農都沉到海底的願望,海浪頓時包圍了加農之塔,最終決戰此時一觸即發,最終在塞爾達的幫助下,林克用大師劍打敗了加農,但海拉爾國王拒絕了塞爾達提出的同行尋找新大陸的建議,選擇與自己的王國一起沉到了海底。
最後,風之杖的故事也在林克和塞爾達決定去尋找新的大陸時落下了帷幕。
當然,作為風之勇者三部曲的開門之作,通關本作以後並不代表貓眼林克的故事就在此完結了,NDS掌機平臺上的續作《幻影沙漏》將會延續貓眼林克的故事。
在遊玩時間上,筆者足足花了20+小時通關了這款遊戲(HD版),屬於比較正常的水平;在畫面上,卡通渲染技術在對於畫面的調節實屬上乘,而《風之杖》的背景被設定在海島之上,使用了開放海域,玩家在遊戲裡處處可以看見海洋,所以遊戲整體畫面較為明亮。遊戲的流程體驗上,卡通化的人物在一些玩家看來顯得低幼,但筆者覺得這反倒為遊戲的劇情增添了一些歡樂因素,航海系統真有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雖然趕路時間長了也會膩。說到該作的缺點,就不得不提在後期滿世界打撈勇氣三角碎片的過程了,設定上原版是有著8塊碎片,還不是一眼就能發現的那種,配合著令人云裡霧裡的線索強行拉長了玩家遊戲時間,原版風之杖後期尋找力量三角碎片時如果不查攻略的話可能直到你棄坑都找不全orz,而老任在之後出的HD版便針對這個過程做出了簡化,並且添加了快速帆,雖然筆者沒用過。
《塞爾達傳說:風之杖》是塞爾達系列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一部作品,最開始由於貓眼林克過於卡通的造型使得玩過時之笛與假面的玩家感到很不適應,從而得到了許多玩家的負面評價,因此這部作品在全球銷量被前作《時之笛》和後作《黃昏公主》超越。不過當玩家在見識過《黃昏公主》與《天空之劍》後,對《風之杖》的感情漸漸升溫並意識到《風之杖》確有其獨特魅力,玩家們明白雖然畫風改變了,但這仍然是一部《塞爾達傳說》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