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不生小孩我有兩點看法: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格十三 

文|十三姐

楊麗萍老師萬萬沒想到,自己就吃了頓火鍋而已,竟莫名其妙點燃了中國兩派女性對於生育觀水火不容的廝吵。

在楊麗萍唯美浪漫的火鍋視頻下方,出現了一條挑事的評論:

矮油,人家高高興興地吃個火鍋你也看不順眼,你倒是兒孫滿堂,你吃火鍋有人點讚嗎?

其實這事和「Papi的孩子隨父姓」差不多,當事人都屬於「躺槍」。

躺槍的人啥也沒幹,就被莫名懟了一通。然後事情愈演愈烈,網絡上兩波閒得蛋疼的人互相掐架,再貼上幾張概念性標籤擴大聲勢,比如女權、生育機器、子宮自由等等等等……

這一切大體可歸為「精英女性樹大招風」。

普通人老來無子多半不會被人嘲諷,而楊麗萍正因為不是普通人,她樣樣好,活得瀟灑,有成就,地位高,無論身材長相都勝過大多數比她年輕的女人,這就是引發有些人努力找突破點來說人家的「不圓滿」的原因。

她們但凡有楊麗萍優秀的十分之一,也不會說這種話了。

嫉妒讓人面目全非,嫉妒使人失去善意。

「沒有子女」是好妒者們肉眼可見的最大一個「缺失」,只有從這一點下手,她們才能獲得一點心理上的平衡。

這條狹隘的「女人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兒女」的評論用於楊麗萍身上的確不合適。

然而,單從這條留言本身的內容來看,獲得了上萬人的點讚,「逃不過歲月摧殘」,「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也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說明它並非對所有人都不適用。

肯定存在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庸庸碌碌過一生的人,老了之後可能會因為沒有子孫而感受到一絲失落。

所以,有沒有孩子這件事,對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時間段,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我見過有的人年輕時決絕地堅持丁克,40多歲後身體開始衰退,思想開始變化,時常會表露出渴望某種寄託的情緒,而孩子是她們覺得可以「搶救」一下的方法之一。

但是,這後面關於生不生孩子的爭論,開始變質了。

「生育機器」成了高頻詞,用來反駁「女人有個孩子才更圓滿」。我感覺「生育機器」這個論點比「最大的失敗是沒有兒女」好不到哪去,都是一幫站在自己立場上想戳死對方的無腦存在。

很明顯,現在正常人在網絡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天天瞎逼逼的多數都很極端,她們非黑即白,不是極左就是極右,要麼是A,要麼是B。

A:「沒孩子是女人最大的失敗!」

B:「生孩子的女人是可憐的生育機器!」

A:「你們是孤獨終老的失敗者!」

B:「你們是封建殘餘!」

A:「loser!」

B:「生育機器!」

......

等等!各位,請睜開眼看看我們啊,還有我們啊,既不是loser,也不是生育機器,是雖然不大愛說話但是活生生存在的女人啊!

我們是人,具備母性,也擁有生育自由,為什麼把生孩子形容為「生育機器」?

從生理構造上你要是能把男人進化成可以生育的物種也行,在此之前,女人就是具備生育的客觀條件的,為什麼要把生育妖魔化?

大多數女人生孩子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因為母性是一種天性。從成為母親這件事中很多人找到更多人生的滿足感,並且實現了更好的自身價值。

但有一幫人就是這樣,學習學習不行,工作工作嫌煩,賺錢賺錢差勁,戀愛戀愛失敗,卻一天到晚吆喝著「奮起反抗」,「不做生育機器」,「為女權添磚加瓦」......呵呵,你倒是挺能,你為社會做了什麼貢獻了?

人家一生孩子就說人家是「生育機器」的人,和人家孩子隨父姓就說人家「賣子宮」的人,是同一批人。

生孩子和取名字到你們嘴裡忽然就成那樣的了,怎麼,你是母豬思維啊?

如果說「沒有孩子的人老了之後體會不到子孫繞膝的快樂」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那麼「生孩子就是封建殘餘和生育機器」也是另一種更錯誤的觀點。

然而,這兩種論調,實際上都是個人選擇的生活方式而已。有人選擇不婚,有人選擇早婚,你能說誰更幸福,誰更正確?如果非要給人定義對錯和好壞,那麼你們活在這個世上本身就太諷刺了。

同理,有人喜歡孩子,享受當媽的感覺,也有人追求自由,不願意多一個負擔。兩種生活方式哪個算成功,哪種是loser?

讓我告訴你吧,優秀的女人無論有沒有孩子都有成功的人生,不行的(比如只會在網上亂噴的)女人不管有沒有孩子都是loser。

可怕的是這種「生育機器」論調很普遍,現在越來越多年輕女孩被帶跑偏了,她們覺得「不婚不育」的態度很酷,如果自己結婚生娃了,就不如那些單身的女人高貴和獨立......

雖然這種狗屁理論站不住腳,但確實也影響了不少人。

婚姻自由,生育自由,是你的權利;同時,結婚和生孩子也是你的權利。通過貶低後一種權利來彰顯前一種權利的高貴,這就是偽女權的套路。

不生孩子是你的自由,但不代表生孩子就是生育機器;

你有不生孩子的權利,但不代表你高人一等;

不生孩子就是享受不了有孩子的快樂,沒什麼好否認的;

同樣,有孩子的人也享受不了自由的快感,必須承認。

所以,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決定,各有利弊,只看你選擇過什麼樣的人生。有不少人年老之後確實會因為沒有兒女而感到失落,也有很多人確實會因為有了兒女而時常感覺抓狂,比如我。

但「生育機器」論者,也不太配對我們指手畫腳。

你們至少要先生一個,把他帶大,輔導他學習,陪他幼升小,領教青春期的折磨,在20年裡改變自己很多,你才有資格來下定義說一說有小孩的利弊。

重點是:無論有沒有小孩,女人的價值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如果兒孫滿堂,我們買得起最大的house讓子孫後代來開派對;如果膝下無子,我們有足夠的錢和時間去週遊世界。即使沒有物質上的富足,我們也需要有精神上的富足,去支撐對三代人的良性影響。

歸根到底,什麼兒孫不兒孫的,那都不是事兒。到頭來只有我們手上可自由支配的財富,才是女人最大的體面。

有了那種體面,不管什麼樣的槓精指手畫腳,我們都能笑著送她一副對聯:我生不生關你屁事。你生不生關我屁事。滾。

就算不結婚,也要成為一個富有和有夢想的老姑娘,因為只有窮困潦倒失去自我的老姑娘才會喪失最後的話語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我屁事 關你屁事
    作為一個一直以來都極度缺乏自信,過分在意別人看法的20出頭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最近看到「關我屁事,關你屁事」這八個字時,豁然開朗。記得從小學開始,因為自己比同齡的女孩子要胖,身邊就開始有對自己身材不好的評論,比如小時候的外號就叫胖胖(現在聽著還蠻可愛的)。所以一直以來,自己經常因為外貌感到非常自卑,不敢在學校舉辦活動的時候去展示自己的才能,不敢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其實到初中之後不主動舉手發言是因為懶哈哈哈),甚至於無法自然的與異性正常交往。
  • 楊麗萍:我的人生關你屁事!
    第一句話是「關我屁事!」;第二句是這個問題的重點「關你屁事!」總有一些人,喜歡在評論別人對錯中活著。卻看不到自己滿身的淤泥,也聞不到自己滿身的惡臭。人生最大的失敗不是沒有生小孩,而是看到別人吃頓火鍋,你要評論兩句,看到別人生個孩子你也要評論兩句,看到別人嫁個老公你還要評論兩句。別人原本幸福的生活,在你的眼中卻很糾結,還是那句話「關你屁事!」我身邊有很多丁克的朋友,他們選擇丁克的理由各不一致。
  • 以前:關你屁事,現在:關我屁事
    以前:關你屁事,現在:關我屁事 以前:關你屁事 , 現在:關我屁事。
  • 用責商思維解析「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耳邊,那人那事兒那歲月仿佛就在眼前就是「關我屁事」,傷心流淚煩心事兒就是「關你屁事」。「關你屁事」就是把自己當責任主體,所做的事兒不容許別人評價,不讓別人參與,總之與別人無關。
  • 創業日記 之 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關你屁事。那些臉上寫著「關我屁事關你屁事」的人,可能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人,在公立醫院激烈的競爭和壓力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於是便找機會離開。還有一種人原來並不是這樣的,原來也是挺能幹的,因為覺得太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於是便到了錢多活少的非公立醫院,時間一長,臉上便漸漸寫上了「關我屁事關你屁事」這8個字。
  • 「關你屁事 ,關我屁事」,兩句話得自由
    「關你屁事 ,關我屁事」兩句話得自由別看我標題用了特別粗野的詞「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其實我要講的是阿德勒心理學裡非常關鍵的一個概念:課題分離。我發現「課題分離」,概括起來其實就是「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兩句話,如果能理解並做到,我們的人生會非常清淨,非常輕鬆,非常自由。什麼是「課題」?
  •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兩句話得自由
    別看我標題用了特別粗野的詞「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其實我要講的是阿德勒心理學裡非常關鍵的一個概念:課題分離。我發現「課題分離」,概括起來其實就是「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兩句話,如果能理解並做到,我們的人生會非常清淨,非常輕鬆,非常自由。01 什麼是「課題」?
  • 好的人生,其實只需做好兩件事: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有人說,懂得「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能解決人生中80%的問題。也有人說,大多數人的人生,常常掉進三個大坑裡,這三個坑分別是:莫名其妙地湊熱鬧。心急火燎地隨大流。操碎了別人的心肝。「湊熱鬧」、「隨大流」和「操碎別人的心」,就是沒做好「關我屁事」這件事。
  •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所有煩惱都是自找的
    最近看馮唐的書,喜歡上他經典那句:」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實際上這世上的事有幾件真和自個有關係呢?可不真是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嗎。大家不去多管閒事,只管好自己的事,煩惱自然會少很多,世界也清淨很多。這句話話糙理不糙,很好用。對應的是那句;」世間本無煩惱,庸人自擾之。「實際上是一個道理。太愛這句話了,夠勁道,不矯情!實實在在,明明白白。我們總是在擔心垮掉的下一代,擔心他們以後怎麼能養活自己,怎麼能教育好他們的孩子。就和幾十年前我們的父母擔心我們一樣。
  • 為什麼說管好兩件事:「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是一種修為?
    有一次,小瞎子真的看到了上校肚皮上的刻字,還知道了上校褲襠裡的秘密,失去理智的上校把他弄成說不了話,還挑斷了他的手筋。這個做法很殘忍,但是在上校的秘密被發現之時,他感到羞恥鋪天蓋地把他淹沒了,他已經無法去思考自己在做什麼。  在一些影片中,常常有些角色會被.殺.掉,之前殺.人者會說:「你知道得太多了。」「知道太多」不是好事,而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更是會招來殺身之禍。
  • 世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對於聰明人來說,他們最大的智慧就是可以管住自己的嘴,知道什麼話可以說,什麼事不可以問。1. 與你無關的事,別問。世界上的事情有千頭萬緒,世界上的事情又如此簡單明了。這個世界上一共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 三千煩惱解咒語: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2、當你所有努力都是為自己,人生便再無辜負。所有的別人的思想、行為都與你無關,所有的付出從別人身上得到回報,本就是一種賭博行為。向內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取悅自己,從自己身上尋找寄託。3、被凡事所擾心,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累心,被人性之冷所寒心,衝出困境,方可直上雲霄。4、三千煩惱解咒語: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心煩時,不妨開導下自己。
  • 「我要結婚了」,「關我屁事」
    劉藝沒慣著,直接就回復了一句:「哦,關我屁事。」發條朋友圈告訴你,我在外面又喝醉了;今天我去相親了,對面是個富二代, 還很帥;我要結婚了,你看我還是有人要的,是你不珍惜。這所有行為,不過是說明你自己放不下罷了。兩個人分開了,就該體面點,過好各自的生活。或許心裡有那麼些許惦念,但請不要以此為由去打擾對方。
  • 簡單粗暴的「關你屁事」,卻包含著這樣高度的人生智慧
    小朋友頭也不抬地說:「我奶奶活了104歲!」這人吃驚地問:「是吃雪糕吃的?」小朋友回答:「不,我奶奶從不多管閒事!」這個小孩子真的很直接。在我看來,這個小朋友要麼是情商高,要麼是因為吃雪糕心情很好,所以他說的還是很委婉的,否則他最後那句「我奶奶從不多管閒事」就可能會變成「關你屁事」。
  •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兩句話歸納: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閨蜜B說:「你看,別人都不誇你長得好看吧,只誇你瘦。」我去,還能不能做朋友啦。。。在不喜歡的人面前家裡是有門禁的,家教是很嚴的,外宿是不存在的。在喜歡的人前面,對不起,我是孤兒。兒子:媽,小姨來我家玩,我爸趁她沒注意就親了她一口。
  • 「關你屁事!」會說這句話,對你很重要
    閨蜜每句話都像小刀,扎在小桃心上,小桃想,你幹嘛這麼傷我,我吃你家米、花你家錢了?本來準備呆一周,小桃第二天就回家了。這件事讓她非常難過,她問我,小羊姐,你說像我這種女人,是不是活得抬不起頭來。我說:「你是哪種女人?你在家做全職太太,是妨礙誰了還是沒有創造社會價值?如果你誰都沒有妨礙,別人憑什麼覺得你應該換一種生活,關他們屁事?」
  • 我的事,關你屁事.
    我的事關你屁事這些天,經手的案子突生變故,整體推倒重來。在一個明顯不是飯點的下午,樓下小賣店的老大爺邊給我算著泡麵和麵包的價格,邊認真的說年紀輕輕熬什麼夜呢,看你這眼睛跟小白兔似的,早睡早起別怪我沒跟你說啊。 我收起他包好的一堆乾糧,笑著道謝離開。誠然,老大爺是個熱心腸,見不得我們這些「小年輕」活的不利索,可心裡還是多了三分落寞。
  • 關你屁事,老子有錢!!!
    正在努力拼搏的你,請繼續堅持。我們這麼拼,這麼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要用「老子有錢」四個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當有人說,你為什麼還不戀愛,還不結婚,還不生孩子?關你屁事,老子有錢。當有人說,你就不怕將來沒有老公,沒有孩子,老無所依?關你屁事,老子有錢。
  • 當心「關我屁事」,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
    當心「關我屁事」,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人們常說,「關我屁事」、「關你屁事」這簡短的八個字能夠解決人際關係中80%的問題,但是當你的家人遇到困難、你的朋友傷心難過、你的同事有麻煩時,你還是抱有與我無關的心理,那麼這句話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
  • 我生不生孩子關你屁事?
    1魯斯.倫德爾說: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7月13日,秦嵐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面對催婚催生的壓力,她表示:「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你有選擇生孩子的自由,別人也有選擇不生孩子的權利。說到底生不生孩子是個人選擇問題,而無關乎人生成敗,如果照這個邏輯,生孩子就是成功,那大多數人都可以歸為成功人士的行列。當然你可以說有兒有女家庭幸福是你的成功標準,但那隻屬於你個人,並不代表別人也有這種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