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中二」女生鄭毓秀

2021-02-07 吾廬道場

鄭毓秀(1891—1959)




很多人會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跟別人一樣,不掉隊甚至成了一種安全感。


有一個民國女子,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按常理出牌,卻在那個女子只能相夫教子的時代裡,把自己栽培成女博士、女律師、女權運動發起人。

她是鄭毓秀,如果民國是個班級,她就是那個什麼課都敢第一個發言的女同學。





鄭毓秀是廣東人,按今天的地理位置來看,她生於深圳寶安,那是1891年。
祖父是出名的生意人鄭姚,在香港發跡,生意遍布京津兩地。


父親是清廷戶部的官員,長期在北京供職。


母親出生書香門第,把所有心力都投注在鄭毓秀身上,想把她培養成一個三從四德的淑女。

那個年代的淑女不好當,不到十歲就要纏足,再晚了腳長大了可就不好控制了。


鄭毓秀六歲時,鄭母說:「你聽話,要纏足。哪個好人家的閨女不纏足?」

鄭毓秀說:「我就不!」

母親看得開,祖母看不開,她九歲時,眼看腳就要控制不住了,祖母又一次把她綁起來纏足。


鄭毓秀寧死反抗:「我不纏足,我嫁不出去也不纏足,你們再逼我,我就要梳起不嫁了。」邊喊邊滾在地上撒潑打滾。

祖母罵也罵了,打也打了,綁都把她綁了,還是拗不過姑娘死活不肯,只能隨她。


▲ 前排右三鄭毓秀




人說三歲看老,不知真假。

但鄭毓秀的彪悍人生至少是從十三歲就開始了。


鄭毓秀生在19世紀末,那時,婚姻大事都是父母說了算。


比鄭毓秀大10歲的魯迅,家裡老母親說要娶朱安,他也沒辦法反抗,朱安,作為女人更是不敢說不。


輩子就死守著一個被分配的男人,是那個時代女人的命運。

鄭毓秀家裡也給她分配了男人,一個兩廣總督的兒子,鄭父還明確說了:16歲就要嫁過去。


但鄭毓秀不想要被分配的婚姻,她跟母親說「不」,跟父親說「不」,雙親都說「不能夠啊」。


她思來想去,這件事只要那個沒見過面的未婚夫同意不要,誰都沒辦法勉強。

說幹就幹,鄭毓秀寫信給未婚夫。

那個兩廣總督之子也很通情達理,非但說服了自己的父母解除婚約,也說服了鄭毓秀的父母。

 那年,她只有13歲。


事情這麼一鬧,鄭毓秀覺得在家呆著,整天被父母叨叨也沒意思,背著行囊離家出走,從廣州來到天津,進了崇實女塾。 

這一趟,幫鄭毓秀打開了第一扇見識的大門,學習了中國語言、歷史、地理、算術等知識。

「當你知道要去哪裡時,全世界都為你讓路。」這句話放在鄭毓秀身上,就應該是當你足夠堅定,足夠彪悍,沒什麼是別人阻擋得了的。




鄭毓秀在求學過程中受到孫中山思想的薰陶,更加堅信:要想救國救民,只有走反清的道路。

1908年,17歲的鄭毓秀擔任情報員,利用父親在清廷為官、郵件無需檢查的便利條件,開展革命工作。

當時,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後死去,清廷為了挽救覆亡的命運,又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鎮壓革命黨人。


鄭毓秀成為刺殺袁世凱行動的關鍵角色。

原本計劃在1912年1月16日早晨,在袁世凱從家到元帥府的必經路上行刺,所有的人員都各就各位,就等袁世凱出來送死。


但鄭毓秀在凌晨突然接到通知:放棄刺殺袁世凱,因為南北議和的真正阻力不是他,而是良弼。

鄭毓秀飛快跑到埋伏現場通知大家放棄計劃,但已經晚了,刺殺行動已經開始,現場驚慌、慘叫、混亂、逃散。

為了掩護其他同伴,鄭毓秀掏出手槍,向天放了兩槍,又朝袁世凱的馬車開了一槍,馬當場就倒下。


她把槍轉向袁世凱,卻因為沒受過專業軍事訓練,還沒開槍就被扳機夾傷,她順勢拋槍,故意靠近警察,大喊:「豈有此理!你們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幹出這種事情!」

大家還在混亂之中,她卻已經乘黃包車離開了現場。

雖然刺殺未遂,卻把袁世凱嚇得半死。


然後鄭毓秀又加入了刺殺良弼的暗殺行動。


良弼是軍人出身,早年便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是晚清時期清廷軍隊領袖之一。良弼走到哪裡都有一群得力幹將跟著,要近距離刺殺他很困難。


於是鄭毓秀他們決定採用炸彈炸死良弼,這樣他身邊的人想替他擋子彈都是徒勞。

由於這次暗殺行動計劃周密,最終,良弼於1912年1月29日被炸死。


真正有魅力的女人,身體裡一定住著一個男人。


鄭毓秀,離經叛道,不符合那個時代大家閨秀的標準,卻活出了她自己。


▲ 鄭毓秀(前排左2)與蔣介石(前排左1),胡漢民(前排右2)等人的合影




1914年,袁世凱追殺鄭毓秀,鄭毓秀被迫逃到法國,考入索邦大學(後更名為巴黎大學)攻讀法學專業。

1919年1月,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召開,大會決議將原來德國強佔的山東半島劃歸日本所有。


消息傳開,在法華人紛紛吐槽,鄭毓秀也覺得這個和會喪權辱國。


正在法國留學的鄭毓秀被推舉為代表,前去和陸徵祥談判。

關鍵時刻,鄭毓秀急中生智,從花園裡折了一支玫瑰枝,見到陸徵祥之後,她用衣袖頂住他的胸部,威脅他:「你要籤字,我這支槍可是不會放過你!」

陸正祥當場嚇得腳顫,沒有在和約上簽字,中國政府保留了收回山東的權利。


而鄭毓秀以玫瑰為槍的事跡也傳遍在法華人圈,連巴黎報紙都驚嘆:「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中國!」

有人說鄭毓秀是鏗鏘玫瑰,看上去弱不禁風,實際上玫瑰帶刺而且有自己的精氣神,確實如此。




鄭毓秀給人的感覺是極具衝擊力的,舉槍行刺袁世凱,密謀炸死良弼,用玫瑰花阻止巴黎和會,這個女人粗野、英勇、不怕死、彪悍。


但這樣一個狂野的女人,也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

1917年到1924年,鄭毓秀在巴黎大學碩博連讀,1924年,鄭毓秀成為首位獲得巴黎大學博士學位的女子,同時回國從事律師職業。

根據1915年司法部頒布的章程:律師應為中共民國之滿二十歲以上之男子。

鄭毓秀又成為第一吃螃蟹的女人。


她接收的第一宗案件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離婚案。


▲ 孟小冬與梅蘭芳合影照片


當時,跟鄭毓秀合作這宗官司的律師叫魏道明,是她在法國留學時就認識的朋友。


魏道明比鄭毓秀小十歲,比她還早兩年學成回國。


兩個志同道合的故人重逢,一起絞盡腦汁為孟小冬爭取離婚的有利條件。

最終,梅蘭芳以4萬元平息了這場官司。

孟小冬和梅蘭芳說再見,鄭毓秀和魏道明卻擦出火花,談起了辦公室戀愛。

1927年,算是鄭毓秀事業和愛情雙豐收的一年。

這一年,她和魏道明結婚,這對法律拍檔在上海法租界開設了一個律師所,大大擴寬了業務範圍。


鄭魏的律所從一開就爆滿,打官司的人都要排隊,連上海灘的老大杜月笙都鄭毓秀讚嘆不已。

據說,請鄭毓秀出馬,訴訟費動輒以萬元計算,一宗房屋拆遷案,鄭毓秀拿到的費用,相當於上海大賽馬的一個頭等獎。


▲ 魏道明及其夫人鄭毓秀合影照片


鄭毓秀大魏道明足足十歲,在那個男尊女卑、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裡,她13歲大膽休夫,33歲果敢姐弟戀,真正遵循內心活出了自我。


鄭毓秀身上有這樣一股彪悍勁兒,這種彪悍勁兒有時候是為革命衝鋒陷陣、不怕死的激情,有時候是竭盡全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堅韌。


做什麼,都要做到極致,這是鄭氏彪悍。



1929年1月,鄭毓秀和傅秉常等人組成民法起草委員會。


鄭毓秀瀏覽了大量的歐美相關法律,汲取各國法律之精華,並結合中國國情,草擬了這部民法典。


她本著法國大革命人權宣言「人生而自由平等」的理念,起草了眾多保護女性權利的法案:


規定女子與男子同享平等的繼承權;


承認成年女子有權籤訂或廢止婚姻契約;


已婚婦女有權保留自己的姓氏,不冠夫姓等。


在中國婦女解放史上,這部《民法》草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鄭毓秀一輩子不接受男尊女卑。

男人能參加革命,女人也能,男人能讀大學讀博士,女人也能,男人能主動追求愛情,女人也能。


她一輩子知行合一,過得暢快,也把這樣的彪悍精神寫進民法裡,讓更多的女性可以從這裡開始,拆開裹小腳的布,解放女人依附於男人的思想。


▲ 1943年2月華盛頓,鄭毓秀(左二)作為駐美大使魏道明夫人出席酒會



彪悍的人從來不管別人的進度,只過自定義人生。


在別的女子聽話結婚時,她在休夫,在別的女子享受安逸少婦日子時,她在法國讀博士,在別的女子乖乖在家洗衣做飯時,她在開律師事務所。

不按常理出牌,卻照樣打好人生這副牌。

鄭毓秀只活了69歲,卻活出了普通人生幾倍的長度。


她是女俠,快意恩仇;她是刺客,玫瑰當槍;她是律師,依法懟人。

她是中國第一位女博士,她是第一地方法院女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她也是第一位女外交特使。

恐怕她也是民國第一個休夫的女童,第一個談姐弟戀的律師……

無比彪悍,無比精彩,只因為她不怕不一樣,毫無邏輯的人生,卻每一步都活出自己。

來源:網絡  |  編輯:阿目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吾廬在線拍賣。遇見當代文人書畫,收藏從吾廬開始。

相關焦點

  • 民國「奇女子」鄭毓秀:既是中國首位女博士,也是一位女「殺手」
    這篇文章的主角鄭毓秀,就是這樣的一位民國「奇女子」。富有主見的叛逆少年鄭毓秀出生在清朝末期的一個富裕之家,父親鄭文治是戶部官員。作為封建社會的富家千金,父母從小就給鄭毓秀灌輸一些諸如「三從四德」之類的思想,希望她將來成為一名溫柔賢淑的大家閨秀!然而鄭毓秀天生叛逆,她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根本不願意學。
  • 民國奇女子鄭毓秀,玫瑰枝嚇退陸徵祥,人稱民國第一女殺手
    而這位以玫瑰為槍,嚇退陸徵祥的奇女子就是鄭毓秀。鄭毓秀出身於清末官宦之家,父親在戶部當差。雖然家庭守舊,但是她從小就十分叛逆,更是帶著一股特殊的勇氣。5歲時就拒絕纏足;6歲時為了保護小傭人,敢於頂撞祖母,對著打人的表姐放話「該打的是你!」
  • 中國第一位女博士----鄭毓秀
    十三歲時得知祖母在她年幼時許配給當時兩廣總督的兒子,毓秀竟親自寫信給男方,解除了這個未經其同意的婚約,為此她惹了一場風波,只好離家出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她隨姐姐東渡扶桑。在日本期間,鄭毓秀接受了孫中山反清革命思想薰陶,認識到要救國,只有反清。次年,經廖仲愷介紹,她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不久,鄭毓秀回國從事革命活動。
  • 鄭毓秀 | 「一夫一妻制」的誕生,要感謝今天出生的她
    鄭家是當地的大戶,鄭毓秀的爺爺鄭姚早年經商發家致富,在當地名氣很大,她的父親得以順利進入清政府當官,長居北京。鄭毓秀從小就看著自己的母親整日在家以淚洗面,她聽說爸爸在很遠的地方重組了家庭。母親婚姻不幸,父親又遠隔千裡,養成了鄭毓秀叛逆的性格。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法學女博士竟是民國第一女殺手
    她的丈夫曾是民國南京特別市市長,不過,她的名聲不僅僅是通過市長夫人的頭銜得來的,她自己的經歷就堪稱一部傳奇——刺殺過袁世凱,被稱為「民國第一女殺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法學女博士、第一個站在法庭上的中國女律師;後來又成為民國時期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她就是鄭毓秀,一位民國奇女子。
  • 她是民國第一女殺手,人稱玫瑰女俠,袁世凱差點死在她的手上
    或許他從沒想過,讓他生命險些離開這個美麗的世界的,是一個年僅21歲的女子——鄭毓秀。民國第一女刺客鄭毓秀,一位集諸多第一於一身的傳奇女性。鄭毓秀出生於1891年,其祖父鄭姚,是大商人,鄭家是當地的大戶,憑藉深厚的家底,鄭毓秀的父親鄭文治進入清政府當官,久居北京,少有回廣州,不出所料,鄭毓秀的母親被她的父親拋棄了。影視劇中的鄭毓秀從鄭毓秀記事開始,她就沒有離開過母親的眼淚和對鄭文治的謾罵。
  • 美女刺客、留法博士、大使夫人:一位民國女性的多重生活
    此外,有一件與本書有關的好事,是編輯十年職業生涯中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一直堅持要做本書的動力之一。在本書付印之際,忍不住想跟每一位讀者分享,就是——您面前這本書是一本紅娘之書。當決定要做鄭毓秀女士自傳的時候,我託在臺北的一位朋友幫忙購買此書繁體本,託另外一位朋友幫忙從臺北捎回北京。然後,又奇妙又美好的事情是,這二位因交接此書的機會相識,然後相知,相愛。
  • 她是民國的「血色玫瑰」68歲客死他鄉,外孫女長大後成知名女演員
    19世紀末,清朝已經是一片風雨飄搖之際,列強的堅船利炮,國內的起義軍,讓偌大的清政府已經是岌岌可危,在這個時代變遷的日子裡,封建社會被壓抑的女性,也逐漸的走上歷史的舞臺中央,譬如我們所熟知的秋瑾等人,她們,都是女性解放運動中的領頭羊,鄭毓秀也是其中一位知名的女子。
  • 民國知名的美女刺客,曾一條街以她命名,外孫女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鄭毓秀生於1891年,在她年幼的時候,祖母就把她許配給了兩廣總督的兒子。在鄭毓秀13歲時,她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面對一紙婚約,她竟然親自修書一封,和未見面的男方解除了婚約。
  • 《半個喜劇》:「渣男」鄭多多,謊言總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故事的發生地點從民國的大西北來到了2019年的北京,主角從一群學校教員變成了幾位年輕的單身青年。雖然故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背景,但作品的內核還是一樣的,在同樣的敘事邏輯結構下,在簡單的幾個布景轉換之中,通過人物的臺詞表達和演員的演技烘託,在不斷的笑料之中延續著《驢得水》批判的現實風格。在尊嚴和利益的選擇面前,因為不同角色的設定而產生了對不同人性的拷問。
  • 祈福毓秀小學學生手繪垃圾分類
    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廣泛開展,提高學生垃圾分類意識,11月26日,祈福居委會聯合毓秀小學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你我同行」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通過繪畫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垃圾分類、學習垃圾分類,此次活動共有120名學生參與作畫。
  • 綏山毓秀,沫水鍾靈,樂山這個地方記錄了民國文化人的少年時光
    綏山毓秀,沫水鍾靈",是歷代文人對沙灣的讚譽之詞。郭沫若故居坐北向南,背負綏山(即峨眉山第二峰),面對沫水(即大渡河),由一座三進中式木結構小四合院和一個小後花園組成。故居創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後經逐步擴建,至郭沫若父親郭朝沛經營家業時,達到如今規模,共有大小房間36間。今天,它仍然保持著古樸的風貌。郭沫若早年的詩作《早起》、《茶溪》、《村居即景》等即作於此。
  • 又一部民國愛情劇即將來襲,張赫演霸道帥氣軍少帥,女主知性端莊
    隨著《潛夢追兇》的火爆,女主王鶴潤也被更多的網友所熟知,而馬上王鶴潤又有一部民國愛情劇即將來襲,不少網友都表示有所期待。這部劇就是《步雲衢》,由王鶴潤、張赫、柯乃予、鄭皓原等主演的民國愛情劇,講述了沒落貴族的金玉蓉和大軍閥之子趙正南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和愛情傳奇故事。
  • 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中」氣十足 吉祥物叫「鄭鄭」
    獎盃、獎牌、紀念杯、吉祥物,把鄭州地標和中原文明的潮流時尚和厚重歷史充分結合在一起,給世人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那一定是「中」!獎牌:好一朵美麗的「月季花」月季花是鄭州的市花。本次國際乒聯總決賽的獎牌,就是以一朵綻放的月季花為設計輪廓。
  • 晨讀丨我的培英毓秀夢
    為了實現這個夢,我發揚無私奉獻精神,以最大熱情投入培英毓秀的工作。下面是我圓夢中的一段小插曲——那是一個細雨濛濛的傍晚,為了拿回參加省書畫大賽的官橋小學師生20多幅書畫作品,放學後,我急匆匆地騎摩託車趕往城裡。雖是初夏,但因下雨,騎車還是冷風撲面,絲絲細雨抽打著我的臉。經1小時行駛,趕到坐落在桂花公園內的市書畫培訓學校時,校內已空無一人,電話預約的蔡老師也已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