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牽頭髮起的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在京正式啟動,標誌著「網際網路+醫聯體」模式下中西醫結合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是踐行健康中國行動、落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
「網際網路+醫聯體「提升基層中醫藥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服務能力
在後疫情時代,基於醫療大數據的分級診療和網際網路醫療快速發展,尤其在有龐大患者人群的糖尿病等慢病管理領域,已經成為受到學界和產業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在「網際網路+醫聯體」模式下,如何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提升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管理標準化水平,是新形勢下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學科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分級診療和網際網路醫療快速發展,「網際網路+醫聯體」模式成型,也有不少專業研究平臺如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聚焦於提升基層中醫藥糖尿病健康管理的服務能力和標準化服務水平,積極推動中西醫結合內分泌代謝病的診療與健康管理標準化的工作。
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管理標準化項目啟動
項目啟動儀式由東直門醫院副院長龔燕冰教授主持,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高思華教授致歡迎辭,中心副研究員趙丹丹作了項目介紹。專家和平臺機構代表踴躍發言,氣氛熱烈,並現場向各位項目指導專家頒發了聘書。會議的最後,高思華教授總結髮言,宣布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正式啟動。
高思華教授,原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此次中西醫結結合代謝病(代謝病)標準化管理項目在京啟動,高思華教授指出,糖尿病今年成高發慢性管理性疾病,發病年齡也走向年輕化,從中西醫結合的角度,能夠做好糖尿病的病程管理,能夠有效的防控制糖尿病的進程,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加速中醫藥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降糖消渴系列方
北京中醫藥大學糖尿病研究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糖尿病的相關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肝脾腎同調法辨證治療2型糖尿病」等中醫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診療理念,首次提出「肝脾腎三髒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機特點,首次提出「肝脾腎三髒同治」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模式,建立了以「肝脾腎三髒同治」為核心辨治2型糖尿病的新治法和新方藥。在「肝脾腎同治法辨證治療2型糖尿病」理論的指導下,形成了降糖消渴系列方(降糖消渴1方、2方、3方)、降糖消渴顆粒、玉液飲等中醫新組方;通過中醫證候學調查及現代生物學研究,闡明了2型糖尿病病位在肝脾腎的客觀性;研究成果已發表大量論文,並被收錄入《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中西醫診治學》(第二版)中。
網際網路平臺入局慢病領域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領域迎來了多項利好政策,處方外流加速,終端零售市場放量,用藥需求最大的慢病領域,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醫療平臺的發力方向。各平臺都在努力打通「醫療+醫藥」服務鏈,把慢病患者從線下吸引到線上,但作為線上的醫療平臺,要完全把線下流量轉移到線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需要藉助業內專業的研究平臺來共同推進完成。
中西醫結合代謝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項目作為雙創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健聯體服務項目,得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及東城區衛健委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通過項目實施,未來有望形成一套「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有高質量輸出、有評價及反饋功能」的中西醫結合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標準化管理體系,提升數據互聯時代下全社會的糖尿病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