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寫法太講究,「顯故考妣」有深意,字體顏色看死活,不懂鬧笑話

2020-12-21 雨霽視角

清明就要到了,踏青掃墓這些傳統習俗必然是免不了的,在掃墓時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墓碑上會刻有碑文,碑文通常都大同小異,常常出現「顯、故、考、妣」等字樣,你有想過他們的背後蘊藏的含義嗎?

對死亡的不同稱謂

中國人遵從儒家文化,講究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在禮數方面極為講究。尤其表現在文字方面!比如避諱,在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讓普通人用的,即使是寫的文章中有著一字也不行,像光武帝劉秀的名字中有個秀字,從那以後,秀才就不再叫秀才,而改名為茂才。

而對於生死大事,就更加講究了,在古時候,對於人去世這一大事,根據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說法,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像在《禮記》中就記載了:皇帝死稱崩,諸侯之死稱作薨,大夫之死叫做卒,士餘曰不祿,庶人曰死。

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對於死亡一事同樣充滿了敬畏之心,我們對於某人的死通常不會直接說死,而是稱「去世」或者「離開」。而在喪葬文化中,墓碑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刻在墓碑上的敬愛與懷念

即使是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墓碑上發現「顯,故,考,妣」等字樣,實際上這些字也都是後人對故人的尊敬懷念的一種表現形式。

「故」與現在的意思相差不遠,我們常說故人,通常能表明兩人關係的親密,也暗含懷念的意思,故也有去世的含義,所以墓碑上的「故」字,表明了親人與死者關係的親密以及懷念。

「顯」是個通假字,同現在的「先」同意也有去世之意,但是也可以就將它理解為顯,通常是富貴人家所用,寓為顯赫,一種稱讚。用顯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死者為家中輩分最高的人,而且必須有後人存於世上,所以通常不用顯字在墓碑上。

而考妣現在也聽說過,有個成語叫做「如喪考妣」意思就是像死了爹媽一樣悲痛,但是人們通常不用,畢竟這個詞帶有貶義色彩。

所以我們常見墓碑上的「故顯考」意思就是埋葬的是敬愛的父親,「故顯妣」自然就是親愛的母親了。可見生者對死者離去的悲痛不舍。

墓碑上文字顏色的講究

而除了碑文上的文字,我們還會發現有些墓碑上的字是黑色,有些是白色,還有些是紅色乃至金色?不同顏色的字有什麼特別含義嗎?

當然,黑色墓碑用白字,淺色墓碑用黑字,主要是為了醒目,方便人們查看,而紅色通常在墓碑的姓氏中表示該姓氏還有人存在世上,這個姓氏在他的子子輩輩中在流傳下去。

也有整個名字都是紅色的,這種通常為夫妻,比如丈夫先去世,夫妻二人商量好死後合葬在一起,那麼在墓碑上就會加上妻子的名字,只是用紅字勾勒,待妻子百年後,葬入墓中,再用黑筆勾勒妻子的名即可。小小一塊墓碑,見證夫妻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

而有些只有一個名字卻用紅色乃至金色,說明墓中藏的是烈士,寓意永垂不朽,英名長存。

風格迥異的墓志銘

現在的墓碑上倒是比較少見墓志銘的存在了,在古人或者近代名人的墓碑上通常有墓志銘來概括自己的一生,墓志銘的風格通常各不相同,有的沉鬱,有的低調,有的幽默。

像韓信的墓志銘就比較簡短精悍,短短十個字,高度概括他的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荒唐中帶著一絲心酸。

而同樣短小精悍的還有外國文學家海明威先生「恕我不起來了」。這短短的幾個字,看起來很幽默,但同時也很符合他的文字特色,幽默中帶有一絲悲涼與無奈。

除上這兩位外,還有幾位名人的墓志銘也是非常有個性,接下來就讓我們 欣賞一下這些有特色的墓志銘:

蕭伯納:"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

拉伯雷:"拉下帷幕吧,喜劇已經結束了。

魯道夫:"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有些墓志銘簡短但高度概括逝者的一生,而有些墓志銘冗長,但令人頓悟,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有這樣一篇碑文,大致意思為:

當我年輕時,我夢想改變世界。當我成熟後,我發現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於是將目光縮短一些,決定改變我的國家。當我暮年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我的國家,最後的願望僅僅是改變我的家庭,但這也沒能實現。當我行將就木時,我突然醒悟,如果我一開始僅僅想改變自己,作為榜樣,我可能會改變家庭,在家人鼓勵下,我可能會為國家做一些事,然後,我或許就改變了世界。

誰能想到這篇令無數人醍醐灌頂的碑文所屬的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最後終究是改變了些什麼!

但是要說最霸氣的碑文,當屬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碑文不含一字一符,是非功過,隨你論!

一個歷史源遠流長的國家,務必是有著他獨特的文化特點,中國的文化之深遠即使是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看看墓碑上的一字一句,都是中國文化的表現之一。你知道哪些關於清明的文化,又有哪些或霸氣或有趣的墓志銘?

【END】

相關焦點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別搞錯了,會鬧笑話
    我國最早的漢字由圖騰演化而來,後來慢慢形成甲骨文,再到後來又有銘文等等。到了中國近代,漢字再次被統一書寫方式,現在我們學習的漢字都是經過重新校訂的。為什麼說漢字是文化的載體呢?因為理解漢字要根據這個漢字產生的年代和文化故事才行,漢字組成的詞語和成語都有一定的來源和最初的故事。
  • 古代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
    前言喪葬禮儀是古人歷來比較重視的文化,就連古代墓碑上刻的字也十分講究,名字和時間比較好理解,但其中有幾個字卻讓人一頭霧水,這就是「故、顯、考、妣」四個字。這四個字分別代表著什麼樣的意思,它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又有何不同?
  • 墓碑牌位的寫法
    墓碑和牌位,現在好多人不會寫。因為現代人把中國傳統文化丟掉了,所以很多人書寫牌位的格式都不規範。 書寫牌位時,要有恭敬心。我們要對鬼神恭敬,寫牌位的時候,不能夠寫同音字,異體字。名字的每個字都要寫準確,不能用其他字代替。所以我們幫人寫牌位的時候,名字一定要問準確。
  • 農村墓碑上「故、先、顯、考、妣」啥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但是有一個地方,卻始終記載著祖先們的名字,那就是墓碑。 這些墓碑上,就有墓主人的名諱,以及他們的生忌年月、子孫後代情況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則是中間的一列或兩列(合葬墓)大字,那就是墓主人的姓名,但又不是簡單的直書其名,而是加了修飾的。
  • 中國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人在離世時候會刻有墓碑,通常在墓碑上會有「故」、「顯」、「考」、「妣」這四個字。那麼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你可有深入了解過嗎?「故」所謂的故字是比較容易解釋的,相信許多讀者也能聯想到。這也算是一個簡潔的常識,畢竟現在有很多人,在看到「如喪考妣」這個詞的時候,誤以為考妣是妻子,考妣指的是已去世的父母,父母健在的時候是不能用這個詞彙的,知道這個知識,在關鍵的時候不要出洋相即可。另外補充的一點就是,考和妣墓碑也存在順序問題,通常左邊的墓碑是考的,而妣一般會被設置在右邊,畢竟古代有種說法叫做「以左為尊」。
  • 清明將至,返鄉祭祖,墓碑上「故顯考妣」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然而,時光流逝,古今文化的差別,在掃墓過程中,墓碑上經常看到「故顯考妣」,這四個字,很多年輕人搞不清啥意思,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討論一下!在喪葬習俗中,各地區域不同,文化差異也很明顯,不過,墓碑上卻經常能看到類似,「先考、先妣」以及「顯考、顯妣」的文字!顯然,「先、顯」都是對「考妣」的一種修飾,我們具體了解一下吧!
  • 墓碑上為何常刻「故、先、顯、考、妣」,專家:這五字絲毫不能錯
    為什麼有的墓碑上又不用「考」或者「妣」呢?我們先來說一說最常見的「考妣」這兩個字,關於這兩個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們是用於指代父親和母親,考——父親,妣——母親。「如喪考妣」這個詞出自《尚書·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意思就是說傷心的如同父母雙亡一樣。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什麼意思?這個很有講究,不能亂用的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墓碑上所刻之字的講究。每年清明節掃墓的時候,相信不少人會注意到墓碑上一些常見的字樣,例如「故顯妣、故顯考」,然而,不少人只知道這幾個字是在講去世的人,卻不知道這幾個字的具體含義。在古人看來,在祭祀用語上,直接用「亡」、「死」等字來形容去世之人是大不義的,所謂死者為大,因而便採用委婉的形式,使用「故」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敬意,但由於這個字用途比較廣泛,在墓碑上並不是必須存在的,因而有些墓碑上會省略這個字,直接刻著「顯考妣」或「先考妣」等字樣。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很有講究
    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尚書·舜典》前言:墓碑,對於我們大多數的人來說都顯得有些遙遠,現如今的社會,由於思想的開放以及處於對環境的考量人在離世時,墓碑上面會刻有很多的信息,其中最耐人尋味的就是,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他們的墓碑上通常都會刻下很多相同的字樣比如「故」「顯」「考」「妣」這四個字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你有嘗試了解過他們嗎?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10個人裡9個不懂!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10個人裡9個不懂!農村裡面有很多的習俗,相對於大城市的自由而言,農村有著自己的一套行事準則在進行,這也是傳統文化的體現之一。每當到了清明節或者是端午節,大家都會回家給先人掃墓,以表示緬懷之情,這種習俗從古至今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現在的90後甚至80後,對於先人墓碑上的:「故、顯、考、妣」這四個字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10個人裡面有9個都是不懂這裡面的意思,往往很多人分不清,鬧出了笑話,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墓碑的「先、故、顯、考、妣」什麼意思?尤其是它不能亂用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返回農村祭祖、或者舉辦婚喪嫁娶之類紅白喜事的經歷。當我們遠離了城市、回到鄉村,眼前所呈現的就是另一派或許不太熟悉的景象。就以喪事或者祭祖舉例,鄉村的墓葬與城市中的公墓是大不相同的,因為城市的空間有限,城市公墓通常不會讓每個墓主佔據較大的空間,而在農村,墓葬的形式相對較為寬鬆,除了一些較大的墓碑之外,還有一些更大的合葬墓碑。
  • 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有何含義?這個不能亂用,很有學問的
    古往今來,無論是秦始皇生前就著手準備的兵馬俑,還是武則天臨終前主動去掉皇帝之稱,立下無字墓碑,讓後人評說。生生死死,都是大事,所以喪葬文化也在五千年的長河中浸染,流傳至今的更是各有道理。那麼,當清明即將到來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到掃墓時候墓碑上刻的一些特殊的字?這些相對固定的格式,又各有什麼含義?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究竟是什麼意思?可別搞錯了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究竟是什麼意思?可別搞錯了相信之前大家或多或少的都見過墓碑,墓碑上都刻著各種各樣的字,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在很多墓碑上都有以下這些字:故,顯,考,妣。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呢?你可千萬得了解了解,可別搞錯了,不然用錯了可就丟大人了。
  • 墓碑上刻的「故顯考妣」什麼意思?正確使用,別讓敬意變成笑話
    一個生命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會有消亡,生有來處,死亦有去處。逝者為大,入土為安,人死後終將會被埋入墳中,被後人所祭拜。為了讓子孫後代可以更好的認清先祖所在地,不要拜錯了人,大家都會在墳前立一座碑,做個記號。
  • 農村的墓碑,上面都刻著「故、顯、考、妣」,到底表達什麼意思
    後來逐漸有了地面堆土的墳,又有了墓碑。人去世後,如要立墓,大多都要有墓碑文。墓碑文上一般刻記死者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與死者的關係。寫碑文應對死者充滿敬意和感情。現在大家討論一下墓碑文化藝術,這種墓碑上的印字忌諱好多,格式相比固定不動,茲事體大,幹萬粗心大意不可,我希望對各位有一定的幫助!「故」、「先」二字釋義,「故」字便是對去世的婉轉表述,這兒與歿、終、逝及其坐化、涅槃、仙遊等一個含義,便是含蓄委婉一些,這個字的表述並不是十分關鍵,當代好多墓碑早已忽視。「先」字,便是對逝去老人的敬稱,還可以了解為「先祖」。
  • 符合墓碑標準尺寸的碑文格式怎麼寫?
    墓碑標準寫法中碑文講究個「合生老」,生 1、 老 2、 病 3、 死 4、苦 5、生 6、 老7、 病 8、死 9、 苦10、生11、老 12、病13、死14、苦15、生16、老17……一直這樣循環,最後的一個字 必須落在「生」字或「老」字上。簡單的說碑文的行數和字數都必須是1、2、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等數字之一才行。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每年清明時節進行掃墓時,如果對墓碑上的文字稍加注意,會發現大多墓碑上會出現「故、先、顯、考、妣」幾個字或者同時見到其中幾個字,墓碑上刻的字除了含義外,在其背後還體現著我國的深遠歷史文化。那麼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 在古代墓碑上,時有出現「故、先、顯、考、妣」等字,是什麼意思?
    在建國之前,民國有許多老百姓家中,還會有族譜流傳,而這些家譜也就是老百姓們信仰自己祖宗最好的證據了。在社會發展至今 ,家譜流傳至今的就已經很少了。在現在,有人可以說出自己祖父的名字就不錯了,不過,有一個地方,都會記載著祖祖輩輩人的名字,那就是中國人特有的墓碑了。與城裡的公墓不同,農村人的墓地,並沒有什麼限期可言,而且一個家族的先人,大多數都是安葬在一塊的。
  • 農村墓碑上的文字「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有哪些區別?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話題為:「農村墓碑上的文字「故、顯、考、妣」,都是啥意思?有哪些區別?」長期以來,不少人對農村的認知都存在著的「偏見」,在他們的眼中,農村是「土氣」、「文化低」的代名詞。其實現實情況並不然,在農村,很多方面都體現著高深的文化素養,飽含大道理的規矩與講究,讓人深深折服。今天小編就說說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四個字,你都知道他們有著怎樣的含義嗎?
  • 墓碑和牌位的寫法
    墓碑和牌位,現在好多人不會寫。一百個楊淑芳裡面,可能有五個楊淑芳的兒子都叫李傑,兒子也同名同姓,這個怎麼辦?所以牌位後面還要寫上兩行字:一行寫生於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什麼時辰;另一行要寫卒於,也就是死於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一個時辰。這樣寫不會錯了。       現在懂的也不多。墓碑上直接就寫亡父,或者父親大人誰誰誰,這是個錯誤的寫法。有的人是直接寫亡父某某某,這也是個錯誤,最少最少是對父親不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