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全球音樂人用歌聲治癒傷痛

2020-12-26 中國日報網

5月12日,「法朵」音樂表演團隊 「月光小夜曲」來到葡萄牙首都裡斯本的聖瑪利亞醫院,為醫護人員表演「法朵」樂曲。 新華社發

著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曾說:「音樂歌頌人們的生活,引導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尤其在艱難時期,音樂是撫平傷痛、治癒心靈的良藥,也是催人振作、再度出發的武器。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在今年這個特殊的節日裡,一位名叫帕特裡夏的智利護士創作了一曲歌曲《誰曾料想》鼓勵同伴,也給疫情中的人們傳遞出正能量。「誰曾料想,生活給你提出難題;誰曾料想,你的心被恐懼佔據,烏雲一步步逼近,你感到無法抗拒……」帕特裡夏用樸實的歌詞道出特殊時期的不易,亦告訴人們危機中始終蘊藏著希望。

同樣在12日,葡萄牙最具民族特色的「法朵」音樂表演團隊「月光小夜曲」來到首都裡斯本的聖瑪利亞醫院,為醫護人員表演「法朵」樂曲,表達敬意。

和帕特裡夏、「月光小夜曲」一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國音樂人或製作、演唱「抗疫歌曲」,或通過各種形式演奏樂曲,向醫護表達敬意,為民眾加油鼓勁,讓悠揚的樂曲治癒人們的心靈。

葡萄牙藝術家用國寶音樂致敬醫護人員

「法朵」是「fado」的音譯,這個詞在葡萄牙語裡意為「命運」。「法朵」這種音樂風格在葡萄牙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該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音樂表現形式。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裡斯本「法朵」博物館網站展示的文字介紹,「法朵」最基本的樂隊配置包括葡萄牙吉他手、古典吉他手以及一位歌手。作為市井文化的重要部分,「法朵」音樂的演出場所主要在街頭巷尾、餐館酒吧等。

作為葡萄牙的國寶,「法朵」音樂旋律悲切,與葡萄牙吉他一起合奏之時,更能創造出獨特的抒情氣氛,使人感受到一種甜蜜的憂傷,充滿懷舊和思念之情。

這樣的歌聲在國際護士節吟唱尤其適合。今年的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非常特殊,既逢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又遇疫情在全球肆虐。「月光小夜曲」樂隊演奏的「法朵」音樂不僅為紀念現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更是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南丁格爾們」。

義大利著名歌手羅比·法齊內蒂近日也創作一首抗疫歌曲——《我會重生,你也一樣》獻給病毒肆虐的北部貝加莫醫院。這首歌以簡單直接的歌詞告訴人們,「我會重生,你也一樣,當這一切結束之時,繁星將會重現於眼前」。據悉,法齊內蒂通過這首歌為貝加莫醫院發起捐款,在 「油管」(Youtube)上每點擊一次,「油管」都會將這部分收入捐給這家醫院。

哈薩克斯坦歌手呼喚全球抗疫「在一起」

在此之前,由新華社出品、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庫達依別列根演唱的全球第一支原創抗疫英文MV《WE ARE ONE(在一起)》4月15日全球首發。據報導,這支英語MV首發僅48小時,點擊量就超過1.5億次。

4月20日,迪瑪希在自己的「油管」頻道也發布了這支MV,並用哈薩克語、俄語和英語三種語言講述了自己演唱此曲的初衷。「在全球遭遇病痛之際,國際社會應該站在一起還是各自為戰?」迪瑪希寫到,「我們選擇相信彼此擁有共同的命運和未來。這首歌就是獻給所有一線白衣戰士和身處隔離中的你我。讓我們共同抗擊新冠病毒,堅強地站在一起。」

這支時長4分56秒的歌曲,歌詞樸素溫柔、直擊人心。歌曲開頭,迪瑪希就唱道:「你好,遠方的朋友,我們跨越山海攜愛而來。當看到你們獨自戰鬥,我們亦感到難受,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娓娓道來的歌詞,和緩動人的旋律,讓不少音樂人為之動容。從視頻裡可以看到,來自西班牙的非裔姐妹組合「AfroSys」一直跟著MV輕聲和唱,並表示這首歌太美了,「它提醒我們一路以來,我們一直在一起,而且要繼續團結一心」。

義大利音樂人弗蘭克·沃切利亞說,《在一起》中最打動他的是「共同治癒,撫平傷痛」這句詞,「它讓我想起了麥可·傑克遜著名的歌曲《治癒世界》,」沃切利亞說,「和傑克遜一樣,這首歌也有相同的初心,它讚美的是人們在艱難時刻依舊團結的共情,也是致敬所有勠力同心,堅持奮鬥在一線的人。」

區別於一般的抒情歌曲,《在一起》帶有非常明顯的「迪瑪希風格」——即興發揮、假聲轉音和帶有R&B爵士風格的海豚音,間奏部分的假聲吟唱更是令人陶醉。「假聲太優美了,美妙的回聲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合唱團,如同天使一般向世界播撒美好。」沃切利亞說。

歌曲結尾部分卻又充滿力量,具有震撼力。澳大利亞歌手、作曲家迦勒·考勒斯甚至邊聽邊用鋼琴精準定位,「結尾那句唱出了高音G升F,迪瑪希飆出了他的個人最高音。」阿根廷樂評人喬米幾度落淚,「太震撼了,我甚至無法言表,只能說很感動,(這首歌)猶如一針強心劑,給仍在與病毒作戰的人們以強大的力量」。

《在一起》的MV還用心地展示了來自全球各地抗疫鬥爭中的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原本熙熙攘攘的街市變得空無一人、超市的貨架被搶購一空;也有醫護人員晝夜堅守一線、志願者上街發放口罩;更有多架運輸機緊急運送貼著「雪中送炭,患難見真情」「山和山不相遇,人與人要相逢」等標語的中國抗疫物資抵達世界各地……一幕幕,都讓人感受愛與信心在全球傳遞。MV最後以星空和小朋友展露的笑顏結尾,讓人們相信,希望之光最終會重新閃耀。

中俄合作製作「抗疫歌曲」為彼此加油打氣

在俄語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中俄藝術家就曾合作過多首抗疫歌曲。據《俄羅斯報》等媒體報導,3月末,一支名為《天使的身影》的俄文「戰疫」MV在俄羅斯熱播。這支MV由多位俄羅斯演藝明星與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俄語主持人共同演唱,其中不乏2019年《俄羅斯好聲音》第七季冠軍彼得·扎哈羅夫和電影《流浪地球》老馬扮演者阿爾卡季·沙羅格拉茨基等為中國觀眾熟悉的藝人。

和《在一起》一樣,《天使的身影》這首歌也溫柔動人,尤其是MV的開頭,一個小女孩用稚嫩童聲說出「加油!打敗病毒」的話更是讓人動容。報導稱,這句暖心童言改編自蘇聯衛國戰爭時期耳熟能詳的口號「向前衝,勝利屬於我們」。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這句口號的重現在當下尤能引發中俄兩國受眾的共鳴。據悉,歌曲在俄首發當日,點擊量即超過110萬。

這首歌的主旨也是向一線白衣天使致敬。歌曲副歌部分唱到:「我不記得你的名字,我只記得你的身影,像白衣天使,築起白色的長城,讓世界和美安詳。」彼得·扎哈羅夫在談及參與MV錄製的感受時說:「我非常喜歡這首歌,它飽含著最真摯的情感,喚起了我對『戰疫』白衣天使深深的敬佩之情。」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2月中國「戰疫」最關鍵時刻,俄羅斯朋友也為中國獻上一首加油打氣的抗疫歌曲。據悉,這首名為《中國人民必勝》的歌曲是根據蘇聯著名作曲家布朗介爾的名曲《候鳥飛翔》改編而成。

此外,韓國、菲律賓、墨西哥等國也有抗疫歌曲出爐,有的直接提醒觀眾要戴口罩,也有的則以動畫的形式教小朋友消毒的知識,有的更具拉丁風味,以動感的節奏向民眾傳遞樂觀和希望。記者 劉 暢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我們用歌聲等待,疫情過後的那道彩虹
    除了這些湖北籍音樂人,在疫情發生之後,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加油,其他音樂人更是將對音樂的熱愛轉化為鼓舞人心的社會動力。新加坡籍音樂人林俊傑第一時間找來好友孫燕姿,為新歌《Stay with you》填詞,這首歌很快在網絡上走紅,同時也獲得了人民日報等官媒的轉發支持。
  • 寧夏60歲音樂人劉寶熊創作歌曲,獻給疫情阻擊戰中的所有人!
    寧夏60歲音樂人劉寶熊創作歌曲,獻給疫情阻擊戰中的所有人!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大家紛紛響應號召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阻擊疫情的熱情和決心2月5日,寧夏60歲自由音樂人、石嘴山惠農區音協主席劉寶熊將這幾天創作的《武漢不哭》、
  • 全球50位音樂人錄抗擊疫情公益歌,武漢歌手唱響第一聲
    ,面對這一當前人類社會共同的挑戰,由中國唱片集團與十三月文化聯合製作,包括多位葛萊美獎得主在內的50位「國樂復興計劃」全球合作音樂人,迅速行動起來共同翻唱了一首曾被廣為傳唱的「民謠在路上」主題歌《在路上》。
  • 六歲南京吉他女孩引全球樂手線上合奏:天籟之聲擊退疫情灰暗
    葛勇攝中新網南京5月23日電 題:六歲南京吉他女孩引全球樂手線上合奏:天籟之聲擊退疫情灰暗短短幾個月間,不到七歲的南京小姑娘周昭妍(小名MiuMiu),已經擁有了超過百萬的各國粉絲,為她每一次演奏點讚,為她純真的歌聲留下大篇評論。儘管她自己並未理解,這充滿童真的天籟樂聲給疫情肆虐的世界帶來了多少溫暖和快樂。
  • 迪瑪希抗疫新歌刷屏 全球樂評人淚奔推薦
    全球最大視頻和流行音樂發布網站「油管」(YouTube),已被這首新歌刷屏。各國樂評人自發地全片播放、大力推介。他們邊播邊評,分享觀看MV時每一刻的反應,幾乎所有人最後都淚奔了。樂評人推介如雪球般越滾越多,截至目前,全球超過50名音樂人發布了視頻,樂評視頻還在「油管」上不斷發酵。
  • 迪瑪希抗疫新歌刷屏,全球樂評人淚奔推薦!
    4月15日晚,新華社出品、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演唱的全球第一支原創「抗疫」英文MV《WE ARE ONE(在一起)》全球首發。 短短48小時,迪瑪希這首飆出個人最高音的傾情之作,引來1.5億人次點擊。樂評人推介如雪球般越滾越多,截至目前,全球超過50名音樂人發布了視頻,樂評視頻還在「油管」上不斷發酵。    MV以其強烈藝術感染力引起全球共鳴。西班牙非裔姐妹AfroSys很感動,還跟著唱了起來。她們認為音樂不分國界,這首歌「把人們團結到一起」。
  • 草根評《熱血合唱團》:劉德華風採依舊歌聲治癒
    治癒人心,溫暖開唱,寒冬來臨,熱血復活。@青平十四 8分歌聲唱出心聲,音樂治癒人生。非常幸運參加新浪觀影團組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超前場,各個小故事濃縮成一個社會,主人公們以音樂為紐帶,找尋自我,熱血前行,影片中的音樂都很打動人心,溫暖開唱,名副其實。
  • 一場全球演唱會被刷屏,三位中國人參加,送上精彩視頻
    疫情席捲全球北京時間19日上午8點被稱為「LIVE AID 2.0」的「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視頻中,兩人不僅演奏配合精妙,連陶醉在音樂中的神情也如出一轍,十分恩愛。除了預熱階段的表演,郎朗還在稍晚的直播音樂會中出場。陳奕迅則抱著一把藍色的吉他,用普通話、粵語和英文向醫護人員致敬。他先帶來整場演唱會唯一的一首中文歌曲《我什麼都沒有》,返場時又選擇了約翰·列儂的《Love》。「愛是你,你和我。愛是彼此了解,正如我們即將成為的模樣。」
  • 武漢人馮翔:從醫生到音樂人,相通的都是「治癒」
    這感覺,就像歌曲創作者馮翔十多年前在北京一家咖啡店中偶然聽見別人說武漢話一樣:親切、溫暖又治癒。「聽一次哭一次,願家鄉一切平安。」「小時候經常坐過江輪渡去漢口,聽第一句就想落淚了…」「現在這個特殊時期,能聽到這首歌,身為武漢人感到特別溫暖。」歌曲的走紅,也讓武漢獨立民謠音樂人馮翔再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 2020校園星歌聲全國總決賽完美收官,用歌聲點亮音樂夢想
    用歌聲唱出青春,用旋律留住我們最好的樣子。8月7日晚,伴隨著年輕激昂的歌聲,2020全民K歌校園星歌聲全國總決賽在上海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完美收官,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30位選手為了各自的青春夢想和音樂信仰而戰,超800萬名觀眾在線上共同見證了這場實力唱將之間的巔峰對決。
  • 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第九期完美收官 業界大咖解析方言民謠新魅力
    本期沙龍現場,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分享了騰訊音樂人啟動2020超級原力計劃特別策劃之"方言民謠"全球徵選的初衷:「2020年上半年,因為疫情許多人暫時無法離開家鄉,我們除了積極參與、響應國家和政府的防疫政策,比如捐款和實施各種防疫措施,更多的是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靜下來、慢下來,回歸到內心的層面,將過去摒棄的一些東西找回來,重拾對這片土地的情感。
  • 42歲梁靜茹離婚後生活曝光:從前她用歌聲治癒我們,現在治癒自己
    20年前,那個唱著《勇氣》女孩,治癒著成千上萬在愛與痛裡掙扎的我們,20年後經歷婚變的梁靜茹終於也治癒了自己。前一段媒體曝光前夫趙元同的新戀情,梁靜茹還大方送上了祝福,愛需要勇氣,別離需要勇氣,而放下更需要勇氣。曾經,我們懵懵懂懂地聽完《勇氣》,知道喜歡的人和事都要自己爭取。
  • 張杰全新英文專輯《Risk It All聲來無畏》上線 用歌聲追尋時光裡...
    今日,華語LIVE王張杰首張音樂遊學日誌《Risk It All聲來無畏》英文大碟正式上線,用腳步丈量土地,用歌聲交換真心。在歌聲中,和張杰一起重溫這場無國界的追夢旅程,勇敢面對生命中的未知。《Risk It All聲來無畏》這張專輯是張杰首次完整分享歷年的世界採風靈感作業。
  • 保靖籍音樂人聯袂創作疫情防控歌曲《加油,兄弟姐妹》
    易果 付凱2月17日,由向治學、付凱作詞,張君林作曲,張明松演唱的《加油,兄弟姐妹》歌曲正式出爐,幾位保靖籍音樂人用心用情,唱出眾多一線疫情防控人員在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抗病毒、同舟共濟、無悔無怨的精神,用音樂傳達,
  • 「線」在音樂人更加相信未來
    2020年的疫情雖然讓以現場視聽為主的音樂行業遭受重創,但音樂人們在這一年中依然用作品、用行動積極面對行業復甦。從張學友、周杰倫、林俊傑、孫燕姿、華晨宇等人的慈善歌曲為萬千同胞加油打氣,再到囊括了老狼、王菲、那英、周迅、易烊千璽等282組歌手陣容空前的「相信未來」義演,劉若英、五月天超千萬觀眾觀看的在線演唱會,在旋律中,我們看到了華語音樂人團結一致的熱情,更再次在音樂中找到了治癒的力量。
  • 19國音樂人翻唱中國民謠疫情期間為愛發聲|together|盧中強|vocal...
    歌曲《TOGETHER》(《在路上》全球音樂人版)封面。受訪者供圖中國網2月20日訊(記者 董小迪)距離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國人對「春天」的盼望似乎超越了以往,人們翹首盼望溫暖,也盼望希望。而在中國之外,疫情的變化同樣牽動著一群情系中國的音樂人的心,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傾訴心聲,為武漢、為中國加油鼓勁。
  • 《天使的身影》用歌聲致敬前線最美的醫務人員
    歌曲由著名音樂人何沐陽作曲,菲鴻的同名詩歌改編而來,寧靜、朱迅、楊紫、歐陽夏丹、王麗坤、陳星、韓雪、李思思、阿魯阿卓、鬱可唯十位明星共同演唱,展現戰「疫」感人故事,致敬「戰疫」白衣天使,歌頌了抗擊疫情一線醫護工作者的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 歌聲表達愛與希望:善意越多,力量越大
    得知中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他們通過歌聲為中國加油。稚氣的童音,深情的演唱,一幕幕中國抗擊疫情的感人畫面從歌中浮現,總能讓聽者眼含淚花。不少中國網友動情留言:「這是最動聽的歌聲」「不同國度,同一家園,互相幫助,共同發展,世界該有多美好」……孩子們純真的歌聲化作橋梁,連接起不同國家民眾心底最樸素真摯的情感。
  • 從線上到線下,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用內容連接音樂人與樂迷
    除了廣州站的"方言民謠專場",武漢本地的資深音樂人馮翔獻上了武漢方言民謠《漢陽門花園》,西北的民間小調收集者張尕慫帶來家鄉話的《早知道在家待這麼久》,粵語說唱的團隊街道辦GDC,斯斯與帆樂隊用湖南常德方言唱的《馬馬嘟嘟騎》等等,方言作為維繫鄉土感情與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不同城市的音樂現場成為最具共情點的音樂元素,方言歌曲讓許多樂迷淚目。
  • 12間全球音樂人夢想中的頂尖錄音室!
    獲獎無數的技師在經典錄音技巧中融入最新科技,他們深知甚麼時候應精確,甚麼時候又該實驗創新。Abbey Road出品之作並非只是「用最棒的器材錄製」而已,更是保有前瞻視野及樂曲的個性(personality)的最佳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