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必那麼苛責酸辣粉,
他只是一碗能夠填飽肚子的食物。
有人說,辣不是味覺,是痛覺,我倒不覺得。暢小的時候,暢媽就是位實打實的辣媽,無辣不歡,不辣棄之。印象裡,鄰居買了辣得不敢碰的辣椒一定送來我家,而我家不辣的辣椒也被暢媽轉送了他人。作為一個「後期吃辣」的人,對辣的試探、融入、依賴,整個過程,極其美妙,也慢慢發現,辣是用一種接近自虐的方式,卻比其他任何滋味都更靠近你的心跳。
當然,我能接受的也只是辣得皮毛,因為愛辣,家裡種了朝天椒,等她們變色,再share一下我的農夫生活。
酸辣粉,
就是我能接受的辣和酸平衡得最好的臨界值。
▨ 酸辣粉
四川人、重慶人還有貴州人視酸辣粉為生活必需品,用麻、辣、鮮、香、酸鬥法,讓所有最濃烈的味道互相爭寵,進而得出不同的口味。
說起酸辣粉的來由,傳說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後, 桃園主人為他們做了有酸有辣的紅苕粉,寓意這三人的友情像這粉條一樣綿長,又加了一種特辣的小尖椒、老壇酸菜、紅糖和黃蓮在裡面,劉備的意思是要讓三人明白酸甜苦辣咱都不怕。從這往後的日子裡,川渝一帶的人不論是女神還是女屌絲都愛上了這一口。傳說楊貴妃一次重病,吃麼麼不香,宮裡的醫生想到了貴妃童年在川蜀地區喜歡酸辣,就找來一碗奉上,結果粉到病除。
▨ 桃園三結義
四川盛產美女,這一點,上大學的時候我就已經瞭然於胸了。浙廣(浙江傳媒學院)有二寶,四川女生、東北男生。川妹身材凹凸,皮膚出奇的嬌嫩,不喜濃妝,和她們的城市一樣,有點慵懶的小味道。年少不入川,追其原因,有可能也是因為誘惑太多吧!但和陰雨不斷的天氣形成反差的卻是川妹子的熱辣,表達感情鮮少轉圜,直截了當卻是她們的行事風格。大學時代,一群人抓了個流氓,還未來得及想好如何教訓對方的男童鞋被一川妹子喊開,拿著暖水瓶的某某直接把熱水倒在了流氓的身上。
▨ 川妹子
酸辣粉,粉是紅薯、豌豆調和成的,比例不詳,但Q彈可破的凝脂狀像極了川妹子的好膚質。加上油炸的黃豆、炒制的辣肉醬、保寧的香醋,箇中味道愛吃的人其實品得分明。
▨ 三俞竹苑酸辣粉,我的愛
這一碗,是目前我在哈爾濱找到的最愛的一碗酸辣粉了。當然,必須要考慮到我的活動半徑有限,那些路邊攤我也實在不忍心拿自己當小白鼠各種實驗,這一家,算是我能找到的愛了。
我們都是奇怪的動物,沒得吃餓是第一位,有的吃的時候,味覺就特別敏感,鹹淡香甜各個都能區別對待。而我無論餓了與否,吃了這碗酸辣粉再配上鴨舌,就快樂似神仙了!
事前聲明,我還是吃貨中的初級吃貨,知道什麼好吃,哪兒能吃到,至於為何好吃還說不大明白,屬於穿腸不走心的序列。
這一家的湯,是不是骨湯我不知道,但有誰真的敢幹了酸辣粉的湯呢?擺在上面的黃豆炸得酥脆,雖是放在湯裡端上來的,但吃得口感還是脆脆的,當然,這也必須要講究酸辣粉吃得程序,地瓜粉勁道,但也容不得久放,時間一長,留下來的只能是泡發了的味道。品其他,應該還是辣椒、醋、一點點麻醬佔據了味道的主體,感官的刺激和滿足在這一刻絕對能夠得到極大的釋放。
愛吃這一家的酸辣粉實在不是廣告,只是放縱自己的時候的分享,好在我每次去吃,這家的水準不會參差不齊,味道相當。
好吧!哪個人不都是在他的當下鮮活著呢,
我也只是用這碗酸辣粉來緩解我想解饞的欲望罷了。
>>>關於義大利咖啡,你知道的可能都是錯的!
>>>時代急著浪漫,咖啡幫我們浪的慢一點
留言功能已開通
點擊文末右下角「寫留言」,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