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的皇親國戚都是誰?

2020-12-13 直鉤釣史

《紅樓夢》中的最高權力中心是元妃。而整個榮寧府也主要是藉由元春與皇宮發生關係的。

故而,我在上篇文章中推測元春的原型絕不僅僅是一個郡王妃那麼簡單,而應具有更高的身份,更深的意義,因為正是她的生死決定了賈府的榮衰。

這樣,就不得不先說說曹雪芹的家族背景,以及曹家與皇室的關係。

我曾寫過兩部清史小說《後宮》和《大清公主》,因此對清朝初期的那段歷史比較熟悉,對照起來也格外親切。曹家隸屬滿洲正白旗,其帶領者正是《後宮》的主人公多爾袞。當年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打敗李自成、佔領紫禁城,從某種意義來說,他才應該是入主中原的第一個滿洲皇帝。只是他並沒有居功登基,而是在穩定朝局後接了六歲的幼主順治入京,自己退居攝政王之位。

但是多爾袞究竟對皇權還是不甘心放手的,成年後的順治也越來越不滿足於自己的傀儡帝位,於是「親政」與「攝政」強強對恃,最終由於多爾袞的離奇墮馬,順治不戰而勝——多爾袞原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人,多年來馳騁拼殺,什麼陣仗沒經過,怎麼會從馬背上摔下來,而且一摔致命呢?這個千古懸疑迄今未決,不過,想來在皇公貴族間必然會有許多傳聞吧?

況且,在多爾袞死後,順治先是將其風光大葬,不久卻又派了他許多罪名,將其掘墓鞭屍,連他的兄長阿濟格也被迫害至死。這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也為歷史留下了許多懸案。

阿濟格之孫敦誠、敦敏後來和曹雪芹成了莫逆之交,並在其死後寫下多首輓詩,成為今天「曹學」研究的重要依據。那麼敦誠、敦敏在與曹雪芹交往中,會不會提起祖上的秘史,抒發一些對當今朝廷的不滿呢?而這些秘史,又會不會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在曹雪芹筆下呢?

前「索隱派」曾有一個觀點,說賈赦娶妻邢夫人,賈政娶妻王夫人,四個人的名姓合起來就是「攝(赦)行(邢)政王」,豈不就是多爾袞麼?並且由此斷定《紅樓夢》是在影射順治王朝。

——這種說法不能成立的地方在於:曹雪芹生於雍正初年,與順治朝跨著三個朝代,即使其祖曹寅也只是康熙朝的重臣,可以說無論順治朝有著什麼樣的秘密,都與曹家毫無關係,他有什麼理由專門撰寫洋洋百萬文字來影射那段並不熟悉的歷史呢?

然而,若說曹雪芹從順治的故事啟發了某些聯想,借鑑了一些靈感,從而使筆下人物更加充實、完整,或者借文字遊戲隱藏某些秘聞來與好友敦誠、敦敏共賞,卻是完全有可能的。

記得那年去故宮,看到順治書房的御筆題字「絳雪軒」時,我的心忽悠一下,不禁想起了寶玉親題的「絳芸軒」。順治所以將書房命名「絳雪軒」,是因為門前有幾株古本海棠,每到花期,便如落了一樹紅雪,故而得名;而寶玉愛紅的「毛病兒」故然人人皆知,怡紅院之所以得名,亦是因為蕉、棠兩植。後來賈芸又特地送了他兩盆海棠花,大觀園的海棠詩社也由此而起。

——這兩者之間,是偶然的巧合,還是不經意的借用呢?

順治是個短命皇帝,25歲時年紀輕輕地便離奇死掉了,一說是出家。總之,是另一個歷史疑案。而這也為「索隱派」認為寶玉出家的結局即影射順治出家提供了更為重要的依據。

順治之後,新任幼主康熙登基為帝,而曹家的發家史也由此開始。

曹家原本出身「包衣」,也就是鴛鴦所說的「家生子」;然而由於跟隨著多爾袞南徵北戰,像焦大一樣,立下一點戰功;等到滿人坐了紫禁城,凡「從龍入關」者,身份俱得以提升,得到些體面職使,即如管家林之孝的情形;而其子孫更承受了主子隆恩,得以讀書做官,掙得一官半職,便如同書中賴嬤嬤之孫一般。

——也許曹雪芹未必真是按照這樣的邏輯和思路來塑造人物的,然而這些故事早已爛熟於心,則在下筆撰文時,必會有意有意,將自己家族發展史的不同階段,本能地表現在不同人物身上;或者說,是在塑造筆下人物時,不自覺地借鑑到自家發展史的不同片段。

有趣的是,若以整個曹家史來對應書中人物的話,那麼最能反應真實的並不是賈府的故事,而是賈家奴才趙嬤嬤、賴嬤嬤的情形。

趙嬤嬤是賈璉的乳母,故而其子趙天梁、趙天棟得以重用,用鳳姐的話說是:「現放著兩個奶哥哥,比誰不強?」正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反正那麼多銀子,給誰賺不是賺,與其便宜了不相干的人,拿著皮肉往外人身上貼,倒不如照顧自己從小一塊玩到大的奶哥哥呢。

而賴嬤嬤則是賈府的老奴才,三代服侍主子,到孫子這一輩兒,得主子恩典放出來,削了奴籍,可以「公子哥兒似的讀書認字」,甚至做官。

曹家也是差不多情形:雪芹曾祖曹璽,娶妻孫氏,曾做過康熙乳母,死後賜封一品夫人。顯然康熙對這個乳母是很有感情的,他於八歲登基,次年即命自己的「奶哥哥」曹寅出任江南織造,委以重任。曹寅在任時,曾經四次接駕。康熙帝見到年邁的孫夫人,欣然說「此吾家老人也」,並為其住處親筆題名「萱瑞堂」,可見其眷顧之心。

曹寅娶妻李氏,內兄李煦與他既是同旗,也是同事,曾互代兩淮巡鹽御史與蘇州織造之職,並協同曹寅接駕,花費得「銀子成了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然而也只是「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這就造成了大筆的虧空。這虧空就好比一個巨大的腫瘤,並在康熙駕崩、雍正即位後終於發作出來。

雍正元年《蘇州織造胡鳳翬奏摺》中稱:「臣請將解過蘇州織造銀兩在於審理李煦虧空案內並追;將解過江寧織造銀兩行令曹解還戶部。」可見雍正一登基,李、曹兩家的噩運便開始了。而曹雪芹,正是出生在這個「末世」。

曹雪芹其實並不能算曹寅的親孫子。曹寅生平只得一子曹顒,曾繼承父銜,任織造之職。不多年,因病猝逝,康熙深憐曹家孤寡無依,眼看沒有後人繼承大業,遂下旨,命其侄曹過繼為子,成為曹家第三任織造。這便是曹雪芹的父親。

其時曹年紀尚小,經驗不足,其職實由舅舅李煦監管。然而到了雍正繼位後,先是李煦以虧空庫帑之罪被查抄究辦,流放「打牲烏拉」,凍餓而死;接著曹寅的妹夫傅鼐(原是雍正做皇子時的侍從護衛),也於雍正四年五月被革職流放;然後是曹寅的長婿、平郡王訥爾蘇,是年七月被革去多羅郡王,在家圈禁;至於曹一家,自然亦未能逃脫抄家的命運,於雍正五年被革職枷號,雖不曾傷及性命,卻也「忽喇喇似大廈傾」,「樹倒猢猻散」了。

——上述四家,是否就是小說中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呢?

四家中,身份最顯貴的就要算訥爾蘇了。他是禮親王代善的五世孫,而代善則是努爾哈赤長子、皇太極之兄,世稱「大阿哥」,乃是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因此,訥爾蘇可算是真正的天潢貴胄,皇家血脈。

也正因為此,遂有人推測元妃的故事,即源於這位嫁給訥爾蘇的曹家大姑娘。

然而這裡有一個很簡單的推理:倘如平郡王妃即元春原型,那麼訥爾蘇豈不成了皇帝?這不是謀反麼?曹雪芹怎敢如此大膽?

況且一個平郡王福晉的歸寧,也遠不如元妃省親那樣大的陣仗。曹雪芹尚不至於這樣誇大其辭,「撿顆芝麻當西瓜」吧?

而曹家歷史上既然沒有出現過一個像元妃這樣的人物,那么元妃的塑造,便只能是為小說虛擬了一個背景人物,同時又在她身上不自覺地寄託著某些歷史人物的影子。而這個歷史人物,應該是皇宮裡地位崇高而又沒有實權者,與曹家命運休戚相關,卻並非曹家親眷。

前文說元春的原型為廢太子胤礽只是揣測,未能做準,然而元春的原型應該身處宮廷而非王爺府則是肯定的。

康熙多次南巡,太子都有隨行。曹、李兩家協同接駕,對太子的逢迎服侍可想而知。如果後來太子能順利繼位,對兩家即使不特別青睞,也至少不會大加笞撻。可惜的是,胤礽不爭氣,兩次弄丟了太子之位,最終被雍正得到了御座。這便是曹家悲劇的開始,至少是家族衰落的重要原因。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四大家族並不是由此一蹶不振,淪為平民。雍正九年(1731),傅鼐由謫地召還復職,訥爾蘇之子福彭也於次年任鑲藍旗都統,又次年,得在「軍機處行走」,參與機要,繼而又做了定邊大將軍,出塞徵討,屢立戰功——既然有這麼多富親戚都能夠「死而復生」,想必曹家也必有機會「借屍還魂」吧?

曹雪芹小時候應該是受過良好教育,甚至有過一些好日子的,不然也寫不出這一部《紅樓夢》了。據繼任江寧織造隋赫德說:「曹家屬,蒙恩諭少留房屋,以資養贍;今其家屬不久回京,奴才應將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撥給。」可見曹家維持溫飽還是有餘的。

然而在乾隆帝登基後,再度的改朝換代與王權之爭,又為曹家帶來了再次的烏雲蓋頂,而這,又與廢太子的「死有餘辜」有關——乾隆四年,胤礽之子弘皙於住處私建小朝廷,「擅敢仿照國制設立會計、掌儀等司」,並與莊親王等人過從甚密,有謀反之嫌;次年秋天,莊親王之子甚至乘雍正狩獵外出時,侍機謀刺。

而這個案子,正是由傅鼐與福彭共同審理的。審著審著,兩個人的名字就從史冊中消失了。雖然沒有明白的文字記載,然而從四大家族後來的命運可以揣知,大約是他們審理得「不合聖意」,獲罪被貶了吧?弘皙雖從寬「免死」,卻被圈禁于于東果園(景山)永不獲赦——這時候,弘皙又代替父親胤礽成了元春的原型,再次重演「路遠山高」的故事,幽禁致死的命運。在「那不得見人的去處」了此一生了。

而曹家在這次的「謀反」中不知扮演了什麼角色,或是沾染了什麼瓜葛,總之從此便再也沒有過翻身的機會,這就難怪元妃會在夢裡相尋告:「須要退步抽身早」了。曹雪芹到死,也只是一個隱居著書黃葉村,「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窮文人。

或許應該感謝這樣的命運安排,否則,我們今天也看不到這部偉大的巨著了。

(文 西嶺雪)

相關焦點

  • 曹雪芹跌下神壇,誰才是中國四大名著《紅樓夢》的作者?
    自從200多年前誕生以來,這個百萬字的《紅樓夢》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從而導致了紅學的形成。一些專家和學者一生都在研究《紅樓夢》。然而,魯迅對《紅樓夢》的評價要嚴謹得多。魯迅說:《紅樓夢》在中國很多人都知道,至少這本書是知道的。誰是作者和續者。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
  • 曹雪芹寫完《紅樓夢》了嗎?誰寫了後四十回?是高鶚嗎?
    歷史的一些跡象表明,曹雪芹在乾隆年間寫完《紅樓夢》後,因為乾隆皇帝大興文字獄,所以曹雪芹不敢將《紅樓夢》刻印出版,只敢在幾個好友之間互相傳抄,這其中就有怡親王,乾隆閒來無事到怡親王家串門,湊巧怡親王不在家,乾隆知道怡親王是個藏書愛好者,這來都來了,不如去他書房轉轉。
  • 《紅樓夢》的作者到底是誰?(作者:顧浩)
    (一)胡適經過「考證」,認定《紅樓夢》的作者是北京西山「曹雪芹」,這既缺乏依據,又違背常理。其一,《紅樓夢》中描述的人物有五百多個,個個都是「假語村言」,沒有一個是真姓實名,「曹雪芹」也不例外。其三,既然「曹雪芹」能寫出《紅樓夢》這樣偉大的作品,那他就應有個不尋常的身世。十分遺憾的是,他的異常簡單的人生軌跡包括生卒年月,幾乎都是從《紅樓夢》中「考證」出來的,絕少見文獻記載。先說「曹雪芹」是遼東曹寅的兒子,而後改成其孫子。但是,曹家不認帳,《遼東曹氏宗譜》無論是正本副本,都沒有「曹雪芹」這個人。再說,曹寅號為「雪樵」,怎麼可能讓孫子號稱「雪芹」呢?
  • 《紅樓夢》因何而遭世人獨愛?《紅樓夢》的「痴作者」究竟是誰?
    直到二十多歲的時候,才覺得《紅樓夢》是最能令我感動的一部著作。但說來慚愧,自己還真沒有好好的讀過原著,我對《紅樓夢》的喜愛起初還是因為那部至今都依然被奉為經典的87版的《紅樓夢》電視劇。「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小孩子家家的要想讀出點《紅樓夢》的箇中滋味還真是有點難為的。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一部小說。
  • 脂批等批書人批語可證曹雪芹不是作者,作者是石頭和尚
    《紅樓夢》作者是誰,脂硯齋也是有發言權的。有人列舉脂硯齋某些批語證明作者是曹雪芹,但當我們仔細讀這些批語就會發現,沒有一條批語能證明作者是曹雪芹。相反,批語和書中所述是一致的,也把石頭當成作者。脂硯齋稱作者為石兄玉兄,沒一處稱作者為雪芹兄,或稱芹兄。請看一些人認定作者是曹雪芹的批語。
  • 《紅樓夢》:在曹雪芹心目中,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美?
    二人環肥燕瘦一時瑜亮,堪稱《紅樓夢》雙壁。對於林黛玉和薛寶釵之美,各有角度評判不一,很難有統一答案。不過真要從曹雪芹的角度看待釵黛之美,二人還是有區別高下的。曹雪芹就曾用兩個字給出過答案。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容貌,作者都是通過賈寶玉的眼睛呈現,兩個人的容貌無疑都美。(第三回)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
  • 紅樓夢:曹雪芹筆下的賈府珍饈,都是揚州至今流行的小吃品種
    食、色、性也,窮人家離不開,富貴人家更離不開的。《紅樓夢》中大量描寫了色、性,即所謂的「性文化」吧,但也沒有少費筆墨、少動腦筋來描述「食」,即所謂的「飲食文化」,由此「食」、「色」俱全矣。紅樓飲食文化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就來說說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宴。
  • 紅樓夢的閱讀基礎(一):雪芹家世
    作者:卜喜逢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這是常識,無需作太多說明。然而國人雖愛讀《紅樓夢》,卻又惑於《紅樓夢》的閱讀,原因是《紅樓夢》中的人物情節之複雜、藝術之瑰奇、思想之深邃,書中又有著各種或多或少的引誘,使讀者沉湎其中,而難以識得《紅樓夢》的真面目。
  • 《〈紅樓夢〉版本圖說》:哪些版本更貼近曹雪芹的稿本?
    《紅樓夢》大約於清乾隆初年開始創作,幾經「批閱」,到乾隆十九年甲戌,初稿基本完成,脂硯齋抄閱再評。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或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曹雪芹去世。曹雪芹在世時,《紅樓夢》只以稿本的形式在小範圍內傳閱、評點、修改,後來才以抄本形式輾轉傳抄,逐漸流傳,《紅樓夢》目前尚未發現作者稿本存世,學界一般將現有版本分為早期脂評抄本和程高本兩類。
  • 《紅樓夢》作者再度易主?這回石錘多多,讀完秒變半個紅學家
    這就是說,《紅樓夢》中涉及的戲劇,都是康熙中葉以前流行的戲劇,書中絕無1688年以後中晚期以及雍正、乾隆時期的任何劇目。《紅樓夢》作者應是極其熟悉明末清初戲劇的文人,而出生清朝中期的北京「曹雪芹」做不到。 還有,《紅樓夢》中的服飾、髮型全部是明代的。
  • 曹雪芹真是厲害,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所有的母親
    提起母親這個身份,曹雪芹真是厲害,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所有的母親,有好有壞寫得特別真實,如下:一、不忍丟下孩子的絕望母親。87版紅樓夢中,賈府被抄家,王熙鳳身陷獄神廟,而她唯一的女兒巧姐被親舅舅王仁賣到了青樓。
  • 紅樓夢:曹雪芹太偏愛賈寶玉,用幾個人補寫他一生,都是美少年
    《紅樓夢》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得益於曹雪芹最善用的「間色法」寫作。常常用一人的經歷影射另一人。而作為主角,寶黛釵三人,就用了好幾個人對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命運進行補充和延展。我們總說「晴為黛影、襲為釵副」,其實賈寶玉的影子角色一點都不少。
  • 唐國明是這樣失而復得《紅樓夢》曹雪芹百回全本的
    有學者懷疑這兩回是不是曹雪芹創作的。第64回是不用置疑是曹雪芹原筆,而67回有一部分不是曹雪芹原筆,有一部分是。在學人的不斷校對與修正裡,卻有了前八十回的模樣。以至於有學者說曹雪芹生前沒有完成《紅樓夢》,說程高本《紅樓夢》後40回是高鶚續寫。隨著紅學考證的推進,又說高鶚不可能是續寫者,只是整理者,後面是無名氏續寫,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 曹祖義|APP《紅樓夢》
    《紅樓夢》雖然難懂,但不是無解,曹雪芹把揭秘《石頭記》的希望,寄托在曹霖,即他們家和曹雲親宗家這兩支人後代身上。所以,至今為止,除了曹雪芹後代,未發現有真正能解讀《紅樓夢》的。別說細講,就是粗講,試問天下誰能把《紅樓夢》中兩個小字謎,pp明白?
  • 曹雪芹:《紅樓夢》不同時期的美食描述,都對應著賈府衰落的過程
    曹雪芹一生坎坷,他生前雖然不是那麼有名氣,但由於自己的著作,他在死後名氣越來越大,這部著作裡面包含著不少的內容,曹雪芹通過這部書,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文學才能,還有其他方面的才能,比如他的詩作,還有對於園林之類的研究,都是非常優秀的。
  • 《紅樓夢》為什麼叫「紅樓夢」,「紅樓」究竟什麼意思?
    至吳玉峰題曰《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所謂《石頭記》,就等於是誤入某山洞撿到了一本武功秘籍的意思。明清小說原創的並不多。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全部都有故事底本來源,後來經過作者「批閱」「增刪」而成故事。
  • 紅樓夢:柳五兒身上的謎團,曹雪芹為啥給她美麗容貌和高潔品質
    和同樣家生奴才的鴛鴦、紫鵑等人相比,困在家裡的柳五兒應該沒有什麼見識。可是令人詫異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奴才,曹雪芹對於柳五兒卻不吝譽美之詞,說她:雖是廚役之女,卻生的人物與平、襲、紫、鴛皆類。而且柳五兒心氣極高,她迫切地想要被挑出來,目的就是要為母親爭氣,如此也不枉母親養自己一場。還有,在奴才裡頗有錢勢的錢槐看上了柳五兒,柳家的也願意,可是這柳五兒卻執意不從。
  • 《紅樓夢》的更香謎語,三百年來不知作者是誰,黛玉寶釵都有可能
    因為當時薛寶釵、林黛玉、史湘雲都在。但《紅樓夢》在這裡卻出現大量的斷章。由於曹雪芹寫作時,將很多詩詞放下待日後添補。像中秋節的詩文就沒有作。而元宵節的燈謎,到了「更香」這裡就出現了爭議。(第二十二回)賈政因在賈母之前,不敢形於色,只得仍勉強往下看去。
  • 曹雪芹著《紅樓夢》的地方——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各村地名故事
    曹雪芹著《紅樓夢》的地方——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各村地名故事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左家塢鎮是豐潤區經濟文化重鎮,轄二十九個行政村,四萬三千口人。位於還鄉河中遊豐潤、遵化交界,左家塢鎮是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地方。左家塢明初,一左姓的船工經常路過這裡,見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過往船隻較多,便定居於此在河邊開了一個小酒館,接待過往船工和商客。
  • 葉小鸞、金聖歎與《紅樓夢》
    在《中國美學史大綱》的寫作過程中,我並沒有放棄對《紅樓夢》的關注。我發現,《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有可能受到葉燮美學的影響,而且資料證明,葉燮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實際交往。於是我寫了一篇文章《葉燮對曹雪芹的影響》(發表於《紅樓夢學刊》1983年第三輯)。在文中我談到,葉燮同曹寅有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