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天婦羅之神」:不只是炸物

2021-02-08 一覽扶桑

2018年7月,在笹川日中友好基金的邀請下,我們在東京採訪了被譽為日本「人間國寶」的天婦羅職人早乙女哲哉先生,本文在採訪的基礎上整理而成。


日本飲食起源與中華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明治維新以後,又開始走上與西方文明的交流之路,因此在我們的固有印象裡,一直認為日本飲食主要依靠模仿,沒有自己的創意。

 

但實際上,日本飲食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典範,不僅在造型、口味上進行了創新,而且日本人也憑藉著一股執著的鑽研精神,不斷追尋著美食的極致與完美。天婦羅就是其中之一。


早乙女哲哉,1946年生,由於家境貧寒,15歲來到東京闖蕩。他起初的理想是開一家壽司店,但後來聽說天婦羅師傅的收入更高,於是便去了天婦羅店做學徒。同年,他炸出了人生中第一個天婦羅,後來這一炸就是56年。(圖/黃小靜)


天婦羅,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日本美食。如果了解天婦羅名字的含義,大抵也就了解了它的做法。「天」就是「天竺」的簡稱,有外來食物的意思;「婦」在日語裡寫作「麩」,指的是用小麥粉包裹的面衣;「羅」則有薄薄一層的意思。將蔬菜或魚類用麵粉包裹後入鍋油炸,這就是天婦羅最基本的做法。

 

但製作好吃的天婦羅並不像它名字描述的那樣簡單。從用油到天汁,再到裹面、油炸,日本人一直在不斷探索和變化。

 

早乙女哲哉的餐廳「みかわ是山居」


戰國時代,居住在長崎的中國人開始了油炸蔬菜和魚,這便是天婦羅的原型。最初使用的油是芝麻油,但是榨芝麻油的成本太高了,直到了江戶時代,人們才發現用廉價的菜籽油可以炸出同樣焦黃香脆的味道,而且價格還便宜不少。從此菜籽油便成為了炸天婦羅的主要用油。

 

人們吃天婦羅時喜歡淋些醬油在上面,隨著吃的頻次和數量的增加,油膩感在所難免。人們把蘿蔔、生薑、海鹽、柑橘汁等調味品也相繼加了進來,蘸汁從鹹到清鮮酸甜,味道不斷豐富,也越來越解油膩。

 

好吃的天婦羅,光靠原料的提升還不夠,麵皮要炸得恰到好處,香脆且不粘口,咬下去一口發出清脆的「咔嚓」聲,食客的牙齒便直抵其肉,麵皮裡包裹的食材散出「鮮味」與「甘甜」,這才是「上等」的天婦羅。

 

牛尾魚天婦羅


日本「人間國寶」早乙女哲哉,就把天婦羅做到了這種境界。

 

「炸」是一種技術,「炸好」卻是一門藝術。有的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還有對技術的總結與理解。

 

「食物的外面包裹上一層麵皮,隔著這層皮,油對於食物烹飪的過程其實是一種「蒸」,藉助油的熱度在蒸。當食物置入油鍋當中,發出「滋滋」的聲音及產生泡沫,這是油的脫水力在發揮作用,當油溫達到200攝氏度,食物中水分為0,這個過程又變成了「燒」,通過「燒」可以控制麵皮的厚度,哪個部位多燒一會兒,哪個部位少燒一會兒,這是調節麵皮薄厚的關鍵」。早乙女哲哉說起這個過程挺簡單,其實是要有不斷鑽研的精神才能總結出來。

 

蘆筍天婦羅


對於科學的精準把握,是「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所炸的天婦羅與眾不同的原因之一。在早乙女哲哉看來,這都應該是料理人具備的基本素質,至少對他來說,這是最基礎的自我要求。什麼樣的食材需要多少度的油溫?鍋裡需要炸多久?炸制時翻滾到什麼時候夾起來最佳?人的舌頭在多少溫度下最為敏感……這些細微的要點早已爛熟於早乙女的心中,這也是他完成3000萬個天婦羅作品後得來的科學數據。「對於做料理的人來說,這些科學數據都是必須了解的。如果有的料理人感覺今天發揮的不錯,明天卻沒發揮好,不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這就說明他沒有從根本上掌握和理解這些科學數據」。

 

油炸不應該掩蓋食物本來的味道,而是應去盡最大努力去保持它的鮮度。這才是展現食物特色的最好方法。「一條魚從海裡來到餐桌,就應該讓它擁有比在海裡還好的狀態,料理人通過運用技術,在適宜入口的時間內把美食端給食客享用,這樣的味道才能對得起每一個人。」炸天婦羅時對每份食材、每個工序懷抱著一份感恩之心,幾十年如一日,這是早乙女哲哉厲害之處。

 

星鰻天婦羅


採訪日本「人間國寶」天婦羅匠人早乙女哲哉,我們卻發現,技術並不是他做好天婦羅的唯一法寶,還有他的人生哲學。早乙女哲哉堅信:有什麼樣的心情就會烹調出什麼樣的食物,什麼樣的人生哲學同樣影響著製作天婦羅所能抵達的高度。

 

早乙女哲哉15歲開始在天婦羅店學徒,他的師傅是彼時東京最著名的天婦羅師傅上村莊太郎。當時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會到店裡來吃天婦羅,即便身份尊貴,他們也都會向師傅上村莊太郎行禮。這一幕讓早乙女哲哉十分震撼,「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師傅那樣的人,技術水平能達到跟師傅平起平坐的地步。」同時,他還暗下決心,以後也要把這些文人當成自己的目標,達到跟他們一樣的層次。這些最初的願望,成為早乙女哲哉後的動力。「那些被尊稱為先生的人,他們在創作時不僅需要技藝,還有境界與意識,而職人通常只會使用技巧,要成為天婦羅界的『先生』,就必須要將炸天婦羅視為藝術創作。」這樣的覺悟讓早乙女製作天婦羅的動機跟他人不太一樣,也形成了他後來做事的用心態度。

 

「みかわ是山居」的一大特色菜:蝦頭天婦羅


儘管早乙女哲哉在料理界已經是高高在上的人物,但也不會帶給人距離感。就拿帶徒弟這件事來說,就能看出「天婦羅之神」不一樣的格局。

 

很多人都會認為,大師的徒弟一定是經過層層考核篩選出來的,其實則不然。「想打工或想來學習,我從來沒有拒絕過,但也從來沒有主動說過要收個徒弟。慕名而來的,我都來者不拒。」與其說來到早乙女哲哉身邊是一種學習,不如說更像是一種修煉,比起學會工作,更多是要學會忍耐。「忍耐3年,就掌握了3年的工作技巧;忍耐5年,這5年的技巧就掌握了;忍耐10年,就能成為一流的天婦羅料理人。忍耐時的所見所想,都是重要的修煉。」

 

「みかわ是山居」店內


即便徒弟們犯錯,只要不涉及到做人的準則,早乙女哲哉都不會生氣,反而會去寬慰這些年輕人。比如性格膽小的徒弟,炸天婦羅時可能會緊張得發抖,做出的味道就會沒那麼出色,他會安慰對方:「膽小不是壞事,說明你非常細心,要把這個當成自己的武器。甚至可以從正面去想:之所以在別人面前不敢說話或緊張哆嗦,說明你重視眼前的這個人,否則的話,你什麼都不在乎。」對徒弟的不佳表現,早乙女哲哉都會理解。可是對於那些嘲笑別人發抖的人,他就會非常生氣,覺得這是人格低下的表現,他教導自己的徒弟不要做這樣的人。

 

早乙女認為,自己取得現在的成就承蒙社會的偏愛,所以他也要將這份感恩之情回饋給社會。就像他年輕時受人啟發一樣,現在他也十分願意給年輕人創造更多機會。沒想到,早乙女第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竟然是開畫廊——在他的天婦羅店不遠處,一個小巧精緻的畫廊向遊客免費開放著,這裡展覽的是日本著名畫家伊藤若衝的畫作,屏風、畫卷等展品均是早乙女哲哉的個人收藏,這些珍貴的展品平時在國立美術館都要排隊好幾個小時才能看到,對於喜歡藝術的人來說,這種福利簡直難以想像。

 

早乙女哲哉的畫廊中的珍貴畫作(圖/黃小靜)


一個人的行為、心情會反映在他所做的食物之中,同樣,一個人的處事態度、人生信念也左右著料理的高度。正是有了這樣的氣度與胸懷,早乙女的天婦羅才很難被人超越。


做好一個天婦羅,遠不是做好一個炸物那樣簡單的事兒。

 

(本文為作者原創稿,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除特別註明外,文中使用圖片均由日本料理店「みかわ是山居」提供。)

 

相關焦點

  • 「天婦羅之神」告訴你:天婦羅,不止炸物那麼簡單
    最原始的雛形出現在日本江戶時代,是日本料理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提到天婦羅,大家肯定會想起「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每一位吃過早乙女大師的天婦羅的人們,無不稱讚叫絕。這天婦羅並不僅僅是炸物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可謂是精深,這究竟有何奧秘呢?
  • 天婦羅之神」告訴你:天婦羅,不止炸物那麼簡單
    最原始的雛形出現在日本江戶時代,是日本料理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提到天婦羅,大家肯定會想起「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每一位吃過早乙女大師的天婦羅的人們,無不稱讚叫絕。這天婦羅並不僅僅是炸物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可謂是精深,這究竟有何奧秘呢?天婦羅不僅僅是炸說到天婦羅大家都覺得「就是油炸呀!」,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日本「天婦羅之神」,50多年炸3000萬個天婦羅,每一道都追求分秒不差的極致口感!
    許多人把早乙女哲哉「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並稱為「江戶前料理三神」其他二神早前已經寫過今天小編就來寫寫這位用一生詮釋「夢想」一詞的「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日本著名料理評論家山本益博如此評價他「如果說在其他地方只是在品嘗料理那麼在『是山居』就是在品嘗作品」
  • 他是紐約「天婦羅之神」,掌勺全城首家主打天婦羅的日料!
    在一家高級的日料店,一個學徒要淘米三年才有資格學習捏壽司,而這家店的主廚Masao Matsui則是在日本炸了40多年的油炸大師。Tempura (天婦羅)是日本獨有的一種油炸食物,作為紐約的「天婦羅之神」,Matsui 獨有的配方讓麵糊輕薄無比,輕輕地裹在食材上,再炸至酥脆
  • 12年跟隨日本「天婦羅之神」,是打雜還是真傳?
    因兩部紀錄片,即使沒去過日本的人,也知道了「壽司之神」和「天婦羅之神」的名號,張雪崴主廚就在「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身邊跟隨學習了12年,是早乙女青睞有加的大弟子。張雪崴回國後創立了自己的天婦羅專門店,據說店內空間和格局設計,也與師傅的「是山居」相差無二。餐廳面積不大,一長條吧檯大約能容下12位客人,二層的2間小包間,也最多可坐10人。
  • 食材探秘|「天婦羅之神」揭秘金黃外衣的絕世秘方
    「天婦羅」雖是油炸物,但在日本是足以與刺身並駕齊驅的知名料理。
  • 比炸雞健康,比薯條美味,蔬菜天婦羅才是炸物之王!
    用來炸的東西一般是海鮮或蔬菜,以滿足在守四旬齋時期(拉丁語 ad tempora quadragesimae)對食物的需求;天婦羅的名字Tempura隨著社會變遷,天婦羅原料和做法也經歷了許多改變。現代天婦羅的做法源於江戶時代河邊魚市上的大排檔。
  • 炸了三千萬個天婦羅的大師,炸出來的天婦羅會是啥樣?
    如果你一位「天婦羅」是日本人發明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天婦羅是源自於葡萄牙的舶來品。日本人從他們油炸食物中得到靈感,然後將它發展為日本的天婦羅。在日本,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製作天婦羅的大師,人稱「天婦羅之神」的早乙女哲哉,他與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與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
  • 日本零食:楓葉天婦羅
    大家都說甭管是什麼,放在油裡炸一炸都倍兒好吃。但是又有誰能想到楓葉也能用來油炸呢?其實確實有這道菜——你或許不知道,楓葉天婦羅是日本秋天的一道精緻美食。這道菜可不是隨隨便便在地上撿幾片楓葉放油鍋裡一炸就了事的。
  • 日本料理的最高境界是:「炸物」, 同時也是「蒸物」 ?油炸食品真的都不健康?為何日本人卻對炸物如此情有獨鍾?
    圖/葉醬 早乙女哲哉先生被稱為「天婦羅之神」,他在炸過2000多萬個天婦羅之後,終於恍然大悟「天婦羅為什麼好吃,是因為同時進行著烤和蒸的步驟!」 「面衣」炸後脫水變脆,迅速升溫到200度,此時狀態接近「烤」。但在「衣」的包裹下,食材自身的水分不易脫水升溫,大多維持在100多度,就像在密閉容器內進行「蒸」。
  • 萬物皆可天婦羅,把水芹從根到葉炸香香~
    這次的「食物·對話」以茶為題,茶本是最清雅之物,卻選擇用來與天婦羅相配,更顯相互的包容與曼妙。有時候將一種東西提升到了過高的程度會讓人敬而遠之,喪失嘗試的勇氣。卻每一次都不一樣,這種趣味,也是終其一生炸制天婦羅卻仍然興致盎然的原因之一吧。
  • 【顧佳斌美食榜】天婦羅·天吉——「炸」的玩法也可以如此多樣!
    提及「天婦羅」你會不會覺得不過是大食代裡那種裹了低筋麵粉和雞蛋的油炸魚蝦和蔬菜而已今天,美食家顧佳斌要告訴你好的天婦羅會顛覆你對「炸物」的理解比如天婦羅·天吉相比傳統天婦羅門店天吉會在其間穿插著酒餚解膩在菜品上大約1/3蔬菜、
  • 魚在遊動的瞬間被炸熟,日本人做油炸天婦羅有多認真?
    在日本,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然後蘸上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據說天婦羅的名稱來自葡萄牙語rápido,意思是「快一點」。
  • 純素天婦羅,帶你玩轉各種美味
    提到天婦羅,大家肯定會想起「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簡單的食物多了一層包裹,上升了一個級別。吃過天婦羅的無不稱讚叫絕。這天婦羅究竟有何奧秘呢?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與水和成漿,將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製作天婦羅,油是關鍵之一。
  • 東京「最強」天婦羅 -- 深町
    清壽 Tabelog 4.07分いわ井  Tabelog 3.74分はせ川  Tabelog 3.69分三ツ田  Tabelog 3.57分米其林兩星:近藤  Tabelog 3.99分うち津 Tabelog 3.58分銀屋  Tabelog 3.52分外加傳統名店 號稱「天婦羅之神
  • 輕食新品|不作刺身,不作炸物,僅僅是天婦羅!
    最原始的雛形出現在日本江戶時代,是日本料理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提到天婦羅,大家肯定會想起「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每一位吃過早乙女大師的天婦羅的人們,無不稱讚叫絕。這天婦羅並不僅僅是炸物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可謂是精深。天婦羅雖然並稱江戶前料理,但在日本以外,天婦羅和壽司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國內的壽司店有千千萬,但是有做天婦羅的料理店卻不多。
  • 日式菜點,炸天婦羅,您吃過嗎?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帥帥在介紹完了日本代表美食生魚片之後您還知道日本除了生魚片還有什麼美食嗎今天我們來介紹日本另一樣美食炸天婦羅那麼還是老規矩先來看一下天婦羅的介紹吧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
  • 輕食新品 | 不作刺身,不作炸物,僅僅是天婦羅!
    每一位吃過早乙女大師的天婦羅的人們,無不稱讚叫絕。這天婦羅並不僅僅是炸物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可謂是精深。天婦羅雖然並稱江戶前料理,但在日本以外,天婦羅和壽司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國內的壽司店有千千萬,但是有做天婦羅的料理店卻不多。
  • 天 婦 羅 之 神 ,到 底 有 多 神 ?
    一種說法是,壽司懷食講究起承轉合,味覺設計由淺入深,而天婦羅一上來就是高潮,炸蝦最適合打頭陣。兩尾炸蝦又大又香,外層是香酥面衣,蝦肉鮮活彈嫩,中心留有一線半生。這還是天婦羅嗎?是泡芙啊我的朋友!日本料理強調海鰻(穴子)與淡水鰻之分,做天婦羅多用穴子,是壓軸登場的大菜。是山居的炸鰻,首先Size就贏了!
  • 這就是東京最火天婦羅?
    與其他傳統日本料理少油甚至無油的做法不同,大開油鍋的天婦羅怎麼看都是異類,但這並不妨礙天婦羅成為當代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從近代庶民料理的一種,到現在開有眾多高級專門店,得益於一代代料理人的努力,天婦羅終於成為一種做法複雜,賞心悅目的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