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海外代購!打敗他們的神秘力量來自國內!

2020-12-08 電商報

市內免稅店,正在幹掉海外代購!

中國海外代購人群的戰鬥力有多強?他們僅靠著將海外的包包、奶粉、馬桶等商品肩挑手扛地運回中國,就生生造出了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

即使是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商法》明確規定海外代購要持有營業執照,還要依法納稅,還是抵擋不住那一顆顆通過海外代購鋌而走險的心。

但是,對廣大的海外代購而言,最危險的時候已經到了!

3天前,國務院原則同意落實北京市內免稅店相關政策,明確支持王府井步行街開免稅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到底有多大,這麼說吧,這是中國免稅店歷史上最具顛覆意義的變革:國家給王府井集團這樣的非國有資本發放免稅店經營牌照了,免稅店在今後遍地開花將成為常態。

一直以來,我國的免稅業務都是由國家管制的,非公有制資本基本不能入內,如今,這個口子一打開,必定會有更多的非國有資本入局,國內免稅店的春天也就不遠了。

與此同時,海口海關剛剛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兩個月以來,免稅購物金額高達55.8億元,同比增長221.9%。

只要政策給到位,國民對海外購的熱情也絕對不會玩虛的。

而市內放開免稅店這一條,有可能是壓倒海外代購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在今年初電商法正式實施之後,海外代購的日子已經非常艱難了。

比如說,為配合新《電商法》,深圳和香港海關的識別系統都升級為智慧人臉識別,退過港的人一經識別就會報警被查,有不好代購紀錄的海外背包團基本上在案難逃。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今年7月起,國內很多城市開始大範圍下調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這些日用消費品基本覆蓋了所有的進口品類,平均降幅高達55.9%,基本上擠掉了海外帶貨黨的利潤空間。

正是從這個趨勢來看,市內免稅店,正在幹掉海外代購!

動真格,市內免稅店來了!

市內試行免稅店,對很多城市而言,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一直以來,我國的免稅店主體都是機場、口岸和海口這樣特設的離島免稅店,海外消費的場景基本已被限制得死死的,而且,能享受免稅政策的也是有出境需求的一小撮人。

而在機場、口岸和離島免稅店之外,全國市內免稅店的數量是屈指可數的:96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國土上,到2019底只有13家市內免稅店,遠遠低於國土面積只有我們96分之一的韓國;而且中國的免稅店大多數持有國外護照的人員出境時才可以購買,而韓國的免稅店對國民開放的程度要高得多。

但是,國人對海外商品的需求一直以來都是澎湃高漲的,既然國內免稅店解決不了他們的需求,那就紛紛外擴,湧向日、韓等國唄!

於是,全球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免稅店基本被中國海外代購給「承包」了。以韓國為例,2015年,韓國免稅店的總銷售額為81.43億美元,其中44.76億美元是中國人創造的,佔到韓國免稅店銷售額的52%!

中國人對海外購的瘋狂把沒見過世面的韓國人直接給嚇懵了,到了2016年,韓國直接出臺了一個被視為是為中國人量身定製的限購令:每人在免稅店購買背包和手錶的總數量不能超過10件,化妝品、香水等同一品牌產品限購50件。但是,中國人最擅長的人海戰術很快就來了,全國人都做海外代購,還發動親戚朋友的全家人一起做海外代購!

而在全國的市內免稅店陸續放開後,那些由中國的海外購創造的海外免稅店的輝煌估計會一去不復返了。

首先,在機場免稅店的人設下,國民的海外購需求其實上並沒有充分爆發出來:本來出個國都有很多必帶的東西,機場離市區又那麼遠,行動非常不方便,誰還那麼認真地在免稅店大張旗鼓地購物啊?而免稅店開到市內後,下班後直接漫步過去就把東西給買了,長期以來被冰凍的消費熱情也會徹底被喚醒。

其次,國內機場免稅店的購物體驗真的好不到哪裡去:場地太小,品類不齊全,有時同樣一件商品和國外免稅店相比價格還是要高出不少。原因也很簡單,機場免稅店是要收租金的,而且是很貴的租金。而王府井集團地方打造出的免稅店,就是要把購物體驗提升到沒邊沒邊,讓喜歡海外購的人樂不思蜀、流連忘返!

面對疾風吧!市內免稅店說來就來了!

市內免稅店背後的商業邏輯

為什麼這個時候國家會大力支持市內免稅店的發展?

現在是什麼時候?後疫情時代,非常需要消費的抬頭。所以最近這幾個月以來,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全國各地不斷推出消費券,地攤經濟持續火爆,疫情以來的第一個618電商節再破消費紀錄。

但是,如果當前的消費只有這些內容,還只是虛假的經濟復甦!

為什麼?國外的疫情還沒有得到好轉,正常的海外購還是有太大的風險,也就是說,此前洶湧的海外購熱情不在此列啊!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的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從當初的2.1萬億一路上升到2019年的10.8萬億,平均一年增長了25%以上。這說明,中國人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間。

與其讓這些無處安放的消費熱情揮霍在海外,還不如用他們的海外購熱情來反哺國內的經濟。

從這個思路延伸出去,今後,不光是北京,也不止是王府井,而是在全國的各個城市,在每個城市的顯著地點,都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市內免稅店。

只是,這個時候最落寞的,就要說是海外代購了。

誰能想得到,打敗海外代購的,不是他們的同行,不是朋友圈的微商,甚至不是傳說中摧毀實體經濟的電商,而是,國內免稅店?

作者:電商君

相關焦點

  • 香奈兒國內降價海外代購叫苦:下單客戶要求退訂
    此次價格調整後,香奈兒幾款手袋歐洲與中國價差將不超過10%,這也令海外代購頓感措手不及。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海外代購對此憂心忡忡,認為此舉讓需要代購的客戶減少很多,代購也會變得無利可圖,「如果將來歐洲價格再往上漲,這生意就沒法做了」。  代購的包還沒到手國內就降價  「哭啊,我上個月還找代購在法國帶了一個包,現在還沒到手呢,國內就降價了。」
  • 海外代購最好選直郵國內網站
    原標題:海外代購最好選直郵國內網站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進出口貿易的迅猛發展,物流運輸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頭。在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相關物流糾紛也時有發生。「雙十一」購物節將至,為幫助物流企業和網友在此期間依法處理物流糾紛,11月5日上午,順義法院召開物流糾紛審理情況通報會。
  • 海外代購六成假貨成行規 全球產業鏈黑幕曝光
    直到與那個所謂「全球海外代購網絡平臺」合作之後,蘇女士坦言,自己心裡越來越沒底。蘇女士所說的「全球海外代購網絡平臺」,是在店鋪信譽做到兩鑽之後,主動聯繫她的一家「供貨商」。對方表示,自己專做海外代購渠道,可以給蘇女士做亞洲各品牌護膚品「代理分銷」,只要蘇女士按照他們的「銷售指南」做,利潤翻倍不成問題。
  • 英國華人揭秘代購產業鏈:國內國外均有辦事處,利潤來自退稅
    自從2019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文簡稱《電商法》)頒布並實行之後,代購行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儘管《電商法》並不僅僅針對海外代購,而是旨在監管整個網絡電子商務範圍內的交易。然而這項法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後許多代購從此就銷聲匿跡了,尤其是奢侈品代購這樣金額較大的代購。
  • 海外代購只有一成是真貨?原來代購裡面還有一個「神秘組織」...
    我有個青梅竹馬,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派往日本,2007年開始在某寶做日系護膚品化妝品的代購。最初開店,是因為總有人找她幫忙買這買那,然後往國內寄,她人極好,又很隨和,雖然麻煩,但是一直都在幫忙。於是我們就說,你乾脆開某寶代購店吧,這樣大家付錢給你可以走支付寶很方便,你還可以順便賺賺無知路人的錢,後來就有了這個代購店。
  • 代購行業「倒春寒」:海外疫情或致「人肉代購」走向停擺
    有代購告訴記者,現在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在國內開設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等,線上模式沒有了房屋租金,產品的價格也較以前有所降低。海外品牌也在不斷探索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推出各類營銷活動,留給代購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
  • 人民日報:海外代購藥品流行國內市場,怎麼管?
    一些網紅藥因「見效快」而在國內市場流行,網購流程很簡單王迪所使用的減肥藥,是國外一家美容機構生產的,因其見效快、減重明顯,2013年起在國內市場流行開來。記者找到一些賣家宣傳資料,均聲稱服用這款減肥藥後,一般一個月可減重8至15斤。
  • 揭秘|假「海外代購」:這些年你買的代購產品也許正是冒牌貨
    如今的代購日益風靡,誰的朋友圈都有幾個代購的小哥哥、小姐姐。每日曬著購物日程,身上各種大牌,我們就對此深信不疑。昨日一篇為《揭秘假「海外代購」:高仿GUCCI變微商「海淘正品」》的文章火了。文中提到經營高仿貨的店主向前來訂貨的微商介紹,物流可以顯示貨物由國外發貨,包含海外代購票據,清關信息,包的品質上幾乎以假亂真。
  • 海外代購的「暴利」秘密!
    海外代購,前兩年湧現出很多從事專業海外代購人,化妝品,奢侈品,品牌衣服鞋帽,奶粉,日常消費品,什麼都代購。因為各國關稅不一樣,所以,這些東西在各個國家售賣的價格也不一樣,化妝品日韓代購的比較多,奢侈品,衣服歐美的居多。網際網路社會,什麼商品是哪個國家的牌子,在哪個國家賣的最便宜,網上都能查到。
  • 蘑菇街搶佔海外代購:導購電商如何做好代購
    雖然蘑菇街海外代購頻道開展了已有近兩個月時間,但蘑菇街公關部負責人徐達也坦言,海外代購背後所涉及的各項程序紛繁複雜,且正處於探索階段,未來,蘑菇街的海購業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談及為何會選擇海外代購作為蘑菇街現階段發展的切入點時,徐達不諱言稱,「海外代購就適合導購平臺做」。  一方面,目前市場上所代購的商品,如化妝品、奶粉等都是用戶認知度較高、比較容易為用戶接受的東西。
  • 消費- 海外代購哪個網站好海外代購網站排行有哪些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國貨也滿足不了一些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了,於是很多人都開始潮流起海外代購來,海外代購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那麼海外代購哪個網站好呢?面對如今這麼多的海外代購網站,海外代購網站排行又有哪些呢?
  • 三招助你辨真偽海外代購商品真假
    「全球買手採購,100%正品,海外小票,專櫃驗貨。」關注過海外代購的朋友對這句話一定不陌生,在淘寶店鋪、微購朋友圈常常能看到。國外商品只要國內價格N折就到手,在國內外價差的誘惑下,海外代購成為消費新寵。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消費者通過海淘、代購、境外旅遊購物等方式消費6000億元,其中700多億元為網上代購消費。
  • 離職空姐代購逃稅獲刑 海外代購面臨洗牌
    一時間,海外代購行業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自從空姐代購逃稅被判11年後,我們也不敢有大動作了。現在代購比以前慢了。」淘寶一家英國ASOS服飾代購店的老闆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淘寶網「全球購」頻道裡不少海外代購商家心生惶恐,生意停頓。有專家建議,應儘快對網上海外代購立法予以完善。
  • 海外代購「坑多水深」 你海淘時中過招嗎?
    最近,她考慮買冰箱、烤麵包機等大件商品,如果外國網站沒有,就打算找人代購。  然而,海淘畢竟是從海外購物,每個環節都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式的麻煩。  比如國外國外的生產標準不同,國外市場上銷售的小家電與國內銷售產品執行的製造標準不同,直接拿到國內來用不了。
  • 海外代購三部曲之最全簡史
    只存在於在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或者是在外工作的國人,每年回家的時候幫親戚朋友帶點國內沒有的化妝品、手錶、皮包等物品。人們總是更期望得到他們從國外帶回來或者寄回來的物品,因為這些物品有些國內沒有,有些國內有但是價格高昂。而跑腿的次數一多,委託人自然要給些「小費」感謝。久而久之,以收取商品價格10%的代購費,成了不少代購的共識。
  • 成本上升 海外代購還有「好日子」嗎
    海外代購品未經我國認證——用心思量,當心風險  新規定使當下遊走在政策邊緣的海外代購業務面臨洗牌,但強調依法納稅將使這種「商業模式」更加規範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受海關新規衝擊最大的將是代購國內已經進口的商品,「對於國內沒有的海外商品,即便徵收進口稅,需求可能依舊存在。」
  • 【驚人內幕】海外代購只有一成是真貨?原來還有一個「神秘組織」...
    淘寶內部人士親自揭秘海外代購內幕。水巨深!!!拒絕被騙,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海外代購的水到底有多深……我有個青梅竹馬,之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派往日本,2007年開始在某寶做日系護膚品化妝品的代購。最初開店,是因為總有人找她幫忙買這買那,然後往國內寄,她人極好,又很隨和,雖然麻煩,但是一直都在幫忙。
  • 網購海外代購真假:假貨先出去,再回來
    一位目前在洛杉磯遙控國內十幾家網店(淘寶,天貓等)的美籍華人告訴我:這些假貨只有賣回國內,因為仿造的外國品牌,解決了國內的工人工作,來個打假運動,廠房所在地的工商稅務還可大發一筆,而且國人也沒有任何辨別能力和投訴舉報方法。他們在美國所做的就是:租一棟別墅,然後觀察國內網站上什麼產品炒得火爆,再從國內通過中國郵政,一個件一個件的將義烏,廣州產的仿貨郵寄到海外囤積做供貨商。
  • 【新鮮速遞-特別企劃】|錢珺|青年的代購與代購的青年:海外代購的品牌驅動策略 2019年第1期
    關鍵詞:背書人;海外代購;青年;品牌驅動青年群體是當下中國社會最有實力的消費者,他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追求美和物質生活的富裕,注重生活質量和消費質量的提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社會的繁榮發展給予青年人更多的選擇空間和選擇自由,但面對日益開放、複雜、多元的消費需求,國內市場沒有給青年人提供完全符合其理想的消費環境。
  • 個人海外代購蕭殺:逝去的美好時光
    做個人代購十多年以來,她從未感覺像現在這般艱難。自2019年1月1日《電商法》實施以來,這個行業的微利已經眾所周知。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肉代購部分已經離場。 個人代購可粗略分為二種,一是私人包裹郵遞;二是個人攜帶通關,即人肉代購。而海外代購貨品的售價通常由五部分組成:產品海外售價、當地的消費稅、國際國內快遞費用、關稅和利潤。 於麗還在微利中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