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豬籠草也不願意成為食肉植物

2021-01-10 網易

2021-01-09 12:17:08 來源: 鍾銘聊科學

舉報

  提到食肉動物,我們並不陌生,比如:獅子、狼等,然而提到食肉植物,在自然界中似乎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豬籠草就是其中之一。

豬籠草的陷阱

  豬籠草並不是一種植物,而是一個大家族,一共有120種左右,它們都很喜歡生活在潮溼的熱帶森林裡。

  

  豬籠草有著特殊的器官——捕蟲籠,僅從外表來看,它很像是一個馬桶,事實上有些豬籠草真的把自己的捕蟲籠當作馬桶在使用。

  馬來王豬籠草就是自然界的馬桶,它的捕蟲籠高度可達41釐米,寬約20釐米,體內的容積為3.5升。巨大的捕蟲籠使得它們有能力捕獲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老鼠,鳥類等,然而它們偏愛的卻是各種動物的糞便。

  

  它們的捕蟲籠上方有一個蓋子,蓋子會分泌花蜜吸引著周圍的動物,尤其是小型哺乳動物。然而這些花蜜中含有瀉藥,當小動物舔舐花蜜時它們就會忍不住排便,排出的糞便剛好就會掉進小籠子裡。

  

  除了喜歡把自己當作馬桶的馬來王豬籠草外,其他的豬籠草更喜歡覓食昆蟲,尤其是螞蟻。比如:白環豬籠草喜歡捕食白蟻。白環豬籠草外部有一層白色的環,這些環會吸引白蟻前來覓食,當白蟻攝食白色的環狀物時,前赴後繼的白蟻會將前面正在攝食的白蟻推向豬籠草的內部,而捕蟲籠內壁光滑無比,一旦滑入其中,它們很難逃生。

  

  豬籠草內部會分泌消化液,這些消化液會將白蟻消化,獲取營養物質。

  還有一部分豬籠草本身無法分泌消化液,但它們和昆蟲達成了協議。一些昆蟲會取食豬籠草辛辛苦苦捕食的獵物,作為回報它們會將糞便留在其中,供豬籠草利用。

  儘管豬籠草的捕獵方法大不相同,但它們都是屬於「食肉」植物,那麼問題來了,它們為什麼要演化出這種特徵呢?

豬籠草為什麼要食肉

  其實,豬籠草之所以要吃肉,是為了補充能量。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除了需要陽光之外,也離不開水和有機質,然而豬籠草生活在多雨潮溼的熱帶森林中,這裡的土壤常年受到大雨衝刷,使得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較少,尤其是氮素的含量較低。

  

  當地其他的植物,要麼會通過發達的根系獲取足夠的營養;要麼會提高獲取有機物的能力,而豬籠草則採取了捕獵的方式來獲取有機質。

  它們分泌的花蜜會吸引昆蟲,而昆蟲不慎跌落到捕蟲籠後,捕蟲籠內的消化液會將它們慢慢分解,分解後的營養物質可以通過捕蟲籠吸收,提供給植株,用來滿足生長的需求。

  

  對於豬籠草,人們誤解較深的在於豬籠草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比如:曾經有媒體報導過,豬籠草捕食老鼠的畫面。但對於豬籠草來說,它們並不願意捕食體型較大的生物,尤其是哺乳動物。

  

  這是因為豬籠草沒有牙齒,無法將動物的遺骸切割成碎片,而它們又生活在高溫潮溼的環境中,使得籠內遺骸的分解速度較快,會導致豬籠草內部的微生物大量滋生,而它們本身的酸性黏液又無法徹底殺死這些微生物,會使得豬籠草自身也會被微生物分解,不利於它們的生長。

  因此儘管有些豬籠草體型較大,但它們也不會捕食小動物,而是要麼捕食小型昆蟲,要麼是為了獲取小動物的糞便。

  

  豬籠草可以捕蚊嗎?

  既然豬籠草喜歡捕食昆蟲,那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種植豬籠草來捕蚊呢?

  其實捕蚊這件事,豬籠草真的做不到。首先,蚊子也分為雌性和雄性,而叮咬我們的都是雌性蚊子,它們在懷孕時會採用叮咬人類以及其他溫血動物來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而不是採食植物花蜜,所以雌蚊子對豬籠草的花蜜不感興趣,因此豬籠草無法捕食雌蚊子,只能捕食雄蚊子。

  

  另外,豬籠草的捕蟲籠內有時會有積水,而蚊子可以在豬籠草內部的積水中產卵,繁衍後代。也就是說,豬籠草不僅無法消滅蚊子,甚至還能夠幫助它們繁殖後代。

  除了豬籠草之外,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的食肉植物,比如:茅膏菜,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生活的地方,土地相對比較貧瘠,為了獲得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它們不得不親自捕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植物是如何逆襲成為「吃葷」的?熟練的綠色獵人 —— 食肉植物
    一些非食肉植物花了數千萬年才讓它們變得飢餓的,但食肉的轉變也給了這些植物很多優勢。實際上,食肉植物通過捕捉和食用營養豐富的動物獵物,從而扭轉了局面——使它們能夠在營養貧瘠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為了研究食肉植物的進化過程,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Jörg Schultz副教授帶領了國際植物學家和生物學家團隊從數百種食肉植物中選擇了三種相關的食蟲植物(都屬於茅膏菜科),並且比較了三種現代食肉植物的基因組和解剖學。
  • 食肉植物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吃肉高手?
    關於食肉植物,大家並不陌生,很多人家裡養著捕蠅草,有人甚至讓它吃過泡泡糖,今天就和大家說說食肉植物。
  • 特好養的幾種豬籠草品種,適合新手養的食肉植物
    對於一些不太精通養花的朋友來說,養護食蟲草植物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如果想要養好食蟲植物,建議先從豬籠草開始養,它雖然是食肉植物,但卻非常好養護,對光照需求不多,外觀比較獨特。對於新手來說,我會給大家推薦幾種特別好養的豬籠草品種,包括常見的翼狀豬籠草,它也叫紅豬籠草,是原本生長在菲律賓的一種食蟲植物,在溫暖的環境下就長得特別好。上圖為翼狀豬籠草葫蘆豬籠草,它原本是生長在山地森林裡面的一種高地豬籠草,植物喜歡涼爽溼潤的環境,養護的溫度不用太高。
  •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哪個長途大貨司機願意開夜車?
    哪怕不是大貨車的責任,大貨車依舊避免不了危險兩個字。其實如果總跑高速的話,你會發現,實際上大多數高速服務區在晚上反而很少有大貨車,基本上他們都是在高速上不停的前行著,那麼,為什麼長途大貨車司機願意晚上開車,他們不嫌累嗎?講真,說大貨車司機不累的,基本上大多數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那種,別覺得我說這話過分,實際上用一個字形容大貨車司機,就是累,兩個字則是很累,三個字則是非常累。
  • 自然界十大食肉植物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都是不盡相同,大家都對哪些植物比較了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自然界的食肉植物,看看都是哪些竟然還要吃肉生存,下面小編會給大家說到十類食肉植物,大家可不要錯過。1、豬籠草與其他食肉植物一樣,豬籠草生長在貧瘠或者酸性土壤中,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澳大利亞和北美洲。豬籠草的「殺手鐧」是一個裝滿液體的深囊,我們稱其為捕食囊。
  • 看似可愛的小白兔狸藻竟是殘暴的食肉植物!
    看似無害的植物也愛葷腥兒?!想想有點好奇,又覺得有點可怕.下面我們就來認識幾種常見的食肉植物,並揭秘它們是如何食肉的。在《植物大戰殭屍2》中,有一種奇怪的植物叫食人花射手,它看上去像是捕蠅草和吸塵器的合體,能把殭屍吃掉後從腦袋吐出。
  • 花花草草的逆襲——食肉植物
    1094年出版的《自然界的藝術形態》,作者手繪的食肉植物豬籠草。curid=537012食肉植物也稱為食蟲植物,雖然它們也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自給自足,但是似乎食肉植物們並不滿足。它們進化出了一套能夠捕捉昆蟲的系統:用色彩和氣味引誘昆蟲,分泌消化液消化獵物並吸收。這些被消化的昆蟲成了額外的營養來源。
  • 3個最危險的食肉植物,它專門以肉食為生!可能就在你身邊隱藏著
    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數植物都是通過「吸收天地精華」才得以生存的,它們深埋於土地汲取養分,飲用雨水與露水,通過光合作用來呼吸。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也廣泛存在肉食性植物,它們能像動物一樣,大口吃肉。植物是怎麼進化出肉食性的呢?如果能探討出其中的原因,是否也可以通過某種方法讓非肉食性植物也能「吃上肉」?最近科學界的一項發現,給出了答案。
  • 豬籠草除了吃肉還依賴動物糞便生存?它無法逃避成為公廁的命運
    豬籠草是一種來自熱帶的植物,即使在如今一些家庭也喜歡在夏天把它養在家裡,不只因為它們的外形可愛,想一個圓圓的錢袋,還因為它們是一種專門吃蟲子的植物。如果夏天家裡蚊子多,還可以養上一兩盆用來防蚊。豬籠草主要生長在熱帶,雖然在我國南方也有生長,但目前我國花卉展中的多數都是國外的品種。
  • 世界上這幾類食肉植物,最大的可食水牛
    在世界中大多數植物都是靠土壤來來獲得養分的,但是這五種植物跟卻跟這些完全不一樣,是通過捕獲動物並且通過消化來獲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它們大多生長在土壤貧瘠的高山溼地或地底沼澤中。下面就跟大家說說這五種植物都有哪些?
  • 植物「食肉」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揭曉了!
    首先,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植物食肉真的存在嗎?其實這個現象並不罕見,像豬籠草、金星捕蠅草、茅膏菜等等。而像金星捕蠅草這樣的食肉植物已經進化成為熟練的昆蟲獵手。那麼關於植物食肉的真相到底是如何?它們的進化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大約7000萬年前,當恐龍在地球上漫遊時,一種基因異常使一些植物變成了肉食動物。
  • 土瓶草基因組揭示植物的食肉機制
    但是,自然界最不缺的就是例外——個別植物進化出了捕食動物的能力。在它們美豔的外表下,藏著各種意想不到的武器。它們是各種昆蟲和節肢動物(甚至有時是小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噩夢,它們被統稱為——食肉植物!自然界大約有630種食肉植物,從6個不同目開始獨立進化出了食肉性。完整的食肉性必須包括吸引、捕捉和消化這三個過程。
  • 狡猾的食肉植物只吃素會餓死嗎?
    食蟲植物這個名字其實並不規範,只是大家叫順口了,正確的叫法應該是食肉植物(carnivorous plants),因為它們的獵物並不一定是昆蟲。一種植物被判定為食蟲植物,有兩個標準,一個是要有捕蟲結構,還一個是要能分泌分解蛋白質、幾丁質等物質的酶。
  • 都知道豬籠草是熱帶食蟲植物,那豬籠草是怎樣吃蟲的?
    如果大家看完後,還有不懂的地方,或者作者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指正。關注熱帶植物的朋友,都會知道有一種比較奇怪的植物,就是豬籠草。為什麼說它奇怪呢?就是因為它可以吃動物。熱帶植物都喜歡高溫高溼的環境,所以保持豬籠草所喜歡的溫暖溼潤,是養護好豬籠草的前提。第二, 在豬籠草生長期的時候,要多多澆水。平均一天4-5次。在這裡,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不要使用腰水。
  • 好奇臉,這3種食肉植物竟然是這樣吃肉的?能消化得了嗎?
    2019年8月1日,hello大家好,今天來和大家介紹幾種恐怖的食肉植物,不要被嚇到哦,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吃肉的吧。豬籠草顧名思義,豬籠草因為其圓筒形的下身稍微膨脹,並且上方有個像蓋子一樣的東西,所以形狀有些像豬籠而得名。
  • 頂級園藝大師,如果不是對植物喜歡到死,是絕對做不了「植物獵人」
    而父親告訴他一定要去基納巴盧山看看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豬籠草。正是這一句話勾起了他心中強烈的的好奇心,他決定去徵服這座東南亞最高峰,去看看究竟是多大的豬籠草。在歷經8小時從熱帶到寒帶的環境劇變後,終於,西畠清順在這座赤道附近海拔4000米的高山上見到了傳說中的最大食肉植物。
  • 豬籠草是「坐便器」?或許你對植物智慧一無所知
    「騙子植物」蘭花如何行騙?豬籠草如何與動物「交易」從而獲取營養?……與動物一樣,我們身邊的植物不是沒有心機的「傻白甜」,而是富有生存智慧的自然界強者。沒人會說自己是植物,也沒有人說每天回家後,自己不用吃飯,不用睡覺,只需要把腳插在花盆裡。就算你把腳插在花盆裡,也獲取不了營養。另外,我們能讀懂動物的很多行為,卻很難讀懂一棵植物的心思。比如,我們知道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營養的,但卻弄不明白它是如何吸收太陽光的。就算我們把自己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我們還是弄不明白。
  • 如何養好食蟲植物豬籠草
    豬籠草是我最早養的食蟲植物,當時也是因為對食蟲植物的好奇,才想買一棵回來看看是否真的能食蟲。能食蟲當然不假,只是我當時養護不當,導致豬籠草的籠子的枯掉了。後來還被來我宿舍看花的小夥伴壓傷了主莖。這時它還堅強的活著,只是被我帶回家後,福建颳了颱風,被一塊木板壓死了。
  • 植物是如何進化出肉食性的?
    維納斯捕蠅草重組了自身現有基因,使其可以食肉。圖片來源:PASCAL GOETGHELUCK/MINDEN PICTURES植物是如何進化出肉食性的?在196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恐怖電影——《恐怖小店》裡,只需要一滴人血。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簡單。
  • 豬籠草如何「吃」蟲子
    豬籠草  ■付雷  大多數的植物是靠光合作用來製造養料的,不但供給自己生長,還給動物提供食物。但世界這麼大,總有特殊分子,比如有那麼幾種植物,既能進行光合作用生產營養物質,又能以動物為食,而且胃口還不小。豬籠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豬籠草屬於雙子葉植物中的瓶子草目豬籠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攀援生活為主。葉子是細長的,中間的葉脈延長到葉子外面成為長長的卷鬚,卷鬚的末端通常掛著小籠子一樣的補蟲器。豬籠草也是開花的,夏秋時節,一束小花開在一起,奼紫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