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大年初二開年飯,懷集人都吃些什麼?

2021-02-17 懷集發布

作為吃貨懷集人

開年飯吃的同時

還要體現特色特色——

「講意頭」(「討彩頭」)

懷集人餐桌上的菜式不但豐富多彩,

食材和菜名更講究吉利,充滿喜慶

讓歡聚的親朋吃下去的都是福氣!

雞 :大「雞」大利

民間俗語說:「無雞不成宴」,懷集人待客,以雞為上品。如果貴客臨門主人不殺雞招待,就是失敬。飯桌上的各種雞類菜式,都會美其名曰「丹鳳朝陽」「百鳥朝鳳」「龍鳳呈祥」 等,象徵吉祥如意。

魚 :年年有餘

魚點解成為必備的菜式?因為年年有魚是「年年有餘」諧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富足的代表,除了要掛金魚的年畫,魚也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菜餚,而且還要吃剩一點點,象徵「年年有餘」。

燒肉 :紅皮赤壯

燒肉有一個更形象的稱呼:「紅皮赤壯」,寓意家中各人身體健康,龍馬精神。

髮菜豬手 :發財就手

髮菜,取其發財之意,髮菜燜豬手則寓意「橫財就手」,部分講究的廣東人更是指定要「右手」,和就手同音,而不要「左手」因為和「阻手」諧音,髮菜除了跟豬手搭配,與蠔豉也更配哦!髮菜炆蠔豉即「發財好市」,賺到「盆滿缽滿」。

豬脷:大利

豬脷即豬舌,大吉大利之意。懷集人一般不叫豬舌,因「舌」與「蝕」同音,所以一直堅持用粵語報這種食材的名字「豬脷」「諸利」,乜都有利,八方笑迎,所以一般豬脷除了燜冬菇髮菜蠔豉等食材外很多人也喜歡用豬脷來煲老火靚湯。

蝦 :開心快樂

蝦,除了代表富貴、吉祥,更形象的是代表「嘻嘻哈哈」,寓意笑口常開,開心快樂。

冬菇生菜: 金錢財富

圓圓的冬菇就像是一枚枚的「錢幣」,象徵金錢而生菜即有「生財」之意,一道「冬菇扒生菜」就有招財進寶的祈願。

除了餐桌上的菜要講意頭,懷集人過年吃的糕點也同樣蘊含著好意頭。

年糕年糕,年年高升,象徵收入、職位和小孩子都一年比一年高。是年糕是橙紅色的粘糕,屬甜味,由糯米、片糖及豬油製成,通常切片煎熟食用,比較油膩。傳統上,過年的時候,老人家都會蒸年糕,在年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攜鴨帶雞地回娘家的時候,年糕就是老人家給「外嫁女」的回禮。

所謂「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懷集人製作煎堆由來已久,在煎堆「家族」中,品種眾多,煎堆五味調和,鹹甜適當,意謂人丁興旺,花開富貴,合家平安,萬事大吉,寓示著人們的美願。為民間過年,必備的食品,而現在也逐漸流行送煎堆,而這也代表了對朋友的祝福。

角仔又稱「油角」,是廣東人過年的必備食品,不少家庭現在還保留這自炸油角的習慣。角仔的形狀與餃子相似,但比餃子要飽滿得多。角仔在新年中代表的是飽滿的荷包,荷包鼓鼓,餡越多,來年荷包就越鼓。

茨菇帶有箭頭的小尖芽,被人戲稱為「茨菇丁」。「茨菇丁」喻意百子千孫。在懷集人看來,茨菇代表男丁,吃茨菇能討個好彩頭,寓意著添丁發財,是人民盼望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

懷集人過年吃糖果除了寄望生活甜甜蜜蜜以外,意思還有很多,每一種所代表的都不一樣。糖蓮子、糖馬蹄(荸薺)、糖蓮藕這種涼果年貨幾乎是每家必備的,品種很多,還有糖冬瓜、糖椰絲、糖椰片、糖紅蘿蔔、甜欖等等,意頭寓意都很好。糖蓮子寓意年生貴子,糖馬蹄就是預示來年做事馬到成功、前途飛黃騰達,糖蓮藕,就是寓意年年都有,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糖冬瓜,一般瓜類都是表示團圓,所以瓜子也有團圓的寓意。而糖紅蘿蔔、椰絲、甜欖等一些賀年食品都有自己的寓意,這裡就不多舉例了。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開年飯吃起來
    大年初二——開年飯吃起來 很多地方稱為「開年」 意為一年的開始 小m跟大家探討 一下初二的習俗吧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嶄新開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過年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因為過年的時候不僅家裡人可以團聚在一起,而且忙碌了一大年也希望能夠適當休息一下。
  • 大年初二,回娘家、吃開年飯…廣東人都吃吃吃些什麼?
    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開年,謂之一年之始,要吃開年飯。另外一個流傳很廣的習俗是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正月初二三,路上儘是小生和小旦。」這句民間俗語描繪的正是女兒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情景。那麼,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 大年初二「回門」有禁忌,還有哪些習俗講究?網友:中招啦!
    習俗一:回娘家「姑爺節」這一風俗在各地的時間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選擇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姑爺們都打扮得整整齊齊,帶著穿盛裝的夫人和孩子,提著大包小包,前往老丈人家過年,成為一道靚麗的市井風景線。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禮品,走親訪友。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 大年初二這裡的商人要吃開年飯,不僅美食滿桌,有三道菜寓意吉祥
    無論距離多遠,工作多忙,在大年三十,大家即使遠隔千裡,都會回到家中,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年夜飯」。但是,各位讀者你們是否知道,在大年初二時,還有一頓「開年飯」要吃呢?而廣東的商人,非常重視這頓飯,其中有三道菜還有非凡的寓意,您想知道情況嗎?下面小編就給您從頭揭秘。
  • 大年初二|今天為什麼要回娘家?
    大年初二|今天為什麼要回娘家? 【吃「開年飯」】 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 菜式多樣 皆取吉祥之意
  • 正月初二打牙祭可以宰雞嗎?這是哪個地方的什麼樣的習俗?
    廣州地方傳統習俗,這裡不像這中國大部分地方,初一有酒有肉吃,他們要到正月初二才是一年之中的頭牙,要吃開年飯,也就是一年開始時的第一次打牙祭。什麼是開年飯呢?按當地傳統,大年初一是吃齋的一天,這種習俗南嶺以北有些地方也有這種民俗,但也是少數地方。
  • 大年初二 | 拜財神!回娘家!這麼做最吉利....快看看!
    今天就是初二了,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習俗。朱元璋大怒:「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地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在家待一天伺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說著就把女兒攆了出去。打那時起,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就成了民間習俗,延續至今。
  • 大年初二都幹啥?
    大年初二是接財神的日子,打開家裡的水龍頭一邊接水一邊說著接財神之類的話,接到的水也不要倒掉,這就表示把財神請回了家!那麼今天都有什麼風俗呢?一起來看看。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
  • 【傳統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應該知道!
    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開年,謂之一年之始,要吃開年飯。另外一個流傳很廣的習俗是出嫁了的女兒要回娘家。那麼,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
  • 大年初二風俗與禁忌
    明天就大年初二了,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回娘家只吃中午飯,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女兒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兒,當姑姑的必須要給侄兒紅包。回娘家並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國陝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習俗,是與收麥打場的季節相關,俗謠云:「收了麥,打罷場,誰家的閨女不看娘。」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雞是少不了的,燒肉取「紅皮赤壯」(身體健康)之意,炒飯取意「大顯身手」;豬脷(舌)取「大利」之意,還有生菜,取意「生財」,蒜喻能寫會算,蔥喻聰明,韭喻長長久久等。芹喻勤勞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樣菜,上列幾種均在其中。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大年初二,咱們民間大年初二都有哪些民風民俗呢?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
  • 大年初二開年飯,這5種菜記得端上桌,寓意財運來,生意人要多吃
    大年初一為吃齋的一天,那麼大年初二便是一個新的開始,謂之「開年」。
  • 大年初二吃開年飯,推薦6道吉祥菜,好吃好做且寓意好,別錯過
    大年初二這一天俗稱「開年」,謂之一年之始,所以在飲食習俗方面,大年初二這天的飯稱「開年飯」。作為廣東人,開年飯吃的同時,還要體現特色——「講意頭」(「討彩頭」),菜式不但豐富多彩,食材和菜名更講究吉祥寓意,充滿喜慶,讓歡聚的親朋吃下去的都是福氣!
  • 開年飯一定要豐盛呦~
    ——o開年飯·娘家宴 o——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正月初二】歸寧之外,還有啥習俗?
    留在大家腦海裡的關於「大年初二」的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去姥姥家,這與傳統習俗「歸寧」相關。那麼,還有哪些特色的民俗,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準確來說,初二回娘家是「歸寧」婚俗的一部分。歸寧,是指已嫁的姑娘回家看望父母,通常在婚後的第三日,又稱「三朝回門」,這天娘家要辦「歸寧喜宴」。「歸寧」一詞出現得很早。
  • 【春節小知識】大年初二回娘家習俗的由來
    祭財神、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過年風俗。這一天很多地區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以前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也有另外一個說法。
  • 大年初二年俗你知道嗎?原來開年飯上的菜有這麼豐富的寓意!附贈猴年最全養生月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 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說法眾多,其中一個民間說法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不管初幾回娘家,就我那飯量,都會把家裡「吃窮」!!!)。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