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紫琅公園景觀設計 | AECOM

2020-12-16 LAC景觀網

「已經成為南通公眾打卡熱點的紫琅湖,其魅力遠不止於超高顏值,更是為城市一直以來洪澇和熱島問題提供高品質解決方案的典型示範。」

Zilang Park has transformed into one of Nantong’s must-see attractions while effectively mitigating flood and the effects of urban heat island in the city.



2016年底,為了進一步完善中央創新區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南通市政府著手推動南通紫琅公園(以下簡稱「紫琅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位於該區域中心的紫琅公園,佔地266公頃,其中生態棲息地面積150公頃,具備防洪調蓄能力的水域面積116公頃。場地中規劃了一條超過14公裡的生態慢行綠道和一條長達20公裡的生物走廊,不僅將人與自然相連接,也為遷徙鳥類、授粉昆蟲等各種物種提供了賴以生存繁衍的棲息地。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Nantong Municipal Government’s plan to promote the local central innovation zon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antong Zilang Central Forest Park (Zilang Park) started at the end of 2016.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zone, the park covers an area of 266 hectares, including 150 hectares of ecological habitat area and 116 hectares of water area with flood control and storage capacity. A 14-kilometer ecological greenway and a 20-kilometer biological corridor are planned on the site, which not only connects people with nature, but also improves biodiversity and stormwater management. 



目前,將於2020年底全面完工的紫琅公園為中央創新區的生態平衡和社會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高比例的綠化率成為提升公園區域空氣氧離子含量、降低人體體感溫度、減少環境噪音、增加空間舒適度的有效手段。生態設施的完善也為社會發展創造了新的機會。生態設施的完善也為社會發展創造了新的機會。2019年至2020年間,紫琅湖的落成令中央創新區實現了大幅度的遊客總量增長,吸引高新科技企業投資同比增長2.4倍,為南通當地就業率提升高效助力。

Moreover, the project brings great social benefits to the local area, including a rise in oxygen levels in the atmosphere, a drop in noise pollution and a reduction i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The improve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has also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2019 to 2020, the central innovation zone achieve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total number of tourists. The investment from high-tech companies increased 2.4 times on a year-on-year basis, effectively boosting local employment in Nantong.



讓這裡成為所有人的樂園

作為這片濱水森林公園的景觀設計團隊,AECOM不僅全面保護、保育和提升了150公頃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更從韌性生態的角度出發,通過修復河道、營造山體和山谷、豐富的疏林草坪來建立穩定的風廊微氣候系統,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都市綠心。

 

▲構建風廊,改善區域微氣候 


同時設計還為遊客提供騎行、慢跑和遊園的連續流線,貫通風景秀麗的立體慢行系統,為全年齡段的人群提供全天候的景觀參與空間,全面提升人體舒適度,使紫琅公園成為當地廣受喜愛的休閒目的地。

Additionally, the area provides a new destination for local people to engage in various activities along the lake such as jogging and sight-seeing.

 

▲為全年齡段的人群提供全天候的景觀參與空間


設計後的公園包括三大部分:山林和河道位於公園的北部,園區中部營造生態溼地,南湖則是公園最重要的濱水開放空間。

北部地區被設計成一個水系環繞的山地森林公園,起伏的丘陵地貌、開闊的湖泊水域和成片草坪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宜人的戶外活動空間。這片林地也因擁有不同地貌和水體而建立起穩定的風廊微氣候系統,區域內環境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中部的生態溼地成為展示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棲息地示範區。通過不同季相的60多種本地開花植物及40多種鄉土樹種的種植,營造出生態的水上森林,為野生鳥類和昆蟲等物種提供自然棲息地,展示溼地演替的過程。

The north zone is designed to be a forest park surrounded by watercourses. The open lake and lawns provide a pleasant outdoor space while the various landforms and waterbody create wind corridors to improve regional micro-climate by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carbon dioxide. 

The middle zone is an artificial wetland, which is also a bio-diverse paradise. More than 60 kinds of native flowering plants and 40 native tree species were cultivated for different seasons. An ecological water forest was created, providing natural habitats for wild birds and insects, and showing visitors the process of wetland succession. 


 

南湖是整個園區的雨水收集器,具有強大的彈性調蓄能力,有效緩解區域內澇問題。同時,湖區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閒新去處,湖濱跑道、湖山廣場、濱水遊樂場、休閒觀景臺和多功能運動場滿足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享受都市生態空間的需求,激發孩子們探索自然棲息地的興趣,發揮生態教育的重要作用。

The south lake is regarded as a 「bio-tank」 which collects water from the whole region with a resilient function. It interconnects with a bio-system that is built on green areas and communities, such as stormwater collection gardens and water shed mitigation facilities. 


 

▲南湖生態淺水漫灘提供兒童參與科普及親水活動的理想戶外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倡導綠色低碳的慢行交通系統,綜合考慮景觀節點的可達性,沿水系設置各種形式的連續步行系統,不同標高的步道、棧橋、平臺、臺階將公共活動廣場和園區的人行動線串聯起來,形成層次豐富的立體漫步系統,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適的步行體驗。


▲漫步在低生態影響的步道上,享受探索自然的樂趣

▲提供多元城市活動的湖山廣場,串聯狼山與南通大劇院,成為湖山軸線的關鍵景觀節點



用一劑良方,還一片清流

項目所在地南通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河道資源豐富,但也遭受著經常性的洪澇問題。在汛期和颱風季節城市內澇尤其嚴重,並對城市基礎設施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在快速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河道水質因為過度使用農藥、生活汙水排放等城市問題而被汙染,場地原有的河道也遭到嚴重破壞,逐漸喪失雨洪調蓄能力。面對頻繁發生的季節性內澇災害、日漸老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我們應該如何調節城市整體生態平衡、從根本上防治洪澇問題?

針對現狀問題,項目團隊意識到「水敏感城市設計」是應對挑戰的有效方法,將連續的河道和兩個生態溼地連接起來,打造「水敏感型景觀」,極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環境問題。

Nantong’s geological loca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itially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park’s design. The city is 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Plain and suffers regular flooding due to its copious watercourses. It becomes worse at the onset of typhoons. Radical urbanization and contamination from the overuse of pesticid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heavy destruction of watercourses.


▲建立以水道、溼地、湖泊為基礎的水敏感景觀框架,應對城市洪澇問題


「水敏感城市設計」是一種將「水」置於城市設計的開端並將其貫穿於每一環節,使水資源的使用、儲存和再利用在一個「可持續」的框架中運行的城市設計理念。通過高質量的規劃設計,「水敏感城市設計」將自然界的水循環、建成環境和傳統地下水系統有機聯繫起來,創造一個更為綜合高效的水循環系統,從而提高城市對洪澇災害的免疫能力和水質淨化能力。

以紫琅公園為例,現狀水道主要集中分布在場地南部,但互不連通的水道系統無法解決雨水調蓄問題。設計師提出了一個綜合的韌性水文設計框架,將連續的水渠和兩個人工生態溼地連接起來。人工溼地作為生態海綿過濾器,對進入南湖之前的水道水質進行過濾淨化。過濾後的水體進入南湖,通過大型湖區發揮調蓄作用以減輕洪澇的影響。目前,景觀湖體水質已經提升至III類水。

To mitigate these long-standing problems, AECOM used the 「Water-sensitive Design」 approach.

Since most of the existing watercourses were located south of the site, and the water systems on the two sides were segregated, rainwater could not be stored. Our design team proposed a framework for an integrated and resilient waterbody, which connects consecutive channels and two artificial wetlands. The wetlands serve as eco-sponge filters to purify the water before entering the south lake.




基於以上的理念,設計師模擬現狀水動力條件,建立了一個水力模型,以評估對不同水體類型的水質自淨能力,並以最終得出的結論對設計方案進行指導。結果表明,我們設計的生態系統理論上可在7天內實現水體自淨。實際操作中結合到長江的潮汐情況以及內河水質,實際淨化周期基本控制在15天內。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a hydraulic model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water’s self-cleaning capacity. It shows that the theoretic self-cleaning period is within seven days but is estimated to take up to 15 days considering the Yangtze River current and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inner course.



此外,微生物和水生生物修復技術成為穩定水質的重要手段,這項生態淨水技術被用於改善南湖水質,使其達到理想水質標準。生態淺灘和雨水花園也是水質提升的關鍵因素,它們作為人工表流溼地的重要環節,能有效提升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和雨水管理能力,進而實現韌性水文的目的。

In addition, the team also applied a technology to restore microbe and aquatic creatures in creating a self-cleaning water system in the south lake. This technology activates microbe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reproduction by supplying needed nutrition, and stabilizes the ecological equilibrium, which is significant in the water self-cleaning system.





項目信息

設計時間:2017-2018,完成年份:2020年底完全建成

設計團隊:鞠珩、吳琨、黃啟傑、楊振宇、龐舒婷、李文娟、徐芳怡、郭順漢、李毓賢、黃恭倬、梁海珊、張君弛、姜婧、李曉雨、張之彥、戴熙為、羅健萍、唐海玉、陳明、孫俊、雷森、王晶、施曦明、吳珅宴

項目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的中央創新區

用地面積:公園用地面積266公頃

攝影版權:©AECOM(攝影師:江丹、陳亮)

合作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園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森語景觀綠化工程公司

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通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客戶:南通市中央創新區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於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註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繫。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焦點

  • aecom最新景觀案例_2020年aecom最新景觀案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aecom最新景觀案例專題為您提供aecom最新景觀案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aecom最新景觀案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瀏覽數:7048 關鍵詞: 濱水公園設計 景觀設計案例 道路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平面圖 景觀鋪裝設計
  • 江蘇南通玩在哪?能去南通這幾個地方記得拍照
    南通,一個很有文化氣息的城市.在南通博物苑,可以回顧歷史,欣賞文物,也可以捧上一本書,找個地方坐下來靜靜的看看書,舒舒服服的待上半天,或是沿河欣賞城市的景色.南通,地處江蘇東南部,東臨黃海,南靠長江,是長江入海前的最後一個驛站。
  • 南通:創新區城市新中心建設加速 又兩大中心同時開工
    這是繼科技創新中心標誌性項目紫琅科技城7月正式開園後,南通創新區城市新中心建設的又一重大突破,此次兩大中心同時開工建設也必將為南通打造江蘇新增長極注入強勁動能。活動現場 丁從容攝南通市委書記徐惠民宣布開工。南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出席開工儀式並講話。活動由南通市委副書記、創新區黨工委書記沈雷主持。
  • 「南通紫琅湖」華燈溢彩 「天下第一燈」點靚通城
    從容攝1月15日,為期45天的首屆「中國·南通紫琅燈會」在南通市中央創新區紫琅公園正式開幕並對遊客開放。從容攝從容攝從容攝主辦方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燈會共有130餘組彩燈組成,由200位自貢彩燈工匠親赴南通精心製作,在設計上兼具寫意與創意,在製作上兼具觀賞性和藝術震撼力,在造型上更是融入了不少南通元素。
  • 江蘇南通:生態風光經濟帶 大美沿海捲軸開
    12月22日、23日召開的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再次「點將」南通: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魏欽穩介紹,按照「保護優先、應劃盡劃」原則,南通將海域、長江、內河水網、公益林、重要生態敏感區等納入生態保護空間,其中劃定海域生態保護紅線17處,包括如東大竹蟶西施舌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勺嘴鷸溼地公園、海門蠣蚜山國家級海洋公園、啟東長江口(北支)溼地等。在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加快實施的背景之下,南通還與上海積極聯動謀劃,聯手共築長江口生態保護戰略協同區。
  • 胭脂扣人行橋、百吉橋……景觀橋怎麼設計最創意?
    景觀橋梁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景觀優勢,作為城市重要公共開放空間,與城市廣場、街道及公園等場所相比,其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非常突出。 東南大學景觀橋梁研究團隊在多年創作設計積累的基礎上,逐漸提出景觀橋慢行系統設計要有文化性、協調性和舒適性。在此基礎上,也創作了如南京浦口胭脂扣人行橋、江蘇南通百吉橋、浙江湖州城北大橋和風荷橋、深圳前海橋梁群等一系列符合社會需求的作品。
  • 對不起,我要回南通了!|江蘇|上海|長江|南通
    從此,南通向南,不再「難」通!攝影師:山風說起南通,854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孕育了無數有關「建設」的精彩與傳奇。「四通八達」可以說是南通的代名詞,在造橋、修路、建設這些事上,南通真是「打遍」江蘇無敵手。
  • 南通這次贏得徹徹底底!最牛地級市2020大爆發……
    二期將以日本大阪環球影城設計理念為藍本,建設一座大型主題樂園。(航母公園示意圖)南通也要有奢侈品商店啦!屬於南通的奢侈品商店也要來了,總投資30億元、在南通市崇川區建設的希爾頓康萊德大酒店及奢侈品商場項目目前已經成功籤約。
  • 在城市中心留住田園鄉愁,南通崇川投資10億元打造都市農業公園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賁 騰 通訊員 石 唯)在城市中心如何留住田園鄉愁?1月8日,南通都市農業公園項目在崇川區正式啟動。崇川區計劃投入約10億元,在主城區打造集生產、生活、生態等空間於一體的都市農業公園,探索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 蒙古風格圖案在公園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內蒙古地區隨著體現民族風情的城市化建設推進,出現了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優秀公園景觀設計,通過對蒙古族傳統圖案的探析,可以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幽微心理對傳統造型藝術賦予的文化內涵。
  • 淺談行為學視角下的公園景觀設計 建科園林景觀設計
    公園是城市公共空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十幾年來,隨著城市公園使用對象的擴大化以及人們行為活動的多樣化,城市公園的設計也慢慢地從以設計者主觀決斷為主,轉變為重視和滿足使用者行為和心理需要的設計。所謂行為學是一種研究人類行為的學科,意指人對於環境及他人有所反應而表現出來的行為。
  •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哪裡?一點也不意外!
    在全國基礎教育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 這個強不僅是拔尖,還需要均衡;不僅包括省內的均衡,還要各市(縣)也要均衡、城鄉也要均衡。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 南通紫琅一小校長開學寄語:會當好時節,引歌舞悠揚
    8月27日上午,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學組織召開了本學期第一次校務會 。校長姜樹華以《會當好時節,引歌舞悠揚》為題發表了熱情洋溢、飽含深意的「開學寄語」,期待老師們能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會議由副校長柳小梅主持。
  • 江蘇南通:「防護鼻罩」助力抗疫一線
    目前,由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生產的「防護鼻罩」日產量達8000多個,至今累計捐贈武漢等抗疫一線4萬多個。「防護鼻罩」在外觀上與口罩相像,但只遮住鼻部、露出嘴部,方便醫護人員用餐飲水。↑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整理、檢驗「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CICPHOTO/許叢軍 攝↑2020年3月9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通某生活生產車間加工「防護鼻罩」。
  • 南通市區中小學對應小區(學區房),請您來補充!不斷添加中……
    隨著南通各中小學開學時間明確,(擴展閱讀:南通初三3月30日開學,開學即考試……南通中考各階段安排看過來!)不少家長也開始關注小學入學和小升初的相關政策了,今天我們來聊聊南通市區各中小學校對應的學區房,信息採集困難,難免掛一漏萬,有所差錯,懇請各位家長文末留言指正、補充!
  • 南通人工湖噴泉設計施工廠家(銘創)設計驚豔亮相
    南通人工湖噴泉設計施工廠家(銘創)設計驚豔亮相噴泉是由人工構築的結構或天然泉池中,以噴射優美的水姿,供人們觀賞的水景。常用於公園、廣場、園林等景觀工程的建設當中。
  • 「數」說2020年南通科技創業大賽
    歷時5個月,2020年南通科技創業大賽暨「通創薈」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8日下午,大賽在南通創新區紫琅科技城舉行頒獎典禮,大學生團隊組、團隊組、初創企業組和成長企業組等四個組別的獲獎團隊悉數上臺領獎。其中,特斯拉微波通信團隊和秋實數據團隊將落戶南通市北高新區,江蘇森信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落戶崇川區。近年來,動物疫病和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重,亟須高靈敏快速檢測產品對樣本精確診斷,進而採取針對性防控措施,從而將傳染病、汙染源「扼殺」在最初的溫床,保障動物健康與食品安全。
  • 江蘇人遊江蘇 南通飛鶴國旅2020首發
    來源: 鳳凰網房產3月29日上午7點20分,南通飛鶴國旅組織的「江蘇人遊江蘇,2020首發團」11輛旅遊大巴分別從南通客運東站、通州汽車站、海安汽車站駛出。此次首發團由南通飛鶴國旅總社聯動縣區分社積極營銷,共組織當日出行遊客達400餘人,「蘇州同裡古鎮、北聯油菜花」、「無錫靈山、拈花灣」、「鹽城大豐荷蘭花海」、「無錫黿頭渚賞櫻」等季節性賞花線路成為市民的熱門選擇。
  • 口袋公園、河湧水系景觀……還能這樣設計?!
    口袋公園、河湧水系景觀……還能這樣設計?!、設計、諮詢、研究等方面的實踐經驗。致力於提升公園、口袋公園、公廁、垃圾收集點、變電站、泵站、河湧水系景觀建設、道路交通環境提升以及老舊小區改造等社區類項目的品質,配合社區設計師專家組全過程參與指導項目設計與實施,為城市建設管理提供高質量、精細化的技術諮詢和指導,搭建政府與社區群眾溝通互動的橋梁。資料圖服務於哪些區域?
  • 武漢伢為家鄉設計「魔方口袋公園」,將裝配式理念引入景觀設計
    11月21日上午,在武漢市民之家,武漢城建集團旗下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舉辦生態講堂,景觀設計師們與市民和大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態景觀設計故事和案例,土生土長的武漢青年設計師萬之源為武漢市民設計了一個類似「景觀魔方」的口袋公園,讓人耳目一新又充滿溫度。景觀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