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官宣腰斬式限薪,多管齊下,不破不立!

2020-12-13 封面新聞

11月25日上午,中國足協在蘇州舉行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為確保「限薪」工作切實有效,中國足協推出細緻而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配以力度空前的違規懲戒措施。俱樂部一旦單季支出總額超標,將面臨最多「扣除24個聯賽積分」的重罰,而一旦有俱樂部違規發放球員薪酬,將被取消成績,並直接被處以降級處罰。球員若未按規定申報收入(收益)情況,將面臨被停賽2年的重罰。

這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動作,足協方面的思路非常簡單和清晰: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眾多俱樂部紛紛退出、2020賽季中超近半數俱樂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欠薪、拖欠轉會費,以及疫情進一步衝擊了俱樂部生存環境的大背景下,保障俱樂部的生存成為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中超巨星夢醒時

中國球員的薪資泡沫,起源於資本短時間內大量湧入職業足球、年輕球員培養周期較長、中國轉會市場與國際轉會市場脫鉤這三點。那麼改革就要從這三點入手,一方面抓青訓,保證十年之後不會再有泡沫。另一方面開放轉會市場,讓物美價廉的優秀外援代替泡沫較高的中國球員生存空間。但放開轉會市場必須與抓緊青訓相輔相成,否則放開轉會市場會對中國國字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對國內球員來說,限薪以後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往更高水平的聯賽發展。

外援限薪:五大聯賽二流球員都來不了

對國外球員來說,限薪勢必會影響外援的競技水平。稅後300萬歐元,意味著中超再無可能籤下胡爾克、奧斯卡這樣的世界級巨星,甚至連伊哈洛、阿奇姆彭、伊沃這樣的二三線外援都無法籤下,中超未來的外援將只能是萊昂納多、馬爾康、帕萊塔、奧漢德扎、巴斯蒂安斯等檔次。300萬歐元的稅後年薪上限一出,中超的巨星夢就此破滅。此前歐洲五大聯賽和二流聯賽的一線球員,沒有3-4倍以上溢價的年薪,是斷不肯加盟中超聯賽的。以300萬歐元的標準,中超目前也只能吸引歐洲五大聯賽和歐洲其他聯賽目前年薪100萬歐元左右的球員,稅後300萬歐元的門檻限制,導致中超新選外援幾乎只能從五大聯賽的中下遊球隊入手,還必須首選普遍薪資不高的意甲、西甲、法甲下遊球隊。

天價頂薪將成歷史:實打實的俱樂部紅利

俱樂部中,原本經濟實力就排名前列的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北京國安、江蘇蘇寧和上海申花,對如今隊內外援的取捨尤為受球迷們關注。其它如雖然已退出外援巨星競賽,但仍有相當實力競爭第一集團的山東魯能、河北華夏幸福、大連一方和廣州富力,同樣要為未來2-3年在中超的生存狀態進行規劃。至於原本就處於保級狀態的中超球隊,倒是無需有太多顧慮。它們原本籤約的外援薪資就不高,很多都沒超過300萬歐元的上限。球員工資降低後,俱樂部在薪水方面的投入大大減小,減輕了俱樂部的運營壓力,對他們來說是相對提升實力的政策紅利。

市場趨於理性:提供更好的造血能力

規範了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才能保證聯賽的正常運營。即便超級巨星們的年薪減少,足球照樣轉動,足球產業的發展並不會因為頂級球星拿不到天價高薪而受到阻礙。而更多中小俱樂部會從限薪令中獲益,生存之餘還能擁有更好的造血能力,為足球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這才是現代足球得以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

限薪同時也面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限薪理論上應該由職業聯盟討論並作出決策,但中國足協承諾的職業聯盟至今尚未成立。未來如果成立之後,政策如何延續,職業聯盟還是否具有相關的決策權,需要重視和探討。

其二,限薪幅度的合理性問題。稅前500萬人民幣,稅後在250萬到300萬左右,而在2004年,中超頂薪就超過了這個數字。

其三:突擊籤約的事情解決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買斷,反而在短期內加劇了俱樂部的負擔,如果廢除,則違反合同法。

其四:歸化球員等同於國內球員,如果嚴格監督並執行,一方面現有歸化球員或流失,另一方面未來歸化球員難度接近100%。

其五,外援水平的下降或降低中超的吸引力,也會較大幅度影響中超的贊助和其他相關收入,此外也必然會影響中超在亞足聯的影響力,比如亞冠,甚至不排除進而影響國家隊。

總而言之,一個規範運營的聯賽是保證球員競技水平的根本,既要讓球員有利可圖,又不能讓球員不思進取。很多人都在為中國足球努力,相信中國足球會朝著一個良性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好。

封面新聞 謝靈捷

資料綜合於足球報、澎湃新聞、懂球帝

相關焦點

  • 從限薪到中性名再到擴軍,中國足協這盤未下完的棋是很大還是很臭
    12月18日,中國足協公布了《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相關方案。從蘇州會議,到上海會議,此前中國足協的各種吹風終於落實到了文字。基本上從限薪,限投入,到職業聯盟,到中性隊名,都有涉及。意外的是加入了中國職業聯賽的擴軍:到2023年,中超擴軍至18隊,中甲擴軍至20隊。很顯然,中國足協長達五年的改革計劃成為了一盤很大的棋。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也就是看上去而已。
  • 看了這,還反對足協限薪嗎
    目前,隨著中超四支俱樂部在亞冠賽事中被淘汰,中國足壇最為關注的事情自然成為了中國足協推出的新政。在這些新政裡面,最讓球隊、球員與球迷們關注的是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薪令的正式公布。也正是在這些年裡,在俱樂部經營壓力的巨大壓力下,多達幾十支職業球隊先後從中國足壇解散。這些球隊大多數為中甲、中乙等中國職業足壇塔基球隊,沒有了塔基的支撐,塔尖還能站得穩嗎?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
  • 足協限薪再遇難題!一政策嚴重違法,恐被告到國際足聯?
    足協限薪再遇難題!一政策嚴重違法,恐被告到國際足聯? 在昨天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當中,足協主席陳戌源先生罕見嚴厲的批評了金元足球:「我們中超俱樂部投資是j聯賽的三倍,是k聯賽的十倍!難道我們還不覺醒嗎?難道良心都死了嗎?」
  • 喬納森:我不太清楚中國足協限薪的動機是什麼
    天津泰達外援喬納森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在中國效力的感受和中超限薪的話題,他表示:「我不太清楚中國足協限薪的動機是什麼。」去到中國「我已經在韓國適應過,文化上兩者有點相似。但是中超聯賽的冠軍要更強一些,這裡有更多的國際球星,比如說特維斯、胡爾克、奧斯卡、帕託、華格納、拉維奇和馬斯切拉諾。在中國,我一直夢想著與偉大的球員比賽或與他們對抗。從經濟方面看,這也是我不能錯過的機會。」
  • 限薪!改名!最嚴新政能救中國足球嗎?
    有資深體育記者曾經表示,如果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看,在中國搞職業俱樂部幾乎能算是全世界最爛的生意。受到此前「金元政策」和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級職業聯賽有16家俱樂部退出或解散,在這個背景下,中國足球的管理層終於下定決心解決中國職業足球界長期的高投入、低回報的問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金元足球是消極落後的情況,各家俱樂部,足球從業者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此均非常不滿意。
  • 中國足協將於12月14日推出限薪「加強版」新規
    原計劃於12月8日召開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暨中超俱樂部老總峰會,因程序原因確認被延至12月14日召開,會議地點也由廣州市改為上海市。中國足協將在此次會議上正式推出國內職業俱樂部球員「加強版」限薪新規,並公布「國內職業俱樂部去企業化」規定細則。
  • 新版「限薪令」+「更名令」能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回歸正軌嗎?
    新版「限薪令」+「更名令」能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回歸正軌嗎?
  • 限薪令的出臺 將給中國足球帶來什麼改變?
    在國家隊方面,那一套規劃外國人成為中國國腳的騷方案已經進入到了前後難做的境地。除了把洗了一半的頭繼續洗下去之外,有關部門在短期內也很難拿出什麼優良決策挽救國家隊成績。所以嘛,他們只好把手先伸向了聯賽,限薪令的出臺就是最大的刀。在過往足協做過的諸多決策出之後,相信不少球迷與筆者一樣都是持黑人問號臉。對於這次限薪令的改動,球迷認同度相當之高。
  • 新版「限薪令」+「更名令」 能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回歸正軌嗎?
    中國足協昨天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公布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同時發布《關於各級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李嵬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記者最近10多天的時間,關於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限薪」和俱樂部名稱更改,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不過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昨天下午,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了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也正式公布了相關的規定。
  • 【中國足協官宣01國青踢中乙】#中乙聯賽#為備戰...
    【中國足協官宣01國青踢中乙】#中乙聯賽#為備戰、參加2020賽季中乙聯賽,中國足球協會將於2020年9月15日至9月29日、10月5日至11月30日組織國青隊本年度第四期集訓並參加中乙聯賽第一階段比賽。國青集訓地點在東方綠洲和海埂基地(相當於提前官宣中乙賽區之一了)。
  • 陳戌源:中國足球要褪去所謂"大牌" 限薪新政有利國內球員成長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過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與俱樂部代表同媒體召開通氣會.中國俱樂部投入是日本聯賽的3倍多,一線球員薪酬是日本的5.8倍,這些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我們應該覺醒,不能繼續生活在這樣的足球環境中.潮水終將退去,我們終將迎來潔淨的海灘,在此前的俱樂部投資人會議上,各俱樂部態度鮮明表明他們立場,全力支持執行足協方案意見.執行在於思想先導,思想自覺才能有好的結果."陳戌源在會議上表示.
  • 足協限薪讓這些人憤怒不滿,中超落後這聯賽三個西甲
    2021-2023賽季限薪政策以及中性名規定正式出爐。《羊城晚報》記者林本劍對此怒批道:屁股決定腦袋。該記者指出的問題,小編為您概括為六個重點,限薪沒有問題但外援不應該也一刀切,沒有超級外援肯定會影響聯賽的觀賞性,任何一個聯賽沒有明星就沒有吸引力,中超聯賽沒有明星其聯賽價值將會大幅度降低,論單個賽季砸錢那時候上港隊可能恆大也追不上,留洋除球員本人意願外更重要的因素是球員水平而不是限薪。
  • 足協的限薪令和調節稅,讓國腳們肆無忌憚,都會成為第二個任航
    在2017年夏天足協規定,如果國內球員轉會費超過2000萬,超出部分相關俱樂部應等額繳納引援調節費用。自從足協規定限薪令和轉會調節費以後,國內球員的轉會費正好是2000萬,足協曾鼓勵相關單位和個人對隱瞞轉會費的行為進行舉報,一經查實,當事俱樂部將按照轉會調節費數目的不同,面臨扣除 1 分至 15 分聯賽積分的處罰。
  • 曝中國足協將有此特別操作,真的還有公信力?名記呼籲:徹查此事
    畢竟,在不少公開場合,陳主席的話語裡都透露著一心搞好中國足球的想法和計劃。確實,陳主席領導下的中國足協也是出臺了不少政策,有些政策對中國足球的發展是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問題是,這些政策出臺後,如果又來一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大戲,那麼這政策還會有公信力嗎?這政策就算出發目的地再好,還能很好地執行嗎?
  • 足球職業聯賽限薪令出臺 中超聯賽經歷陣痛在所難免
    12月14日,新賽季中超聯賽限薪令正式落地,大幅壓縮各俱樂部支出的最直接結果勢必是「超級外援」們紛紛離開。曾經的「金元足球」造就了巨大的泡沫,而如今隨著去泡沫化的開始,中超聯賽經歷陣痛或在所難免。事實上,中國足協對於限薪的堅持並不是從今年開始的,早在2018年中超聯賽後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總結會上,對此就有了明確政策。當時對中超俱樂部每年投入的封頂限制是:2019年12億元人民幣、2020年11億元人民幣、2021年9億元人民幣。不過,顯然中國足協認為力度還不夠,於是在今年再次進行了調整,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 在限薪令發布後不久,上海上港準備更新奧斯卡
    國足糟糕的戰績引起了球迷的憤怒,中國足協領導不得不在輿論壓力下進行徹底整頓,限薪令的獲獎可以說讓無數人拍手稱快。隨著大力資金的投入,中國足球近年來已成為金元足球,球員只為錢打球,沒有多少國家榮譽感。玩家實力和收入的不匹配也讓中國足球成為全世界的笑話,為此,陳的主席特別發布了限薪令,不僅是國內球員,外援也有工資限制,稅後不超過300萬歐元。外援稅不超過300萬歐元真是太苛刻了,他們還有一定的實力,近年來,中國足球吸引優秀外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必須給更多的錢,為了平等對待他們,更好地促進中國足球的發展,他們也必須這樣做。
  • 為什麼前國腳曲波要站出來指責限薪不可取,他到底說了什麼?
    對於足協限薪,現在支持的人並不多,相反持反對意見的人特別多,第一次降薪還有眾多俱樂部支持,可是足協又提出限薪,這次支持的俱樂部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足協也很十分納悶,我是幫你們減負,怎麼還不領情,這次除了俱樂部不支持之外,還有一位前國腳也堅決反對限薪,那他是誰?
  • 觀察:從上港集團到中國足協,陳戌源身份轉換一年多,還是那個熟悉的...
    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吸引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在記者印象裡,這是陳戌源在2019年8月22日當選中國足協主席至今,第一次在上海灘、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媒體面前,敞開心扉、亮出態度、表明觀點,暢談限薪限投以及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這兩大改革舉措。
  • 淺析足協限薪令!百萬封頂如何?國足只有他才具備資格拿千萬頂薪
    21日球迷提問:中國男足薪水分檔次一百萬,三百萬,五百萬封頂。多的靠本事賺得,大家認為如何?如果按照這位球迷所說,國足球員的薪資五百萬已經封頂,不是筆者看低他們,他們真的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足協限薪後的薪資還是非常高,但至少他們也願意踏出降薪這一步。
  • 如今成功避過限薪令成人生贏家
    往往一個當紅國腳流入轉會市場,就會被多家中超球隊盯上。你開五千萬籤字費挖人,我就敢開八千萬直接買斷。如果是換到現在任航是不可能得到一筆天價籤字費,因為中國足協已經開始全面實行了限薪令。中國足協實行限薪令之後,就讓中超轉會市場上變得非常冷清。前段時間的中超冬季轉會市場,很少有大手筆引援就讓任航自由身拿高價籤字費成為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