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幼兒情緒管理之遊戲推薦

2021-03-02 快樂長幼

接下來到了遊戲分享的時間了,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四個適合宅家親子互動的小遊戲,讓我們一起跟著動一動,玩一玩,跳一跳吧。

準備材料:適合遊戲的空場地,地墊。

遊戲玩法:家長和幼兒互相拉左手或右手,準備時屈膝微蹲。在20秒內打到對方屁股次數最多的那一方勝利。20秒為1組,共4組。時間可根據實際能力調整。

準備材料:地墊、空遊戲場地。

遊戲玩法:10個為一組,共4組。家長或幼兒可以通過唱歌來把握節奏。注意把握家長的雙腿距離寬度。

準備材料:適當的平面物體、各種圓形物品、足夠的場地。

遊戲玩法:在運輸過程中上面的物體不能掉落,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難度,由家長和幼兒共同商量。

準備材料:書或其他各種物品、適當的遊戲空地。

遊戲玩法:在遊戲過程中保證幼兒背部平直,頭部方向垂直地面,放在幼兒背上的書不能掉落。待幼兒熟悉玩法後,可替換背上的物品,提高難度。

準備材料:各種粗細適中的繩子,如:尼龍繩、禮品包裝繩、毛線、彩帶。

遊戲玩法: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一人以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另一人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相互交替編翻,直到一方不能再編翻下去為止。

遊戲玩法:三人一起遊戲,兩人雙手相互交叉,形成一「井」字(成為一頂轎子),另外一小朋友坐在上面(乘轎)。 

遊戲材料:棉籤(或者筷子)、卡片(標有箭頭方向、數字、圖形)

遊戲玩法:

1、 解密方向(家長出示標有箭頭的紙條,幼兒根據圖示擺放棉籤。)

2、 解密數字(家長出示數字卡片,幼兒根據數字擺放棉籤。)

3、 解密圖形(家長出示圖形卡片,幼兒用棉籤擺放圖形。)

遊戲材料:不同色的水彩筆兩支、筆、白紙若干(白紙對摺,畫上對稱圖形)

遊戲玩法:家長用筆在卡紙上畫上圖形,幼兒左右手拿水彩筆同時描完兩邊的線條。

相關焦點

  • 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 家長「考評上崗」
    原標題:青島出臺家庭教育指導綱要,將「五育」並舉落在實處——為焦慮的父母開出一劑「良方」近日,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聯合相關市直部門共同下發了《青島市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為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學生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提供行為指導和規範指導。
  • 關於幼兒情緒管理系列書
    先說我熟悉的幾套:1,《我的感覺》系列     這套書是看了媽媽們的推薦之後買的,叢書包括:《我好害怕》、《我好難過》、《我覺得自己很棒》、《我好嫉妒》、《我好生氣》、《我會關心別人》、《我的我想念你》。
  • 上海行健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新專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
    學院還是上海市高職學前教育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掛靠單位,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目前,學前教育系開設有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幼兒保健方向)、學前教育高本貫通等專業方向,2020年首次開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 開創專業建設新局面。
  • 【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關注孩子考前心理健康 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提高家長壓力與情緒管理意識,實現家校共同關注孩子考前心理健康。近日,濱海新區家庭教育協會會長、祥和家庭教育創始人、家庭教育專家馮紹偉應邀前往草場街小學,為全校1300名學生家長開展【壓力與情緒管理——關注孩子考前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 小班幼兒塗鴉指導策略淺談
    一、小班幼兒美術活動的特點與發展規律  小班幼兒喜歡用筆隨意地塗畫,劃出的線條清淡、雜亂、不成形,處於塗鴉期。小班幼兒的想像力是極為豐富的,但是他們的繪畫技巧還不成熟,所以老師要引導他們想像自己的作品,為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從而引導他們發現作品中隱含的作品的大致形象。3、教師為幼兒的作品添畫,引導幼兒發現所畫圖象中隱藏的事物。添畫遊戲是促進幼兒由動作塗鴉向象徵性塗鴉表現轉變的一種方法。老師在添畫前,要先問一問幼兒畫的是什麼?畫的還像什麼?
  • 如何指導幼兒開展戶外混齡自主遊戲
    遊戲不但是幼兒的權利,還是他們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是幼兒遊戲的觀察者和指導者,有效指導幼兒開展自主遊戲可以提高遊戲質量,使幼兒的社會性、創造性、表達力、表現力等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按照層次投放遊戲材料。教師從材料投放入手,誘發多種遊戲的生成。一是投放更多同一類型、不同形式的材料。例如,在美工區,不僅投放水粉筆、大毛筆、粉筆,而且投放小黑板、畫板、白布以及可移動塗鴉牆,等等。材料的豐富充分滿足了幼兒遊戲的需求。二是投放更多能誘發幼兒角色遊戲的材料。
  • 全國家教創新基地系列展播②丨湖畔嘉苑社區:普及家庭教育理念...
    ,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成自治區級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工作室)64個、社區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站39個。其中銀川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五家機構被命名為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自治區婦聯將陸續展播各基地工作事跡,推動全區家庭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金鳳區湖畔嘉苑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緊緊圍繞普及新時代家庭教育理念,切實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促進家家幸福安康。健全組織隊伍。
  • 提升自我認識,為幼兒遊戲保駕護航--記《幼兒園角色遊戲開展與指導》培訓活動
    2014年10月28日,我園繼角色遊戲初評後,舉行了關於《幼兒園角色遊戲開展與指導》培訓活動,本次活動目的在於讓教師對角色遊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便更好地支持幼兒角色遊戲。此次活動由保教主任趙三蘇主持,首先,她介紹了角色遊戲的定義,並以生動的例子讓教師深刻地理解此概念。在此,她結合有教師將表演遊戲與角色遊戲概念相混淆的情況,強調了表演遊戲與角色遊戲的區別。此後,趙主任闡明了角色遊戲對幼兒發展的價值。教師只有明確角色遊戲的價值,才能「看到」兒童的遊戲。
  • 浙江省2010年10月自學考試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真題
    1.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全過程中的學前兒童發展過程,是指( )A.學前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過程。B.學前兒童家庭內圍繞著子女的成長而展開的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雙向互動的過程。C.家庭外的社會機構對學前兒童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D.指導單位組織指導者對學前兒童家庭進行指導並對指導工作進行管理的過程。
  • 如何指導幼兒手工製作
    那麼,幼師如何指導幼兒手工製作呢?    一張紙經過折、翻、折成了一件件形象誇張、富有趣味的作品。對這種誘人的製作,幼兒抱有濃厚的興趣。活動過程中幼兒有步驟不易模仿,致使部分幼兒不能獨立操作完成,失去信心。那麼怎樣才能找到一種適合幼兒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呢?以下為您介紹「如何指導幼兒手工製作」,供您參考。     幼兒早期的手工製作多為自髮型,就是玩耍。
  • 兒童情緒管理的方法
    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覺察情緒、表達情緒,以至於利用情緒被認為是情緒管理的要素。情緒是指感覺及伴隨感覺而來的想法、生理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同時它也蘊藏著表現某些行為的傾向。幼小的兒童已經是個情緒的個體,能表現出恐懼、憤怒、歡愉、驚訝等情緒,三至六歲的兒童對情緒已大致了解。
  • 咔卡福「家庭親子音樂平臺」,讓更多家庭享受優質幼兒早期音樂教育
    同時,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專業、系統、科學的指導,讓家庭教育有了可遵循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成為專業的、懂教育的,有智慧的家長,輕鬆培養一個聰明有愛、「雙商」在線、人格健全的寶寶!馬麗巖老師潛心研究幼兒音樂教育三十餘年,是美國華人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協會會員。整套課程擁有成熟的教學體系,能夠精準把握孩子的學習規律。國家一級編劇、著名詞作家蘇柳女士,對咔卡福「家庭親子音樂平臺」給予高度評價!「這個平臺的誕生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讓孩子在家庭的環境當中,在與家長的親子互動當中,用音樂的途徑寓教於樂,在遊戲當中,在歌謠當中,去激發孩子的潛質。」
  • 《家庭教育指導師》徐凱文、賀嶺峰、李明等親授丨中國心理學會證書
    響應家庭教育普惠千家萬戶的國家號召,德瑞姆×鏡子心理家庭教育聯合中國心理學會共同打造,面向家長、教師、家庭教育從業者、家庭教育實踐者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養計劃」,提供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指導實踐及技能認證培訓。
  • 淺談開展幼兒足球遊戲 提升幼兒健康素養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作為體育專業轉型的一名合格男幼兒教師,我更清楚3-6歲是幼兒對運動認知、運動興趣、運動習慣以及綜合運動素質產生和發展的關鍵時期。
  • 多樣化體育遊戲促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足球的專項化傾向無論是對幼兒的體態發育、動作發展,還是對幼兒的情緒調控,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多樣化的體育遊戲才是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可以實現幼兒體育外在目的和內在動機的趨同,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體質,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 情緒管理遊戲
    教小朋友認識豐富的表情,用他們自己的手給小朋友剪頭髮,還有會介紹小朋友如何管理情緒的方法。跟我們來做遊戲吧!給娃娃剪頭髮Paper plate haircuts1. 通過這個活動小朋友可以熟悉剪刀的用法。練習精細動作。2.
  • 家庭環境與幼兒心理健康關係,讓幼兒從小理解道德和品質的重要性
    常見的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具體如下:在情緒方面,表現為因過度焦慮引起神經式的敏感、害怕、不自信,由此導致與同齡相處時的不和諧以及過度依賴父母、老師、親人等現象。在性格方面,有的孩子表現出偏執、性情反覆無常、過分膽怯或者愛發脾氣、抑鬱、自閉、自卑、多動、緊張、坐立不安等。在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有的孩子表現出厭食、吮吸手指、失眠、粗暴、厭學、棄學、逃學等。
  • 李滄區合水路幼兒園開展精細化管理研究 突出「智趣閱讀」的教育特色
    原標題:「智趣閱讀」,為孩子們播下幸福的種子,李滄區合水路幼兒園開展精細化管理研究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    李滄區合水路幼兒園2018年9月21日開園,在規範的基礎上,立足新建園的特點,突出「智趣閱讀」的教育特色,循序漸進地開展精細化管理研究。
  • 【原創】一些簡單的情緒管理繪本
    學會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善於情緒管理型的父母,不僅能在孩子的生理成長上起到很好的監護作用,還能擔當起孩子情緒管理導師的角色,他們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教孩子如何調整情緒,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並指導孩子去解決問題。
  •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排第一
    與榮格齊名的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博士在將家庭教育研究中,將父母們大致可以分為4種類型,即忽視型、壓抑型、放任型和情緒管理訓練型。先介紹前三個類型的父母,讀者可以此參照。●壓抑型父母: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壓抑型父母與忽視型父母有類似之處,但他們是壓抑情緒。他們的孩子常常因為表達悲傷、憤怒或恐懼等情緒而被斥責、管教或懲罰。會以培養堅強男人的名義,對表達恐懼或悲傷之情的兒子進行懲罰;以養育心地善良的女子的名義,要求女兒把憤怒往肚子裡咽,強顏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