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前常見的幼兒期健康問題
兒童在幼兒階段較容易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建設健康心理。在這個關鍵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學習知識、獲得技能更為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 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出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發展趨勢。常見的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具體如下:在情緒方面,表現為因過度焦慮引起神經式的敏感、害怕、不自信,由此導致與同齡相處時的不和諧以及過度依賴父母、老師、親人等現象。在性格方面,有的孩子表現出偏執、性情反覆無常、過分膽怯或者愛發脾氣、抑鬱、自閉、自卑、多動、緊張、坐立不安等。在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方面,有的孩子表現出厭食、吮吸手指、失眠、粗暴、厭學、棄學、逃學等。
以上的問題在生活中是較為常見的。這些問題的造成是幼兒智力水平、幼兒天生性格等內部因素和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和校園環境等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幼兒期孩子愛模仿,愛接觸新鮮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缺乏客觀的認識。在這個時期,兒童容易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但也容易沾染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會給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帶來隱患。幼兒年齡小, 理解能力差的現實又決定了這些問題處理起來的難度。一些家庭尋求解決方案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家庭環境的建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2 家庭環境與兒童心理健康的關係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 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協調,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標 準的心理狀態。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 它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共同努力和協調統 一。家庭是幼兒的第一課堂,家庭成員是幼兒除了教師、同 學之外接觸最多的人,他們的一舉一動,幼兒都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學在手裡,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在 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家庭環境與兒童心理健康的關係。
2.1 父母之間和睦的關係是塑造孩子優秀品質的基礎
父母是家庭的主體,有責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夫妻關係。家庭就是孩子的小社會,父母之間的相處之道,潛移默化地在改孩子上品德課。多彬彬有禮、富於愛心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夫妻恩愛、相互尊重的支持。在和睦家庭成長起來的兒童,性格多樂觀、自信、奮進,對社會會有穩定的安全感、歸屬感,遇到困難能採用積極的解決辦法去處理問題。除此之外父母一定要意識到,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成長將 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尊重愛護,以禮相待,為人處事多想 想社會規則和秩序,家庭氛圍應和睦、融洽、溫暖、自由、平等,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和諧的氛圍,這為孩子未來的發 展奠定堅實的心理支持。
2.2 用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態度與理念與孩子相處,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
和睦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情感、和諧的家庭相處之道會對兒童日後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傳統的中國家庭的父子、母子關係中父母具有絕對的地位和話語權,父母望子成龍的本位思想較重。這種父母主導式的家庭相處方式往往會造成孩子壓抑、懦弱、不自信等個性。在新時代的家庭關係中,首先應倡導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尊重孩子的愛好,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和興趣。其次,要能平等地對待孩子,最重要的是能平等地與孩子討論他的意見和建議。父母對孩子少些指責和要求,多些理解和溝通。在這樣家庭相處之道下培養出來的孩子個性品質積極向上、思想自由活躍、處理問題客觀冷靜,這些都有利於孩子塑造良好的個性發展,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父母是孩子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示範人,孩子成長的領路人。父母有責任去構建良好的家庭環境,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創造自由、快樂、和諧、平等的家庭氣氛,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2.3 家長應用科學的方式培養孩子健康的情感和心理素質
2.3.1 重視與孩子交流時的語言作用
父母與孩子的語言是心與心走進、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最好方式。對於幼兒而言,父母的語言交流方式是父母必須要注意的。交流不能是簡單地表現為家長講、孩子聽,應該提倡家長與孩子對話般的雙向溝通,還可以在溝通時用上討論、遊戲、比賽等活潑的形式來進行。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下理解一些道理、明白自己的錯誤,而不是通過指責、懲罰等方式來讓孩子明白道理。
2.3.2 通過榜樣示範作用教育孩子
家長要通過以身作則和良好的言行為孩子提供模仿與學習的榜樣,從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教師,這種啟蒙作用在培養孩子的道德行為習慣以及健康人格、完美個性等方面尤其重要。此外,父母給孩子提供榜樣時,要對榜樣進行生動具體的介紹,指導孩子認真思考,使孩子明確向榜樣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讓孩子根據榜樣來對照自己,明確努力的方向,並付諸行動,避免機械地模仿榜樣的個別行為。
3 結束語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支持,一切優秀、美好的品質和道德素養大多是在家庭生活中養成的。在家庭中,父母要要以家庭環境為平臺,為孩子創設一個自由、平和、樂觀、積極的親子關係,讓幼兒從小理解道德和品質的重要性,這也為他們成為具有健康心理、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和挑戰的一代新人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