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簡歷是否違法犯罪,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16 趙虎

據媒體消息: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之後,卻頻頻遭到陌生來電和簡訊的騷擾,內容大多是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等信息。應聘者於是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媒體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者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著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那麼,這種買賣簡歷的行為是否構成違法犯罪,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呢?一、買賣個人簡歷的生意,其實涉嫌違反多個法律規定,我們講兩個比較重要的。 首先,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消費者同意。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公開其收集、使用規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 因為抗擊疫情需要,我們去各大商場,可能會被要求填表。有段時間,我們去商場,商場的工作人員會要求我們填我們的姓名,我們去過哪裡。現在更簡單了,直接刷我們的健康寶就可以了。但是這些信息,必須在符合合法、正當、必要的情況下才能收集,並且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此外,不能再次銷售這些信息。這是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 其次,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在法律上,已經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我國《刑法》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根據這個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文一開始說的通過QQ群銷售個人簡歷的行為,基本上已經符合了《刑法》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規定。有沒有到起刑點,需要看情節是否嚴重,或者是不是到了情節特別嚴重的程度。很多人可能就忙著掙錢,忘了法律的規定。什麼是「情節嚴重」?法律規定普通的公民信息,五千條就夠情節嚴重了。另外,當違法所得達到伍仟元時也構成情節嚴重。而情節特別嚴重,一般為前面提高的數量的十倍。 我們可以看到,入刑的標準並不高,而且後果很嚴重,所以不要抱有僥倖心理,一旦抓住之後,有的人可能都到了情節特別嚴重,而不是一般的情節嚴重。二、買賣企業在招聘平臺的帳戶,是否構成違法犯罪? 一些賣家就表示,這些簡歷都是從招聘網站,如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平臺上的企業帳號直接下載的。那麼它怎麼得到這個企業帳號呢?首先它得有企業帳戶,然後發布招聘信息。QQ群裡同樣就有人在出售這個平臺上的企業帳號。那麼這些企業帳號的買賣和個人信息買賣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嗎? 從法律上來說,企業帳號的買賣和個人信息的買賣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首先,關於企業有關的帳號等信息,企業除了在招聘平臺上有帳號,還有其他一些帳號,比如銀行的帳號。這些帳戶都有交易的情況。這種交易企業帳號的行為,有的並不構成犯罪,是一種違法的行為。有的屬於幫助犯罪,是共同犯罪的一種。 有一些人不想經營公司了,就把公司的銀行對公帳戶、在某些平臺上的帳號轉讓給他人,進行銷售,還可以得到一筆錢,而且省卻了註銷公司的成本。但是這種行為為其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起到了幫助作用。這種情況下,一旦其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被查獲後,順藤摸瓜就找到了工商登記的人。 建議大家,除了招聘網站的企業帳號不要隨意買賣,其他的企業營業執照、公章、帳號也不要隨意交易。當不再使用這個公司的時候,進行正規的工商註銷的程序,看起來麻煩一點,但是最安全的。假如說為了省事省錢,把公司的帳號之類的信息賣掉,最後可能會惹很多的麻煩。三、招聘網站是否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先看信息是怎麼流露出去的。可能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被別人黑客侵入獲得了相關信息。其實這種情況下,平臺就有一個維護信息安全的義務。如果沒有盡到這個義務的話,就有違法的問題了。第二種方式,有人購買了營業執照等進行了註冊,但是招聘網站可能也不知道註冊這個帳號是為了真的招聘還是假的招聘。這種情況下,平臺的責任可能就小點。不過,當已經有大量的人投訴這個問題時,平臺應當想一些辦法來,怎樣區分這些帳號?哪個企業帳號是正常的,哪個企業帳號是不正常的。如果一個招聘網站上,違法犯罪的帳號很多,平臺是應當承擔責任的。招聘網站應當依據《網絡安全法》或者《網際網路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指南》的規定,完善規則,找出這些有問題的帳號,及時查封。網絡平臺應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技術措施,應該為其服務持續提供安全維護。在發生安全缺陷、漏洞的情況下,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尤其是具 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網絡平臺,應當提前取得用戶同意。做好網絡安全應急預案。從技術水平來講,應該根據《網際網路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指南》,對技術進行升級,適應它相關的等級的要求。 如果說網絡平臺怠於在規則上、技術上提高,以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可能涉及到違法犯罪。刑法上規定了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就是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拒不改正的,那麼有可能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四、作為普通人,遇到信息被洩露怎麼辦? 雖然大部分人沒有法律知識和技能,不過出現個人信息被洩露之後,也不要不發聲。 第一,可以到消協投訴。因為我們使用這個網站,它是經營者,我們就是消費者。那作為大量的出現侵權行為的這種情況,消協得到這種投訴比較多的情況下,消協作為保護消費者的組織,它是可以調查並維護消費者權益。 第二,也可以通過媒體投訴,通過媒體報導,引起大家的注意,防止更多的人被侵權。 第三,如果說被騙了,也不要因為金額少,去法院起訴程序比較複雜,就什麼也不做了。該報警還是要報警,因為騙子騙一個人可能獲利100-200元,但是騙多了,騙100-200人就是上萬元了,達到了犯罪的程度。有的時候警察抓到騙子之後,懷疑騙子騙了不少人,但是報警的人太少,沒有足夠的證據,不能把騙子繩之以法。 綜上,我們關鍵時刻還是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保護潛在的還沒有受到傷害的可能的受害者。

本文作者:趙虎律師,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相關焦點

  • 淘寶店主賣符咒 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那麼,淘寶店主賣符咒,需要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淘寶店主有可能會受到哪些處罰呢?首先,在網店買「符咒」的消費者可以要求淘寶店主退款。淘寶店主假冒道長銷售「符咒」是非法行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訂立的買賣合同是無效的,淘寶店主基於無效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其次,開網店賣「符咒」的店主有可能被行政處罰,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
  • 無照經營單位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無照經營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無照經營是指未按照法律和法規規定取得許可審批部門頒發的許可證以及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工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那麼無照經營單位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無照經營承擔哪些法律責任?網友諮詢:無照經營單位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無照經營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廣東蛇口律師事務所張雨平律師解答:首先,對於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的違法犯罪行為,首先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主要是指該單位沒有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獲得相應的營業執照,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
  • 16歲的人犯罪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抑鬱症是精神病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云飛趙李每天學點法律知識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如果被告人的年齡在負刑事責任年齡上下不確定時,如不能查明被告人是否達到犯罪的年齡(14周歲),作有利被告的處理,不認為是犯罪。如果被告人的年齡雖然不明確,但能確定已經達到負刑事責任年齡,仍然作為犯罪處理。
  • 大學生在宿舍意外死亡,學校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所以當有學生在學校裡發生傷亡時,學校都非常關注學校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這個問題。那麼,大學生在校期間發生傷亡,學校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呢?二、法律分析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和第三十九條是關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校期間受到傷害,學校在何種情況下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 違法買賣、租售銀行卡和手機卡將承擔刑事責任
    2020年下半年以來,羅湖公安分局蓮塘所破獲多起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件,總共抓獲16人,破案31起,其中12人批准逮捕。同時破獲相關犯罪——買賣國家公文證件犯罪13起,抓獲嫌疑人員11人,涉及電信詐騙資金600萬元。
  • 買賣租借銀行卡電話卡,涉嫌違法犯罪!
    買賣租借銀行卡電話卡,涉嫌違法犯罪!非法開辦、販賣、租借「兩卡」的法律責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銀行卡及其帳戶只限經發卡銀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出借、出售。個人以牟利為目的出售銀行卡,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嚴重的還會構成刑事犯罪。買賣銀行卡、身份證件提供給詐騙人員使用,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將追究其相關刑事責任。
  • 買賣對公帳戶?這是違法行為!
    看看下面這幾個案例,提高個人警惕,一旦發現買賣、濫開銀行卡和對公帳戶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配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自覺維護良好的金融秩序。目前,66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海口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表示,買賣銀行帳戶的行為不僅擾亂金融秩序,還為各種電信網絡詐騙行為提供幫助,公安機關將持續加大對這類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 出售、出租、買賣銀行卡屬違法行為
    出售、出租、買賣銀行卡屬違法行為 2020/12/10 00:07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324
  • 拆遷戶一直拒絕籤字,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徵地拆遷是一個複雜又漫長的過程,拆遷方往往為了快速的完成拆遷項目,通過各種手段要求拆遷戶在補償協議中簽字,拆遷戶如果妥協籤字,自己的合法權益將受到影響,從實際來看,很多拆遷戶因為對法律不了解,大多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聽從來拆遷戶的讒言。
  • 信用卡套現的行為也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請問,王某的行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如果需要將要承擔什麼責任呢?可見,國家法律禁止使用POS機,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等方式套現現金,這屬於一種非法經營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可能會面臨刑罰的懲罰因此, POS機的使用人應當依法使用該機具,避免不法行為。
  • 買賣USDT違法嗎?做數字貨幣交易被抓怎麼判刑?構成什麼犯罪?
    標題:買賣BTC、usdt違法嗎?做比特幣、泰達幣等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涉嫌詐騙、洗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非法經營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怎麼判刑?判幾年?倒賣買賣或幫助別人交易數字貨幣構成犯罪嗎?被抓怎麼判刑判幾年?Usdt搬磚套利違法犯罪嗎?正文:在幣圈混的人都知道,比特幣BTC、泰達幣USDT等數字貨幣交易是有一定法律風險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收到黑錢甚至觸犯刑法。
  • 出租人財產侵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哪些法律責任要承擔?
    那麼出租人財產侵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哪些法律責任要承擔? 網友諮詢: 出租人財產侵權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哪些法律責任要承擔?
  • 民法典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
    一、民法典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嗎民法典規定,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有效,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取得房產證並不是房屋買賣必要的條件,如果符合其他規定的,該合同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 出軌是違法犯罪嗎?有關婚內出軌最全的法律規定都在這裡了
    而導致離婚原因最多的就是出軌,諮詢這方面問題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那麼婚內出軌是否涉及違法犯罪呢?這裡我們整理了一下婚內出軌相關的所有法律規定。事實上,出軌是否違法犯罪也是分情況的,根據嚴重程度可以分為「通姦、同居、重婚」三個層次。如果只是第一步,停留在和婚外異性發生性關係,嚴格來說其實是道德問題,並沒有違反婚姻法,所以也就不用承擔民事責任。
  • 以案釋法 | 無理取鬧、妨礙公務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以案釋法 | 無理取鬧、妨礙公務會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這些行為可能面臨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下面津曉法將通過案例為大家解讀疫情防控期間的有關法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_案例簡介_2020年1月29日19時53分,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天穆派出所接一公交車司機報警稱,一醉酒男子不戴口罩乘車還辱罵他人
  • 家暴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雖然目前多數人對「家暴」的刻板印象就是毆打、身體傷害等,那麼除了毆打,家暴在法律上是如何界定的呢?「從這一規定看來,我國法律上對家庭暴力採取了嚴格界定,認可的主要是行為人以作為的方式實施的身體及精神暴力。」河南具匠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焦聰利告訴大河網記者。「但其實根據《反家庭暴力法》,認定家暴行為,不以結果認定,只以行為認定,只要存在侵害的行為,不論造成的結果怎樣,都可以認定為家庭暴力。」焦聰利說。
  • 委託生產食品違法,責任由誰來承擔?
    近年來,預包裝食品頻發的標籤不符合法律規定、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傍名牌、虛假宣傳等行為,特別是食品標籤不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規定,此類行為屢屢被職業打假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投訴舉報,成為基層市場監管部門日常處理和應對的難點熱點問題,特別是對受委託生產食品違法行為的查處,執法人員在法律責任的承擔主體、法律適用等方面存在很多困惑,筆者認為受委託生產食品領域的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及責任承擔
  • 人臉照片三分一張、應聘簡歷五毛一份 誰為個人信息洩露負責
    作者:胡豔明導讀壹 || 肖颯表示,以一般生活經驗判斷,責任都是個體性的,員工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會與公司相關。但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公司是負有妥善收集、保管、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的義務的。對於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教授劉俊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這是一種嚴重的侵權行為,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給消費者造成嚴重損害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並行不悖,並不是道歉或者賠償損失就可以免責,不構成犯罪要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那麼,誰來為信息洩露負責?
  • 代孕是否構成犯罪?代孕背後的相關法律解讀!
    我國法律是禁止代孕的,其中《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2001)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2004)均明確規定禁止相關醫療機構和技術人員實施代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2001)第三條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應用應當在醫療機構中進行,以醫療為目的,並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
  • 聽律法律解讀:幫犯罪人出壞主意,要承擔刑事責任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幫著犯罪的人出壞主意惡搞別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犯罪人實施犯罪前,一些人為讓對方成功,會幫犯罪人出主意,結果犯罪人接受意見後成功實施不法行為。但是,因為幫助其出主意,實際並沒有共同參與犯罪行為,所以有些人便以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