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真姐。
前天在課堂上,我正激情四射地講解著植物體細胞之間的愛情故事,它們掙脫世俗的樊籠,跨越物種間的生殖隔離,忍受著去壁,電激的痛苦,進而融為一體,同呼吸、共命運。但迫於現實的技術水平,它們在一起後的日子遠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美好,流產、死亡是常有的事,真可謂之悲哉,壯哉!
當我過渡到「白菜一甘藍」這一對牽手成功的案例時,從教室的某個角落傳來一聲:「老師,什麼是甘藍」,我下意識地回答:「甘藍就是我們吃的包菜呀」。
雖然學生被我機智的回答給「搪塞」過去了,但說實在的,剩下的半節課我都在想甘藍與包菜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抱著八卦的心態,回家以後,我翻資料、查文獻、問老師,終於弄清楚了它倆之間曖昧。
★ 甘藍(Brassica oleracea L.):十字花科、蕓薹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釐米,下部葉大,大頭羽狀深裂,具有色葉脈,有柄;頂裂片大,頂端圓形,基部歪心形,邊緣波狀,具細圓齒,所有葉肉質,無毛,具白粉霜。
★ 隸屬蕓薹(tái)屬的甘藍組分為擘(bò)藍、芥藍、甘藍。甘藍種的亞種很多,又分為七類,分別是野甘藍、結球甘藍、羽衣甘藍、抱子甘藍、花椰菜、歐洲油菜和蕪菁甘藍。
蔬菜甘藍的原種—野甘藍 ↓
相貌平平的結球甘藍 ↓
風華絕貌的羽衣甘藍 ↓
引發密集恐懼的抱子甘藍 ↓
真姐最喜歡的花椰菜 ↓
油料作物歐洲油菜 ↓
還沒見過的蕪菁甘藍 ↓
儘管它們的長相不同,但其實都是一個物種,屬於甘藍這一物種下的不同亞種。
邪惡的人類採用各種手段來榨取甘藍的剩餘價值,培育出了專門用來吃葉子的結球甘藍,用來吃花的花椰菜,用來吃球狀莖的蕪菁甘藍,還有用來觀賞的羽衣甘藍(當然也可以吃)。
但也正在人類的幫助下,使得甘藍家族人丁興旺,子孫滿堂。
參考文獻:「1」王建林,何燕,染運芳等.中國蕓薹屬植物的起源、演化與散步「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8):489-494.
截止到現在,這顆懸著的心才算落地。
原來我們平常吃的包菜是甘藍家族的一員,是甘藍家族中最主要的蔬菜作物。它營養豐富,具有抗衰老,增強骨質、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力等等好多好多的好處。
對真姐而言,包菜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很便宜。
好,今天就到這裡,晚上準備做個「手撕包菜」犒勞自己。
最後再羅嗦一句:教學來不得半點馬虎,忽悠學生就是忽悠自己。
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