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秦國將軍戰力排名,第一不是白起,也不是王翦,竟是他!

2020-12-26 史海鉤沉古今閱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頻出,為秦國最終一統天下,付出了汗馬功勞。按時間順序依次有:司馬錯、白起、蒙驁、王翦、王賁、蒙恬、章邯等。那麼究竟誰的戰力最強,功勞最大呢?

司馬錯,在戰國這麼多將才中名氣不大,可他的戰略眼光卻具有劃時代的非凡意義。司馬錯的最大功績便是伐蜀與定蜀。司馬錯和其他名將一樣開疆拓土,但是目標是相對孱弱的巴蜀,換言之其他名將也能做得到。

白起,也叫公孫起,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將領。在秦昭王徵戰六國的時候,白起立下了很多的功勞,為秦國後來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起被封為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李牧、廉頗、王翦。

蒙驁本是齊國人,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從齊國來到秦國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雖然蒙驁沒能等到秦滅六國的那一天。但是,他輔佐四位秦國君主,屢立戰功,確實為秦朝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王翦(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少時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六十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憑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王賁,他也是戰國四大將之一的王翦的兒子。戰國時期有四個軍事人才,他們都為自己的國家打了無數的勝仗,立下了很多軍功。

蒙恬,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胸懷大志。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那麼,究竟誰的功勞最大,戰力最強呢?以小編來看,當屬商鞅。商鞅,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但更強的是他規劃了秦統一天下的藍圖,後來的繼承者包括始皇帝在內都是在他規劃好的藍圖裡一步步前行!

你認為秦國哪一位將軍戰力最強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吧!

相關焦點

  • 戰國時期前十的武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涇水之戰:千裡奔襲(入魏首戰,連下秦國五座城池)3. 中山之戰:三年民心戰,滅掉中山國4. 陰晉之戰:以5萬魏武卒對50萬秦軍最後大勝,攻佔秦國河西之地。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再加上以上戰績,吳起排在戰國第一,毋庸置疑!
  • 白起、王翦:誰是秦國第一將,他們為何同人不同命?
    戰國四大名將,有兩位來自秦國,白起和王翦。在統一六國的道路上,白起掃除絕對障礙,王翦助秦始皇完成使命。二人都是軍事奇才,對秦國都有不世之功,可他們同人不同命,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結局,令人嘆之、憐之。
  • 秦國四大名將誰可以入選?白起、王翦當之無愧,最後一位引發爭議
    秦國作為我國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除了堅定不移的法治制度建了首功之外,還離不開各代秦王的勵精圖治,其中還湧現了一大批徵戰四方的將領。戰國有四大名將,秦趙各佔兩席,那麼秦國如果要從本國尋找四大名將,那麼會是誰呢?
  • 如果要對秦國名將進行排名,將白起列為第一,你會把誰列為第二?
    筆者之前曾經就戰國七雄之中都有哪些傑出將領寫了幾篇相關文章,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要對秦國的名將進行排名,白起自然就是毋庸置疑的秦國第一名將,那麼各位同學會把誰列為秦國第二名將呢?02可供參考的秦國名將之王翦關於這位與白起在《史記》之中合傳,又與白起、李牧、廉頗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的王翦,
  • 《大秦賦》王翦能幫嬴政統一六國,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裡?
    戰國有四大名將,其中兩個在秦國,他們分別是白起和王翦。另外兩個在趙國,分別是廉頗和李牧。白起的功勞,基本上都是在秦昭襄王時期立下的,同樣,當時廉頗也是趙國最著名的將領。王翦主要是在嬴政時期立下的功勞,和他對標的是趙國的李牧。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白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公元前294年,率軍攻打韓國新城,因此登上歷史舞臺。在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於伊闕之戰中,全殲韓魏聯軍;於鄢郢之戰中,先後攻克楚國重鎮鄢城、國都郢城,使得楚國丟失了腹心之地,國力大損;於華陽之戰中,千裡奔襲,以一場漂亮的閃電戰,殲滅了魏趙聯軍;於長平之戰中,坑殺四十餘萬趙軍主力。
  • 秦國有白起王翦,趙國有李牧廉頗,其他五國的名將是誰?
    戰國時期的精彩程度不遜於三國時期,這個時期同樣湧現出了無數英雄豪傑,尤其是名將。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歸屬於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國家也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兩個,趙國也是秦國費盡力氣才打敗的。那除了秦國和趙國,其他五個國家的代表名將是誰呢?
  • 廉頗逃走李牧被殺,白起自殺王翦被奪權,名將的結局預示著國運
    而趙國發生叛亂的次數尤其多,君主對軍隊的控制也是格外重視,動不動就要擔心在外領兵的將軍有問題,新君繼位兵權一定要交給自己的嫡系。廉頗是趙國名將,他的做法很耐人尋味,新任國君派樂乘去接替他將軍的位置,他看這個新君的狗腿子不順眼,不但沒有教出兵權,反而是直接攻打樂乘。
  • 戰國四名將裡,為什麼只有他活得最好
    東周時期,是個名將輩出的時代東周時期無論是政治、商業、文學、生活,無不是以戰爭為核心的。在這個歷史時期,湧現出了無數著名戰將:孫武、伍子胥、吳起、孫臏、樂毅、田單等。但通常而言,一般把戰國後期的四個將領並稱為「戰國四名將」。他們是:白起、李牧、廉頗、王翦。這四位名將中,白起、王翦是秦國人,李牧、廉頗是趙國人。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到了戰國後期,趙國從軍事上來說應該是僅次於秦、楚兩個強國的。這一點從蘇秦遊說趙國與遊說他國的辭令上都可以看得出來。
  • 秦國歷史上除戰神白起外,還有這10位名將,個個不簡單全是狠人
    戰國後期,秦國傳到贏政這一代時已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終於開啟了掃滅6國的模式,並且最終建立了秦王朝。春秋時期,秦並不是最強的諸侯國,但卻硬是笑到了最後。在春秋戰國前後幾百年的時間裡,秦出現了不少的名將,除了白起以外還有這10人非常有名,個個不簡單。在秦國歷史上,司馬錯是一位遠見卓識的將才。公元前316年,這位名將戰勝了張儀,提出了應先滅蜀後攻韓魏的正確方針。秦在成功佔領蜀後,司馬錯從魏國手裡搶了61座城,隨後又奪取了楚國的黔中、漢水部分地區。
  • 同樣因為上司不聽建議罷工,為何白起被賜死了,王翦卻因此升官了
    而王翦就更不必多說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急先鋒,韓國、魏國、趙國以及楚國都是王翦帶兵拿下的,東方六國他一個人就滅掉四國,以上兩位將領,對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白起只是人生結局上,同樣是在秦國打工,白起和王翦的境遇卻是天壤之別,白起被秦昭王賜死,王翦一生受秦始皇禮遇,享盡榮華富貴,兒子、孫子世代為將。
  • 戰國名將,吳起與白起孰強孰弱?
    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戰亂紛紛,各種英雄豪傑也更是層出不窮。為首的有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更是一絕,歸屬在秦國的名將有司馬錯、白起、王翦、王賁、李信、趙佗、蒙恬;趙國的名將有李牧、廉頗、趙奢、龐涓;魏國有吳起、樂羊、信陵君魏無忌;楚國起碼在末期還有項燕;齊國有孫臏、田忌、田單;存在感很低的燕國甚至都有樂毅來作為它的底牌。
  • 王翦、白起為秦立下大功,下場卻完全不同,答案就藏在王翦滅楚中
    王翦和白起是秦國的唯二名將,非其他將軍可比。二人在大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立下赫赫戰功。白起在伊闕之戰破韓魏24萬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國郢都,長平之戰重創趙國;王翦破趙都邯鄲,掃平三晉,陷燕都城薊,最後掃滅楚國,二人對秦國統一都有不世功績。
  • 戰國名將之首白起,為何在《大秦賦》中未曾露面,導演的回答亮了
    導語:白起,中國戰國時代軍事家、秦國名將,兵家代表人物。白起善於用兵,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被封為武安君。《大秦賦》自開播以來,受到了廣大劇迷的關注和熱捧,雖然褒貶不一,但依舊熱評如潮。
  • 王翦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若不死,趙國的結局能改變嗎?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李牧打敗匈奴不假,可那時匈奴不是冒頓單于時的匈奴,戰力還一般。打敗秦軍不假,秦將恆齮不是名將。所以論後勤應該是李牧佔優,王翦應該是佔著秦國強大和始皇英明的優勢,但在兩軍對峙時,雙方憑藉自身優勢基本都抵消了,最終就看誰軍事能力和智商高低。人們在這都認為李牧輸在趙王太渣,王翦勝在始皇英明。但是想想之前白起,不也是被趙國反間計殺了嗎?秦昭襄王那麼英明怎麼會殺白起。
  • 戰國有三位「武安君」:除了白起,另外兩位分別是誰?
    在戰國時期,共有三位武安君,分別是白起、李牧、項燕。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戰國時期的三位武安君。一、白起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名將,「兵家」代表人物。對於白起來說,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在戰國中期,因為獲得了宣太后和魏冉的欣賞,白起得以在秦國平步青雲,乃至於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
  • 面對同樣境遇,為何白起慘死而王翦善終?
    所謂戰國四大名將,即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其中白起和王翦為秦國將領,雖然兩人同在秦國,同樣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且功勳卓著,然而兩人的結局卻大相逕庭,不由得引人深思。《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讚譽四人。
  • 3部歷史懸疑小說,塑造戰國時代真英雄,展現亂世將軍夢
    戰國,是繼三國之後最為人們所關注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僅是各國紛爭的混亂時代,還是古代歷史上非常少見的百家爭鳴時代。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戰國時代群英薈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3部歷史懸疑小說,就展現了3位戰國時期的英雄人物。
  • 都是戰國名將,殺神白起和兵聖吳起,二者誰更勝一籌?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名將,其中白起因長平之戰坑殺秦軍40萬,一戰封神,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而吳起則在魏國時期,以5萬新兵大破秦軍50萬。二者誰強誰弱呢?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白起白起是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軍事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三人並列戰國四大名將。
  • 功高震主的王翦為何能在秦始皇手下善終?他除了會打仗還善於自黑
    戰國四大名將身上都有響噹噹的名頭,殺神白起擅攻,廉頗擅守,李牧能夠以少勝多,數次挽救趙國於大廈將傾之際,王翦跟前面這三位相比,總感覺差了點意思,可人家功勞最大。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進程中,王翦本人滅掉三個,兒子王賁滅掉兩個,除了最弱小的韓國是被一位叫做內史騰的不出名人物給消滅以外,可以說秦滅六國幾乎全憑王家父子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