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產業符合健康趨勢,產業鏈結構明晰
益生菌是「經適量服用後,有益於其宿主健康的活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健康功能較為優異,符合目前消費的健康化趨勢。根據歐睿國際,2019年世界上益生菌產業已近達2225億元,依然處於增長趨勢,其中我國益生菌行業市場規模預計2020年達781億元,增速為6.5%,我國益生菌市場現處於快速增長期。由於生產益生菌對技術要求高、前期投入大,下遊需求企業很多沒有單獨的生產能力,使得產業鏈清晰的分為上遊生產供應商和下遊終端消費品製造商。
上遊:原料供應寡頭壟斷,國外廠商佔據大量份額
益生菌產業鏈上遊可分為國際益生菌專利申請、益生菌原料銷售、益生菌產品技術解決方案提供三類。目前,國際益生菌專利申請基本由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傳統研發強國壟斷,國內進口原材料市場上,國外企業壟斷也十分嚴重。國外廠商美國杜邦(50%)與丹麥科漢森(35%)為國內益生菌原料佔比最大的兩家公司,這兩家國外公司就佔到國內整體原料市場的85%左右,其餘廠商約15%。益生菌原材料市場上具有一定規模的國內廠商相對較少,年產能及產值在千萬規模以上的公司主要有北京科拓恆通、江蘇微康生物、河北一然生物、上海潤盈生物四家。
從國際老牌益生菌供應商龍頭來看,綜合發展是必然選項,外延式併購是丹尼斯克擴大規模、豐富產品線、成為一站式食品添加劑供應商的重要推力。同時公司將研發與營銷並重,打造全球益生菌領軍者。科拓生物作為國內具備優勢的益生菌原料提供商,對標丹尼斯克。隨著國內益生菌公司在技術研發上以及自身產品品牌的打造上不斷成熟,有望持續實現國產替代。
下遊:應用領域廣泛,發展空間廣闊
近年來我國益生菌產業飛速發展,大量益生菌產品湧現,近5年我國益生菌產業以高於15%的增速快速發展,從下遊需求結構來看,根據中國保健協會數據,78%應用於乳品工業,乳製品成為益生菌的最佳載體,同時在藥品、衝劑(8.6%),動物用益生菌(6.4%),保健品(5.5%)等領域也有廣泛應用。益生菌下遊需求的應用場景可分為:乳製品、藥品及保健品、動植物用益生菌。
乳製品及其他發酵食品市場空間較大,相關品類規模快速增長:1)伊利酸奶產品種類豐富、益生菌濃度高,經臨床實驗證明,「暢輕」雙效調節作用表現突出,近期伊利宣布已成功自主研發出專屬益生菌菌種BL-99;2)H&H國際控股旗下合生元益生菌衝劑(兒童型)選用高品質菌株,益生菌+益生元組合更有利於益生菌的存活與繁殖。
保健品市場空間較大,新入參與者助力提高滲透率:1)湯臣倍健通過併購澳洲知名益生菌企業LSG,快速強化益生菌模板,雙方在產品與業務層面的協同效應有望為湯臣倍健發掘新的增長機會;2)安記食品於2018年與杜邦公司合作推出依臣益生菌固體飲料,杜邦菌株優勢明顯,產品使用人群廣,看好未來益生菌固體飲料放量;3)江中集團(醫藥行業)積極投入益生菌產品研究開發,並取得優異成果,核心大單品江中牌乳酸菌素片毛利率較高且穩定。
動植物用益生菌市場穩步發展,結構轉型利好益生菌需求:牧場頭部企業現代牧業、中國聖牧、西部牧業,是動物用益生菌主要需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