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發紅包時偏心,她不滿:小心我以後不給你養老

2020-12-15 風花雪月情

「公平的愛才能換來公平地對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過得無比的幸福美滿,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生活。這也許是所有人所期望看到的。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難免會遇到很多的矛盾和分歧,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與自己的思想是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尤其老人和年輕人的思想固然會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當兩輩人產生矛盾的時候,當小輩的一定要去多忍讓老人,而作為老人更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做事準則和方法。不要讓小一輩人在自己的心裡對自己產生不滿。

女子生活在一個小城鎮裡,父母都是打工的人,他們每年都會為了生活而在外面奔波,女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她從來沒有怨天尤人過。她覺得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如果現在的生活條件不好,那就要靠自己的努力為未來去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

所以她很認真的學習,只不過從小她學習的方向,努力的方向,就跟別人不一樣,尤其是上了初中之後。她遇到了一個男孩和,他進行了早戀。在女孩的心裡她並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和喜歡,只是在年少的年紀裡對異性有充分的想像和好感,所以自己的精力有些分心就影響了學習的成績。

只不過她覺得人生並不是只靠學習才能夠有所成就的,所以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好。她非常的喜歡唱歌,每一次有唱歌比賽她都會積極踴躍地去參加。到後來她選擇了走藝術這個行業,通過唱歌考取了一所藝校。這麼多年來,她自己其實是很滿足的,因為家裡面還有一個弟弟。家裡人都非常的重男輕女,既然那麼愛弟弟,還願意給自己拿這麼多錢來上學,她自己已經很滿意了。

只不過後來的時候她發現除了父母對待自己真正的好以外,沒有人真正的愛自己。因為爺爺奶奶非常的偏向,每一次有好吃的他們都會先給弟弟吃,等弟弟不喜歡吃了,或者吃不下了才會拿來給自己。女子知道老人的偏心。

但是她從來沒有說過,這一次她突然的想起來了以前爺爺奶奶對自己做的種種。所以她跟爺爺奶奶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當時是在過年,老人們給孩子們準備了很多紅包。想著能夠讓孩子們得到一些壓歲錢,心裏面能夠開心。可是卻沒有想到老人準備的紅包,竟然有多有少。給弟弟的是1000元,而給自己的是500元。

在老人發紅包時,女子感到了老人的偏心,她非常不滿,於是便說:小心我以後不給你養老。爺爺聽著孫女的話心裏面咯噔一下,他從來沒有指望著孫女和孫子給自己養老,而孫女這麼說,爺爺心裏面其實還蠻感動的,從來都沒有把孫女放在眼裡的他如今也決定以後不會再偏心的對待孫女了。

情感寄語:一家人想要和滿和諧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是要負責任的,因為每一個人在這個家庭裡面都擔當著不同的角色,所以想要做好屬於自己的那份工作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方式的。尤其是對待孩子,他們的心靈還是比較純潔的。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在心裏面感受到任何不平等的對待,這對他們以後的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大人就更應該讓孩子們充分地感受自己的愛與溫暖,不能讓他們在年少的心靈上受到任何傷害,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有愛的家庭。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婆婆過年發紅包,給我女兒一百,給侄子一千,我把錢扔到她臉上!
    婆婆過年發紅包,給我女兒一百,給侄子一千,我把錢扔到她臉上! 我和老公是別人介紹認識的,我們都是農村裡的,交往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老公挺實在的,只是婆婆有些強勢,我心想是和老公過意思的,她不待見我也不是啥事兒。大不了以後離遠點兒。
  • 老人發紅包時,唯獨沒有她的份,她的表現,讓老人不好意思
    我們北方姑娘骨子裡都有著不服輸的勁兒,也從來不會對那些欺負我們的人有好感。但是我們並不會像其他地方的人那麼暴脾氣,我們更願意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不滿。生活雖然不會如我所願,但是我還是會積極的生活,微笑著去面對生活。我也一直相信好的生活態度會讓我受益匪淺,也會給我的未來添磚加瓦。
  • 因果故事丨二姨怪公爹偏心,不管他死活,之後,她兒子的一句話讓她淚奔
    二姨父走後,為了二姨養老的問題,她的三個兒女一直在扯皮,互相推卸,沒一個願意贍養二姨。二姨父還在世時,兒女們就是這樣,從未盡過贍養義務,二老都是自己種地自己吃,連生病住院也都是花自己的積蓄。可憐的二姨,雖然家境還可以,不缺吃穿,可畢竟已經77歲,年老體衰,身邊沒兒女照顧,真是有說不出的悽慘。因為兒子都不管她,所以她衰老得更快了。
  • 老人給娃發壓歲錢「長一歲加一百」,並設了上限,這種方式公平嗎
    若長輩只需要給一個孩子發紅包,那麼紅包的金額多少都不會有人太在意。可是當老人同時給家裡的幾個晚輩發紅包時就不一樣了,大家表面上不說什麼,心中會暗自猜測對方紅包的金額,哪怕比對方少1元錢都覺得不開心。老人給娃發壓歲錢「長一歲加一百」嶽阿姨有3個兒女,每到過年時大家聚在一起,大人做菜、看晚會,孩子在一旁玩玩具,屋子裡的氣氛特別熱鬧。
  • 「婆婆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給她養老」,這樣的觀念會受到指責嗎
    菲菲在跟丈夫結婚一年後就懷孕了,這個時候婆婆也退休了,所以菲菲和丈夫就想著讓婆婆來幫忙照看孫子,可是婆婆卻以自己身體不太好,來城裡住不習慣為由,拒絕了他們兩口子的請求。等菲菲的孩子生下來沒多久,丈夫的妹妹也懷孕了,而婆婆卻忙前忙後照顧自己的女兒,不僅每天給女兒煲湯,還買各種補品,完全不像之前說的身體不好的樣子。
  • 民間故事:老人偏心,傳家寶給了女兒,富了女婿,卻絕了兒子的後
    特別是在農村,兒子可是家裡的根,是你百年之後,墓前的掃墓人。是你族譜上下一頁寫滿字,而不是空白的存在。也是讓你這個姓氏流傳,延續香火,而不是絕後。我知道上面這段話,肯定會引起一些女性同胞的爭議與不滿,但是現實就是如此。你想像的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實現,但應該不是現在。不過凡事都有個例外,同樣都是自己的孩子,也有老人喜歡女兒多一點,一碗水很難端平,偏心在所難免。
  •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過年老人給孫子和外孫發紅包,金額雖一樣多,但女兒打開就發飆了 過年,女兒帶著孩子來給父母拜年了,懂事的女兒一進門就連忙幫著嫂子一起準備年飯
  • 「我求你別折磨我了」,有這些行為的老人,難怪晚年享不上福
    說起女兒的時候,王奶奶有些淚目,她說女兒有些恨她,自己老伴去世後,兒子要接他過去住,說是要給她養老,然後我奶奶就同意了,並且把自己的積蓄都給了兒子,想著兒子肯定要花錢,自己也不好白吃白喝,女兒對我將積蓄都給了兒子的行為非常不滿,覺得分給兒子就不分給她不公平,王奶奶覺得以後反正指望不到女兒照顧,就吵了一架,後來兒媳嫌她這不好那不好,兒子慢慢也不站在她這邊了
  • 坐月子時,老人偷偷藏了她的營養品,她:以後別想讓我照顧你
    等到你三十年終於熬成婆,你再從你的兒媳婦身上找找當婆婆的感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嫁人要看的不僅僅是要嫁的那個人,還有那個人的家庭,他的母親,也就是未來的婆婆到底怎樣。對於婆婆來說,兒媳婦終究是外人,和女兒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老人在新媳婦進門的時候就要給她來個下馬威,讓她知道自己的厲害,知道誰才是一家之主,處處不滿,殊不知這樣只會讓這個家庭產生裂縫,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會很難過。女人躺在床上,想要動一動身子,肚子上傳來一陣陣刺痛,她嚇得不敢動了。
  • 「存錢給自己養老」,那些不靠子女的老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但對老人來說,他們可能會有所恐懼,甚至提前計劃起養老生活。其中,就有一種「存錢養老」,指的是自己存錢給自己養老,完全不靠子女,甚至演變為對子女的孩子不管不顧。這樣子的想法下,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那麼,就有個老人這麼做,但結局真是讓人意外,真實又殘酷。
  • 方老伯90大壽給70歲老人發紅包 用掉2萬元積蓄
    「發紅包時,村裡老人一開始都以為是村委會發的,後來知道是老方發的,都很驚訝。」方苗平說,很多老人年紀還沒老方大,有幾個拿了紅包覺得不好意思,要退回來,都被老方婉拒了。那天,老方一共發了2個多小時,100多個紅包就都派出去了,中午的壽宴,老人家吃得特別開心。5個女兒對老人的做法都很贊同:「老人開心最重要。」
  • 大年初一,婆婆不給我女兒發紅包,老公拉黑她微信
    ,當初我怎麼都不會嫁到這樣的家庭裡,可一開始我根本不知道,直到我生了孩子以後。 那天從產房出來,我就看見婆婆用一張冰冷的臉對著我,嬰兒床上的孩子她更是沒怎麼看就走了。整個月子裡,都是我娘家媽在伺候,婆婆說她還得照顧我那個待產的弟妹,伺候月子的事她實在是脫不開身。 我知道,她是沒抱上孫子,心裡不舒服,因為她現在對我的態度和我懷孕那會的態度相差太多了。
  • 孫子外孫都一樣疼,老人給倆孩子發紅包後,現實給了當頭一棒!
    而外孫就不一樣,本來老人對待女兒就和兒子不一樣,長大之後嫁出去了,回家的時間就短了,一般都是過節才帶外孫回娘家,所以感情明顯就淡了很多。 大年起來,孩子們給老人拜過年後,母親給孩子一人一個紅包,還笑著說:外孫內孫我都一樣疼。不過,侄子直接打開了紅包,裡面都是百元大鈔,而自己的兒子僅有20元的。 小娜頓時感到自己在母親的眼裡,原來就是個外人,心裡特別的難過,不過她並沒有當面說出來,因為大過年的不想讓母親不開心。但是母親如此的區別對待孩子發紅包,的確欠妥當。
  • 「你給我養老,我不花你的錢」八旬老人住兒子家裡給兒媳交生活費
    李想的父母如今已過八旬,腿腳也變得不再利落了,走路也走不了幾步,還要拄著拐杖才行,嚼東西也費勁兒,老母親還有點兒老年痴呆,常常說過的話就不記得了,剛見過的人也認不得了,李想把父親母親接進了家裡來,相互有個照應,李想的妻子有一些不情願,但是礙於面子也沒有說什麼。老人來了以後,和家裡的生活習慣多少有一些出入,難免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
  • 「幫忙帶了9年孩子,能在兒子家養老嗎?」72歲的老人說:別做夢了
    等到孩子長大了,老人也歲數大了,身體不好了,行動不便了。這時候,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出現了:誰來養老呢?很多老人說,當然得住在兒子家養老了。理由很簡單:自己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難道還老無所養、老無所依嗎?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總以為這樣的事情一般都是電視劇才有的情節。沒曾想同事小瀟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前幾天上班,同事們都在議論,原來小瀟的父親重病住院,母親來單位找她,說讓她籌款給父親看病,小瀟不同意她母親就在單位眾人面前各種扮演可憐。不知情的還以為我這同事不孝順,可知情的都知道小瀟的父母就是自作自受。
  • 婚後第一次回娘家,我媽讓給侄子6600紅包,我回她3個字:真偏心
    我的小學同學家裡五個子女,她有一個哥哥,剩下的她們幾個全是女孩。自小她穿的衣服都是撿姐姐們的,但她姐姐的衣服很多是她媽從親戚家要來的舊衣服。雖然那時候家庭都不富裕,全家人都要省吃儉用,可他們家從來沒有剋扣過她哥哥的衣食,她們幾個女兒都穿舊衣服,哥哥一人穿新衣服,家裡有點好吃的零食水果,都是先緊著哥哥吃。
  • 妯娌生孩子我隨禮一萬,我生二胎她發紅包一百,我決定斷親
    導語妯娌生孩子我隨禮一萬,我生二胎她發紅包一百,我決定斷親我覺得小叔子和妯娌一家真是太自私了,什麼事情都不願意管,就說婆婆和公公生病了,給婆婆和公公養老,現在什麼事情都是我們家的事情,小叔子和妯娌就會說,我們家是老大,就應該老大出來管,總不能讓他們小的管吧。
  • 「告我也不會給你養老」,本以為是子女不孝,可網友評論卻一邊倒
    接通電話後,果然老父親不知道從哪聽說外孫當了小老闆,賺了不少錢,於是想讓外孫拿錢給親孫子買房,電話中還不忘記打感情牌:「你弟妹為了孩子婚房首付,天天和你弟弟吵架,嫌棄你弟弟沒本事賺錢少,孩子馬上要結婚,首付還差不少……」聽著好像是在說兒媳婦的不是,但每一句話都透露著要錢,希望女兒能幫忙出這個錢給外孫補貼
  • 「我65歲,拆遷3套房都給了兒子」,女兒:「媽,以後養老別指望我」
    女兒沒有得到財產不錯,但是自己把她養那麼大還供她上大學,平時她在外地根本見不到面,拿點錢出來孝順自己也是應該的,如果女兒以房產她沒有份不願意給自己養老,就是一個白眼狼。因為這件事張奶奶和女兒在醫院裡激烈爭吵了好幾次,鬧得很不愉快,最後女兒說願意承擔一小部分費用,就當還張奶奶把她養大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