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控制糖尿病,遠離併發症困擾
昏迷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急性併發症之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很大,如果搶救不及時,昏迷時間持續6小時以上,就會造成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傷,甚至死亡。導致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為「糖尿病相關性昏迷」(如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等)和由合併症的昏迷(如急性腦卒中等)。昏迷的病因不同,其救治措施也不一樣。因此於昏迷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先辨明病因,再實施搶救。下面簡單談談「糖尿病相關性昏迷」的幾種常見類型及救治要點。
糖尿病所致的昏迷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糖尿病人昏迷的原因有很多種,而直接由糖尿病所致的昏迷主要有:
1
低血糖昏迷
當血糖低於2.8mmol/L時,稱為低血糖,嚴重者會發生昏迷,這是糖尿病昏迷最常見的類型。常見誘因有:降糖藥物(尤其是胰島素)用量過大;注射胰島素以後,沒有及時進餐或進食量過少;運動量增加,但沒有相應增加進食量或減少藥量。在低血糖昏迷發生前,病人往往有心慌、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手足顫抖等自覺症狀,此時立即進食甜食便可化險為夷,否則,病情將會進一步發展,出現煩躁、抽搐、精神異常、神志恍惚,直至進入昏迷狀態。
2
酮症酸中毒昏迷
常見誘因有:各種嚴重感染;擅自將胰島素減量或停用;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如外傷、大手術、急性心腦卒中等);暴飲暴食等等。患者早期往往表現為口渴、多飲、多尿及乏力、消瘦,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並有心慌氣短。酸中毒加重時,有頭暈、嗜睡、煩躁、呼氣中帶有爛蘋果味,繼而出現意識模糊、反應遲鈍而陷入昏迷。患者血糖多在16.7~33.3mmol/L,血酮體> 4mmol/L,尿酮體陽性,血pH值往往低於7.35。
3
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常見誘因有:各種嚴重感染,尤其是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瀉)、肺炎等;不適當應用利尿劑、脫水劑;靜脈大量輸注葡萄糖;急性胰腺炎、急性心梗、大面積燒傷等應激情況。這種昏迷多見於口渴中樞功能減退的老年人,以嚴重脫水及神經精神症狀(如抽搐、一過性偏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化驗檢查:高血糖(> 33.3mmol/L)、高血漿滲透壓(> 320mos/L),而尿酮體檢查多為陰性。該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必須及早診斷和治療。
4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較為少見,但也不可忽視。該類型見於有肝腎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是由於過量服用雙胍類(主要指苯乙雙胍)藥物引起。這因為此類藥物對肌肉內乳酸的氧化,以及肝糖原異生均有抑制作用,而且由於腎功能不好,導致乳酸排洩障礙,致使血液中乳酸過多積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早期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逐漸發展到呼吸深大、皮膚潮紅、煩躁不安,以至發生昏迷。化驗檢查:血乳酸增高(5.0mmol/L),血pH值小於7.35。
最後,糖平中醫再三提醒大家: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
一旦發現自己或者家人患上糖尿病,應立即幹預和治療,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得過且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參考來源: 網絡公眾開放平臺 僅供糖友參考交流
本文用於科普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Spring
科學控糖
讓糖尿病人不得或少得併發症
像正常人一樣健康長壽
by 蘭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