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清北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從事金融工作、高薪、高顏值是基本條件,想要參與其中的單身青年要提交自己的學歷、學位證書甚至是教育部留學生服務中心認證,才能獲取從線上至線下的入門資格。近日,北京一985高校畢業生相親平臺的高標準篩選機制引發熱議。教育背景是否是相親的敲門磚,這一現狀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擇偶生態呢? 中國商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誠覓985或有名氣211高校的本科畢業女生。」「碩士就讀於英國名校,徵同等學歷、名校畢業的女生,有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不接受本科。」……記者在某985高校北京校友相親微信群中看到,不少畢業於名校的單身青年將名校背景列為首要擇偶條件,且要求對方的最高學歷相當。
上述情況並非個例,記者發現,學歷歧視在擇偶篩選中十分普遍。一位北京的「紅娘」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一985大學畢業生的母親委託其給兒子介紹對象,著重強調女方也必須畢業於985高校。當詢問普通一本畢業生是否可以考慮時,上述母親表示,211都不在考量範圍內,更不用說普通一本了。
即便同為名校,在挑選相親對象時也存在「鄙視鏈」。「985高校的級別不一樣,介紹個人情況時不要只介紹自己是985畢業,最好把具體的畢業院校寫明。」記者在另一名為「京津冀高端相親交友」微信群中看到。
「即使同是名校,不同級別的學校所能提供的平臺、資源和教學水平也有差距,對學生能力和眼界的塑造也有高低,而這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日後所能達到的高度。因此作為頂尖985出身的畢業生,我要求相親對象在學校級別能精準匹配。」上述微信群中一名在金融行業工作的女性對中國商報記者說道。
要求學歷精準匹配觀點的單身青年也有不同的出發點。「除要求碩士畢業於頂級名校外,我還十分看重相親對象的本科學校。如對方本科『雙非』(非211也非985高校),會被我首先排除掉。」另一位在金融行業工作的男性對記者表示,第一學歷被普遍認為更能代表一個人的智力和學習能力,我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妻子,共同孕育一個優秀的孩子。
「除對教育背景要求精準匹配外,部分單身青年及其父母對相親對象的家庭背景也有近乎嚴苛的要求,力求『穩中有升』。但結合實踐,越固守嚴苛的擇偶標準反而越不容易找到心儀的對象。精準匹配並非是順利走入婚姻的保證,而婚姻幸福的決定性因素更不在於此。因此建議單身青年、尤其是大齡青年結合自身實際,適當調整擇偶標準。」 上述985高校北京校友相親微信群中的一名「紅娘」對記者如此表示。
【來源:中國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