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力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國家級示範區

2020-12-23 旅新網

  寧夏將全域旅遊作為一個全局性戰略進行統籌謀劃和系統推進,加強頂層戰略設計,在體制機制、政策保障上全力支持,把旅遊業融入發展全局,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務實成效。

  堅持嚴把文化和旅遊企業質量等級「關口」,強化事前防範、事中監管機制,通過嚴格動態管理,完善煺出機制,為文化和旅遊企業守法經營、規範經營劃定質量「紅線」,對質量不達標星級旅遊飯店、A級旅遊景區等文化和旅遊企業予以摘牌,通過完善質量等級煺出機制,倒逼文化和旅遊企業對質量進行提檔升級,有效提升文化和旅遊質量等級牌子的含金量,放大質量品牌效應,將文化和旅遊質量等級打造成為我區的一塊「燙金名片」,在全區文化和旅遊領域營造質量可靠放心消費的良好環境。

  堅持以融合發展為突破口,創新沙漠遊、星空遊、長城遊、鄉村遊、紅色遊、研學遊等旅遊系列產品和新業態。成立寧夏文化和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面提升文化旅遊標準化的整體質量、實施效果,加快構建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企業標準共同組成的寧夏文化和旅遊業標準化體系,充分發揮「文化旅遊標準化+」效應,推動文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啟動「好購」「好吃」「寧夏禮物」「寧夏味道」特色品牌宣傳推廣活動和首屆寧夏絲綢之路文化創意旅遊商品大賽。策劃舉辦「神奇寧夏」網紅訓練營活動,線上線下聯動推介寧夏文旅產品。創新開展了「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兩曬一促」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展示寧夏特色。

  圍繞「塞上江南·神奇寧夏」旅遊整體形象品牌,創新宣傳營銷模式。針對重點客源市場和遊客群體,採取線上與線下精準營銷、立體呈現、深度體驗等多種方式,打造具有衝擊力、影響力、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差異性產品。圍繞星空、長城、沙漠、葡萄酒等寧夏特色旅遊資源,開發特色線路產品,舉辦紅酒國際馬拉鬆賽、星空朗讀等特色活動,叫響「讓我們去寧夏,給心靈放個假」宣傳口號,擦亮「星星的故鄉」「中國長城博物館」等文旅品牌。「仰望星空系列主題活動」入選全國旅遊宣傳推廣典型案例名單。

  今年,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實施了旅遊景區鑄魂提質增效工程,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支持六盤山紅軍長徵景區、黃河大峽谷旅遊區等景區完善基礎設施,景區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建設旅遊標識標牌600餘塊,全區旅遊交通便捷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遊寧夏」App上線運行,讓遊客「一機在手,遊遍寧夏」。

相關焦點

  • 蓬萊又添國字號金字招牌:榮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公布,充分肯定了蓬萊全域旅遊發展的工作成果,為蓬萊區文化旅遊發展樹立了全新的裡程碑,讓蓬萊再添一張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積極展現「人間仙境」獨特魅力的國家級文化旅遊名片。 蓬萊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生態優良、資源富集,是國內著名濱海旅遊目的地。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 仁化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名縣 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 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縣域旅遊經濟競爭力十強縣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 鹽田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鹽田區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大力實施「全域+全季」旅遊發展戰略,著力提升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供給全季化、旅遊服務精細化水平,實現了旅遊治理規範化、旅遊發展全域化、旅遊參與全民化、旅遊效應最大化的創建目標。
  • 蓬萊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系煙臺唯一
    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公布,充分肯定了蓬萊全域旅遊發展的工作成果,為蓬萊區文化旅遊發展樹立了全新的裡程碑,讓蓬萊再添一張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積極展現「人間仙境」獨特魅力的國家級文化旅遊名片。蓬萊素有人間仙境的美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生態優良、資源富集,是國內著名濱海旅遊目的地,擁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處、5A級景區2處、4A級景區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
  • 生態城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生態城已獲得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中國旅遊大獎·優選旅遊目的地」兩項國家級旅遊榮譽稱號。為打造城市旅遊品牌,生態城還設計了旅遊口號、標識LOGO和吉祥物,積極打造全域旅遊標識體系,形成旅遊品牌智慧財產權,進一步提升了在旅遊市場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利川:「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利川市榜上有名全域旅遊示範區本著「整體布局,全域規劃」的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旨在推動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旅遊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利川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來,把旅遊業作為利川經濟發展的引擎產業來打造,創新路徑,提質增效,陸續打造了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及精品旅遊線路。並全面優化旅遊發展環境,走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路子,逐步構建起全域旅遊新格局,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一、全域旅遊+美食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布 山東5地上榜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這是自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評定以來,我省連續兩年獲得「大滿貫」,加上2019年首批被認定的濰坊青州市、青島嶗山區、濟寧曲阜市,目前,全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創新示範的「山東經驗」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我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表示,廣東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在推出三批共47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基礎上,將培育更多國家級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增至47個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全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 秀美融水,憑什麼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在創建方式、創建路徑、創建成果上各具特色,為更多示範區創建單位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特別是在文旅融合發展、旅遊扶貧富民、城鄉統籌、生態依託、景城共建共享、休閒度假、資源轉型、邊境開發開放等方面進行的實踐探索,對各地深化全域旅遊發展具有學習借鑑意義。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生態城已獲得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中國旅遊大獎·優選旅遊目的地」兩項國家級旅遊榮譽稱號。以點構線、以線連片構建旅遊產品供給體系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含3個4A級景區)、6個文化場館(含2個國家級場館)和38個城市公園(含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旅資源豐富。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對標省委「推進北部生態發展區與大灣區形成大農場、大花園對接大城市新模式「,以及雲浮市委賦予 「融灣發展先行示範縣」的定位,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工作,努力打造成為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康養產業高地和旅遊休閒目的地。初步形成了「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遊」的全域旅遊格局。以「雙創」並舉為抓手,促進全域旅遊理念升級。
  • 伊春市嘉蔭縣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東北網12月17日訊 在文化和旅遊部開展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中,我市嘉蔭縣被成功評選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是嘉蔭縣繼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稱號後,再獲「國字號」殊榮。近年來,嘉蔭縣堅持以優良生態為根本,以獨具個性的文化元素為靈魂,突出邊城特色,推動文旅融合,促進經濟轉型,打造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嘉蔭範例」。為了統籌推進嘉蔭縣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嘉蔭縣在2017年成立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並於當年7月下發了《嘉蔭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方案》和任務分解表,積極開展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 「中國平話文化之鄉」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
    (尹慶南攝)  今年10月,江南區獲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為「中國平話文化之鄉」增添新色,迎來文旅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江南區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部署要求,貫徹落實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精神,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歷史底蘊、產業基礎和區位交通,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水平推進,全力開展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 阿壩州汶川縣:多力齊發 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帶動老百姓整體增收,產業提質增效,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下堅實的基礎。」汶川縣科農局項目負責人李忠說道。汶川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鄒進說道,阿爾溝項目的成功推進將全面助力汶川全域旅遊發展,為建成汶川無憂地·慢生活國家級度假區奠定堅實基礎。
  • 麗江市古城區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有關要求,依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
  • 文旅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了解到,文旅部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在各地初審驗收的基礎上,綜合會議評審、現場檢查結果,並經公示,決定將北京市昌平區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 被認定為示範區的單位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斷深化改革,加快創新驅動,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
  • 玉門市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5日電 據酒泉市人民政府網披露,近年來,玉門市在旅遊資源整合、挖掘和旅遊業態創新下,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迎來旅遊發展新的黃金期。玉門市委十五屆十一次全委會討論通過的《中共玉門市委關於富民興隴走前列爭做縣域經濟的排頭兵的決定》裡明確提到「富民興隴走前列,爭當縣域經濟的排頭兵,必須以文化繁榮和活力迸發為重要題材」,再次把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擺在重要位置。  玉門市位於敦煌和嘉峪關兩大歷史文化旅遊目的地之間,如何吸引去敦煌和嘉峪關的遊客在玉門「留一日、住一晚」是玉門市委、市政府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 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電白
    關鍵詞全域旅遊「十三五」期間,伴隨粵西集體邁入「動車時代」,濱海旅遊資源優勢成倍放大,電白髮展全域旅遊駛入快車道。圍繞打造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目標,電白區加快旅遊業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實現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 韶關仁化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仁化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將為當地推進紅色文化旅遊經濟帶建設,著力打造「雙區」旅遊休閒首選地,增添一張金閃閃的名片。建立「黨委統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發展運作機制,形成「紅色文化研學旅遊+丹霞山休閒觀光遊」為龍頭的全域旅遊模式,探索一條在生態發展功能區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並重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