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是什麼樣子?君子不器指的是什麼?

2021-01-07 百家號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說的是關於君子本身特質的一種特徵。中國古代對君子特別推崇,主張人人都需要養成一種君子的品德,才能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更大的奉獻。君子是第一步,最好的就是聖人。那麼,出現在這裡的君子不器,指的又是什麼呢?從字面意思來看,這是說君子不是像器物那樣,容易盛滿,君子不會像一個杯子盛滿一杯水一樣,達到了本身的容量之後就無法裝下其他的東西。君子可能本身是一件容器,不過這個容器並沒有被裝滿的可能。這個和我們常說的中華民族強大的包容性有關。接納和自己不同的東西,而不因其他事物的不同去進行排斥與迫害。吸收其中好的,摒棄其中不好的,也就是要做到馬克思哲學中經常說的「揚棄」。這也是君子不器的一種體現。

在《易經·繫辭》有這麼一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裡面的形而上是指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的相。如果一個人被萬物各自的形象與用途束縛,就不能領悟、回歸到無形的道體之中。也就是被外界的條條框框束縛住的話,不但自己的才能與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對於自己的眼界,自己所能達到高度也會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萬物各自的形象,個人認為也是指人不能為皮相所迷惑的意思。在佛教與道教的修行中,有一項就是要一切皆空,這也是修行之人最難做到的。因為這是他們最難使自己放棄的,這也是不得道的人和那些得道之人最顯著的區別。君子也是同樣的,如果放任自己對名利、財富、美女的追逐,就無法達到儒家學說中所要達到的那種理想人格。

那麼,君子不作為器具的話,還應該有器具所不具備的哪些方面呢?器具作為一種工具,其作用總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對於其他的方面則是一竅不通。比如說水杯,它只能盛水;飯碗,只能裝飯。一個用來裝水的杯子如果用來盛飯,如果不是那個人瘋了就是根本不熟悉這些器具的使用方法。君子作為一個不能只會一樣東西的人,不能只了解儒家學說卻對道家一無所知,同樣,不能只在書間遊走而不知萬民疾苦。

他們應該「通一藝而專百長」,但是這是很難的。拿現在來說,因為學制的實施,我們在大學裡面只能選擇一門專業,而這門專業裡面只包含一個領域裡面的知識。就像是混入大海裡面的水滴,而我們只能擁有其中一滴,可是我們要面對的是整個海洋。當然在空餘的時間裡面我們還可以學習其他的知識,但是如果在其他地方花的時間過多的話又勢必會影響到自己所學的專業。這其中又涉及到對於「中庸」一種把控。這是非常難的。因此,要達到君子這一理想人格是非常難的,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因為這其中所有面對的困難太多了,而有精力與能力去對付的人太少,這也是平常人、君子和聖人的區別。

總而言之,君子這個程度的實現是非常難的,可是我們不一定要達到君子這一理想,而是要遠離與君子相對人格——小人。這個世界上不乏有小人,當我們勤勤懇懇地工作時,很可能會被這樣的小人在背後捅一刀。雖然我們不必像基督教所倡導的那樣,當別人打你左臉的時候,就把右臉也伸過去,但是堅持一個君子的品行是必須的,也許達不到那個高度,可是當你在無限接近那個可能的時候,一切就可能會改變。

相關焦點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到底什麼是「器」?
    如「廟堂之器」,就是說這個人有高居廟堂的本事,如「器官」,就是指功能結構。一般來說,「器」除了在添加前綴的時候,指具體分類物品——如「金器」、「玉器」、「木器」等等,在文言文中其他時候都是指才具、功能。那麼「君子不器」,難道是說「君子不講究才能?」當然不是的。因為「器」的才能有專屬性,即功能性,相對的就是局限性。
  • 《論語》「君子不器」,這句話什麼意思,其中的「器」是指什麼?
    「子曰:君子不器」,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為政「為政」是什麼呢,就是去做官孔子說學而優則仕嘛,你的學識足夠豐富,就應該走向仕途,因此古代讀書人也把學而優則仕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論語·為政》篇講的什麼呢,簡單明了地說就是求官、為官的基本原則,一言以蔽之——「以德為政」。那好,我們知道為政的意思,就好理解君子不器了。君子君子一詞,最先的意思是君王的兒子,但後來在詞彙的發展過程中,君子一詞被賦予了道德層面的含義。
  •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是什麼意思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離器近則離道遠,離道近則離器遠。所以一切君子,想要好好修行,就要近道,常在道中行。如果器傷害了道,則選擇道。當然這個是什麼意思,土話中的成器實際上是百鍊成器,就是鐵煉成器的意思,和這裡的器不是一回事。
  • 子曰「君子不器」,怎麼理解「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怎麼理解「君子不器」?「君子不器」這句話的由來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器」這句話引自《論語·為政》。什麼叫「器」?《易經·繫辭》有一句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是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有形的物質。
  • 「君子不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是《論語·為政》中獨立成段的一句話,由於缺乏上下文背景,其闡釋歷來存在諸多爭議。何為君子在孔子之前,「君子」主要指統治者和貴族。何為「器」「器」是一個象形字。「器 , 皿也 。象器之口,犬所守之 。」「器」可以 引申出「器量」 、「才用」 和「器重」含義,進而抽象化為一個哲學術語,指一切有形的具體事物;與無形而抽象的「道」相對應。「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
  • 何為「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大道無形。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騷客都對「君子不器」作出了解釋,每種解釋似乎都能自圓其說,這大概就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哈莫雷特吧。自知才疏學淺,不敢忤逆前輩的智慧結晶,但我卻可以反駁自己的鼠目寸光。《說文解字》上講:「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 孔子常說「君子不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正是出自《論語·為政》裡邊的句子,原文這樣說——子曰:君子不器。要理解「君子不器」之意,首先要搞清楚「君子」和「器」兩個詞彙的含義,再弄清它們的引申含義,基本上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可以看出,孔子對君子的要求很高,在孔子眼裡,稱得上君子的人,無一例外是全知全能的人,並且人格很偉大,跟「聖人」沒有什麼區別。然而,要達到「君子」的高度和境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苦的磨礪,按照某種規則和方式,不斷修煉自己的才華、本領和智慧,才能成為合格的君子。
  • 「君子不器」說出了孔子什麼思想?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關於這句話的含義有很多解釋,當然不同的人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要想正確理解這孔子這四個字的含義,我們要正確理解這個「器」字。《說文》:「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
  • 孔子的「君子不器」到底是什麼意思?管理者應該讀懂這句話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論語》【譯文】「器」,器具,工具。字面上理解就是,孔子認為君子應當不要像一件器具一樣。【解讀】我們常說的做人要成器,成大器。可是為什麼孔子,古時候的聖人是要求「不器」呢?
  • 《論語》說「君子不器」,君子當全才?這話用道家思想解讀更經典
    我們知道,「器」可理解為「器具」,每一樣「器具」,都有其用途。於此,淺層一些理解,這「君子不器」可能是在說,君子當全面發展,培養自己成為「全才」,而非專才。如果覺得淺層理解不夠,我們可以結合老莊思想,深層次一些理解「君子不器」這句話。於此,這句話可能是在告誡世人,君子不會拘泥於「器具」的表象,而會透過表象,看到讓「器具」之所以是「器具」的那具有靈活性和原則性的「道」。
  • 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
    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時間:2020-12-13 23: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 1、單獨的花中君子是梅、蘭、竹、菊中的蘭花,代表蘭花有著君子一樣的風姿與品格. 2、在日常生活中,蘭花經常被用來寓意人們的高潔品格、美好典雅的風姿
  • 《論語》裡的「君子不器」,如何理解?為何孔子說君子不器?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這簡短的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來的,很多人也是眾說紛紜。我來談談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器】是什麼意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守之。」
  • 古人常說「君子不器」,這個「器」究竟是什麼意思?
    「君子不器」正是這些句子中的其中一句,其出於《論語.為政篇》之中,關於該句的深刻意義,顯而易見是無可辯駁的,但其具體所指以及它的真實意蘊,人們對此持有很大的爭議。這種爭論主要分為兩個派別:一派是器物說,源自《易·繫辭》中「形乃謂之器」之說。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是「君子不器」
    《論語-為政篇》中說:君子不器!字面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一種用途。其實,「器」不僅有器皿的意思,還有其他更為深刻的意思。《易經·繫辭》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禮記-學記》也說:「大道不器」,(大道)普遍的規律,不僅僅適用於那一件事物。由此可見,器是和道相對的,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思想通化,能夠遵循無形的大道,變化起來可以如龍如虎,也可以像莊子夢蝴蝶一樣。這就好比是一個很好的演員,演什麼角色,就是什麼角色;一個好的工人,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 君子不器,左右逢源
    平常人是很難做到文質彬彬的,孔子自己也是到了七十歲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如何達到呢?最關鍵的是:君子不器。宋代大儒朱熹對「器」的解釋是:」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因此器就是有固定用途不能通用的東西。器代表著僵化,與仁相對立,儒家認為,仁是具有真正生命的一種活氣,始終充滿朝氣,生機物物。器卻是暮氣沉沉,僵化陳舊的。
  • 花卉小課堂: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
    花卉小課堂: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時間:2020-12-13 19: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花卉小課堂: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花中君子介紹 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 本文核心內容:花中君子是指什麼花,接下來分享詳細內容。
  • 君子不器:君子不是東西?這句話應該如何正確理解?
    清朝的同治皇帝儘管早夭,其實還是挺聰明的,他為了逗老師笑,把這句話解釋成「君子不哭」。君子是男人,男人有淚不輕彈,所以叫「君子不哭」。這樣解釋有道理吧?火要是滅不掉,那只能哭了,同樣很有道理。有個教授在解釋「呂」這個詞的時候,說是兩張嘴巴在接吻。同學提問那「品」字算咋回事?另一個同學說「品」字還好解釋,「器」就很難解釋了:四張嘴巴和一條狗在幹什麼?嗯,關於這一點,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還真有解釋:「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口象徵器物的開口,狗是用來起警衛作用的。
  • 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孔子說「君子不器」?
    僅僅依靠物質的消費,僅僅停留在人性的平均水平、低端水平,那君子能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嗎?君子不器給出的回答是,如果一個人只追求消費欲望的滿足,那其結局只能是富貴而名磨滅,頹然泯乎眾人。所謂人性善,是指人心向善,而非既定的人性事實。君子永遠指稱那些面對既定事實而選擇向上超越的人,那些有著道德可能的人。
  • 孔子說「君子不器」,老輩人卻最怕子孫不成器,究竟誰說錯了?
    但是,早在春秋時期,儒家的開山鼻祖孔子卻說:「君子不器」。這話記載在《論語為政篇》。顯然孔子「不器」的說法與老輩人經常念及的「成器」發生了衝突。一個究竟該「成器」還是「不器」?究竟是誰錯了?要搞清楚孰是孰非,就必須理解兩種說法的真實含義。首先,探索一下孔子說的「君子不器」的含義。
  • 孔子說「君子不器」,做到的人最接近智慧
    今天聊聊「君子不器」,我以前說過中國的漢字一字一境界,短短的四個字,道出了君子的處世哲學。那什麼叫君子不器呢?器指的是什麼?朱子注曰:「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朱子的解釋,我還是很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