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和一般首飾不同,佩戴者不可以對待一般首飾的心態來對待佛珠。那到底佛珠有什麼秘密呢?
緣起:一拿起念珠就告誡自己所發的念要純淨,不該想的絕對不去想;不該做的也絕對不做。這樣就能使心都貫徹在善念中,善久了就能明心就能開智慧。就像有人讀經,剛開始讀經文一句也不懂,讀久了自然而然地心開意解,就懂得其間的道理。是故有:【持珠善念】。
| 隨身法具 |
關於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經》中記載的說法為準。據載,波流離王在聽到佛陀開示之後,便開始用木槵子來製造佛珠,用以消除煩惱障和報障。這就是佛珠的起源。
所以,最初佛珠被稱為「念珠」。也由此,佛珠成為了佛教徒用以念誦記數的隨身法具,並在僧俗間廣泛使用。
| 持佛善念 |
佛珠與「弗誅」諧音,為不要誅殺生命之意。佛家第一大戒不殺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佩戴佛珠,首先意在時時提醒要愛惜物命。
同時,佩戴佛珠即是提醒自己坦然應對各種境遇,善調己心,遇事圓融,不憂不怖,不驕不躁,減少不健康心理對自己的控制。
| 圓滿無謂 |
佛珠一般是圓球形的,表示圓滿,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我們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們總是沒有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圓滿無礙的智慧和功德,只因為自己無謂的煩惱,而將這些本有的圓滿智慧覆蓋了,不能顯現出來。
只要能化解這些無謂的煩惱,就可以與佛一樣,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隨意運用。
| 恭敬心誠 |
每串佛珠由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對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對聖容,收拾身心。
| 108子,願解憂憂思 |
佛珠中,數目較多的是18粒和108粒。18代表著十八不共法,這是佛的十八種特有的功德;18也代表著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現象。108代表著百八煩惱,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種煩惱。
| 善根佛緣 |
佛珠的佩戴位置,一般多戴在手腕,因為方便取用,並可時時提醒自己要照顧身、口、意。請購後可以直接戴在手上,也可用作項鍊佩戴。
當我們以「請」的心態去恭敬佛珠,本身就是在恭敬我們自己,把對佛珠恭敬心,推及到身邊的每事每物,對每個人都能恭敬,這就是在和一切結善緣,在供養一切萬法。
聲明: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