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排雲殿門口之前,一直懸掛著一副對聯。不過有趣的是,這副對聯並不是起初的原對聯,反倒是一副「錯聯」。至於它為何沒有被及時更換?其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排雲殿位於北京頤和園萬壽山之內,是萬壽山前建築的中心部分。排雲殿的前身並不簡單,它曾是乾隆皇帝為母親60大壽而建的宮殿,取名為「大報恩延壽寺」,凸顯了乾隆皇帝的孝順仁義,後被清末慈禧太后改為萬壽慶典之地。
排雲殿佔地面積巨大,約為8000平方米左右,其中排雲殿為主體建築,大殿之內存在寶座、圍屏、鼎爐、宮扇,平臺之下還對稱排列著防火用的大銅缸,共計有四口之多。其他建築包括排雲門、玉華殿、雲錦殿、二宮門、芳輝殿、紫霄殿、配房等,稱得上是當時一座著名的宏偉建築。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其實排雲殿還有著坎坷的命運,可謂是命運多舛。在1860年時,大報恩延壽寺被英法聯軍肆意燒毀,只留下一片廢墟瓦礫。26年之後,慈禧太后才下令將其重建,並改大報恩寺下半部分,作為自己壽辰慶典接受朝拜的殿宇,這才有了我們如今所熟知的排雲殿。
排雲殿與佛香閣建築群,始建於昆明湖邊的「雲輝玉宇」牌樓,與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以及智慧海,呈南北貫穿之態,在一條中軸線上層層上升,氣勢宏偉逼人,展現出頤和園皇家園林的雄偉之姿。
排雲殿殿名之由來,源自於晉代文學家郭璞所作「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詩句,其核心意思是,該座殿宇為仙人久居之地,是長生不老之所在。如今的排雲殿,已經成為頤和園內的一處勝景,遊人在觀光之時,往往都會被殿內的陳設所折服,體驗當年清宮皇家之氣派。
值得一提的是,任何古代大殿門前,都要懸掛一副對聯,排雲殿同樣也不例外。排雲殿門前的對聯,為「迎輦花紅星雲爭爛漫,當階草碧風雨協和甘」,展現了盛世太平的繁榮景象。該副對聯的出現,曾經是頤和園管理部門精心設計的,旨在還原排雲殿當年的原貌。
不過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就在遊客們為排雲殿對聯交口稱讚時,頤和園管理部門偶然在倉庫中,尋找到了一張民國老照片。這張民國老照片,是當年民國要員在排雲殿門口的群體合影。更令管理人員意想不到的是,正是在這張照片中,他們居然發現,民國時期排雲殿門前的對聯,居然與現代所掛對聯完全不同。照片上的對聯為「復旦引星辰珠聯璧合,順時調律呂玉節金和」。
此事引起了頤和園管理處的高度重視,但是經過專家多方研究,最終還是確定,不會對排雲殿對聯進行更換,因為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據專家稱,民國合影照片中排雲殿的對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眾所周知,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字藝術,它的內容中存在著諸多的講究,尤其是對平仄音的把握,更是要求絕對契合。但是從整體來看,「復旦引星辰珠聯璧合,順時調律呂玉節金和」中的上下尾字,分別是「合」與「和」,二者之間讀音存在著矛盾衝突,讀起來似乎有些不和諧,故此來說,該對聯並未被專家組予以採納。
不過更出人意料的是,就在民國照片風波剛剛平息之後,另一張照片又掀起了「更換排雲殿對聯」的熱潮。頤和園管理處在民間搜集排雲殿老照片時,又發現了一張慈禧太后與宮娥在排雲殿前的合影。在這張照片之中,排雲殿門前的對聯卻變成了「閭闔九天開花迎綵X,雲霞雙開麗月暎朝曦」。X字為被遮擋部分,專家們推斷,該字很有可能是「仗」字,因為古書中曾記載有「仙鳥翩翻迎綵仗,爐煙繚繞上霞衣」的詩句。
可即便如此,當頤和園的管理人員在倉庫中尋找的時候,卻並沒有發現此幅對聯的蹤跡。初步懷疑,該對聯很可能是由於戰亂的原因流失。由此而言,如果專家們想要復原此對聯,就必須知道當年被遮擋的字跡,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所被遮擋的字究竟是什麼字?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因此更換排雲殿對聯一事只能徹底作罷。
古蹟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重要遺產,復原古蹟也同樣具有著相對積極的意義。但是話說回來,每一個時代都有不一樣的審美,並不是所有古代的東西都一定適合現代,所以,復原古蹟同樣也需要視情況而定。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