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勤奮讀書典型,放到現在還能信嗎

2021-01-17 良夜好品書

話說有一個成語,在中國長大的孩子,估計應該都聽過吧,來,我們先來看這個故事,看完故事請大聲說出這個成語的名字。

故事的主人公,西漢匡衡,據說家境貧苦上不起學,白天要做農活看不了書,晚上想看書了但家裡又沒光了,怎麼辦呢,鄰居家居然有光!於是,匡衡把牆鑿了個窟窿,借鄰居家的蠟燭光線照明讀書,終成一代丞相。

沒錯,請跟我一起喊出這個成語:鑿壁偷光!

多麼勵志的故事,有多少家長曾經拿這個故事激勵、鞭策,或者變相批評自己的孩子,看看人家匡衡,小小年紀自己想辦法創造條件好好讀書,你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考不出好成績對得起誰呀。

話說匡衡的確是農家孩子,也的確是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的費用,但這個鑿壁偷光的故事到底是真的嗎?

來,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鑿壁偷光」出自漢代劉歆所寫的《西京雜記》,其中卷二有寫: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疑點一

《西京雜記》是什麼類型的書呢?它是一本古代歷史筆記小說集。

《西京雜記》記錄的是西安雜史,既有歷史的成分,也有很多流傳在民間未經考證的遺聞軼事,況且還要帶上作者的再加工。出處非正史,這就先要給鑿壁偷光的典故打一個問號了。

疑點二

匡衡家是農民,大家都知道農民一般都是一家一戶,獨門獨院的。兩家共用一堵牆,

還能讓匡衡在牆上鑿個眼的概率有多大?大家請自行斟酌。

疑點三

這也是該故事真實性最值得懷疑的地方。我們現在基本都很少用蠟燭了,蠟燭的成本也是相當低廉,偶爾買上幾十根營造一個燭光晚餐的浪漫氛圍簡直是物美價廉。

但你知道蠟燭在西漢時期是一個什麼地位嗎?

漢朝之前,中國是沒有蠟燭的。西漢初年,南越王向漢高祖劉邦敬獻了石蜜5斛、蜜燭200枚等,漢高祖大喜。研究表明,其中的蜜燭便是現代蠟燭的雛形,在當時屬於極為珍稀的貢品。

有讀者可能會說,那是漢高祖時期,說不定到了匡衡所在的漢元帝時期,都是西漢的第十一位皇帝了,也許蠟燭早就普及了呢。

可事實是,蠟燭在漢朝一直屬於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每當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帝王就會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賞賜蠟燭,可見蠟燭在當時還屬於珍品。

一直到南北朝時期,蠟燭還是要家裡很有錢才能使用,畢竟西晉兩個首富石崇和王愷為炫富一決高下之時,拿蠶絲和錦做路兩旁的屏障圍了四、五十裡PK,比誰家的珊瑚樹更高大,這些在我們現代人聽起來還是會覺得很奢侈。

但搞笑的是,兩人還有一項比拼是,王愷家拿糖水刷鍋,石崇家就拿蠟燭當柴火燒,可見蠟燭在當時還屬於奢侈品,能大量用蠟燭是富貴的標誌之一。

所以,看到此處的大家應該想到了吧,匡衡家鄰居除非是居住在農家的隱藏富豪,否則夜晚是絕不會點蠟燭的。即便鄰居點的是油燈,不是蠟燭,但那昏暗的燈光再經過一個洞後還能傳遞到匡衡的書上,就基本更是天方夜譚了。

「鑿壁偷光」的故事雖多半為杜撰,但其寓意還是蠻好的。畢竟匡衡的家境貧寒不是假的,他通過自身的努力勤奮學習,憑藉對《詩經》極為獨特、透徹的解讀,為當時的經學家所推崇,也因此步入仕途,步步高升。

不過這個家境如此貧寒還借燭光讀書的勤奮案例既然很有可能為假,那估計以後拿它來激勵人讀書就不怎麼好用了,不妨可以換一個成語典故,囊螢映雪如何?

話說我以前怎麼就覺得靠雪光讀書,還有收集一口袋的螢火蟲,憑藉螢火蟲的光亮來讀書就那麼感人,還有點浪漫是怎麼回事。果然還是小時候好騙,現在想想,這兩個似乎跟鑿壁偷光一個性質,都那麼不靠譜呢。

果然古人的好多聽起來那麼那麼勵志,令人熱淚盈眶的典故,真的是拿來騙我眼淚,給我打雞血的呀,真是佩服佩服

相關焦點

  •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偷」了啥讓他晚景悽涼?
    鑿壁偷光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鑿壁偷光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漢朝。有個叫做匡衡的少年,雖然家裡一貧如洗,但是勤奮刻苦,愛好讀書。也因為鑿壁偷光的事情,匡衡被大人、老師們拿出來樹立勤奮學習的榜樣。但就是這樣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在晚年卻「偷」了四百頃地,被人彈劾,罷官之後沒幾年就病死在家。
  • 關於讀書的成語
    1、懸梁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
  • 鑿壁偷光:「借光」的動機很純粹,但匡衡的故事不足以勵志
    文/四季文史無疑,讀書改變命運這是正解。西漢大經學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發奮苦讀的精神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匡衡畫像一、 從「鑿壁偷光」說起匡衡是西漢時期大經學家,他自幼喜愛讀書,尤其愛鑽研《詩經》。
  • 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最終結局如何?老師不敢告訴你真相
    許多人把這句話當成座右銘,提醒自己一定要勤奮,不能因為年輕時的貪玩,荒廢了學業和工作。對於學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用功讀書,每當缺少學習的動力時,往往會以古人為榜樣,拿他們刻苦學習的事跡激勵和鞭策自己。每個人都有懶惰的一面,如何才能克服讀書的惰性呢?
  • 【睡前故事】鑿壁偷光
    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送出去的故事是《匡衡鑿壁偷光》,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西漢時期,有一名丞相叫匡衡,他學識淵博
  • 【剪紙】鑿壁偷光、懸梁刺骨(苦學的古人你認識幾個?)
    鑿壁偷光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音《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時間:2020-11-12 11:2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 「鑿壁偷光」那孩子後來怎麼樣了?還是不知道的好
    語文書上有篇課文叫做《鑿壁偷光》,講述的是漢朝時期匡衡小時候因為家裡窮,連油燈都點不起,只好偷偷的鑿通鄰居家的牆壁,依靠投射進來的油燈光亮讀書
  •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螞蟻莊園11.12正確答案...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螞蟻莊園11.12正確答案解析時間:2020-11-12 00:17   來源:倉鼠手遊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螞蟻莊園11.12正確答案解析 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2日答案是什麼呢?
  • 故事新編:鑿壁偷光
    他幼時喜歡讀書,家裡又很窮,沒錢上學。他就跟著親戚學認字,這樣才識字,有了看書的能力。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時候的書非常貴,有書的人不願意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工,只求人家能把書借給他看。日月如梭,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頂梁柱。他從早到晚在地裡幹活,趁著中午休息的時候看一點書,一卷書要十天半月才能看完。
  • 六年級作文:勤奮讀書不一定會成才
    勤奮讀書定會成才,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而我,卻要將這個理論推翻,我認為勤奮讀書不一定會成才。成才之時,要讀書,不過,所讀之書不是任何書,而是讀好書,好讀書。而在魯迅所寫的《阿Q正傳》之中,阿Q便是這樣,每天只知道讀書,卻不知道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味的學習卻不思考,最終卻變成了一個書呆子。而阿Q最終呢?卻被人戲弄,空歡喜一場又什麼也沒有得到。由此可見,勤奮讀書,不一定能成才。
  • 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2日答案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
    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2日答案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時間:2020-11-12 07: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2020年11月12日答案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以後幹什麼了?老師一般不會告訴學生
    就像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古代的小故事,主人公是鑿壁偷光的匡衡,他為了讀書不惜以這樣的方式,那麼他長大以後怎樣了?是否獲得了成功?這個故事的結局,老師一般不會告訴學生,因為匡衡終究是讓大家失望了。二. 匡衡鑿壁偷光匡衡出生在西漢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中,因為家境的原因,匡衡雖然能夠勉強進入學堂上學,但卻無法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畢竟家鄉的學堂肯定是比不上京城的。
  • 100句關於勤奮的讀書名言警句
    6、勤奮是成功之母,懶惰乃萬惡之源。   7、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   8、水滴集多成大海,讀書集多成學問。   9、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10、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 【文化】同樣是讀書,為什麼你們的姿勢美如畫
    古人則沒有我們現在的讀書環境,他們又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花式」讀書的呢?1.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 當年那個「鑿壁偷光」的匡衡,後來結局如何?老師絕不會告訴你
    而眾多「勸學」故事裡,最經典也最被國人熟知的自然是「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從小酷愛讀書,可惜祖上世代務農,家境貧苦。白天他只得幫家裡幹農活,只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聞雞起舞、懸梁刺股、鑿壁偷光、臥薪嘗膽......天道酬勤,是中國民族從古至今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自強不息,也是激勵一代代國人拼搏進取的力量源泉。年少時在家讀書,一個小偷潛伏於他家中,希望等曾國藩睡著後撈點好處。可是等來等去,曾國藩翻來覆去還在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
  • 別信讀書沒有用,高考狀元秒變百萬富翁,脫貧致富還得靠讀書學習
    這樣一眼看去,成為百萬富翁的似乎都是高考狀元、知名博士等頂尖人才,難道只有學歷高才能賺大錢嗎?並不是!學歷一般的人靠自己的勤奮好學,同樣可以做出好成績並獲得高額獎勵。起因是他被杭州政府評為D類高層次人才,不僅獲得優先搖號選房、100萬購房/3萬塊車牌的補貼,還能在子女上學、醫療養老等方面享受到政策照顧。要知道,大城市戶口的含金量有多高無需多言,不知有多少人擠破了頭想要落戶杭州。
  • 五年級語文上冊《古人談讀書》:有點難,孩子能讀懂嗎?
    3、學習古人的讀書方法。學習過程:一、知識積累。1、重要詞語:這篇課文中有的詞語有注釋,有些重要詞語沒有注釋,我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加以補充,整理如下:①敏:勤奮。好:喜歡。恥:以……為恥。是:這。三到之中,心思集中到讀書上來最為重要。既然心思已經放在了讀書上,難道眼和口還會不放到讀書上來嗎?④蓋士人讀書:大概讀書人讀書學習。⑤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讀書人志向遠大就一定不會甘心做一個平庸低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