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雨量逐漸增多,一些地區氣候潮溼,腳氣容易爆發,「腳氣」雖不算啥大病,卻能把人折磨的沒脾氣!最可怕的是,一人得病,傳染全家,各種祖傳秘方、民間妙法都試了個遍,依然久治不愈,這是為啥呢?
我們來了解下腳氣:
我們老百姓口中常說的腳氣的「大名」稱為「足蘚」,是真菌感染足部皮膚所致。人的腳上約25萬條汗腺愛出汗的腳在不透氣的鞋子裡,大多數人一天超過7-8個小時穿著鞋子,滋養大量的「細菌、真菌」,它們迅速繁殖。
如果不及時清洗乾淨,就容易導致腳臭,甚至是腳氣的悲慘結局。
愛出汗的腳藏在鞋子裡,除了能捂出臭味,還能引起劇烈的瘙癢感,嚴重的晚上會被癢醒2-3次,有些瘙癢伴隨著疼痛,痛到都影響到了走路,滋生癬菌、誘髮腳氣、腳癢、糜爛,蛻皮、長水皰、灰指甲等症狀。
當然,腳氣也不能一概而論,它也分為好幾種類型。
水皰型
多發生在夏季,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糜爛型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於第3、4、5趾縫間,常見於多汗者。
鱗屑角化型
症狀是足蹠、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
不管是哪種,患者總要忍受腳癢、腳臭的折磨。所以,腳氣是一種病,得治!
腳氣該如何治療
很多人都知道一發現有腳氣就去買點達克寧等等的藥物,腳氣總的治療原則是抗真菌,因為足癬(腳氣)是真菌感染,所以,不同類型採取的方法有區別,具體如下:
1、如果是水皰糜爛,除抗真菌藥,如依沙吖啶或者其它重樓解毒酊、康復新液做局部溼敷、減少滲出,然後再配合外用藥;
2、如果是角化型足癬,除外用抗真菌藥以外,還需要去角質,如水楊酸、尿素會幫助抗真菌藥的吸收,發揮更好的作用;
3、如果真菌感染較嚴重,尤其涉及指甲變成灰指甲、嚴重的灰指甲,還要配合抗真菌藥治療。
所以,你明白了嗎,為什麼同意是治腳氣的要別人用著管用,你卻沒效果,因為你的腳氣類型未必適合這種治療方式,對症治療才是關鍵。
#皮膚病#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大家有腳氣或者其他疾病方面的問題,可以關注我,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