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大家都說喝點茶來解暑消膩,問了十個人喜歡喝什麼茶就有八個說綠茶,但是要問到怎樣才能喝到一杯好綠茶呢,很多人都不知道。
上周末領導請喝茶,就去他家茶室泡茶,領導是愛喝綠茶的老茶友了,不管是茶室、還是泡法方法都很講究,他告訴我,綠茶「最忌諱」先放茶葉再倒水,想要茶湯更醇香,要牢記三泡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懂茶的人都知道,綠茶對於水溫是有要求的。由於綠茶是不發酵茶,茶底比較嬌嫩,不宜直接用沸水衝泡,一般用85°的水衝泡就好了。
器為茶之父,衝泡綠茶時用玻璃杯或白瓷蓋碗衝泡為佳。
玻璃杯泡綠茶不但清香四溢,而且還能欣賞衝泡後杯中優雅的「茶舞」。在這裡特別要提的一點是,綠茶不能蓋住衝泡,那樣會使茶杯不易散熱,容易將茶葉泡糊,使茶湯渾濁。
瓷質茶具泡綠茶是辦公室和會議上最常見的綠茶衝泡方式,衝泡時,注意投茶量、水溫控制並及時續水,保障茶水的滋味即可,茶水太淡時,可重新換茶。如果沒有欣賞茶形的需求,用瓷壺、瓷蓋碗甚至陶土茶具衝泡也是可行的。
泡法
1、上投法
所謂上投法就是先倒水在放茶葉,等到茶葉慢慢的都沉下去之後,輕輕轉動茶杯,讓茶杯種的茶均勻起來,稍等片刻就可以飲用了。
上投法對於茶葉的要求比較多,需要茶性比較細嫩或者是身骨比較重的茶葉,或者是要全是芽頭和滿身披毫的上等綠茶才可以。比如碧螺春、信陽毛尖等。
這樣的茶葉,放入水中之後會慢慢下沉,茶水接觸融入的速度比較滿且比較的溫和,可以防止茶葉被高溫的水燙傷,下沉的過程也是很賞心悅目的,如果是鬆散的茶葉就不是很適合。
2、中投法
中投法:先倒入一小半的水,然後把茶葉放進去,輕輕搖晃均勻之後,再倒入另一半的水。
這種泡法適合,細嫩且高香的茶葉,比如龍井。經不得高溫熱力和水衝擊的傷害,但是又需要溫度來激發茶中的香氣,所以採用「水-茶-水」的投茶順序。先水後茶,保護茶葉不受熱力的傷害,二次高衝注水,激發茶香。
3、下投法
同家庭普通衝泡一樣「先茶後水」——茶先投入茶器,提壺高衝注入水,茶葉隨著水柱翻滾並舒展,然後傾斜杯身緩緩旋轉兩圈,最後靜置1~2min便可以飲用了。
這種泡法適合粗壯,等級不高,身板強健的茶葉,比如太平猴魁。這樣的茶要用高溫的水來浸提它的內含物,同時利用熱水注入時的衝擊力激發它的內含物的擴散。
#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