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有不少的貧困戶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有力支持,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走出困境。陵川縣奪火鄉高谷堆村貧困戶許俊鵬一家,就是靠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的典型。
(右二為許俊鵬)
2016年,許俊鵬深感國家對農村扶貧的力度大,政策好,剛剛結婚就果斷回鄉創業,立志「脫貧致富」。在尋找創業項目的時候注意到了鴕鳥養殖,並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跟父親許松法及家人商量後決定接觸了解鴕鳥。許俊鵬先後參觀了多家大型鴕鳥養殖場,購買了很多鴕鳥養殖的書籍光碟。
通過線上線下了解學習,考慮成熟後,2017年春,許俊鵬拿著家裡僅有的妻子的5萬元嫁妝錢引進種鴕鳥4隻。因為再沒有多餘的資金,無法建設鴕鳥養殖場地,種鴕鳥只得借住在鄰居家的羊舍裡,因圈舍條件問題,他們一家人每天24小時輪流看管。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沒多久,國家小額扶貧貸款優惠政策出臺,在扶貧幹部幫助下,許俊鵬馬上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建起了簡易的鴕鳥圈舍,同年成立了個體養殖場「銀地鴕鳥園」。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養殖技術成熟後,2018年8月15日,許俊鵬聯合多家貧困戶成立了「陵川縣鴻野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進行鴕鳥的孵化、飼養,鴕鳥苗、鴕鳥蛋、鴕鳥肉的銷售。
在此期間,為了更好更多地了解掌握鴕鳥養殖技術,許俊鵬跟妻子張琪每天與小鴕鳥同吃同住,甚至大年三十別人都在闔家團圓歡度佳節時,他們仍堅持在育雛室觀察鴕鳥,在育雛室裡完成了跨年。為了省錢、省電,許俊鵬跟父親24小時輪流給小鴕鳥生火取暖整整兩個冬天。
合作社運營一年後,因為辛勤勞作、誠信經營,2019年8月,許俊鵬得到了幫扶單位——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陵川縣供電公司的支持32.5萬元,使合作社完善了孵化、育雛的設備及場地,合作社初具規模,進一步保障了合作社的生產。
2019年10月12日,許俊鵬跟妻子張琪受邀參加山西衛視「瞧這一家子」節目錄製,講述創業故事。同年10月,新華網也報導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2020年初,許俊鵬的合作社完成了集種鳥飼養、孵化、育雛、育成於一體的初步目標,12月份,他又從外地引進種鴕鳥12隻,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
許鵬和妻子相信,只要努力,未來生活一定會好起來。「我們合作社的初期目標是合作社種鴕鳥存欄量達到20隻,商品鳥存欄量達到100隻,年出欄鴕鳥苗500隻,每年淨收入達50萬元。未來會向觀光旅遊、餐飲領域發展,使合作社形成集養殖、觀光、品嘗為一體的農村特色合作社。」
天道酬勤,憑著辛勤的勞動,許俊鵬一家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了3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共同脫貧致富,為十餘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許俊鵬一家已建成擁有20餘只種鴕鳥的養殖基地,平均年收入近6萬元。「我們希望可以帶動全村及周邊村鎮的村民一起養殖鴕鳥,使我們的鴕鳥養殖不僅特色化,而且規模化、品牌化,以此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脫貧致富走向小康路。」
責任編輯: 馮慧敏
相關文檔 【展扶貧成效】扶貧扶智,駐村幫扶顯成效 (12-09) 【講扶貧故事】寧小海:八年脫貧攻堅路 細微之處顯擔當 (12-09) 【講扶貧故事】企業扶貧 助農增收 (12-08) 【展扶貧成效】今朝共謀脫貧計 來日致富碩果香 (12-07) 【講扶貧故事】盡力盡責扶真貧 用心用情暖民心 (12-07) 【來源:晉城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