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扶貧故事」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2020-12-22 瀟湘晨報

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有不少的貧困戶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有力支持,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走出困境。陵川縣奪火鄉高谷堆村貧困戶許俊鵬一家,就是靠自主創業脫貧致富的典型。

(右二為許俊鵬)

2016年,許俊鵬深感國家對農村扶貧的力度大,政策好,剛剛結婚就果斷回鄉創業,立志「脫貧致富」。在尋找創業項目的時候注意到了鴕鳥養殖,並對其產生了濃厚興趣,跟父親許松法及家人商量後決定接觸了解鴕鳥。許俊鵬先後參觀了多家大型鴕鳥養殖場,購買了很多鴕鳥養殖的書籍光碟。

通過線上線下了解學習,考慮成熟後,2017年春,許俊鵬拿著家裡僅有的妻子的5萬元嫁妝錢引進種鴕鳥4隻。因為再沒有多餘的資金,無法建設鴕鳥養殖場地,種鴕鳥只得借住在鄰居家的羊舍裡,因圈舍條件問題,他們一家人每天24小時輪流看管。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沒多久,國家小額扶貧貸款優惠政策出臺,在扶貧幹部幫助下,許俊鵬馬上申請了5萬元小額貸款建起了簡易的鴕鳥圈舍,同年成立了個體養殖場「銀地鴕鳥園」。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摸索,養殖技術成熟後,2018年8月15日,許俊鵬聯合多家貧困戶成立了「陵川縣鴻野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進行鴕鳥的孵化、飼養,鴕鳥苗、鴕鳥蛋、鴕鳥肉的銷售。

在此期間,為了更好更多地了解掌握鴕鳥養殖技術,許俊鵬跟妻子張琪每天與小鴕鳥同吃同住,甚至大年三十別人都在闔家團圓歡度佳節時,他們仍堅持在育雛室觀察鴕鳥,在育雛室裡完成了跨年。為了省錢、省電,許俊鵬跟父親24小時輪流給小鴕鳥生火取暖整整兩個冬天。

合作社運營一年後,因為辛勤勞作、誠信經營,2019年8月,許俊鵬得到了幫扶單位——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陵川縣供電公司的支持32.5萬元,使合作社完善了孵化、育雛的設備及場地,合作社初具規模,進一步保障了合作社的生產。

2019年10月12日,許俊鵬跟妻子張琪受邀參加山西衛視「瞧這一家子」節目錄製,講述創業故事。同年10月,新華網也報導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2020年初,許俊鵬的合作社完成了集種鳥飼養、孵化、育雛、育成於一體的初步目標,12月份,他又從外地引進種鴕鳥12隻,進一步擴大了養殖規模。

許鵬和妻子相信,只要努力,未來生活一定會好起來。「我們合作社的初期目標是合作社種鴕鳥存欄量達到20隻,商品鳥存欄量達到100隻,年出欄鴕鳥苗500隻,每年淨收入達50萬元。未來會向觀光旅遊、餐飲領域發展,使合作社形成集養殖、觀光、品嘗為一體的農村特色合作社。」

天道酬勤,憑著辛勤的勞動,許俊鵬一家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動了3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共同脫貧致富,為十餘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機會。目前,許俊鵬一家已建成擁有20餘只種鴕鳥的養殖基地,平均年收入近6萬元。「我們希望可以帶動全村及周邊村鎮的村民一起養殖鴕鳥,使我們的鴕鳥養殖不僅特色化,而且規模化、品牌化,以此帶動更多村民共同脫貧致富走向小康路。」

責任編輯: 馮慧敏

相關文檔 【展扶貧成效】扶貧扶智,駐村幫扶顯成效 (12-09) 【講扶貧故事】寧小海:八年脫貧攻堅路 細微之處顯擔當 (12-09) 【講扶貧故事】企業扶貧 助農增收 (12-08) 【展扶貧成效】今朝共謀脫貧計 來日致富碩果香 (12-07) 【講扶貧故事】盡力盡責扶真貧 用心用情暖民心 (12-07) 【來源:晉城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講扶貧故事 |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講扶貧故事 |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2020-12-1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扶貧故事 |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有不少的貧困戶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有力支持,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走出困境。
  • 一對90後夫妻自主創業,依靠養鴕鳥奮鬥奔小康
    今天 【講扶貧故事】 小編帶給大家的是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有不少的貧困戶藉助國家扶貧政策的有利支持,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走出困境。
  • 講扶貧故事 |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講扶貧故事 | 潘國太:自主創業的脫貧之星 2021-01-15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強不息脫貧路 志強奮鬥奔小康!五境鄉農布養羊故事上榜《中國...
    自強不息脫貧路 志強奮鬥奔小康!農布小時候的時光大部分在牧場裡,他在牧場待了整整10年,1982年,在農村包產到戶的政策指引下,農布的父親領到養羊的任務,而農布在18歲時,也在牧場率先養了批羊。他記得很清楚,花了500塊買的羊種,一共8隻,新品種一百多元1隻,老品種幾十元1隻。父親的養羊經驗給了農布有效的指導,他的羊在三四年後就發展到40多隻。
  • 回鄉創業「夫妻檔」 帶領村民奔小康
    回鄉創業「夫妻檔」 帶領村民奔小康 2020-12-14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講扶貧故事】郭海燕:身殘志堅 撐起一家人的希望
    【講扶貧故事】郭海燕:身殘志堅 撐起一家人的希望 2020-12-16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2020-12-11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用心用情——我的扶貧故事和感悟
    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正在開展的「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徵稿活動,就是為了提振全系統幹部職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資源文化,更好的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從6月15日起,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紅網張家界站開設【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專欄,以促進這項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扶貧故事」紅棗的故事
    編者按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講扶貧故事】扶貧政策「照亮」裡進掌
    【講扶貧故事】扶貧政策「照亮」裡進掌 2020-12-15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咯咯喔!流沙河的深山裡出了個90後「雞司令...
    「90後」的石喜文,不羨慕城市的燈紅酒綠,一頭扎在農村與雞鴨鵝為伍,2018年投資成立了寧鄉市喜文養殖合作社、寧鄉市石胖哥種植合作社。兩年來,他整整瘦了20多公斤,和家人日出而作、日落不能歸,在創業路上堅定前行,並幫助159戶貧困戶增收。
  • 興寧農商銀行 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 助力蘇區奔小康
    「如果沒有興寧農商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我奔小康的夢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說這話的,是興寧市刁坊鎮河塘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刁漢輝,3年前,興寧農商銀行向他發放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得以承包稻田創業。如今,刁漢輝年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早已脫離貧困隊伍。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目標就一個 帶領群眾奔小康丨三穗縣桐林鎮捧...
    我既是986結對幫扶幹部、片區網格員、小村信息員,也是村第一書記,多重身份對我而言,只有一個目標:脫貧致富奔小康。  作為結對幫扶幹部,我有6戶幫扶貧困戶;作為網格員,我有31戶91人;作為信息員,我需負責收集和匯總13戶村戶的信息;作為第一書記,我是全村的「領頭人」,我得帶真抓實駐,保障我們全村上上下下穩步小康。
  • 和她一起奔小康|返鄉大學生的田野牧歌
    全面小康是中華民族追夢圓夢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續奮鬥,也為廣大婦女姐妹建功立業提供了歷史舞臺,讓她們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美麗人生。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七年脫貧攻堅襤褸路 五年同步小康一家人|六盤水...
    2013年4月,根據《六盤水市組建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實施方案》(六盤水黨建發〔2013〕3號)要求,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面向全國公開招募1358名大學生參加六盤水市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於是,我和我現在的妻子因為參加同樣的考試、又被同時分配到同一個鄉,然後相識相戀。 我們約定:什麼時候奮鬥到同一個城市,就什麼時候結婚。
  • 暖民心|榆中縣「就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奔小康
    為切實幫助易地搬遷戶搬得出、有收入、穩得住,榆中縣千方百計同用工單位協調,幫助搬遷戶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榆中縣就業服務工作以儘快幫助勞動力轉移就業,及時化解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用工難」「招工難」為主要目標,以幫助搬遷戶、貧困戶為主要對象,致力於「就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奔小康,為此,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幸福家園、李家莊村委會等各個富餘勞動力多的地方舉辦了多場次的以
  • 「形式+內容+情感」,扶貧劇如何在石頭上開花?
    《青山不負人》上演了安家坪第一書記吳非飛和鄰村幹部秦楠努力發展富硒產業,卻工作家庭兩難顧,「脫貧不易脫身難」的故事;《古村情》中,百年老村茂臺屯第一書記靳浩宇破解「誰是真貧辨別難」的問題,扶貧工作既要「精準識別」又要「一個都不能少」;《七月的火把》裡,扶貧幹部梁啟通過努力打破了扶貧工作中「愚昧意識根除難」的問題;《信任》單元裡,因為一篇報導擋了曉起村「財路」的李愛民
  • 講扶貧故事 | 閻永軍:從貧困戶到窗簾店老闆
    講扶貧故事 | 閻永軍:從貧困戶到窗簾店老闆 2021-01-14 18: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辦養殖場與多肉基地 宿遷90後海歸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奔小康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90後海歸,放棄大城市優厚工作,返鄉創業,先後創辦養殖場與多肉基地,還招引外資到社區扶貧車間辦廠,在農村不僅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還帶領鄉親共同奔向小康。   1991年出生的趙宇航,是宿豫區關廟鎮人。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赴日留學。「在留學期間,看到同學經常生吃雞蛋。這種以前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情節,在當地則是家常便飯,這讓我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