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補啥好?吃「草」快吃「草」!

2021-02-14 老家許昌

初春補啥好?吃「草」快吃「草」!老家許昌

精英群作

「老家許昌」微信號:zgljxc

【編者的話】開春了,蜷縮了一個冬天的身體需要舒展舒展了,我們的胃口也需要調理調理了。對啦,周末了,迎著明媚的春光,和家人一起到郊外挖點野菜,自己動手做頓營養豐富、健脾開胃的野菜宴真贊!據說,不少好吃的野菜都有一個「草」名,比如,薺菜又名「清明草」,馬食菜又名「五行草」,灰灰菜又名「灰蓼頭草」等。下面,就讓我們隨著六位作者的妙筆和他們浸滿愛的思緒,一起去嘗嘗「草」的味道,而您,在看完本文後,就不要再猶豫了,快出發尋「草」去吧……

 

芫荽

文‖梁耀國

 

小時候,姥姥曾教過一首兒歌,還配之一小遊戲。兒歌是這樣唱的:叨叨,叨腳腳,亞油葫蘆扯笸籮。笸籮東,笸籮南,南地有個大菜園,蔥花,芫荽,小腳蜷回。與此同時進行的遊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臉對臉坐在地上,腳放一起,一邊唱兒歌,一邊數腳只。兒歌唱完,數到的那隻腳,要立馬蜷回去。每次起點不同,數到的腳也不同。最後剩下的,便是勝利者。

我喜歡這首兒歌,也喜歡玩這個遊戲,但是卻不喜歡吃芫荽。那時吃撈麵條,或是吃餃子,姥姥會擇一小把芫荽,拌以蒜末、辣椒末,放醋、放鹽、放小磨油,調成酸辣湯佐之,說出味兒。我呢,嫌芫荽味怪,向來不嘗。

成年之後,才知道芫荽就是香菜,香菜就是芫荽。起初,上街喝羊肉湯,店家總會捏撮芫荽撒在上面,一是為了提亮顏色,二是為了壓下羶味。我有心想挑出來,又怕人家說我敗家子,只好捏著鼻子嘗了嘗,一嘗,怪鮮,自此便吃上了。

為吃上新鮮的芫荽,每年深秋時節,我在花盆裡撒下芫荽種子,長到春天,剛好趕上吃。想吃了,隨便薅一把,學姥姥的法子,搞個酸辣湯,特別開胃。

如今,芫荽已成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馬食菜

文‖劉毅

 

我對馬食菜有著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馬食菜在鄉野隨處可見。馬食菜是我們老家的俗稱,它的學名馬齒莧,它屬野生草本植物,莖是紅色的,匍匐在地面上,葉子小小的,呈倒卵形,翠綠色,開黃色的小花。馬食菜的莖和葉子都可以食用,營養豐富,俗稱長壽菜,是我們七八十年代的人小時候飯桌上的常客。

那時候,家裡窮,母親便經常到野地裡挖馬食菜,用竹籃提回來,洗淨切碎,加進蒸饅頭用的發麵裡,做成條狀的饅頭,熱氣騰騰的馬食菜饅頭一出籠,清香撲鼻,我們姊妹幾個可憐巴巴地守在母親身邊,早已饞的不行。母親取出一個饅頭,切成小塊,分給我們;又給我們準備一個碟子,倒上蒜汁,我們幾個一擁而上,激動地飽餐一頓。

父親愛喝酒,有時母親就把馬食菜饅頭切成小塊,當成父親的下酒菜,我們幾個娃看著父親一邊喝酒一邊有滋有味地嚼著馬食菜饅頭,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有一回,姥姥來我家,母親就把剛剛從野地裡淘回來的馬食菜趁著新鮮勁洗淨切碎,又加上蔥花和佐料,拌上面,攪成糊狀,攤成鮮美可口的煎餅,母親就用這煎餅來招待姥姥,而我們也趁機大吃特吃,過足了這馬食菜煎餅的癮。

時光飛逝,不覺母親已去世多年,而馬食菜當年的清香依舊,我無數次在夢中又回到了母親身邊,吃上了那鮮美可口的馬食菜……

 

石香

文‖王振江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它是河南人人皆知的小草——石香草(菜)。石香菜在河南是最親民、最接地氣的一種大眾食物。

房前屋後,河邊水溝,花盆角落,沾上點土,只要有水它就能活得旺旺的。在河南,涼水拔撈麵條,石香菜蒜汁是得得勁勁的一頓美餐。

年輕時的很多時候,中午我下班回到家之前,我媽就會把石香蒜汁搗好,再烹上點花椒油,將水燒開等著我回來,我一進屋,我媽就開始下麵條,然後用來自深井的自來涼水反覆把麵條冷卻透,拌上石香蒜汁,一頓美美的午餐就大功告成了。

當年我家的院牆頂部專門壘成了能種花的花壇,結果因疏於管理什麼花都沒活,最後只有自己長出來的鬱鬱蔥蔥的石香菜倒成了我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菜園子」。

現在一看到石香,我就口水直流,我的腦海裡也會立即浮現出幾十年前村上的老少爺們「吱吱溜溜」吮吸石香菜蒜汁撈麵條的壯觀情景來……

 

薺菜

文‖康素曉

 

在野菜中,薺菜味道最為鮮美,因此非常討人喜歡。十公分左右的葉片隨地而發,嫩葉之時,最適宜入食。薺菜長有流線型的葉子,還會開出白色的小花。在春意盎然的大地上,去挖薺菜,算是一種唾手可得的幸福。你只需用拇指和食指稍稍用力一拔就可以把根須拔出來,待到你隨身攜帶的小籃子和塑膠袋裝得滿滿的,豐收而歸的喜悅便會洋溢心間。

薺菜被古人譽為「靈丹草」,是「天然之珍」,薺菜所含的蛋白質、鈣、維生素C尤多,由於它性味甘平,具有清肝調脾,活血利水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相信身居都市的人,一定很期待親手去挖野菜,感受田園之中的無限樂趣。

用純天然的薺菜,做上幾道美食,一定會令你垂涎欲滴。把薺菜洗乾淨,晾乾,和煎雞蛋一起同炒,香而不膩,營養美味。薺菜還可以做成美味的餛飩,味道令人慾罷不能。薺菜切碎拌上肉餡做成餃子也是最不能錯過的美味,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你會覺得勝過任何昂貴的山珍海味。

還在等什麼?春光晴好,春色滿園,快去挖薺菜吧!

 

灰灰菜

文‖白傑

     

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沒有不認識灰灰菜的。

灰灰菜隨處可見,決不挑土的肥瘦。田間地頭、溝坡坑窪,甚至犄角旮旯,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幾天前還乾乾淨淨的院子,一場春雨過後,就蹭蹭迫不及待地冒出很多嫩汪汪的灰灰菜。

灰灰菜樣子並不討巧:斜出旁生的枝杈,莖和葉背雖是綠色,葉面卻始終灰突突的——上面蒙了一層薄薄的灰白的「粉兒」,用手一搓,有滑膩感,「灰灰」之名概源於此。平日裡,它與身旁草綠翠綠的菜啊草啊相比,灰頭土臉的,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蔫頭耷腦,唯風雨過後,立刻精神勃發,顯出翠綠的本色,那掛在葉面上的水滴似顆顆珍珠,晶瑩發亮,好看!

每到春末夏初,母親把長到三四寸高的灰灰菜掐回來,先燒開一鍋水,然後把擇好洗淨的灰灰菜倒進鍋裡。沸水翻滾著,灰灰菜就在這翻滾的水中變得油綠起來。迷濛的水汽中,一把大笊籬麻利地將灰灰菜撈出來,盛在白瓷盆裡,先前還野氣十足的灰灰菜此刻已熱騰騰、軟綿綿地躺在白瓷盆中,像是白玉上的翡翠。

接著,母親把焯過水的灰灰菜倒入早就預備好的冷水盆裡,「鎮」上十分八分鐘,然後撈出來,兩手合力擠幹水分,攥成菜團,擱案板上橫豎切幾刀,又以刀做鏟,將灰灰菜鏟進瓷盆。一勺鹽,一勺糖,淋上幾滴香油,倒點醋,蔥絲薑末蒜蓉灑勻,再拌上五香粉,攪均勻,最後將冒著糊香的滾燙的辣椒油一澆,「刺啦啦」一聲,熱油瞬間將灰灰菜那種特有的清香「逼」出來,濃鬱的香味撲面而來,毫不吝嗇地鑽進鼻孔,讓人禁不住喉頭蠕動、兩頰生津。

端上飯桌,用熱烙饃卷著,咬一口,細嚼,熱饃的面香伴著灰灰菜略帶點土腥氣的清香,再加上辣椒油的調和,清淡略帶麻辣,綿軟而有嚼頭,香味在唇齒間縈繞,綿綿不絕,飽肚腹的同時味蕾也得到極大滿足……

在那物質貧乏的年代,在百草萌發之際,在菜園裡的菜還沒有長成可供食用的春荒時節。有這樣鮮嫩美味的灰灰菜可吃,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啊!

 

野菜的吃法

文‖劉戰軍

 

春光明媚百花開,萬物萌動迎春到。春天正是郊遊的好季節。在郊遊的時候,不少市民會順手採摘些野菜回來嘗鮮。

四十年前的我最不喜歡吃野菜了。因為村裡種的蔬菜分家到戶後不夠吃,所以,不喜歡吃也得吃,因為沒有選擇。而野菜當中最不喜歡吃的,當屬刺角牙了,吃著扎嘴。還有就是勾勾穣。勾勾穰的葉子分兩種:胖圓葉子和細長葉子。胖圓葉子那種有毒,也叫拉肚子棵,吃了是要拉肚子的。

而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不招人待見的野菜,紛紛走上餐桌,成為市民百姓家中的「營養菜」。在我們當地的田間地頭,都有哪些野菜可以吃呢?

常見的有野喇菜、薺薺菜、麵條棵、馬齒莧(菜)、蒲公英、灰灰菜、土紅參等,大致的做法也很簡單:摘好洗淨,用開水焯一下,然後放蔥姜蒜炸出香味,再把野菜放進鍋裡爆炒即可。大多數野菜寡淡苦寒,烹製時需要多放些油才出味。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吃野菜,因此,在踏青春遊採摘野菜的時候,最好仔細查看一下所採摘野菜的特性後再吃,以免盲目食用吃壞了身子。

 

【作者簡介】

 

梁耀國,現就職於許昌市房產交易租賃管理處,河南省雜文學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員。

劉毅,研究生學歷,從事高中教育,喜歡讀書、寫作、書法、旅遊和交友。

王振江,曾在許昌地方鐵路機務段工作,後調陝西,現雖居秦地,卻奢戀許昌。

康素曉,新聞記者,喜歡繪畫、剪紙、音樂、寫作,曾在市級以上媒體發文百餘篇,獲獎多次。

白傑,八零年人,喜歡文學,2013年開始創作,許昌市詩詞學會會員,現供職於瑞貝卡集團總部。

劉戰軍,當過兵,寫過書,做過媒體發行,如今痴迷網絡,盡情揮灑文字夢,乃自由撰稿人一枚。

註: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2、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3、本文啟用讚賞打賞功能,請根據作品質量和自身情況進行打賞,量力而行,賞金的100%為作者稿酬,打賞日期計算為本文發布之日起七天內,無打賞無稿酬,謝謝您的支持!

4、歡迎轉發微信公眾號「老家許昌」作品,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單位或個人需使用「老家許昌」微信公眾號相關作品,使用之前請務必聯繫後臺。


---老家許昌,只採擷有溫度的鄉土味道---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投稿信箱:hnxc126@126.com

相關焦點

  • 吃啥真的就能補啥嗎?
    「吃啥補啥」,中外共有的健康傳說早在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就發現動物內臟和人類內臟無論在組織、形態還是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所以提出了「以髒治髒」、「以髒補髒」,也就是後來中醫食療法則裡的「以形補形」,在民間俗稱「吃啥補啥」。
  • 鬥羅:都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那柔骨兔吃不吃藍銀草?
    因為之前唐三送給小舞的仙草之王相思斷腸紅小舞一直沒有實用,而現在終於是派上了用場,在給小舞吃下去之後也終於是讓小舞復活過來了。可惜的是復活之後的小舞已經變成了本體也就是柔骨兔了,而且都不能算魂獸了,只是一個普通的動物罷了,完全沒有靈智可言。而唐三看到小舞復活過來自然也是十分開心的,雖然現在小舞只是一隻沒有靈智的兔子,但是對於唐三來說也是一個莫大的安慰。
  • 春天吃"草" 乳房變軟!
    春天最好的「排毒草」  蒲公英在春季裡能給您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因為她的苦,才有更多的甜可以嘗得出來!這和人生的道理是一樣的,您一定要相信大自然會給您無窮的力量,哪怕是匍匐地面的小草,都那麼神奇、有力量,譬如,最不起眼的蒲公英。  蒲公英是嗓子疼的救兵。
  • 春天吃"草" ,乳房變軟!
    春天最好的「排毒草」  蒲公英在春季裡能給您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因為她的苦,才有更多的甜可以嘗得出來!這和人生的道理是一樣的,您一定要相信大自然會給您無窮的力量,哪怕是匍匐地面的小草,都那麼神奇、有力量,譬如,最不起眼的蒲公英。   蒲公英是嗓子疼的救兵。
  • 豨薟草,別名肥豬草,常吃身體好,能祛風溼、通經絡,改善血循環
    豨薟草出自唐朝蘇敬編寫的《新修本草》,是菊科草本植物豨薟、腺梗豨薟或毛梗豨薟的全草。全國各地都有野生,很多地方的名字叫「肥豬草」,以前常給豬吃,豬吃了少生病,長得膘,也從側面說明豨薟草的常見。豨薟草味辛可祛風,味苦可燥溼,生用或制用,均可祛風溼,舒筋活絡。豨薟草的祛風溼作用是比較溫和的。制過後加強了辛散溫通的作用。治風溼痺證,骨節疼痛,或麻木拘攣的,需要比較長時間服用才能起效。但生活中常見,就可以自己摘來吃。
  • 春天吃「草「,乳房會變軟!
    春天最好的「排毒草」  蒲公英在春季裡能給您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因為她的苦,才有更多的甜可以嘗得出來!這和人生的道理是一樣的,您一定要相信大自然會給您無窮的力量,哪怕是匍匐地面的小草,都那麼神奇、有力量,譬如,最不起眼的蒲公英。
  • 海口農村一大怪:新坡人種草吃草!
    千畝田洋,全都是草,煞是好看!藍天、白雲、綠草,一派田園風光景象。這就是海口農村一大怪:新坡人種草吃草!此草非彼草,不養牛羊,供綠化。此草非彼草,用途真不少!此草非彼草,是新坡農民一大產業。新坡農民種植的草類品種主要有:臺灣地毯草、大葉草、馬尼拉草……多供足球場、小區綠化、水利建設等之用。
  • 為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
    古語云「兔子不吃窩邊草」,字面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窩旁邊的草,其實是要告誡人們不要在家門口做壞事。那麼,做壞事就要到別處去嗎?當然不提倡那樣。那麼,兔子真的不吃窩邊草嗎?當然不是,不是兔子看不到窩邊草,可能那樣的草確實不對兔子的胃口,或者兔子為了讓窩邊草擋住自己的行蹤,或者懶得吃,只是把窩邊草當成一種風景的點綴。但無論如何人是無法理解兔子的,就好比濠梁之上的莊子無法理解水中的魚一樣。
  • 「兔子不吃窩邊草」新說
    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兔子的智慧。因為「吃窩邊草」,容易暴露目標,乃致招來殺身之禍。而「窩」外面的草多,何樂而不吃?再說,兔子吃草也只是為了生存。簡單,單純。 然而時代不同了,許多現象都在改變,兔子也不例外,「不吃窩邊草」,成了「先吃窩邊草」,甚至是「專吃窩邊草」。
  • 《陰陽師妖怪屋》螢草喜歡吃什麼 螢草喜歡食物介紹
    導 讀 R式神螢草喜歡的食物為:時蔬天婦羅,討厭的食物為豚骨拉麵。
  • 珊瑚草系列—天然果凍,營養爽口又Q彈,您吃過了沒?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偏偏靠才華小編又來給大家送吃的來咯揭曉謎底珊瑚草又名神草、福草、鹽草又因營養價值極高膠質濃似燕窩又稱「海底燕窩手快有,手慢無先看看都有哪些美味划算的珊瑚系列吧!養顏美容促進新陳代謝腸胃清道夫健康減肥降低血糖含豐富海中酵素具有「先清後補」的功效食療者不可多得的菜系(泡開倍率約
  • 「兔子不吃窩邊草!」
    兔子不吃窩邊草!【適用場合】One should avoi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workplace.兔子不吃窩邊草。不建議開始辦公室戀情。也有粗俗版的:Don't poop where you eat.不要在你吃東西的地方拉粑粑。
  • 每日一學草藥2:白花蛇舌草
    你看那個蛇吐那個紅信子啊,吐出來就是這個舌頭,所以叫白花蛇舌草。它分為大號跟小號,小號的效果是大號的兩倍,就是說小號它更芳香,你一拔出來這個根啊,它是芳香的,帶補,所以這是很少清熱解毒藥裡頭又帶補的,帶點那個甘甜甘甜,甘甜補益,它還帶補,所以我們看白花蛇舌草它味甘淡,甘是什麼?甘能夠生肌肉,因為脾胃屬於甘屬於土。所以有一個病人啊,臉上掉肉,經常晚上燒骨頭,什麼叫燒骨頭?
  • 歇後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是什麼?
    歇後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一句是啥?估計知道的沒幾個人,這句話之所以廣為流傳,還得從胡雪巖開始說起。清末年間,隨著執政者的腐敗,導致國力下降,西方列強趁此機會,用西洋火器轟開清朝固壁自封的大門,並被迫籤署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影響至今。
  • 吃石斛選——拾纖草
    大多數喜歡食用霍山石斛的人都知道,霍山石斛鮮條是最好的東西,它不但各方面都是純天然的,並且裡面存在的各種營養也絕對是非常好的,這一點絕對是不可否定的。也自然會有很多不良商家渾水摸魚,拿著那些紫皮、銅皮,甚至是水草石斛來冒充霍山石斛,還故意把價格抬高,欺騙那些需要霍山石斛的人,拾纖草在此承諾,只賣正宗霍山鐵皮石斛。霍山縣位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屬北亞熱帶溫溼季風區,四季分明,水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霍山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75.1%,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之稱。
  • 七草粥與日本粥文化
    明治時代的日本文人夏目漱石患胃病時有一句詠粥名俳「粥味滴滴佳,腸中春欲蘇。」他拿粥和「春欲蘇」聯繫說事,說的就是正月初七吃七草粥的日本民俗。實際上,這種習慣來自中國。據《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這個習俗產生於漢代,盛行於魏晉時期,至隋唐時期被百姓普遍重視,經宋明清一直延續至今,但現在國內人日節已經被淡化,七草粥的食用習俗如今也普遍存在中國東南部沿海,並產生因地而異。
  • 農村俗語:「養羊餵些淨腸草,吃了羊只能長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養羊要餵淨腸草,吃上一頓三頓飽」。淨腸草最早由歐洲人發現其營養價值,並最先由歐洲人所食用。儘管淨腸草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在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生長,然而,在歐洲人沒有食用淨腸草之前,其他地區(包括我國)的人們都不知道淨腸草是能夠食用的,而且,也因害怕其有毒,也不讓牲畜所食用。淨腸草一般株高30~40釐米,主根比較瘦長,呈白色,獨根上有分枝。
  • 回頭草真的不能吃嗎
    吃回頭草這個事情,我也是幹過的。
  • 這種「起陽草」好處不少,現在吃剛剛好
    韭菜在藥典上又有「起陽草」之稱,它所含的硫化物、皂苷類、黃酮類等物質具有固精、補腎、助陽、暖腰膝等功效。每100克韭菜中就含有1.5克的粗纖維,遠高於大蔥和芹菜,所以韭菜還有一個「洗腸草」的別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韭菜稱為「肝之菜」。這是因為韭菜獨特的辛香氣味,有疏調肝氣的功效。
  • 【魯西南植物】麵條菜(麥瓶草)
    點擊上面可以收聽朗讀(朗讀者 馬麗)乍暖還寒,是人們形容對初春天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