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2020-12-13 環球網

【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

《禮記》中云:「有虞氏禘黃帝」,「夏后氏亦禘黃帝」,這是黃帝最早作為部落始祖為後人所祭祀。「禘」,是帝王對有血緣關係的始祖的祭祀。有虞氏是黃帝的重孫虞幕所立,其譜係為黃帝—昌意—顓頊—虞幕,其下五世孫為舜;夏后氏為大禹所立,大禹父親鯀的曾祖和虞幕同為顓頊的後代。故司馬遷云:「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其後的商朝、周朝雖不再「禘黃帝」,但從血緣關係上說,仍是黃帝的後裔,且三代王朝都建立在黃帝所開創的大部落聯盟基礎之上,故在周朝就已形成以黃帝為血緣「始祖」的華夏部落共同體的共識。

或許是因為黃帝這位始祖時空距離日漸遙遠的緣故,迨至後世,血親觀念逐漸淡薄,其形象乃與「上帝」合一。黃帝又成為了中國人精神信仰的始祖。《周官》云:「自古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畤」,帝王祭祀上帝之處。最早的「畤」,是為祭黃帝而建的「吳陽武畤」。黃帝更成為「五畤」所祭祀的「五帝」之一。公元前767年,秦襄公建「西畤」祀白帝(少昊,黃帝之子),秦宣公在渭南建「密畤」祀青帝(伏羲,黃帝之祖父),秦靈公於公元前422 年在「吳陽武畤」廢址建「上疇」祀黃帝、建「下畤」祀炎帝,秦獻公又建「畦畤」以祀白帝。漢劉邦建「北畤」以祀黑帝(顓頊,黃帝之孫)。漢初皇帝常遣使或親祭五畤。漢以「五帝」對應「五方」「四季」「五行」,其中黃帝對應的是「中央土」,位列「五帝」之首。古代曾有「天一而已,不應有五」的質疑,學者的解釋是:天雖一,氣之流行有所變異,以五人神配五帝,因各得其氣之盛的緣故。

漢武帝時,以「五帝」作為泰一神(漢代國家祭祀的天帝、至高神)輔祀,後逐漸形成祭天輔祀、明堂拜祀和迎氣祭祀的基本制度。明清兩代,祭天時甚至不再以「五帝」輔祀,黃帝更多供奉於歷代帝王廟中。

明清易鼎之際,王夫之慧眼獨具,其作於清朝順治十三年(1656年)的《黃書》中,首次將黃帝視為華夏生民之始祖。《黃書》跳出一家一姓朝代變遷的狹隘視角,將華夏生民世世代代生活於茲的「中區」「中邦」視為一個整體,講述的是從「軒轅肇紀」至明朝幾千年間的治亂規律。難怪章太炎《訄書》中云:「觀於《黃書》,知吾民之皆出於軒轅。」《黃書》中,王夫之尤其強調黃帝確立了「公天下」的典範,不像後世君主皆有「私神器之心」。

我們今天祭祀黃帝,更多是以黃帝為我中華文明之始祖。此兼取「信仰」「生民」與「民族」始祖之義而有餘義。「信仰」始祖者,謂以人配天,開啟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天人合德的人文宗教信仰模式;「生民」始祖者,謂黃帝是「始於大公而終於至正」的典範,我生民乃得秉天地之正氣,繁衍生息於茲土歷數千年而日昌;「民族」始祖者,謂黃帝「存天地之純氣而戒其割裂」,從此奠定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本格局,構成了今天億萬中華兒女最為堅固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我們今天祭祀始祖黃帝,是在呼喚民族最深層記憶中面對危難與挑戰時的勇武與血氣。古代祭黃帝文中常有「首弄兵戎」「鑄兵除暴」等詞句,蓋黃帝生處亂世,「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黃帝「憫阽危,鑄五兵」,最終轉危為安,變亂為治。從此,這種面對危難與挑戰時的勇武與血氣成為中華文明世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魯迅詩云:「我以我血薦軒轅」,良有以也。

我們今天祭祀黃帝,更是在為今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鼓舞、吶喊。始祖「繼天立極,開物成務」「功化之隆,惠利萬世」,當時無論是馴養牛馬、打井養蠶的物質文明,設官治民、監於萬國的政治文明,還是發明文字、制定曆法的精神文明,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故孫中山祭黃帝文曰:「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始祖黃帝的「爰啟文明」之功,無疑是我們今天創造中華先進文明最為強大的精神動力之一。(文圖:張雲江、米廣弘)

相關焦點

  • 恭拜始祖,祈福中華! 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今日舉行
    具茨山下,中華始祖軒轅黃帝故裡故都;溱水河畔,炎黃子孫莊嚴神聖拜祖敬宗。今日上午,庚子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鄭州市新鄭黃帝故裡舉行,全球華人以莊嚴神聖之心、感恩追遠之情,通過直播瞻仰黃帝故裡,遙拜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 設立中國華胥母親節 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我國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我主張以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親華胥氏紀念日農曆三月三作為中國的母親節,以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華胥氏是我國以人名命名的最早的人文始祖。傳說華胥生伏羲和女媧,由母系向父系過渡。然後才有黃帝、炎帝、蚩尤,才有56個民族,才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 廣進國際集團尚比亞分公司庚子年恭拜黃帝大典
    「天地玄黃,東方曙光,文明始祖,中華炎黃。」在農曆「三月三」來臨之際,尚比亞華人華僑於當地時間3月15日在盧薩卡市藍天飯店舉辦了「庚子年尚比亞華人華僑恭拜黃帝大典」,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 軒轅黃帝乘龍升天,龍鬚斷而成草,大弓墜而化山
    軒轅黃帝知道這是神龍來迎接自己升天,於是腳踩金色蓮花,一步步直登龍背,赤龍等黃帝坐穩後,緩緩起身。群臣和後宮的70餘人見黃帝騎龍升天,不舍與黃帝分離,也都爭相往龍背爬去,有些人沒爬上去,只得抓緊巨龍垂下的龍鬚不鬆手。赤龍劇痛掙扎飛起,扯斷了數根龍鬚,黃帝隨身的大弓也一同掉在地上。龍鬚落地,就長成今天的龍鬚草,大弓墜地,就化為一座大山,就是橋山。
  • 六十集《黃帝內經》醫史篇3:赫赫始祖(下)附解說詞
    六十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帝內經》解說詞醫史篇 第3集:赫赫始祖(下)黃帝統一天下後,教導人民要順應天地的自然規律,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按時節播種和收穫百穀草木,馴養禽獸為家畜此時,他有一個重大的舉措:這就是帶領他的臣子們開始發明創造,因此掀起了中華民族史上輝煌的一頁。首先是文字的匯總,歸納,整理,綜合,分類和發明。這個任務是由黃帝的臣子倉頡(jié)承擔的。今天,我們很難追溯漢字的起源。因為年代久遠,且不是一人一時之作。
  • 《黃帝千古情》何以首演即火爆?為什麼落戶新鄭?表達了什麼?
    《黃帝千古情》為什麼落戶新鄭?黃帝千古情景區是由新鄭市政府、宋城集團、河南竹桂園旅遊集團聯袂打造的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旨在通過為大眾提供一流的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傳承黃帝精神、講好黃河故事、弘揚中原文化。
  • 一個愛上軒轅黃帝的女人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據大量的歷史記載和文物佐證,黃帝統一天下,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河南新鄭古為有熊氏之國,軒轅黃帝降於軒轅之丘,定都於有熊。
  • 劉慶柱|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第十四屆黃帝文化國際論壇」嘉賓劉慶柱,國家社會科學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原主任、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本次論壇他作了題目為《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專題演講,以下就是他的演講摘要。
  • 中華三始祖之一、戰神、兵主——蚩尤
    再後來他帶著他八十一個兄弟北上和黃帝交戰,炎帝和黃帝強強聯手與蚩尤展開激戰,最終蚩尤戰敗。 蚩尤戰敗後,炎黃部落將黎民融合,從此就開啟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 圖為蚩尤像。蚩尤雖最後戰敗,但他始終是上古時期極其重要的人物,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故而也受後世的推崇。 在上古時期,蚩尤帶著九黎部落人們興農耕、冶鋼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 他是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巨大貢獻的。
  • 浙江酒重天酒業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暨黃帝內經濃香大師酒新品發布會...
    黃帝是中華「人文初祖」,也是華夏酒祖。此次黃帝內經酒走進黃帝故裡,親身感悟黃帝文化。黃帝內經酒營銷總裁奕茹女士致歡迎詞黃帝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老祖宗,是偉大的事業開拓者,是人文制度的發明者與制訂者,是財富的創造者,也是中華醫學的源頭。新鄭是黃帝的出生地,也是黃帝內經酒的有緣之地。
  • 「三皇五帝」現在人們都只記得黃帝,炎帝,其他人是誰呢?
    三皇五帝」屬於中國傳說之中半人半神的人物,如果我們以中國人文之根為本,剝去掩蓋在神話外殼下的虛飾成分。 被列為「三皇」的共有6人:燧人、伏羲、神農、女媧、少典、黃帝。燧人是開啟火文明的火祖,鑽木取火,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源頭。
  • 黃帝為什麼叫「黃帝」?為什麼叫軒轅皇帝?
    《正義》謂黃帝「生日角龍顏,有景雲之瑞,以土德王,故日黃帝」。戰國時,齊威王因齊鑄的《陳侯因脊錼》銘文有「高祖黃帝」之文,自認其始祖帝舜為黃帝八世孫,故奉黃帝為始祖,是最早記載「黃帝」的金文。《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均以黃帝為中央之帝,其神后土。《淮南子·時則》云:「中央之極,自崑崙東絕兩恆山,以息壤堙洪水之州,東至於碣石,黃帝后土之所司也。」
  • 和黃帝的後人有關,或許還盛產玉石
    而大部分人之所以知道這個山名,主要就是從黃帝的孫子和共工的傳說而來。 據說,黃帝的孫子顓頊和共工是同時期的人,共工不服顓頊當盟主而挑起戰端,大敗之後發怒,撞塌了天的一個「柱子」,那根柱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不周山。
  • 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上古神話創世女神、福佑社稷正神——女媧
    她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的正神。 關於女媧的神話傳說故事,流傳下來的很多,比較熟悉的就是女媧造人和女媧補天。 女媧不僅是補天的英雄和女神,同時她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她開世造物,故而被尊稱為「大地之母」,是民間廣泛和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女媧的神話傳說具有兩系性。 一,她是創世女神,以神靈的形象出現,被稱為是人類之母、大地之母。
  • 黃帝垂衣治天下,穿好衣服就能治理國家,這個說法靠譜嗎?
    黃帝,中國遠古時代的偉大部落領袖,更被尊為五帝之首,被奉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始祖」。據傳說黃帝這個人相當能幹,他在位期間,不僅徵服炎帝,打敗蚩尤,統一華夏;而且還發展農業,始製衣冠,建舟造車,創立商賈,構建曆法,鞏固軍事,發展了文字算數,創立了醫學音樂。
  • 周人始祖后稷是啥人?他跟商人始祖契有一個共同的爹嗎?
    也就是說按這種說法,周人始祖后稷、商人的始祖契、五帝之一的唐堯以及上古帝王帝摯,就都成帝嚳家的四兄弟了。不但如此,傳說中建立夏朝的大禹,《史記·五帝本紀》說他是黃帝的五世玄孫(黃帝—昌意—顓頊—鯀—大禹),而帝嚳則是黃帝的曾孫(黃帝—玄囂—蟜極—帝嚳),那說明大禹也是帝嚳的堂侄兒。您看看,照這種說法,唐、夏、商、周四代的始祖包括帝摯,就都成了帝嚳家的子侄了(當然也都是黃帝的後代)。
  • 說家譜:蕭氏6種始祖的所指及其內在關係
    我們在前文中提到要分清6種始祖以確認蕭氏本根,這六種始祖即血緣始祖、得姓始祖、開代始祖、支系始祖(又稱為宗系始祖,有的則稱為開基祖)、遷入始祖(又稱為始遷祖)、精神始祖(又稱為文化始祖)等,並且說明了在修譜過程中的串宗(近而相串)、混宗(似而相混)、亂宗(編造祖系,無中生有)、錯宗(張冠李戴)、冒宗(背祖認他)、濫宗(顛三倒四)等現象,說明分清六類祖先的確很重要
  • 《黃帝內經》之恬淡虛無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出租什麼都不做的人》,這部日劇的核心價值是:看到了自己,就是陪伴自己。男主人公將太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笑容。最後在與妻子溝通後,選擇辭職"創業",才有了出租什麼都不做的人的業務。隨著業務的增加,將太找回了自己的價值:他發現即使自己什麼都不做,也能找到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