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由來傳說很生動!

2021-02-07 民族智慧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后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后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后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相關焦點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雙語:中秋節由來,嫦娥奔月之傳說The legend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moon myth!
    @海外雙語媽咪 語:「一年月色最明夜,千裡人心共賞時」,就快要農曆中秋了,今天@雙語親子時尚圈 給大家分享的是雙語:中秋節的由來,一起來看看嫦娥奔月之傳說。中秋節的傳說中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The legend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moon myth in the story of a very wide spread.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起源和傳說習俗: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詹(公元785~約827年)於《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 中秋節的由來和寓意介紹 中秋節祝福語彙總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由來和寓意介紹 中秋節祝福語彙總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    原標題:中秋節的由來和寓意介紹
  •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傳說故事一:嫦娥奔月
  • 中秋節的由來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已經成為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團團圓圓,才是中秋的主題,每到這個時候,即使再忙,也會一家人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這已經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理。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可能有很多人並不清楚。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應該也準備好吃月餅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也知道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可是你知道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日嗎?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
  • 有關中秋節文化由來的典故,你知道的有多少?
    不知不覺間,八月十五中秋節就到了。無數遠在他鄉工作的遊子們,此刻也會感嘆羈旅之愁吧。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寄託了國人渴望家庭美滿、闔家幸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有關中秋節一些文化的典故由來,你又知道多少呢?中秋二字,最早見於儒家經典《禮記》中,相傳為周公所作,姑又稱《周禮》。
  • 中秋節主題lapbook|傳統文化也能在家帶孩子邊學邊玩
    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不妨和孩子一起製作一本中秋節lapbook,通過這種有趣的方式,帶孩子去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傳說、風俗等傳統文化,在親子陪伴的同時,一起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風採。材料準備本期中秋節lapbook材料包括:1張A3尺寸深藍色卡紙,9張A4尺寸中秋主題素材,1枚兩腳釘,以及5對1.5cm的背膠魔術貼。
  • 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快到中秋節了,人們又開始議論各地「月餅」的做法、好吃難吃的老話題,現在許多人覺得月餅大多油膩,寧願空口議論而不願下嘴。
  • 幼兒園中秋節環創|中秋主題牆、吊飾大合集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中秋節的習俗很多,比如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等。中秋節元素那中秋節有哪些元素呢?傳統節日肯定離不開傳統故事、傳統寓意、傳統習俗。所以中秋節的元素大致有:月亮月餅
  • 您知道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傳說?
    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月圓人更圓。家人們歡聚一堂,飲桂花酒,吃水果,吃月餅。民間也有許多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國家在2006年把中秋節收錄於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又在2008年把中秋節定為法定假日,可以看出對中秋節的重視。
  • 聖誕節老人的由來和傳說
    你聖誕節老人的由來嗎?你知道聖誕節的由來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 「聖誕節老人的由來和傳說」,有興趣的不妨看一下。   聖誕老人來自遙遠的歐洲歷史,要追溯他的來源,會發覺其中混雜了很多不同的傳說,而最終卻都匯聚在芬蘭的拉普蘭,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形象。
  • 中秋節,嫦娥的美麗傳說和朱元璋的月餅傳說故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古代,人們把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視為秋季,而八月居中,所以被稱為中秋。至於中秋為什麼會形成節日,民間認為與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有關。從此,八月十五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因為八月十五是中秋,這天被定位中秋節。而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明朝初年。元朝末年,百姓們不堪忍受朝廷統治階級的殘爆統治,紛紛起義抗。當時,朝廷道路關卡搜查十分嚴格,起義軍之間很難傳遞信息。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中秋節是古時候咱們的祖先,對上古天相的崇拜,然後有了敬月的習俗。最早呢,是在秋分時節舉辦的,被叫做祭月節。隨著季節不斷的演化,變成了咱們今天的中秋節,最初的節日是定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這一天。但是,這一天要祭拜月亮,但是並不是每個秋分都是圓月,這樣祭月行為就不是很圓滿。因此,我們的祖先要選一個月圓之夜。於是乎就把本來秋分的祭月節調到了八月十五。
  • 關於中秋節有什麼傳說嗎?看完後漲知識了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則是我國千百年來的真實寫照。每至中秋節這天, 全國上下無不瀰漫著思念的氣息。和家人歡聚一堂,吃上圓圓的月餅已經是中秋節不變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就像天上的明月一樣,象徵著團團圓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在中秋節這天吃月餅嗎?
  • 關於中秋節的六個傳說,你知道幾個?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有很多,下面簡單分享六個:一、秋暮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神。傳說在戰國時代,齊國有個醜女,名叫無鹽,年幼時曾虔誠拜月,後來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在宮中賞月,正巧齊宣王也在宮中遊逛,看到月光下的無鹽,覺得她美麗動人,於是就冊封她為皇后。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一起來盤點中秋佳節的這些習俗吧
    馬上就要到中秋佳節了,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很巧的是同一天,家國同樂,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素有「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的說法,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是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的約定,月餅就是中秋節才會吃的甜點,那麼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呢?月餅的由來是什麼呢?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 【中秋主題】幼兒園中秋節環創全系列+傳說集錦!
    中秋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和習俗,許多幼兒園都會進行「中秋節」主題的環境創設。教室主題牆如何布置,門廊懸掛什麼會更應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關主題的環創,希望能為各位老師提供幫助。
  • 【漲姿勢】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傳說故事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數下流傳最廣的中秋節六大神話傳說故事。 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二: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後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