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月29日)有媒體報導說,20國集團峰會(G20)輪值主席國沙烏地阿拉伯發表聲明稱,2020年的G20會議將於11月21日至2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據悉,在新冠疫情仍然蔓延的國際背景下,G20峰會會員國的各國領導人將藉此機會再次討論保護生命健康和恢復經濟增長的相關問題。
此次G20會議召開之時,美國總統大選(11月3日)已經結束。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無疑將對這次峰會產生影響。如果川普連任美國總統,那麼,其或將強勢出現在2020沙特G20峰會上,且繼續解構最近30年開始出新的國際組織及其所形成的國際秩序,就是大概率事件,G20峰會的作用以及還能否發揮其原有的作用、甚至其能否繼續存在都會成為或陸續成為問題。而如果川普敗選,或者因為郵寄選票問題而沒有最終確定總統大選結果,那麼,峰會或將在美國因素影響最小的背景下召開。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其所討論問題的範圍及其所確定決議的效力,會否得到美國的背書,也值得觀察。
G20峰會,是由原來8國集團經濟合作論壇發展而成的現由20個國成員國組成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對話合作機制,是經濟全球化、發展扁平化的結果。G20的前身,即1999年成立的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機制,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已經難以解決其自身所面臨的全球性問題。2008年11月召開的第一次G20峰會,是打通工業化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合作通道的努力。第一次峰會在各國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維護世界經濟穩定方面達成了共識,並通過了相應改革行動計劃,其後續峰會確定的後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甦和增長計劃,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助力國際經濟發展重回正軌,自此,G20領導人峰會成為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機制的重要論壇。
從8國集團到20國集團,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體的快速壯大,美國等原工業化發達國家的發展權重日益減少。從某種角度而言,這自然呈現一個所謂「去美國化」乃至「去西方化」的現象。伴隨著這種現象,美國主導的世界經濟發展及其國際社會秩序,也必然偏離原有的規則體系。如何解決秩序變化過程中的各種衝突,可能答案不一,但必不可少的前提仍然是秉持合作與諒解。任何「生猛」的解構動作,都會造成相關機制及其體系的坍塌,造成無人受益的結局。
本次2020沙特G20峰會系這個對話機制形成以來第一次採用線上視頻的方式召開會議。線上會議,在各國皆採取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不失為一個利用技術手段保持機制運轉的一個手段。這個第一次,是否會成為該機制的轉捩點呢?
【來源:光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