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平靜的情緒對入睡很關鍵。市面上有很多的安撫物品,比如安撫奶嘴、安撫巾、安撫玩具等,通過平復情緒幫助寶寶降低入睡難度。
上周推送了 9條安睡小建議,早點看到或許不會走彎路 裡面提到了要藉助安撫工具。今天就來詳細說說安撫的工具的使用。
01
安撫奶嘴詳解
安撫奶嘴是通過滿足非營養類吮吸需求(nonnutritive sucking behavior ),達到安撫孩子的作用,可以用來替代吮吸乳頭和吃手。一般用在入睡以及哭鬧時。
生老大的時候,我還不太懂,沒有用安撫奶嘴。那時候覺得不用也沒啥,還省得戒。老二小定出生後幾周,開始用奶嘴,很多個夜晚因為有奶嘴,他能安心躺著,我們也確實輕鬆很多。
我個人的看法,很多東西都是需要權衡利弊來使用的,在寶寶還沒長牙或者比較小的時候,真的不必過於憂慮,不要輕易放棄嘗試,更不必因為被路人大媽說了兩句,就再也不敢用了。
安撫奶嘴的利弊,可以參考下圖的分析,揚長避短。
此表參考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的建議
安撫奶嘴也有段位之分,長大了就要把之前用的換掉。材質上主要有乳膠、矽膠兩種,功能上還有日用、夜用的細分。
選擇時有一些小tips:
優選仿生型的設計,材質不能含雙酚A;
奶嘴要有透氣設計,防止壓到小臉,出現口水疹;
帶夜光的奶嘴會更方便夜間使用;
選擇方便消毒的材質;
02
關於安撫奶嘴的疑問
問:吃手還是吃安撫奶嘴?
答:對於孩子來說手比安撫奶嘴更可控,取用也方便。但這既是手的優勢也是劣勢,奶嘴可以扔掉、找不到,但手卻不能,一旦依賴很大,手會比奶嘴更不容易戒斷。
從衛生角度的考慮,奶嘴也更容易清潔消毒。綜合來講,安撫奶嘴更好。
問:吃安撫奶嘴入睡容易了,但是一掉就醒,連夜裡也要找好幾次奶嘴,怎麼辦?
答:用安撫奶嘴入睡以及接覺,和奶睡有一些相似,雖然入睡快,但是可能造成睡眠周期結束後,需要再次使用,才能再次入睡。
所以不建議過度依賴,比如不要一哼唧就塞奶嘴,能只在接覺時用就不在睡前用。如果發現影響到睡眠的連續性,老是醒來找奶嘴,可以考慮戒除。
問:安撫奶嘴對牙齒會有影響麼?
答:奶嘴對牙齒的影響,和使用的頻率、時間長短有關係。偶爾用無妨,如果不離嘴,長期吮吸動作易造成牙齒的咬合不良,可能會影響牙齒的發育。
選擇防止口腔異常發育的設計會減少對牙齒的危害,一般最晚3歲左右也需戒除了。
問:有哪些奶嘴品牌推薦?
答:以前我統計過微博上面媽媽的留言,當時60多個留言中,提到最多的是 MAM、蘇維妮Suavinex、新安怡AVENT、NUK,其它還有 貝親、bibi 等等。價位在RMB20-80不等。
這個圖是我家裡有的幾款安撫奶嘴,一些是買的,一些是新生兒禮包裡贈的,依次是chicco(智高)、mam、nuk、avent(新安怡),我家娃當時比較喜歡mam。
有人提到夜裡奶嘴掉了找不到。那就可以考慮買夜光的,準備不止一個,這樣寶寶大一些時候比較容易能自己摸到,還有一種奶嘴和安撫物一起的,也會比較容易找到。
問:如果寶寶不接受奶嘴,怎麼辦?
答: 常聽媽媽們提及:「我家寶寶不吃,都是用手拿著咬,塞進去就用小舌頭頂出來,沒有吸過。」那麼,我們可以想些辦法:
開始時,先當玩具一樣放在身旁,等熟悉了再讓寶寶吃,奶嘴上沾一些母乳也能提高接受度;
選寶寶心情好的時引入,不接受可以下次再試,切忌強迫;
奶嘴的吮吸方式和乳頭不一樣,寶寶需要時間去適應和學習:拉住安撫奶嘴的拉環,輕輕放在寶寶嘴巴上,再順著吮吸反射的吸力去推拉。往外拉,而不是一個勁兒地往裡送,感覺突然吸緊了再鬆手。
這是幫助寶寶含住奶嘴的視頻:
奶嘴不是必需品,如果不喜歡,沒有必要勉強。超過6個月,安撫效果和接受度也會大打折扣,引入的必要性也不高了。
03
安撫奶嘴的戒除
戒奶嘴並非易事,難度可能僅次於戒奶睡,美國兒科學會提及的最晚戒斷時間是3-4歲,我遇到比較多家長是在1-2歲期間考慮戒除的。
戒除奶嘴需要跟寶寶做好溝通,給他一個能理解的理由。這個理由應該是來自真實的體驗,而不是大人瞎編的,或是寶寶不能感受的。
養育過程中,我們不可能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當無法實現的時候,我們需要用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解釋,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求無法實現。這會幫助減少哭鬧。
比如,寶寶要碰很燙的碗,只說燙不給,寶寶不太會接受,但如果說燙的時候,給他輕輕摸一下,感受一下什麼叫做「燙」,就會比較容易被接受。
戒奶嘴的方法,主要有幾個方面:
時機很重要,可以選在寶寶生日之類的特殊日子,通過正式的儀式把奶嘴埋掉或丟掉。 或者是藉助於一些比較自然的生活場景,比如搬家、旅行等等。
《米米吸奶嘴》中就有這樣比較自然的場景,含著奶嘴,看到好玩的場景,開口叫好,奶嘴掉在了動物園,回家的路上才想起奶嘴忘在了動物園。
2 增強理解和意願
比如,繪本《妮娜的奶嘴》講了一個故事:很喜歡奶嘴的小姑娘把奶嘴留給更需要奶嘴的大野狼。
我們可以試試帶大孩子去看剛出生的小朋友,告訴孩子小寶寶更需要奶嘴。我們可以把奶嘴作為禮物帶給剛出生的小寶寶,小寶寶的回贈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這樣,孩子的接受度會比較高。
《奶嘴仙子的魔法樹》裡面,媽媽跟離不開奶嘴的弗羅說:「 小朋友把奶嘴送給奶嘴仙子,奶嘴仙子會把奶嘴掛在魔法樹上,為了感謝小朋友的饋贈,奶嘴就如同毛毛蟲變蝴蝶一樣,在第二天蛻變成神奇的禮物。」
她們在網上查了奶嘴仙子的地址,把家裡的奶嘴都找出來,一起寄給奶嘴仙子了。過了一陣子,收到一包奶嘴仙子寄來的禮物。
告訴寶寶,長大了,不能再繼續用奶嘴了,通過氛圍的烘託,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技能的增長,有勇氣邁出戒掉奶嘴這一步,比如《和奶嘴說再見》《奶嘴不是大孩子用的》。
一起去看牙醫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藉機讓孩子了解到奶嘴對於牙齒的容貌的影響,幫助寶寶接受逐漸不吃奶嘴。
逐漸減少使用時段:比如一開始白天晚上都用,先說服寶寶白天某個時段不用,作為奶嘴的禁用時段,隨著時間推移,增加不用的時段。
空間上逐漸遠離:把奶嘴從手邊,逐漸放遠到桌子上,最後放到別的房間,眼睛看不見的地方。
4 留意寶寶的心理狀態
若是寶寶特別依賴,完全離不開奶嘴,則要思考是否有更深層因素:比如寶寶缺乏家人的關愛,只能依靠奶嘴安撫自己,或者身體不舒服,對安撫的需求大等等。
描述一些寶寶覺得需要奶嘴的場景,和寶寶討論這些場景中,除了靠奶嘴找到安撫,還能有哪些讓自己情緒平復的方式。
總之,關於戒除,小寶寶以替代轉移注意力為主,大寶寶以說服為主。平常心看待,注意各方面的細節,用對了就能利大於弊。
04
安撫巾
這節接著說一下安撫巾,下午試著錄了個小視頻:
安撫巾怎樣幫助寶寶入睡?
安撫巾的材質、形狀比較特殊,寶寶在睡前觸摸、抓握、揉搓、甚至扯咬安撫巾,進行自我安撫,聞到安撫巾上媽媽的味道,能感到很熟悉和安全,能幫助平復情緒,從而減少哭鬧,順利進入睡眠狀態。
安撫巾應該如何引入呢?
媽媽可以在餵奶的時候,把安撫巾放在自己和寶寶之間,上安撫巾附上「媽媽的味道」,並且引導寶寶去觸摸安撫巾,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寶寶會喜歡上安撫巾。
使用安撫巾有哪些要注意的?
要注意安全,雖然安撫巾是比較透氣的材質,但是如果蒙在臉上還是可能有風險,最好是在大人監護下使用,不要蒙住臉。
可以準備2個一樣的,方便換洗,也防止損壞或丟失;
這篇就到這裡了,善用工具,會減低入睡難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上周比較忙推送少了,天氣熱,你要注意避暑哦,晚安啦~
如果是你關心的話題,點個在看吧👇👇